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
- 格式:ppt
- 大小:535.00 KB
- 文档页数:23
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由不同的原料和反应方法进行合成。
本文将介绍其中最常见的反应方程式合成氨的化学反应。
氨是由氨气和水组成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它被广泛用作医药、农药以及各种工业生产中的原料。
氨的反应方程式为:
2NH3(g) + 3H2O(l) 3N2O(g) + 6H2(g)
其中,NH3是氨气,H2O是水,N2O是氮氧化物,H2是氢气。
该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在此反应中,氨气和水在气体形式的氮氧化物和氢气的形式下发生变化。
合成氨的反应需要用到一些原料,如氮气和氢气,以及一些催化剂。
氮气是由空气的78%的氮气分解得到的,氢气则通常是从石油中分解水蒸气中的乙烷得到的。
催化剂可以是金属铝铵、石油焦油、硅油、铝氧化物等,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速度,但需要定期更换。
在反应过程中,氢气和氮气以比例相同的比例被供应,用催化剂将两者混合到一起,以提高反应速度和效率。
当反应结束时,会产生氮氧化物和氢气,然后氮氧化物和氢气会被冷却,使其转变为液体形式的氨溶液,即已得到的氨。
依据以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氨的合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正确的原料和反应条件,以及适当的催化剂才能实现高效率的合成氨。
合成氨对当今工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本文介绍的信
息可以为相关重要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氨(Ammonia)是一种有机物质,它是人们熟悉的日常化学制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在医药、农药和农业肥料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氨的英文符号是NH3,为了达到生产氨的目的,我们必须尽可能清楚地了解它的合成原理和合成反应方程式。
氨的合成反应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方式:热法合成氨和电解法合成氨。
热法是指将氮、碳、水和碳酸钾等原料煅烧,经过温度和压力控制后,按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产生氮:1.N2 + 3H2 2NH3其中,N2为氮气,H2为氢气,NH3为氨气。
电解法是指将氯气等原料电解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后产生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2N2 + 3H2 2NH3其中,N2为氮气,H2为氢气,NH3为氨气。
氨合成反应通常是在室内温度下进行,化学反应可能会放出有毒气体,所以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氨的合成反应虽然简单,但也可以用于更多复杂的反应。
它可以与硫酸、乙酸、甲醛和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反应,以获得具有不同功能性的有机化合物。
例如,氨可与烯烃和醇类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产生一种有机氨基化合物,如丙烯酰胺和苯甲醛等。
此外,氨也可以与有机硫化物进行反应,生成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可能会对生物有害,这种物质称为硝酸盐。
例如,氨可与硫酸反应,可以产生亚硝酸盐:3.NH3 + H2SO4 NH4HSO4其中,NH3为氨气,H2SO4为硫酸,NH4HSO4为亚硝酸盐。
此外,氨还可以与碳酸氢钠、磷酸三氢钠对水反应,可以得到氨水和碳酸氢铵:4.NH3 + NaHCO3 + Na3PO4 NH4HCO3 + Na3PO4 + H2O其中,NH3为氨气,NaHCO3为碳酸氢钠,Na3PO4为磷酸三氢钠,NH4HCO3为氨水,Na3PO4为碳酸氢铵。
氯化氢的反应也可以与氨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获得氯溴酸、氯溴化钠或氯溴钠,如下所示:5.NH3 + HCl NH4Cl6.NH3 + HBr NH4Br7.NH3 + NaCl NaCl + NH4Cl其中,NH3为氨气,HCl为氯化氢,NH4Cl为氯溴酸,HBr为溴化氢,NH4Br为氯溴化钠,NaCl为氯化钠,NH4Cl为氯溴钠。
1. 合成氨工业(1)简要流程(2)原料气的制取N2:将空气液化、蒸发分离出N2或将空气中的O2与碳作用生成CO2,除去CO2后得N2。
H2:用水和燃料(煤、焦炭、石油、天然气)在高温下制取。
用煤和水制H2的主要反应为:(3)制得的H2、N2需净化、除杂质,再用压缩机制高压。
(4)氨的合成:在适宜条件下,在合成塔中进行。
(5)氨的分离:经冷凝使氨液化,将氨分离出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并将没有完全反应的N2和H2循坏送入合成塔,使之充分利用。
2.合成氨条件的选择(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2)合成氨生产的要求:合成氨工业要求:○1反应要有较大的反应速率;○2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含量。
(3)合成氨条件选择的依据: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有关知识,同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等因素来选择合成氨的适宜生产条件。
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的影响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增大压强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产量压强增大,有利于氨的合成,但需要的动力大,对材料、设备等的要求高,因此,工业上一般采用20MPa—50MPa的压强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不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产量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不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因此合成氨时温度要适宜,工业上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因该温度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强)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催化剂的使用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但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工业上一般选用铁触媒作催化剂,使反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
○1温度:500℃左右○2压强:20MPa—50MPa ○3催化剂:铁触媒除此之外,还应及时将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并不断地补充原料气,以有利合成氨反应。
(6)合成氨生产示意图3.解化学平衡题的几种思维方式(1)平衡模式思维法(三段思维法)化学平衡计算中,依据化学方程式列出“起始”“变化”“平衡”时三段各物质的量(或体积、或浓度),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建立代数式等式而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
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标题,本文将分析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阐述其中所涉及的各种反应原理。
氨是一种经常用于工业制造和生活消费的重要化学物质,由于它可以被作为组成其他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以普遍应用于农药、食品添加剂、纤维素和肥料等领域,因此,制备氨的反应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合成氨是利用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氨的一种反应方法。
一般可以采用两种反应方式合成氨,一种是利用热力学反应,另一种是利用催化反应。
热力学反应是利用放大热力活化分子而实现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N2 + 3H2 = 2NH3,即氮气加三份氢气生成两份氨。
这种反应是基于氮气和氢气可以经过一系列能量加热后,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氨的反应原理。
在此过程中,关键的是将氮气和氢气的放大热力活化分子,使其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是热活化反应,以形成氨的反应方式称为热力学反应。
另一种反应方式是采用催化反应的方式,这是为了解决热力学反应中反应温度和压力要求过高的现象,即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通过催化剂原理,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实现高效反应,并形成氨,反应方程式:N2 + 3H2 = 2NH3,即氮气加三份氢气生成两份氨。
催化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有很多,常见的如钯催化剂、氧化铜催化剂和磷酸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经过精心调配,可以有效地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从而改善反应效率,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氨。
以上就是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无论是采用热力学反应还是催化反应,两者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方程式都是基于氮气和氢气之间发生反应而形成氨,也都可以使用催化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从而达到改善反应效率的目的。
此外,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会直接对反应的效率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到所生成的氨的化学特性和性能。
综上所述,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利用热力学反应和催化反应两种反应方式,其反应原理是基于氮气和氢气之间发生反应而形成氨,反应方程式为:N2 + 3H2 = 2NH3,即氮气加三份氢气生成两份氨。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合成氨是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由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合成的氨。
别名:氨气。
除了从焦炉煤气中回收的少量副产品外,世界上大部分的氨都是合成氨。
合成氨主要用作肥料、制冷剂和化工原料。
方法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石脑油、重油和煤(或焦炭)。
①天然气制氨。
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②重质油制氨。
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③煤(焦炭)制氨。
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用途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一部分储存和运输的氨由制造商以液态形式运输到其他地方。
此外,为保证制造厂合成氨和氨加工车间的供需平衡,防止因短期事故而停工,需要设置液氨仓库。
根据液氨储存的容量,有不冻、半冻和全冻三种。
液氨的运输方式包括海运、驳船运输、管道运输、油轮运输和卡车运输。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N₂(g)+3H₂(g)=2NH₃(g)(可逆反应)。
大多数工业氨生产是在高压和高温下,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由氮和氢合成的。
氮气主要来自空气;氢气主要来源于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纯氢气也来源于水的电解)。
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氨反应:化学世界里的神奇魔法》我呀,一直觉得化学就像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
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讲合成氨反应这个超级厉害的化学魔法。
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₂+3H₂⇌2NH₃。
这个方程式看起来就像一串神秘的密码,可它背后隐藏着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就像盖房子需要砖头和工人一样,合成氨也需要原料。
氮气和氢气就是合成氨的原料。
氮气呀,到处都是,它在空气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氢气呢,也不简单。
你想啊,氮气就像一个很沉稳的大叔,不太容易被改变,氢气就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跑来跑去。
这两个家伙怎么就能变成氨呢?这就像是要让沉稳的大叔和调皮的小精灵合作干一件大事。
我问我的化学老师,老师呀,这氮气和氢气怎么就能变成氨呢?老师笑着说,这可不容易呢。
这个反应就像一场艰难的比赛,得有合适的条件才行。
就像我们跑步比赛得有跑道、得有合适的天气一样。
合成氨反应得有高温、高压还有催化剂。
高温就像是给这场比赛加油助威的观众,让氮气和氢气这两个“选手”充满活力。
高压呢,就像是比赛的规则,让它们不得不靠得更近,更容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裁判,引导着反应快速进行。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就特别好奇。
他说:“这氨有啥用啊?这么费劲地去合成它。
”我就跟他说:“哎呀,你可别小瞧了氨。
氨就像是一个多面手。
它可以用来做化肥呢。
你看那些庄稼,如果没有肥料,就像我们人没有饭吃一样,长不好。
氨做的化肥就像是庄稼的美食,让庄稼长得又高又壮。
”我还在书上看到,以前合成氨可困难啦。
科学家们就像探险家在黑暗中摸索一样。
他们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就像我们在玩拼图,一块一块地试着,看怎么才能把这个合成氨的拼图拼好。
那时候的科学家肯定也有很多次想要放弃,就像我们做数学题,怎么算都算不对的时候,也想把本子一扔,说我不做了。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最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这才让我们现在能够轻松地利用这个反应来制造氨。
在工厂里,那些大罐子、大管道就像是合成氨反应的舞台。
化工工艺学合成氨知识点总结一、合成氨的定义和应用合成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化学式为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合成氨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医药等领域。
在农业中,合成氨作为氮肥的主要成分,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在化工中,合成氨用于制备尿素、硝酸等化工产品;在医药中,合成氨用于制备药物原料和医疗设备。
二、合成氨的制备方法1. 海勃基法:通过合成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经过高温高压的反应,生成合成氨。
该方法具有反应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的优点,但设备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2. 卡斯纳赫法: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合成氨。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催化剂使用量少的特点,但合成氨的纯度较低。
3. 氨合成过程:氨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氨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氮气和氢气的吸附、氢气的解离、氮气和氢气的氧化反应、氮气和氢气的反应等。
三、合成氨工艺流程1. 氢气制备:通过甲烷重整反应或气化反应,将天然气或煤制气产生的合成气转化为氢气。
2. 氮气制备:通过空分设备或压缩空气制氮设备,将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
3. 氢气和氮气的混合:将制备好的氢气和氮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4. 反应器反应:将混合气体送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合成反应。
5. 分离和纯化:将反应产生的氨气通过冷凝和吸附等分离技术,去除杂质,提高氨的纯度。
6. 储存和运输:将纯净的合成氨储存于气体储罐中,通过管道或压缩瓶等方式进行运输。
四、合成氨工艺的优化和改进1. 催化剂的研发与改进:不断研发新型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降低能耗和催化剂使用量。
2. 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压力和气体比例等参数,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合成氨的产率和纯度。
3. 能源利用的改进:采用新型的能源供应方式,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废气处理的改进:对于合成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生产工艺的改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氨化学反应方程式
氨化学反应,又称催化氨化,是指一种通过催化剂来分解,使物质产生氨气的反应。
它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也是生化氧化研究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药物的制备及无机合成等领域,合成氨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一、原料与催化剂
1. 亚硝酸根(nitrite,No₂⁻)与质子(H⁺)可以形成亚硝酸(HNO₂):
HNO₂ + H⁺ = HNO₂
2. 亚硝酸和游离碱(alkali)可以形成氨(NH₃):
HNO₂ + OH⁻ = NH₃ + H₂O
3. 还原剂(reductant)可以将氮离子(N₃O⁴⁻)还原为氨:
N₃O⁴⁻ + RH = NH₃ + ROH
二、氨化反应的实际过程
1. 首先,水中溶解的亚硝酸根将把水分子中的质子(H⁺)取出来,形成亚硝酸:
No₂⁻ + H₂O = HNO₂ + OH⁻
2. 然后,亚硝酸将会继续反应,与碱反应,形成氨:
HNO₂ + OH⁻ = NH₃ + H₂O
3. 最后,还原剂将把氮离子(N₃O⁴⁻)反应,形成氨:
N₃O⁴⁻+ RH = NH₃ + ROH
三、总结
氨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No₂⁻ + H₂O = HNO₂ + OH⁻
HNO₂ + OH⁻ = NH₃ + H₂O
N₃O⁴⁻+ RH = NH₃ + ROH。
合成氨的反应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反应,我们可以从化学原理、反应条件以及应用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化学原理
合成氨的反应原理是:“氨气是一种两元素无机化合物,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
在高温(450~500℃)和高压(14~25Mpa)的环境下,在固定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得氮气和氢气发生结合反应,产生氨气。
”
反应式如下:
$N_2+3H_2→2NH_3$
其中,$N_2$代表氮气,$H_2$代表氢气,$NH_3$代表氨气。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合成氨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硬链反应,反应物转化为产物,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
二、反应条件
合成氨反应的条件是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三方面的因素。
温度通常要
高达450~500℃,压力要求非常的高,一般在14~25Mpa之间。
催化剂则通常采用铁、钼等金属催化剂。
三、应用
合成氨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氨气对农业生产非常有益,因此在农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农业突破需要氨气,因为氮元素是构成氨气的原始元素之一,氨气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化肥、制药等领域。
同时,合成氨也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
在化工领域,合成氨可以被用于化学反应,例如制备尿素、硝酸等化学原料。
此外,在制备火箭燃料、制造爆破剂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总之,合成氨反应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以其广泛应用和重大作用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之一。
通过对该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应用方面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反应,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
合成氨原理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等工业过程。
其原理是通过哈柏过程或奥斯特华尔德过程来实现。
哈柏过程(哈柏氨合成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氨工业方法之一。
该过程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一个铁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氮气的制备:氮气在空气中占绝大部分,可以通过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氮气。
2. 氢气的制备:氢气可以通过蒸汽重整、部分氧化、水电解等方法来制备。
3. 氮气和氢气混合:经过精确的配比,将纯净的氮气和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
4. 催化反应器:将混合气送入一个催化反应器中,其中催化剂通常采用铁(Fe)。
5. 反应条件:反应需要在高温(约400-500摄氏度)和高压(约100-250atm)的条件下进行。
6. 催化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发生氮氢化反应,生成氨气。
7. 分离氨气:将反应产物经过冷却处理,得到氨气。
奥斯特华尔德过程(奥斯特华尔德氨合成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合成氨方法。
该过程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进行,适用于小规模的合成氨生产。
具体步骤如下:1. 原料气体准备:氮气和氢气经过压缩、净化等处理,得到纯净的原料气体。
2. 催化剂床层:将催化剂(通常为铁-铝合金)放置在反应器中形成床层。
3. 缓冲层:在催化剂床层上方加入缓冲床层,用于分离反应床和冷凝器。
4. 过热器:将原料气体加热至适宜的反应温度(通常为400-550摄氏度)。
5. 反应器:通过加热后的原料气体对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6. 冷凝器:将反应产生的氨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液体。
7. 分离氨液:将凝结的氨液体与剩余的气体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合成氨。
这些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于工业生产中,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氨的合成方法
1.氨气与氢气的直接合成:常见的直接合成氨的方法是通过气态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制得。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如铁钾催化剂或铁锆催化剂,反应温度通常在400500摄氏度,压力在100200大气压。
这个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2.氧化铵法:氧化铵法是一种将铵盐经过催化剂催化氧化产生氨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首先将铵盐(如尿素或氨盐)与气态空气或氧气在高温下催化燃烧,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蒸气,然后将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使用方便,但产氨量一般较低。
3.超临界氮气合成法:超临界氮气合成法是一种新的氨合成方法,可以在常压下实现氮气与氢气的合成。
该方法利用氢气和氮气在超临界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直接反应,产生氨。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但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4.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是通过利用氮固定菌,如植物根际中的根瘤菌或土壤中的氮固定细菌,将大气中的氮气固定成氨。
这种方法需要种植植物或在土壤中添加适当的菌种,通过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氨。
这种方法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源,促进作物生长。
合成氨的主要生产步骤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料、塑料、药品等行业。
合成氨的主要生产步骤包括天然气净化、蒸汽重整、合成气制备、合成氨催化反应和分离纯化等环节。
本文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1. 天然气净化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是天然气,其中含有杂质如硫化物、二氧化碳等,需要通过净化工艺去除。
天然气净化的主要步骤包括除硫、脱水和除碳。
1.1 除硫天然气中的硫化物会对催化剂产生毒害作用,因此需要将其去除。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吸收剂吸收硫化物,并通过再生使其重新可用。
1.2 脱水天然气中的水分会影响后续反应过程,因此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冷却和吸附剂吸附去除水分。
1.3 除碳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因此需要进行除碳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碳,再通过热解使其重新可用。
2. 蒸汽重整蒸汽重整是将天然气中的甲烷转化为合成气的重要步骤。
该过程主要包括甲烷蒸汽重整和水蒸气变换反应两个步骤。
2.1 甲烷蒸汽重整甲烷蒸汽重整是将天然气中的甲烷与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常用的催化剂有镍基催化剂和铬基催化剂。
2.2 水蒸气变换反应水蒸气变换反应是将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合成氢。
常用的催化剂有铁铬催化剂和铁锆催化剂。
3. 合成气制备合成气制备是将蒸汽重整产生的合成气进行纯化和调节,以满足后续合成氨反应的要求。
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其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需要调节。
4. 合成氨催化反应合成氨催化反应是将合成气在合成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合成氨。
该反应通常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常见的催化剂有铁基催化剂和铑基催化剂。
5. 分离纯化合成氨催化反应产生的合成氨还需经过分离纯化步骤,以获得高纯度的合成氨。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压缩、冷凝、吸附和蒸馏等。
5.1 压缩将产生的合成氨进行压缩,以提高其密度和浓度。
合成氨工业综述1.氨的性质氨与酸或酸酐可以直接作用,生成各种铵盐;氨与二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氨基甲铵,脱水成尿素;在铂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氨与氧作用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续氧化并与水作用,便能得到硝酸。
氨在高温下(800℃以上)分解成氮和氢;氨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的性质。
氨的自燃点为630℃,氨在氧中易燃烧,燃烧时生成蓝色火焰。
氨与空气或氧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明火能引起爆炸。
常温下氨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15.5~28%,在氧气中为13.5~82%。
液氨或干燥的气氨,对大部分物质没有腐蚀性,但在有水的条件下,对铜、银、锌等有腐蚀作用【2】。
合成氨工艺流程在20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N2+3H2====2NH3,经过压缩冷凝后,将余料在送回反应器进行反应,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作化肥、冷冻剂和化工原料生产方法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
①天然气制氨。
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②重质油制氨。
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③煤(焦炭)制氨。
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常见过程是:造气 -> 半水煤气脱硫 ->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段 -> 脱硫 ->压缩机4,5工段 -> 铜洗 -> 压缩机6段 -> 氨合成 -> 产品NH3采用甲烷化法脱硫除原料气中CO. CO2 时, 合成氨工艺流程图如下: 造气 ->半水煤气脱硫 ->压缩机1,2段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 压缩机3段 ->脱碳 -> 精脱硫 ->甲烷化 ->压缩机4,5,6段 ->氨合成 ->产品NH32.合成氨工艺2.1依据合成条件—压力的不同的几种合成方法氨的合成是合成氨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任务是将经过精制的氢氮混合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多快好省地合成为氨。
合成氨生产过程三个基本步骤合成氨,这个听上去有点高大上的东西,实际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知道吗?合成氨是化肥的重要原料,而化肥又是我们吃的粮食的“营养师”。
今天就让咱们轻松聊聊合成氨的生产过程,看看它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贝的。
1. 原料准备首先,合成氨的生产离不开原料,那就是氢气和氮气。
氢气主要来自于天然气,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就是把天然气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把里面的氢分离出来。
说到这儿,我总是想起那些化学课上讲的公式,真是头疼得要命。
不过,放心吧,这里咱们不纠结于公式,只要知道氢气的来源就好。
然后,氮气呢?大自然赐予我们大量的氮气,空气中大约有78%的氮气。
我们只需要把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真是简单粗暴。
想象一下,像是在大自然的厨房里,随便拿点空气就能做出美味的合成氨,简直太划算了!2. 合成反应原料准备好之后,就要进入“烹饪”阶段了。
这个过程叫做合成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把氢气和氮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
哇,这可不是随便在家里炒个菜那么简单哦!需要的温度大约在400500摄氏度,压力也是很高,达到200个大气压左右。
真是个“火力全开”的过程,仿佛在进行一场化学“烧烤”。
在这个环节,氢气和氮气经过反应,最终生成了合成氨。
这里面其实还有个小插曲,就是反应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副产物,比如一氧化碳。
你要是想搞定这场化学聚会,得想办法把这些副产物处理掉,否则可就乱套了。
所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中会加入一些催化剂,来加速反应,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就像厨师加点调料,让菜品更加美味!3. 产品分离与净化当合成氨生产出来后,还不能急着就把它拿去装瓶。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产品的分离与净化。
这就好比在一锅粥里捞出想吃的米粒,咱们需要把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分离出来,继续回收利用。
这个过程也是精细的,不然可就浪费了。
分离完成后,合成氨还需要经过净化,确保里面没有杂质。
净化的过程就像是在洗澡,把合成氨洗得干干净净,才能安心用来生产化肥。
合成氨氨气分子式为NH3,英文名:syntheticammonia。
合成氨是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作化肥、冷冻剂和化工原料。
一、合成氨基本简介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
①哈伯法合成氨。
在600℃的高温、200个大气压、含铅镁促进剂的铁催化剂的条件下,在炽热的焦炭上方吹人水蒸汽,可以获得几乎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和气体。
其中的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一步与水蒸汽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
然后将混和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溶于水,二氧化碳被吸收,就制得了较纯净的氢气。
同样将水蒸汽与适量的空气混和通过红热的炭,空气中的氧和碳便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而被吸收除掉,从而得到了所需要的氮气。
②天然气制氨。
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③重质油制氨。
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④煤(焦炭)制氨。
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合成氨反应式如下:N2+3H2 2NH3该反应具有以下的特点:A可逆反应B熵减小的反应ΔH=-92.4kJ/mol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气体体积缩小E要有催化剂反应的适宜温度:700K反应的适宜压力:2×107∽5×107Pa催化剂:铁触媒,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较快进行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