1.12解说第四讲_外汇与汇率
- 格式:ppt
- 大小:631.50 KB
- 文档页数:38
国际金融学第4讲-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第4章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本讲主要讲授内容:**汇率制度概述**汇率制度的选择**固定汇率制和外汇干预**浮动汇率制和国际协调**汇率政策**外汇管制**货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4.1 汇率制度概述一、汇率制度概念与类型1.概念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or Exchange Rate System),又称为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所作的安排或规定。
作为一种汇率制度,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2)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3)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4)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
根据有关安排情况和规定内容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汇率制度。
2.汇率制度分类与发展传统上,汇率制度被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大类。
从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看,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19世纪中末叶金本位制度开始一直到1973年)→浮动汇率制(1973年以后)。
严格地说,1973年以后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各式各样的。
决不是只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形式,还有许多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汇率制度。
比较典型的有,钉住汇率制度,汇率目标区制度,以及联系汇率制度,等等。
二、固定汇率制度1.概念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汇率制度。
2.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的共同点(1)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按照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
(2)汇率水平相对稳定,仅仅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3.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的不同点(1)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可以按照两国货币含金量决定的金平价之比来自行确定,而且现实汇率围绕中心汇率的波动被限制在黄金输送点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