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与优秀推广项目获奖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480.5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奖励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总公司)设立,委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
主要用于奖励在工程建设领域对推动整个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相当于省部级科技奖励。
第二条为做好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评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结合中国工程建设领域技术创新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设立下列奖项:1.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最高奖;2.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第四条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鼓励科技创新,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第五条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其推荐、评审和授奖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科学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法干涉。
第二章奖励设置和条件第六条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做出下列突出贡献的人员:1.在科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对工程建设行业科技水平提高有重大推动作用;2.在工程技术实践方面,主持并完成重大工程项目或课题技术攻关,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影响较大;3.在科技管理方面,对推动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4.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重大贡献;5.对中建科技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科技服务效果显著。
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获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名。
第七条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授予完成以下成果的单位及个人。
1.在工程建设领域,包括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工程勘察、工程研发、海外工程、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建材和建筑机械等生产活动中开发研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软件等科技成果;2.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有组织有措施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3.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成熟科学技术成果,并在推广应用中再创新,为提高整个工程建设领域科学技术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4. 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标准、规范、科技信息、科技档案数据库等基础性科技研究成果;5.采用科技创新成果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6. 为促进企业和行业的整体发展,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和研究的,并经实践证明有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年度安全生产奖励方案年度安全生产奖励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激励和表彰那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单位,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奖励方案。
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设立年度安全生产奖项,激励与表彰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典型个人和单位,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和改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奖项设置(一)个人奖项1.年度安全生产模范奖2.年度优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奖3.年度优秀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奖4.年度安全生产创新奖(二)单位奖项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奖2.年度安全生产优秀项目奖3.年度安全生产创新奖三、评选条件与程序(一)个人奖项评选条件1.年度安全生产模范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必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卓越的表现和突出的业绩,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生产作出重大贡献。
具体评选标准包括:(1)传达和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能力;(2)具有卓越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组织能力;(3)在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4)积极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
2.年度优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需具有良好的安全与健康管理能力,有效执行和管理安全生产政策措施,确保一线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具体评选标准包括:(1)具有出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组织能力;(2)有效实施安全生产政策与规程;(3)能够从基层员工角度思考安全问题;(4)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中取得成果。
3.年度优秀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需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在高风险和复杂环境下保证工作执行的安全和有效。
具体评选标准包括:(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2)经验丰富,技术过硬;(3)无事故记录;(4)在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年度安全生产创新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需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生产作出贡献。
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课题是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的重点科研项目。
该课题由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共同承担。
课题主要解决目前漳村煤矿在采掘衔接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临近工作面开采的同时,进行顺槽掘进的问题。
该问题的解决,将大大缓解漳村煤矿采掘衔接紧张的局面,无论是工作面布置还是工作面顺槽的掘进时间均不受工作面回采与否的限制。
该课题的完成,将对我国目前煤矿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显著缓解采掘衔接紧张的局面。
该项目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漳村煤矿强烈动压巷道条件,提出高预应力、高强力锚杆支护理论。
采用高预应力、高强力锚杆支护系统,实现了一次支护;(2)该项目专门研究了与强力锚杆合理配套的构件及锚固材料。
研制开发了φ18.96mm的强力锚索及其配套的施工设备,锚索的破断力可达40t,延伸率可达4.5﹪;(3)2202回风巷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在与临近工作面对掘的情况下,显示出其优越性,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顶板和两帮煤体基本保持完整。
该项目提供的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巷道支护难题,而且可以合理确定工作面间的煤柱宽度,最重要的是可以彻底缓解目前煤矿采掘衔接紧张的局面,以便最大限度地开采煤炭资源,有利于高产高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研究与试验工作是在国内巷道支护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起点高,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全螺纹高强度可截割复合材料锚杆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为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科研项目,由西山煤电集团与太原科技大学合作完成。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从推广锚杆支护技术以来,锚杆支护技术快速发展,巷道锚杆支护率不断攀升,锚杆支护逐步走向正规化管理,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态势。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标准版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人人抓安全,人人反违章,将安全工作与每位职工的切身得益紧密联系起来,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奖励制度:一、奖励条件:1、模范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执行煤矿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或措施,成绩显著者;2、发现事故隐患或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或及时向矿进行汇报处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的有关人员。
3、抢救事故有功人员;4、在安全技术方面有发明创造或创新,并运用于本矿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有功人员;5、对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有功人员;6、每月积极努力完成矿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指标,成绩显著的班组或个人;7、敢于制止违章、____违章、检举揭发违章者的各类人员;8、对企业安全或生产作出特殊贡献者。
二、奖励对象:凡符合以上条件的在矿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
三、奖励办法: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精神奖励。
口头表杨、会议表杨、新闻媒体表彰、利用矿的牌报等宣传工具宣传、表彰、发放奖状等形式。
物质奖励:1、发放奖品;2、发放奖金。
(1)、对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单位或个人以计件工资形式实施奖励;(2)、对安全技术创新或创造者,按所创价值的____%-____%实施奖励;(3)、对抢险救灾有功人员按100-____元不等实施奖励;(4)、对制止违章或检举违章者,按处罚金额的____%实施奖励。
(5)、对特殊贡献者对其奖励100-____元不等。
同时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有特殊贡献者晋级奖励。
惩罚制度:一、惩罚条件:1、违反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和制度或措施,不遵守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违章或违规者;2、在正常情况下,对安全生产任务指标完不成者;3、发现事故隐患或预兆,不采取措施处理或不汇报者,或发生事故后不及时汇报和处理者;4、对职工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5、管理人员放松安全管理或违章指挥、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6、对违章现象视而不见或者隐瞒不报,发生事故后隐瞒事故真象者;7、对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不服从安排和调度者;8、实施盗窃或破坏安全生产者;9、打击报复安全管理人员或____者的人员。
附件1: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7项)AQJ-4-1-01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矿务局;宋志刚、黄河、薛鸣、王兆丰、赵豫祥、文虎、戴耀辉、刘林、刘生江、熊鹏辉、封华、王德明、张宪良、田宏亮、樊少武)AQJ-4-1-02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宁宇、胡千庭、姜智敏、申宝宏、李东、杨大明、刘见中、李学来、罗海珠、王海燕、刘勇、曹永平、霍中刚、张泓、雷毅)AQJ-4-1-03金属非金属矿山细粘尾矿坝灾变机理、控制及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杨春和、沈楼燕、蒋卫东、张超、吴国高、冒海军、郭航、黄雪平、曾宪坤、卢建京、罗敏杰、陈守义、王汉强、詹信顺)AQJ-4-1-04豫西“三软”不稳定突出煤层防突示范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牛森营、宋广太、宋建成、姜光杰、李中州、殷秋朝、俞启香、张铁岗、张明剑、郜振国、张子敏、程远平、魏风清、王恩营、毛善君)AQJ-4-1-05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煤特殊凿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李长寅、杨维好、陈明磊、谭炳刚、林鸿苞、苏茂秋、黄家会、檀鲁新、黄忠、张亚光、梁洪振、王厚良、杜勇、陈耀文、宋雷)AQJ-4-1-06埋深1300米松软破碎围岩大断面巷道矿压控制与掘进技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邸建友、孙春江、杜计平、莫技、张殿振、聂翊、周明、张传恕、赵强、吕长纲、王涛、李亮、李峰、巩庆刚、郑兴博)AQJ-4-1-07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钟群鹏、左尚志、陶雪荣、张峥、彭苏萍、陈钢、何仁洋、阎永贵、杨峰、张天华、修长征、姚安林、杨剑锋、王新华、费学欣)AQJ-4-1-08淮北数字矿山与矿山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地下水超采漏斗控制综合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汪绪武、徐华、李庆海、朱斌、王吉华、张文泉、乔建华、毕韬书、王旭东、王志刚、王燕玲、付振华、李庆水、马云杰)AQJ-4-1-09煤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及系统装备研究(西安科技大学;文虎、邓军、张辛亥、马砺、翟小伟、陈晓坤、金永飞、李树刚、吴建斌、张平丽、张荣、郑学召、罗振敏、张燕妮、肖旸)AQJ-4-1-10热-电-乙二醇低温制冷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武汉星田热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卫修君、张建国、万昌、欧阳广斌、陈启永、周秀隆、刘桂平、胡春胜、黄继亮、刘伟、石宪群、陈星明、刘旭东、王新义、张仲春)AQJ-4-1-11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及可视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玉贵、聂光国、刘勇、卫修君、闫江伟、万昌、刘刚华、姜光杰、李丰军、贾天让、魏国营、屈先朝、余永强、沈少川)AQJ-4-1-12大型石化生产过程安全评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吴重光、牟善军、姜春明、张卫华、王春利、张贝克、俞雪兴、彭湘潍)AQJ-4-1-13核安全技术与管理在我国核电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华嘉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徐晓明、王开华、张卫兵、张建奎、陈宝智、王德桂、陶维广、钱伏华、王锟、张明皋、宋建义、丁键、李军、董德文、代永明)AQJ-4-1-14 ZDY6000L型履带式全液压钻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殷新胜、贺天才、田宏亮、姚克、王平虎、姚宁平、孙保山、徐玉胜、田东庄、邬迪、孙荣军、赵彬、燕南飞、冯强、凡东)AQJ-4-1-15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研究制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建、伍云霞、刘晓阳、成凌飞、张传雷、魏占永)AQJ-4-1-16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宝明、冯志斌、熊艳、佟瑞鹏、姚晓晖、于捷、王瑜、马英楠、孙燕、胡成、侯昭敏、杨勇、王德周)AQJ-4-1-17 MEF移动式乳胶基质制备站(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熊代余、史良文、李国仲、查正清、龚兵、王肇中、臧怀壮、郑炳旭、陈飞、任斌、黄阳斌、王永庆、傅建秋)二等奖(48项)AQJ-4-2-01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预防治理与安全开采技术(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匡忠祥、宋卫东、许梦国、熊守安、肖金发、明世祥、尹小鹏、唐国友、吴顺川、王永清)AQJ-4-2-02多水平、多重风网复杂条件下的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殷作如、朱红青、周心权、周凤增、郭达、刘宝东、武建国、齐茂功、王翰锋、王海燕)AQJ-4-2-03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有害气体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张福成、杨广文、王昌斌、李法柱、李来源、艾兴、刘志忠、杨绪金、张洪生、王义民)AQJ-4-2-04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肖亚宁、苗田、林健、张光明、李建斌、康红普、赵元、吴拥政、李峰、李志强)AQJ-4-2-05动压巷道松软顶煤预注浆固化与支护技术研究(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贺贵元、柏建彪、郝跃洲、吕吉峰、侯英翔、安火宁、李清堂、王襄禹、王庆弟、吉敦云)AQJ-4-2-06航空安全领域微机图形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赵志昌、舒平、李春香、赵建伟、钟民主、谢孜楠、徐祥松、吴安山)AQJ-4-2-07在用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波轴向缺陷检测技术研究(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汪立新、曹怀祥、李以善、许洋、张峰、郭怀力、邹石磊、衣粟、唐杰、黄克帅)AQJ-4-2-08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高建文、苑舜、于立友、孙琪凡、李伟光、郝崑、李利、赵青、王庆乃、杨海青)AQJ-4-2-09塌陷区尾砂干式排放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沈阳大学;谢源、时伟星、王玉坤、龙涛、李金田、毛市龙、孙萍、杨慧、马兴隆、余斌)AQJ-4-2-10兖州矿区深部开采煤巷围岩冲击动力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富奇、陈学华、章定强、苗素军、曲延伦、张宗社、邓小林、张士斌、李伟清、郭建泉)AQJ-4-2-11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高含硫低挥发油田安全隐患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辛俊和、徐安平、汪绪刚、付万春、康健利、程存志、齐金郦、王洪星、朱爱军、邵建鸿)AQJ-4-2-12聚乙烯仓储静电燃爆实用技术的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张海峰、王浩水、刘全桢、卢传敬、孙立富、石志俭、宫宏、张亚丽、刘宝全、张乾河)AQJ-4-2-13光离子检测技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许立甲、李杰、丛飙、朱海鹰、严军、俞志鹤、张俊成、钱永彪、张保卫、张新华)AQJ-4-2-14采场煤岩体动态监测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聂百胜、王德璋、王恩元、徐玉胜、李成武、赵军、秦跃平、都海龙、撒占友、石红星)AQJ-4-2-15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充填试采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明南、李景恒、任国顺、赵厚选、李付海、蒋政、曹允钦、张波、齐卫东、马士亮)AQJ-4-2-16淮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中国矿业大学;程远平、李伟、张彬、沐俊卫、陈家祥、徐瑞、宋庆尧、王和志、王海锋、连昌宝)AQJ-4-2-17多风井(六个)高瓦斯矿井组合式反风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智新、郭海、魏建功、于斌、赵军、李兴、樊继强、刘文、王卫国、吕祥)AQJ-4-2-18自燃过程中松散煤体内气体的非稳态渗流规律研究(兖州煤业有限公司;王振平、文虎、崔洪义、王洪权、夏孝明、马砺、许义、左金忠、张辛亥、张广文)AQJ-4-2-19采动敏感型巷道支护弱结构控制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刘汉喜、李学华、李承军、万志军、陈秀友、郑西贵、蔡东、姚强岭、王从书、陈加轩)AQJ-4-2-20受采动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潜力评价与支护设计方法(山东科技大学;谭云亮、赵同彬、孙春江、张立俊、赵志刚、杨慧明、程国强、王同旭、孙振武;马志涛)AQJ-4-2-21胶带运输机双向滚筒人员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何晓群、杨春稳、刘向昕、周宝生、孟繁文、程玉祥、周连杰、韩建国、杜睿、王剑)AQJ-4-2-22煤矿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宋子安、梁金久、常颖、崔常兴、吴义祥、孟凡和、于风全、李宗磊、马震)AQJ-4-2-23房屋安全评估与保障技术研究(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林驹、赵为民、张纪明、蔡乐刚、陈小杰、刘群星、陈志强、张方超、余静)AQJ-4-2-24唐庄煤矿太原组岩溶充水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健峰认证中心;白文连、冀铭君、孙绪志、史向明、钟昌波、徐海云、尚修森、贾入法、姜广仁、陈龙)AQJ-4-2-25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昆明理工大学;和孙文、谢贤平、郑汝松、王惠民、沈嗣元、谢贤安、王红军、李飞、徐萍、谭金龙)AQJ-4-2-26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王新虎、冯耀荣、邝献任、薛继军、林凯、卢强、马福宝、李培梅、高德利、林元华)AQJ-4-2-27 E/E/PE安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优化工具(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史学玲、孟邹清、邓意、冯晓升、石镇山、宋彦彦)AQJ-4-2-28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全光纤煤矿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刘统玉、王昌、常军、杜在春、刘福广、倪家升、魏玉宾、李艳芳、石智栋、吴培亮)AQJ-4-2-29一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樊玉泉、徐长德、高振伟、宋来智、孙洪江、李培新、魏立、王兴雨、陈少华、徐亚军)AQJ-4-2-30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耦合作用下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卫修君、林柏泉、张富有、胡殿明、吕有厂、翟成、王安民、肖珷、谢友友、张帆)AQJ-4-2-31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黄福昌、倪兴华、李伟、张崇宏、宫志、王富奇、李政、王振平、章定强、李仲辉)AQJ-4-2-32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机理及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王继承、郭志飚、赵从国、周廷振、张国锋、石炳华、权景伟、黄茂鸿、樊银辉)AQJ-4-2-33 JTDK-GBP交流提升机高压变频电控装置(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赵辉、赵廷钊、丁淮南、刘继平、张万中、姜秋生、何富贤、苗金矿、刘东耀、张水山)AQJ-4-2-34煤矿安全编码智能分析与评价预警控制管理系统(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陈煤矿;江卫、王明南、林万令、张文胜、魏尊义、王旭波、张光同、张宝海、王伟、丁德英)AQJ-4-2-35制动绳式防坠装置及其制动性能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陈光柱、鲍久圣、韩振铎、窦春雨、陈义强、杨建奎、王雷、曹国华、邵杏国)AQJ-4-2-36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蒋军成、王志荣、丁晓晔、潘旭海、王妍、王三明、韩雪峰、潘勇、陈发明、朱常龙)AQJ-4-2-37大型公共人员聚集场所风险评价及应急疏散能力研究(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丁辉、汪彤、朱伟、代宝乾、刘艳、李伟、徐敏、胡成、王山、李凤)AQJ-4-2-3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政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王铃丁、张瑞新、李爱平、栗欣、花月霞、周秀玲、李天乐、魏永锋、王秀兰、严瑞銮)AQJ-4-2-39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普光气田开发钻井和完井工程安全专篇(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周延军、陈明、王介坤、张春涛、窦玉玲、李斌、姜兰其、曾强渗、于承鹏、刘云鹏)AQJ-4-2-40煤矿直流架线系统漏电保护技术及装置的研究(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毕锦明、程红、李凤锦、卢其威、王聪、贾纪兵、王荃)AQJ-4-2-41坚硬煤层大采高MG800/2040-WD型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开发与应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义、闫晓林、米朝阳、姜斌、冯月新、范广忠、张东方、刘大同、韩军、张子荣)AQJ-4-2-42企业重大事故预防理论与实用方法应用研究(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永新、傅贵、董正亮、王方宁、张江石、何毓俊、赵显、张勤锋、范杰、李宣东)AQJ-4-2-43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井下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第五建设公司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工程项目部;丁成华、沈慰安、王者尧、孟凡良、钱会军、肖西远、桑华)AQJ-4-2-44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及体系研究(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陈朋超、谭东杰、艾慕阳、蔡永军、崔涛、苗国顺、刘广文、刘建平、孙异、柳文)AQJ-4-2-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梁嘉琨、苏洁、王金彪、徐亚华、刘铁民、赵瑞华、王强、蔡团结、钟茂华、符泰然)AQJ-4-2-4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全质量实用标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杜泽臣、李长江、邓雪松、曹伟、罗建仁、王春晓、赵明远、王晶、杨中华、董春波)AQJ-4-2-47煤矿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张瑞新、张伟、相啸宇、王忠强、赵志刚、陈杏平、李忠学、王方敏、王忠武、韩秀会)AQJ-4-2-48冶金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溪钢铁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葫芦岛锌厂;李刚、李涛、王忠旭、潘祖飞、于冬雪、李庆辉、张秋玲、郑玉新、白羽、林菡)三等奖(131项)AQJ-4-3-01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分析技术与应急管理系统(南京工业大学;蒋军成、王志荣、王妍、潘旭海、丁晓晔)AQJ-4-3-02复杂条件老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钟亚平、殷作如、李建民、常文杰、张瑞玺)AQJ-4-3-03三河尖煤矿矿震规律分析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赵从国、窦林名、吴兴荣、张周权、曹安业)AQJ-4-3-04综放面顶板初次垮落瓦斯不稳定涌出治理技术与适应性研究(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李宝玉、张福喜、赵长春、张爱科、陈国华)AQJ-4-3-05深井“三软”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孔祥喜、谢广祥、章立清、黄乃斌、曹树祥)AQJ-4-3-06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综合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谢文兵、许传峰、钱勋、孙彦峰)AQJ-4-3-07石炭纪复合顶板条件大采高综采顶板控制技术(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永平、于斌、卻宝厚、赵军、周米柱)AQJ-4-3-08三软一高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卢国梁、梁冰、于斌、翟应真、李先章)AQJ-4-3-09极软、突出、特厚、高瓦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安徽理工大学;赵奇、张勇、葛春贵、王和志、高明中)AQJ-4-3-10系列采煤钻机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新汶矿业集团通力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山东立人钻采机械有限公司;杜长龙、李伦实、王继承、高文良、冯相坤)AQJ-4-3-11淮南矿区铁路下采煤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吴侃、程功林、江德开、李亮)AQJ-4-3-12综掘面粉尘行为规律及高效防降尘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张党育、付京斌、张英华、李荣强、黄志安)AQJ-4-3-13西曲矿9#煤高浓度H2S治理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太原理工大学;达善荣、赵义胜、弓培林、马永阁、杨彦群)AQJ-4-3-14煤田火区多尺度探测及火区生态环境响应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钟茂华、刘铁民、符泰然、刘诚、石杰红)AQJ-4-3-15深部开采防治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杨家华、钱泽兵、魏威、孙和平、许洪亮)AQJ-4-3-16基于风压平衡理论的双向风门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山东科技大学;于轲、张友明、郭召顺、杨平、王令和)AQJ-4-3-17综掘工作面封闭式控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李伟、李仲辉、李峰、刘向升、宫志)AQJ-4-3-18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庄煤矿,山东科技大学;孙春江、赵延湘、陈杰、程卫民、绳本福)AQJ-4-3-19煤矿多层采空区火区CYT-H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矿〈北京〉国际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合地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吴永平、刘纯贵、侯志鹰、郭志刚、赵君)AQJ-4-3-20深部区域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的研究与治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祁和刚、吴继忠、刘祥来、陈季斌、祝琳)AQJ-4-3-21低透气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卢连宁、吴强、裴明顺、秦宪礼、于会军)AQJ-4-3-22淮北宿县、临涣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及其对瓦斯赋存特征的控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李伟、吴基文、范景坤、陈富勇、程新明)AQJ-4-3-23复杂条件下易燃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村煤矿;吴同性、马晓东、赵云峰、马超、姬财柱)AQJ-4-3-24工钢圆对棚复合支护软岩控制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郭国政、单智勇、贾明魁、陆明心、杨昌光)AQJ-4-3-25综放工作面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倪兴华、李佃平、李伟、张崇宏、马晓东)AQJ-4-3-26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单仁亮、张能虎、高文蛟、王绍进、王玉宝)AQJ-4-3-27煤矿深部岩巷工程支护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杨军、孙晓明、王继承、权景伟)AQJ-4-3-28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孙华璋、成云海、刘灿华、付振峰、郭信山)AQJ-4-3-29复杂条件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综合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杜工会、盛天宝、白云来、李功州、魏世义)AQJ-4-3-30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靖洪文、张建国、吕有厂、欧阳广斌、许国安)AQJ-4-3-31深井岩巷蠕变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袁秋新、李伟、柏建彪、张京泉、李大伟)AQJ-4-3-32超厚复杂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刘纯贵、金智新、翟英达、侯志鹰、武望国)AQJ-4-3-33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新宝、周钢、徐国栋、蒋斌松、吴继忠)AQJ-4-3-34 ZJL1-50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制冷装置(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王继承、许开成、裴立瑞、桑成喜、张树生)AQJ-4-3-35矿用本安型宽带接入系统(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北京阳光金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闫志常、王文杰、孙亲广、胡春岭、孙会利)AQJ-4-3-36矿井压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高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祁方坤、苗长新、张荣杰、闽涛、史丽萍)AQJ-4-3-37 HAY-120正压氧气呼吸器(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谦、李新年、李新文、侯昱瑾、张文祥)AQJ-4-3-38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于励民、张晓光、陶建平、李国庆、张晓强)AQJ-4-3-39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肥城矿业集团白庄煤矿,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丁恩杰、张申、马方清、赵小虎、宗伟林)AQJ-4-3-40 JX-2006安全阀在线校验仪(广东捷勋安全阀阀门检修有限公司;蔡创明、邱燕飞、刘伟忠)AQJ-4-3-41变光焊接眼护具光电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研制(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陈锋杰、方云中、张晓冬、李红俊)AQJ-4-3-42变光焊接面罩光阀响应特性测试仪(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梅灿华、金士良、洪跃、宋毅、王桂芬)AQJ-4-3-43 JSA随动式智能双重安全保护装置总成(上海盛安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刘谷林)AQJ-4-3-4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测试中心,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李斌、徐建平、王其坤、葛青、卢巧)AQJ-4-3-45国内外锅炉法规标准比较研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赵洪彪、吴江全、杨笑峰、钟永明、杨必应)AQJ-4-3-46冶金煤气多机组联合循环发电安全高效集中管控系统(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有芳、范鹍、姬厚华、范者峰、王文涛)AQJ-4-3-47红外传感全自检光电保护装置(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于俊贤、王学军、白林景、李海明、李英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10.31•【文号】安监总科技[2007]221号•【施行日期】2007.10.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07〕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为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和推广应用,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意见》同时废止。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一、为促进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制定本规则。
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以下简称"成果奖励")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管理机构负责成果奖励组织工作,主要承担推荐项目的受理、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理等。
三、成果奖励评审设立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评委会委员由组织单位聘任,每届任期4年。
评委会委员由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学风正派的专家担任。
四、成果奖励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凡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科技项目的完成单位,均可申报。
五、成果奖励范围(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类:在安全生产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发现或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且得到科学界公认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项目;(二)技术研究与开发类:在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工艺、材料等,取得明显安全效益("安全效益"是指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效果)的科技项目;(三)技术应用与推广类:将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到安全生产领域,对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取得明显安全效益的科技项目;(四)软科学类:在安全生产理论、战略、政策、管理、评价、标准、信息等方面取得明显安全效益的软科学研究项目;(五)重大工程安全类:在完成重大工程项目中,有效保障工程实施和运行安全的科技项目。
附件1: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7项)AQJ-4-1-01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矿务局;宋志刚、黄河、薛鸣、王兆丰、赵豫祥、文虎、戴耀辉、刘林、刘生江、熊鹏辉、封华、王德明、张宪良、田宏亮、樊少武)AQJ-4-1-02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宁宇、胡千庭、姜智敏、申宝宏、李东、杨大明、刘见中、李学来、罗海珠、王海燕、刘勇、曹永平、霍中刚、张泓、雷毅)AQJ-4-1-03金属非金属矿山细粘尾矿坝灾变机理、控制及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杨春和、沈楼燕、蒋卫东、张超、吴国高、冒海军、郭航、黄雪平、曾宪坤、卢建京、罗敏杰、陈守义、王汉强、詹信顺)AQJ-4-1-04豫西“三软”不稳定突出煤层防突示范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牛森营、宋广太、宋建成、姜光杰、李中州、殷秋朝、俞启香、张铁岗、张明剑、郜振国、张子敏、程远平、魏风清、王恩营、毛善君)AQJ-4-1-05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煤特殊凿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李长寅、杨维好、陈明磊、谭炳刚、林鸿苞、苏茂秋、黄家会、檀鲁新、黄忠、张亚光、梁洪振、王厚良、杜勇、陈耀文、宋雷)AQJ-4-1-06埋深1300米松软破碎围岩大断面巷道矿压控制与掘进技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邸建友、孙春江、杜计平、莫技、张殿振、聂翊、周明、张传恕、赵强、吕长纲、王涛、李亮、李峰、巩庆刚、郑兴博)AQJ-4-1-07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钟群鹏、左尚志、陶雪荣、张峥、彭苏萍、陈钢、何仁洋、阎永贵、杨峰、张天华、修长征、姚安林、杨剑锋、王新华、费学欣)AQJ-4-1-08淮北数字矿山与矿山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地下水超采漏斗控制综合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汪绪武、徐华、李庆海、朱斌、王吉华、张文泉、乔建华、毕韬书、王旭东、王志刚、王燕玲、付振华、李庆水、马云杰)AQJ-4-1-09煤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及系统装备研究(西安科技大学;文虎、邓军、张辛亥、马砺、翟小伟、陈晓坤、金永飞、李树刚、吴建斌、张平丽、张荣、郑学召、罗振敏、张燕妮、肖旸)AQJ-4-1-10热-电-乙二醇低温制冷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武汉星田热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卫修君、张建国、万昌、欧阳广斌、陈启永、周秀隆、刘桂平、胡春胜、黄继亮、刘伟、石宪群、陈星明、刘旭东、王新义、张仲春)AQJ-4-1-11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及可视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玉贵、聂光国、刘勇、卫修君、闫江伟、万昌、刘刚华、姜光杰、李丰军、贾天让、魏国营、屈先朝、余永强、沈少川)AQJ-4-1-12大型石化生产过程安全评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吴重光、牟善军、姜春明、张卫华、王春利、张贝克、俞雪兴、彭湘潍)AQJ-4-1-13核安全技术与管理在我国核电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华嘉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徐晓明、王开华、张卫兵、张建奎、陈宝智、王德桂、陶维广、钱伏华、王锟、张明皋、宋建义、丁键、李军、董德文、代永明)AQJ-4-1-14 ZDY6000L型履带式全液压钻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殷新胜、贺天才、田宏亮、姚克、王平虎、姚宁平、孙保山、徐玉胜、田东庄、邬迪、孙荣军、赵彬、燕南飞、冯强、凡东)AQJ-4-1-15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研究制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建、伍云霞、刘晓阳、成凌飞、张传雷、魏占永)AQJ-4-1-16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宝明、冯志斌、熊艳、佟瑞鹏、姚晓晖、于捷、王瑜、马英楠、孙燕、胡成、侯昭敏、杨勇、王德周)AQJ-4-1-17 MEF移动式乳胶基质制备站(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熊代余、史良文、李国仲、查正清、龚兵、王肇中、臧怀壮、郑炳旭、陈飞、任斌、黄阳斌、王永庆、傅建秋)二等奖(48项)AQJ-4-2-01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预防治理与安全开采技术(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匡忠祥、宋卫东、许梦国、熊守安、肖金发、明世祥、尹小鹏、唐国友、吴顺川、王永清)AQJ-4-2-02多水平、多重风网复杂条件下的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殷作如、朱红青、周心权、周凤增、郭达、刘宝东、武建国、齐茂功、王翰锋、王海燕)AQJ-4-2-03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有害气体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张福成、杨广文、王昌斌、李法柱、李来源、艾兴、刘志忠、杨绪金、张洪生、王义民)AQJ-4-2-04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肖亚宁、苗田、林健、张光明、李建斌、康红普、赵元、吴拥政、李峰、李志强)AQJ-4-2-05动压巷道松软顶煤预注浆固化与支护技术研究(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贺贵元、柏建彪、郝跃洲、吕吉峰、侯英翔、安火宁、李清堂、王襄禹、王庆弟、吉敦云)AQJ-4-2-06航空安全领域微机图形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赵志昌、舒平、李春香、赵建伟、钟民主、谢孜楠、徐祥松、吴安山)AQJ-4-2-07在用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波轴向缺陷检测技术研究(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汪立新、曹怀祥、李以善、许洋、张峰、郭怀力、邹石磊、衣粟、唐杰、黄克帅)AQJ-4-2-08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高建文、苑舜、于立友、孙琪凡、李伟光、郝崑、李利、赵青、王庆乃、杨海青)AQJ-4-2-09塌陷区尾砂干式排放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沈阳大学;谢源、时伟星、王玉坤、龙涛、李金田、毛市龙、孙萍、杨慧、马兴隆、余斌)AQJ-4-2-10兖州矿区深部开采煤巷围岩冲击动力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富奇、陈学华、章定强、苗素军、曲延伦、张宗社、邓小林、张士斌、李伟清、郭建泉)AQJ-4-2-11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高含硫低挥发油田安全隐患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辛俊和、徐安平、汪绪刚、付万春、康健利、程存志、齐金郦、王洪星、朱爱军、邵建鸿)AQJ-4-2-12聚乙烯仓储静电燃爆实用技术的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张海峰、王浩水、刘全桢、卢传敬、孙立富、石志俭、宫宏、张亚丽、刘宝全、张乾河)AQJ-4-2-13光离子检测技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许立甲、李杰、丛飙、朱海鹰、严军、俞志鹤、张俊成、钱永彪、张保卫、张新华)AQJ-4-2-14采场煤岩体动态监测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聂百胜、王德璋、王恩元、徐玉胜、李成武、赵军、秦跃平、都海龙、撒占友、石红星)AQJ-4-2-15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充填试采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明南、李景恒、任国顺、赵厚选、李付海、蒋政、曹允钦、张波、齐卫东、马士亮)AQJ-4-2-16淮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中国矿业大学;程远平、李伟、张彬、沐俊卫、陈家祥、徐瑞、宋庆尧、王和志、王海锋、连昌宝)AQJ-4-2-17多风井(六个)高瓦斯矿井组合式反风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智新、郭海、魏建功、于斌、赵军、李兴、樊继强、刘文、王卫国、吕祥)AQJ-4-2-18自燃过程中松散煤体内气体的非稳态渗流规律研究(兖州煤业有限公司;王振平、文虎、崔洪义、王洪权、夏孝明、马砺、许义、左金忠、张辛亥、张广文)AQJ-4-2-19采动敏感型巷道支护弱结构控制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刘汉喜、李学华、李承军、万志军、陈秀友、郑西贵、蔡东、姚强岭、王从书、陈加轩)AQJ-4-2-20受采动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潜力评价与支护设计方法(山东科技大学;谭云亮、赵同彬、孙春江、张立俊、赵志刚、杨慧明、程国强、王同旭、孙振武;马志涛)AQJ-4-2-21胶带运输机双向滚筒人员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何晓群、杨春稳、刘向昕、周宝生、孟繁文、程玉祥、周连杰、韩建国、杜睿、王剑)AQJ-4-2-22煤矿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宋子安、梁金久、常颖、崔常兴、吴义祥、孟凡和、于风全、李宗磊、马震)AQJ-4-2-23房屋安全评估与保障技术研究(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林驹、赵为民、张纪明、蔡乐刚、陈小杰、刘群星、陈志强、张方超、余静)AQJ-4-2-24唐庄煤矿太原组岩溶充水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健峰认证中心;白文连、冀铭君、孙绪志、史向明、钟昌波、徐海云、尚修森、贾入法、姜广仁、陈龙)AQJ-4-2-25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昆明理工大学;和孙文、谢贤平、郑汝松、王惠民、沈嗣元、谢贤安、王红军、李飞、徐萍、谭金龙)AQJ-4-2-26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王新虎、冯耀荣、邝献任、薛继军、林凯、卢强、马福宝、李培梅、高德利、林元华)AQJ-4-2-27 E/E/PE安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优化工具(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史学玲、孟邹清、邓意、冯晓升、石镇山、宋彦彦)AQJ-4-2-28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全光纤煤矿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刘统玉、王昌、常军、杜在春、刘福广、倪家升、魏玉宾、李艳芳、石智栋、吴培亮)AQJ-4-2-29一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樊玉泉、徐长德、高振伟、宋来智、孙洪江、李培新、魏立、王兴雨、陈少华、徐亚军)AQJ-4-2-30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耦合作用下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卫修君、林柏泉、张富有、胡殿明、吕有厂、翟成、王安民、肖珷、谢友友、张帆)AQJ-4-2-31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黄福昌、倪兴华、李伟、张崇宏、宫志、王富奇、李政、王振平、章定强、李仲辉)AQJ-4-2-32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机理及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王继承、郭志飚、赵从国、周廷振、张国锋、石炳华、权景伟、黄茂鸿、樊银辉)AQJ-4-2-33 JTDK-GBP交流提升机高压变频电控装置(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赵辉、赵廷钊、丁淮南、刘继平、张万中、姜秋生、何富贤、苗金矿、刘东耀、张水山)AQJ-4-2-34煤矿安全编码智能分析与评价预警控制管理系统(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陈煤矿;江卫、王明南、林万令、张文胜、魏尊义、王旭波、张光同、张宝海、王伟、丁德英)AQJ-4-2-35制动绳式防坠装置及其制动性能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陈光柱、鲍久圣、韩振铎、窦春雨、陈义强、杨建奎、王雷、曹国华、邵杏国)AQJ-4-2-36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蒋军成、王志荣、丁晓晔、潘旭海、王妍、王三明、韩雪峰、潘勇、陈发明、朱常龙)AQJ-4-2-37大型公共人员聚集场所风险评价及应急疏散能力研究(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丁辉、汪彤、朱伟、代宝乾、刘艳、李伟、徐敏、胡成、王山、李凤)AQJ-4-2-3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政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王铃丁、张瑞新、李爱平、栗欣、花月霞、周秀玲、李天乐、魏永锋、王秀兰、严瑞銮)AQJ-4-2-39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普光气田开发钻井和完井工程安全专篇(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周延军、陈明、王介坤、张春涛、窦玉玲、李斌、姜兰其、曾强渗、于承鹏、刘云鹏)AQJ-4-2-40煤矿直流架线系统漏电保护技术及装置的研究(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毕锦明、程红、李凤锦、卢其威、王聪、贾纪兵、王荃)AQJ-4-2-41坚硬煤层大采高MG800/2040-WD型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开发与应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义、闫晓林、米朝阳、姜斌、冯月新、范广忠、张东方、刘大同、韩军、张子荣)AQJ-4-2-42企业重大事故预防理论与实用方法应用研究(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永新、傅贵、董正亮、王方宁、张江石、何毓俊、赵显、张勤锋、范杰、李宣东)AQJ-4-2-43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井下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第五建设公司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工程项目部;丁成华、沈慰安、王者尧、孟凡良、钱会军、肖西远、桑华)AQJ-4-2-44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及体系研究(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陈朋超、谭东杰、艾慕阳、蔡永军、崔涛、苗国顺、刘广文、刘建平、孙异、柳文)AQJ-4-2-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梁嘉琨、苏洁、王金彪、徐亚华、刘铁民、赵瑞华、王强、蔡团结、钟茂华、符泰然)AQJ-4-2-4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全质量实用标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杜泽臣、李长江、邓雪松、曹伟、罗建仁、王春晓、赵明远、王晶、杨中华、董春波)AQJ-4-2-47煤矿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张瑞新、张伟、相啸宇、王忠强、赵志刚、陈杏平、李忠学、王方敏、王忠武、韩秀会)AQJ-4-2-48冶金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溪钢铁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葫芦岛锌厂;李刚、李涛、王忠旭、潘祖飞、于冬雪、李庆辉、张秋玲、郑玉新、白羽、林菡)三等奖(131项)AQJ-4-3-01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分析技术与应急管理系统(南京工业大学;蒋军成、王志荣、王妍、潘旭海、丁晓晔)AQJ-4-3-02复杂条件老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钟亚平、殷作如、李建民、常文杰、张瑞玺)AQJ-4-3-03三河尖煤矿矿震规律分析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赵从国、窦林名、吴兴荣、张周权、曹安业)AQJ-4-3-04综放面顶板初次垮落瓦斯不稳定涌出治理技术与适应性研究(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李宝玉、张福喜、赵长春、张爱科、陈国华)AQJ-4-3-05深井“三软”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孔祥喜、谢广祥、章立清、黄乃斌、曹树祥)AQJ-4-3-06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综合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谢文兵、许传峰、钱勋、孙彦峰)AQJ-4-3-07石炭纪复合顶板条件大采高综采顶板控制技术(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永平、于斌、卻宝厚、赵军、周米柱)AQJ-4-3-08三软一高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卢国梁、梁冰、于斌、翟应真、李先章)AQJ-4-3-09极软、突出、特厚、高瓦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安徽理工大学;赵奇、张勇、葛春贵、王和志、高明中)AQJ-4-3-10系列采煤钻机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新汶矿业集团通力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山东立人钻采机械有限公司;杜长龙、李伦实、王继承、高文良、冯相坤)AQJ-4-3-11淮南矿区铁路下采煤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吴侃、程功林、江德开、李亮)AQJ-4-3-12综掘面粉尘行为规律及高效防降尘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张党育、付京斌、张英华、李荣强、黄志安)AQJ-4-3-13西曲矿9#煤高浓度H2S治理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太原理工大学;达善荣、赵义胜、弓培林、马永阁、杨彦群)AQJ-4-3-14煤田火区多尺度探测及火区生态环境响应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钟茂华、刘铁民、符泰然、刘诚、石杰红)AQJ-4-3-15深部开采防治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杨家华、钱泽兵、魏威、孙和平、许洪亮)AQJ-4-3-16基于风压平衡理论的双向风门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山东科技大学;于轲、张友明、郭召顺、杨平、王令和)AQJ-4-3-17综掘工作面封闭式控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李伟、李仲辉、李峰、刘向升、宫志)AQJ-4-3-18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庄煤矿,山东科技大学;孙春江、赵延湘、陈杰、程卫民、绳本福)AQJ-4-3-19煤矿多层采空区火区CYT-H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矿〈北京〉国际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合地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吴永平、刘纯贵、侯志鹰、郭志刚、赵君)AQJ-4-3-20深部区域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的研究与治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祁和刚、吴继忠、刘祥来、陈季斌、祝琳)AQJ-4-3-21低透气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卢连宁、吴强、裴明顺、秦宪礼、于会军)AQJ-4-3-22淮北宿县、临涣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及其对瓦斯赋存特征的控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李伟、吴基文、范景坤、陈富勇、程新明)AQJ-4-3-23复杂条件下易燃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村煤矿;吴同性、马晓东、赵云峰、马超、姬财柱)AQJ-4-3-24工钢圆对棚复合支护软岩控制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郭国政、单智勇、贾明魁、陆明心、杨昌光)AQJ-4-3-25综放工作面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倪兴华、李佃平、李伟、张崇宏、马晓东)AQJ-4-3-26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单仁亮、张能虎、高文蛟、王绍进、王玉宝)AQJ-4-3-27煤矿深部岩巷工程支护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杨军、孙晓明、王继承、权景伟)AQJ-4-3-28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孙华璋、成云海、刘灿华、付振峰、郭信山)AQJ-4-3-29复杂条件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综合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杜工会、盛天宝、白云来、李功州、魏世义)AQJ-4-3-30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靖洪文、张建国、吕有厂、欧阳广斌、许国安)AQJ-4-3-31深井岩巷蠕变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袁秋新、李伟、柏建彪、张京泉、李大伟)AQJ-4-3-32超厚复杂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刘纯贵、金智新、翟英达、侯志鹰、武望国)AQJ-4-3-33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新宝、周钢、徐国栋、蒋斌松、吴继忠)AQJ-4-3-34 ZJL1-50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制冷装置(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王继承、许开成、裴立瑞、桑成喜、张树生)AQJ-4-3-35矿用本安型宽带接入系统(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北京阳光金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闫志常、王文杰、孙亲广、胡春岭、孙会利)AQJ-4-3-36矿井压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高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祁方坤、苗长新、张荣杰、闽涛、史丽萍)AQJ-4-3-37 HAY-120正压氧气呼吸器(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谦、李新年、李新文、侯昱瑾、张文祥)AQJ-4-3-38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于励民、张晓光、陶建平、李国庆、张晓强)AQJ-4-3-39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肥城矿业集团白庄煤矿,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丁恩杰、张申、马方清、赵小虎、宗伟林)AQJ-4-3-40 JX-2006安全阀在线校验仪(广东捷勋安全阀阀门检修有限公司;蔡创明、邱燕飞、刘伟忠)AQJ-4-3-41变光焊接眼护具光电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研制(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陈锋杰、方云中、张晓冬、李红俊)AQJ-4-3-42变光焊接面罩光阀响应特性测试仪(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梅灿华、金士良、洪跃、宋毅、王桂芬)AQJ-4-3-43 JSA随动式智能双重安全保护装置总成(上海盛安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刘谷林)AQJ-4-3-4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测试中心,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李斌、徐建平、王其坤、葛青、卢巧)AQJ-4-3-45国内外锅炉法规标准比较研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赵洪彪、吴江全、杨笑峰、钟永明、杨必应)AQJ-4-3-46冶金煤气多机组联合循环发电安全高效集中管控系统(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有芳、范鹍、姬厚华、范者峰、王文涛)AQJ-4-3-47红外传感全自检光电保护装置(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于俊贤、王学军、白林景、李海明、李英杰)。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文号】安监总科技[2006]269号【发布日期】2006-12-25【生效日期】2006-12-25【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表彰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优秀推广项目的决定(安监总科技[2006]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有关高校: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表彰和奖励在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开展了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推广项目评审工作。
按照原国家安全监管局(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意见》(安监管技装字[2002]18号),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推广项目的评审工作已完成了规定的评审程序。
根据评审结果,安全监管总局决定授予"煤炭自然发火早期预报和防治技术研究"等10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基于风险评价的石化装置和城市燃气储配系统承压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46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授予"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优化分布和监控方案研究"等99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授予"兖州矿区开采沉陷控制和治理技术"等143项成果为安全生产科技优秀推广项目。
安全监管总局向获奖成果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分别颁发奖励证书、奖牌和奖金,以资鼓励。
请各获奖成果完成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获奖成果完成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单位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领域优秀科技成果,并组织好获奖成果的推广工作,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办法正文:----------------------------------------------------------------------------------------------------------------------------------------------------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办法一、申报奖励成果的范围安全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主要授予为我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创新、工程应用以及安全管理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安全成果奖分为四个奖类:1.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类——在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丰富或拓展了学科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成果。
2.技术开发类——在促进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技术发明,并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3.技术推广与创新类——在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或引进、吸收)中,创新性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促进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通过推广和产业化,在安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4.软科学类——促进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安全管理现代化,并经实施取得显著效果的技术法规、标准、著作及软科学成果。
二、推荐安全科技奖励项目条件1.推荐奖励项目,必须属于安全生产科技领域。
2.基础与应用基础类成果必须是在该领域有创新性发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省内外公认,并得到了实践验证或应用。
3.技术开发类和技术推广与创新类成果必须在近三年内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验收、评议或取得专利授权,并已推广应用一年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软科学类成果必须是国家或部门发布的法规、标准,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著作,有关部门进行评价的软科学成果等,并在推动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研制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是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设立的,旨在表彰在安全生产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机构。
该奖项的设立不仅对于促进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安全生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获得这一殊荣的科技成果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和认证,因此这些成果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历年来,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涉及了安全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监测与预警、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安全设备与防护等多个方面。
不乏许多颇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在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尤其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
一些高新技术手段在安全监测和预警领域的应用,通过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能够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在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方面,一些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应急救援装备等,也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解决方案。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也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有效保障了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的研制项目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科研价值。
这些获奖项目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突破了传统技术的瓶颈,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思路和实践经验。
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获奖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往往紧密贴近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能够为推动工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获奖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和成果往往代表了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前沿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能够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产生积极影响。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1、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前身是四川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直属管理。
是全省唯一综合性安全科技研发机构。
为大力实施“科技兴安”,建立全省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和依托平台,省安监局决定着力推动省安科院的发展。
2006年7月经省编委批准,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更名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同时,四川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加挂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和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机构牌子,实行四套机构,一套人员。
安科院坚持以科技为中心,实施“安全发展、科技兴院”战略,以安全科技推广应用为主,安全科技研发并进,为政府做安全技术支撑,为企业做安全技术服务,注重为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搭建平台。
先后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贵州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机构和大专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机构设置:办公室(人力资源,党办合署)、资产财务部、总工程师办公室、煤矿安全所、非煤矿山所、工程与工业所、危化与烟花爆竹所、安全评价中心、信息所、安全科技教育部、检测检验所业务体系: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非煤矿山安全技术研究与服务、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服务和评审、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和评审、安全评价、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3D重大危险源测控、职业卫生检测与评单位历史:1981年四川省劳动保护中心(川府函[1981]212号)1983年四川省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室与省劳动厅矿山处合署办公(川编发[1983]398号)1986年建立四川省劳动保护监测站,与劳动保护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川编发[1986]002号),同年劳动保护中心更名为四川省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川编发〔1986〕120号)2002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室、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川编办[2002]45号)2003年加挂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牌子(川编发[2003]5号)2004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并加挂四川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牌子(川编办[2004]130号)2006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保留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的牌子(川编办[2006]99号)主要职能:省安科院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解决重大事故预防、监控、预警与应急响应重大技术关键为主要方向:承担省科技厅、省安监局等厅局下达的各类重大安全科研任务;以科研为先导,为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承担与监管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在研发基础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整合优秀科技成果,促进安全科技产业化;引领全省安全科技发展方向,成为联系和协调我省安全生产领域各类科研单位的桥梁与纽带。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8.30•【文号】安监总厅科技[2010]163号•【施行日期】2010.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科技〔201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中央管理的企业、科研院所,各全国性协(学)会、联合会、研究会,省(部)属高等院校,各直属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安监总科技〔2007〕221号,以下简称《规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开展第五届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申报推荐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推荐工作紧紧围绕当前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主要目标,突出科技成果的关键性、先进性、适用性,在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中,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工艺、装备和材料,对于防范和遏制事故,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效果显著、发现或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科技成果。
二、推荐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则》要求,依照《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附后)有关要求组织申报推荐工作,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符合性和完整性,确保推荐材料的质量,不得弄虚作假或剽窃侵夺他人科技成果。
三、请按照《推荐书》填写说明要求填写并提供有关材料,于2010年11月30日前将《推荐书》、技术证明、应用证明等有关资料一式3份,连同电子版报送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楼D406房间。
相关表格请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安全科技”栏目下载。
附件2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一、安全管理类一等奖(48)篇1顾及风险影响因子的LEC法在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光 辉 曹立梅2基于正向激励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王太续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确认制的应用研究张胜利4灭火现场指挥工作中的分析与建议史章方5浅析消防员救援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徐发强6水利工程泄洪安全警示方法及人身财产赔偿认定研究雷亚龙7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探讨事故预防的途径和措施李敬珂8学校安全工作全员管理方法研究牛俊旺 姚天金 顾现伟9五年制学生工作“四环联动”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研究孔卫丰10系统化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韩文静11学校安全消防教育张 勇12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指导安全工作杨瑞兵13运用系统理论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筑“大安全”体系包晓枫14“岗位安全说明书”的开发与运用徐毓州15“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安全建设浮伟忠16安全监管的困境与出路朱凤杰17安全生产状况评估预警在化工企业的应用姬鹏霞18创新实施“五层级”安全管理模式 持续提升矿井本质安全能力陈 昱19电力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下的实战演练探索王 钰 孙 亮20法治环境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思考王建刚21高校后勤生产风险源分析及应对体系建设赵红杰 刘海风 常文波22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浅析胡殿峰 段晓华 杨 硕23关于组建中国石化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议唐晨辉 何斐斐24关于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常态化管理工作的思考王书亭25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基于23个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李南方26河南中烟“八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研究程利锋 丛子翔27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国民安全素质提升中的地位和作用杨兴孜28论公安机关在爆破作业项目合同备案和行政许可中的管理要求肖 磊29浅谈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如何扎实落地陈 旷 刘 欣30浅谈安全演练在幼儿园的重要性林庆华31浅谈安阳鑫龙煤业救护队的建设和运营甘信锋32浅谈机械企业生产应急管理中的问题与改善措施田红星33浅析安全生产犯罪的防范任 丽 陈 光34强化油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若干思考魏志军35三位一体,构建校园综合防控体系研究万同玉 马巧双 高 阳36安全生产照单履职,尽职免责机制的鲁山探索马天希 贾建宏37通信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分析李沭沅38现代大型煤化工项目安全管理探讨张祖刚 齐玉玲 李 勇39消防人员心理因素对应急救援灭火战斗的影响及干预对策赵玉明40新型安全管理模式在铝行业的探索及应用高文义 郭 剑41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上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侯付禄 张贵珍 李敬云42“5N管理系统”在煤矿职业卫生示范矿井创建中的研究与应用崔庆广 李秀峰 王传奇43生产安全事故刑事责任追究程序的完善常艳东 王华斌 黄 娟44企业“1+N”安全专业技术团队的创新构建强孝玉 王喜林 李明镜 45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郑 磊46会展活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管理探析朱小丽47浅谈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蒋 勇48“五三”培训模式助推企业和谐安全发展谭俊杰 陈彦飞 刘学功49切实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挺在前面李 炜二等奖(139)篇1“互联网+”背景下旅馆业治安管理工作探索刘玉华2“四二一”安全工作法在勘探工程项目运行中的应用王超胜3幼儿园安全防范管理体系经验谈海静蕊 胡素芳4安全标准化工作与企业转型发展史改芳5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几个关系的初步探讨王海亮6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牛玺淋7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浅谈宋好雨8浅谈班组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赵艳峰9保障10kV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措施分析任星启10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及其控制措施探讨刘 宾 张 博11超前防控在龟兹矿业安全生产中的实践与应用张志立 张建强 吕目晓12创新实施“0139”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工程唐德朝 包晓枫13从校园暴力浅谈校园人身安全教育郭星辰14打开电力通道,开启安全用电的大门——清理树障保障群众安全可靠用电杨坤鹏 李 鹏15大众煤矿13011工作面简易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侯伟峰 向学强16当前保安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荣 利17地勘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探索与思考王正浩18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探讨雷 震19多元化培训方式方法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汪显华20法制医院建设的实践经验丁林国 薛 松21非煤企业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探索刘梦烨 毋国义22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姚 娜 兴 超 苏小莉 23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苏克锋24高校模式的校园化经营市场安全管理研究——以中原工学院为例吴 杰 徐山木25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申显智26高校修缮工作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张 腾27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索任太勇 邢明华28构建“三防”立体防控网络,提升企业治安防范水平刘 芳29班组“3+1”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王小克30关于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的优化研究史章方31关于加强乡镇三网办监管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王红伟32关于卷烟企业防火工作风险防控的有关思考尹 伟33关于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思考江俊伟34关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研究与思考陈建湘 翟海燕 周伟涛 35关于学生校园意外事故的研究李亚楠36规范管理 加快发展——落实治黄水利事业安全生产建设王 旭37国外勘探施工安全措施闫小举 王正浩 王西良 38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矿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建设研究王华辉 李秀军39煤矿培训管理模式和培训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李静静 赵 敏 张松卫40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培训形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丁家康 陈宝朝 常付忠 41化工企业化验室安全常见问题及措施胡青伟42化工企业群众安全工作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金 云 王卫东43黄河水政执法安全生产工作浅析苗顺醒44基层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的基本保证肖国洪45基于案例分析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鄢 芳46基于大学生视角的高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万同玉 高 阳 沈碧华 47加强公安机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李权卿48加强供热安全综合管理 保障供热安全刘遵省49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陈秀玲 杨慧芳 陈 方 50加油站安全管理浅析周 宏51坚持主动作为勇担当 落实主体责任保安全杜青炎52监测作业安全管理的难点及管理措施探讨方玉环 李 军53简述黄河下游堤防安全管理季亚康 张 兵 张明玉54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安全用药陈洁忠 马小根 樊东升 55教聋生学会自我管理情绪,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高巧玲 潘理想56紧绷安全生产弦 以归零心态牢筑安全李 杨 周 博 王继轩 57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思考冯春生58精准定位 主动安全张真涛 李庆盈59井巷安全快速施工技术及保障措施的探索研究郑海涛60开封河务局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高 钊 赵 明 赵坤鹏 61开展“一题两问三落实”培训学习考核管理在龙山煤矿的推广与应用边伟东 葛彦正62开展安全工作实践 夯实本质安全基础——浅析电科院现行安全管理特征与要点陈 恒 琚海霞63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杨全德 李孝猛 64六法促安全管理 筑牢群众安全第二道防线尚杰峰65论“构建高纬度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实现路径张向阳66论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管理陈海涛67论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对企业消防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王义正68论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郭 伟69论群众安全监督“三三工作法”在基层的应用粟春容70论隐患排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常卫东71煤化工企业班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要点及重要性蔡俊丽 孙家毅7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李 宁73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申连卫 戚兰丽74煤矿应急救援系统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谢雨洋75煤炭中小企业如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预防突发生产事故刘梦烨76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探析王 菲 宋宗立77农村乡镇中学校园安全分析张永亚78濮阳供电公司现场安全风险管控与监督管理模式探讨闫子光 任 涛 李喜荣 79浅谈当前农村农民房屋建设安全管理杨新勇 徐耀旭 李金阔 80浅谈登高作业及人身安全防护措施蒋文萍 卢红霞 陈姿先 81浅谈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关系罗玉强82浅谈高等院校面临的传销手段及抵制对策马巧双 黄亚迪83浅谈轨道交通高架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钱蔚然84浅谈行车事故的预防申 岩85企业相关方安全管理张 伟86千般照顾 不如自护牛改清87浅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对策分析李亚辉 万春林 董晓萌 88浅论强化班组自主安全管理郭晓岚89浅述重大危险源的科学管控孙振梅90浅谈安全标准化岗位达标推进“四阶段”席验兵 胡玉平91浅谈安全工作在预防地质勘探事故中的作用姜 斌92浅谈安全生产对驾校发展的重要性王渝娟 阴大鹏 任 栋93浅谈安全生产责任制马银成94浅谈安全作业票证的使用王 亮95浅谈安阳卷烟厂全面安全管理模式王 慧 常 琳96浅谈班主任安全工作——安全班级建设的策略赵 欢97浅谈城市公交结算中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秦正星98浅谈叉车之作业安全张军现99浅谈坚持以人为本搞好运营安全管理罗宝中100浅谈电厂机组大修期的安全管理刘东平101浅谈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杨振宇 杨 威102浅谈进城务工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苏 静 宋玉贤103浅谈卷烟工厂中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张 乾 常 琳104浅谈卷烟企业仓库火灾防控对策王雅琳105浅谈卷烟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刘 宁106浅谈煤矿企业如何搞好区队安全管理刘 鹏 刁献军 冯晓峰 107浅谈区队自主安全管理刘祥胜 郑 彬108浅谈如何改善幼儿园安全现状郭 峰109浅谈如何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袁鹏宾110浅谈如何加强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李少仪111浅谈如何抓好外委施工安全管理张子英112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许发文 侯军红113浅谈市政消火栓管理现状李予鲁 徐发强114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刘海娟 刘田田 耿继涛 115浅谈危化企业试生产安全风险及管控建议秦树鑫116浅谈县级民政系统对敬老院安全生产的管理王纪安117受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毛全忠118县级供电企业运维检修专业“本质安全”管理工作解析曹光富119论如何进一步提高魏都区街道和社区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薛 冰120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赵永刚 苏海轮 李 超121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灌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李世军122增强安全发展的大局意识 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崔建友123构建精简高效模式,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选煤厂范强强 韩建成 常永飞124化工园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马 慧 郭书伟125强化红线意识与底线思维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王东献126小议安全经费不能“节约”陈普福127消防队灭火救援安全处置对策探讨白霍涛128浅谈班前会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赵泰然 胡鹏霞129浅谈公路日常养护的安全管理何军辉 卢世杰 王晓宁130浅谈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翟韶旭131让“大数据+融合监管”成为电梯运行的“千里眼”张 菲132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以郑州生态城市建设为例王慧灵133手指口述法在焦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张方江134浅谈郑州公交防暴恐工作原世杰135齐抓共管,筑牢安全防线李雪平 张义勇136谈如何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策略研究 刘显胜137让“工匠精神”成为安全管理的主旋律王宝坤138明确责任目标 强化措施落实 扎实推进河南能源职业卫生示范矿井建设侯 森 耿明杰139明确发展思路 引领企业安全管理新前沿王 卫1浅谈乡镇企业机电管理陈建召 孙亚楠2浅谈烟草企业如何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胡玉平 康文利3浅谈一线职工安全意识张俊飞4浅谈银额新区实现油气效益勘探开发的HSE管理耿师江 李小健 娄靖涛5浅谈隐患排查治理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张奎亮6浅谈应急救援管理在气化厂中的应用杨妙容7浅谈幼儿安全教育刘 芳 姜梦瑶 刘 倩8浅谈幼儿进餐、午睡中的安全管理刘红丽9浅谈怎样推进“平安校园”建设黄丽娟 姜梦瑶 高红银10浅析中学生校内安全习惯养成——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主动性,防患于未然张新瑞 韩智纳 赵 丹11浅析资金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程 华 石 星 程艳丽12浅析钻井承包商HSE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贺玎玎 毛利国13浅议安全生产对黄河防汛工作的意义邱 辰 李 辉 陈 曦14浅议化工企业在建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汪显华15强化安全管理细节 培养主观安全意识谷延超16全面推行“211”工作法 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杜志峰 岳远林 杜雪珍17如何加强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贾 平 白雅慧三等奖(163)篇18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宝丰县改革创新推动文物工作王团乐19如何提高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李 闪20如何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探索肖亚娟 王文娟 穆盛楠21三三工作法在安全工作中的探索实践陈旭东 孙玉洁22沙特sino18钻井队现场HSE管理李义超 黄 波 董大锐23石油化工装置停产检修的施工安全管理武士振 张 思 李 璇24实施对接管理 化解对立情绪 推动安全升级户喜贵25试论学校安全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李春涛 朱仁坤26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 良 高 巍27谈电梯安全的几个环节代新广 李树申 王 娜28谈农村学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朱玉香29谈谈燃气锅炉房的安全运行管理张 永30探讨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赵 欢 王海涛 刘卫红31提高电网风险预警管控执行率陈 琼 范 斌 王远哲32推进“五化”管理 保障平安出行——努力打造石化系统一流车辆管理新模式王冠勇33外来施工安全管理探讨程延峰34我对学校安全教育的五点看法朱海军35西部地区钻探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程 贺36浅谈县域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张军校37学校安全管理及安全用电对策周建军38学校体育工作中安全问题的对策王玉忠39烟草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处置措施李忠喜40以“三贴”为核心,打造专业化班组安全员队伍肖 强 孙 凯41以检查为抓手 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机制——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为例李光辉 杨建荷 郑义龙42油气储罐着火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任 婷 马祥林43幼儿安全教育的点滴体会王淑静44郑州市施工现场吊篮应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程建棚 王大军45郑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史 林 王 玲 高 远46郑州市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与思考贾 辉47真重视 真教育 真防范——落实一个“真”字 确保一方平安王志敏48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许秋霞 刘晓川49增强矿山救援能力的措施研究陆继旺 宋正国 许红坡50在少先队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刘新水51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探究王咏梅 陈秀玲 李珊珊52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之我见杜鹤燕53论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杜红雨 姜丽满 梁 华54学校管理,安全第一王 辉 韩彩霞 蒋宗坤55论安全工作中的预防管理顾 亮 王 卉56论煤矿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王 闯 赵芳芳57论供电企业安全管理陈海涛58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李彦伟59卷烟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杨新艺60基于烟草物流高架库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应用孙丽勇61基于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矿井安全培训工作的探索与分析袁晓军 孙 斌62安全管理重在执行落实董 京 时中朋 常付忠63贯彻《安全生产法》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顾孝强 李振博 连 阳64把控过程安全 远离事故伤害李 涛 杜 鹏 郑靓靓65安全是通向施工目标的唯一捷径孔维龙 史东建 安运增66安全生产管理以人为本贾湘婷67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李 钢 毛全标68安全生产“四化合一”精准管理模式初探王喜林 强孝玉69安全监督“三种人”记分制成效显著赵永刚70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生命温婷婷 崔方方 王蕾蕾71安全发展——唤醒对制度的敬畏熊 欣72论上好安全课,保障学生健康杨 辉73抓住细节教育 确保幼儿安全孙林伟 姜梦瑶 黄丽娟74抓好三项建设,强化业绩考核王战立75抓安全精细化管理 促学校生态和谐发展秦海军 李 娜 王晓珑76周口市异地营运货车交通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初探马三智77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初探蔡礼阳 卢东礼 王建标78学校安全管理之我见张慧琴79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赵 强 林玉怀 吴俊芳80校园安全工作实践与思考胡俊堂81消防人员扑救带电设备、线路火灾灭火剂的运用与安全措施魏志军 沈建军 刘国栋82影响化工厂生产装置运行安全的因素分析詹俊红83论安全生产之学校安全管理策略朱晓芳84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水平丁锐鑫 宣 菲85国外安全理念对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启示宋海涛86提高安全技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韩松年87如何从关爱生命和安全发展中做好安全工作韩书红 王 静88人民胜利渠灌区水利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浅析王菊霞89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之我见王天强 孟令帅90全方位应急管理使生产经营行为更安全张素芹 刘卫江 林庆军91强化基层队伍管理,提高班组安全综合实力陈 福 王华勇92浅析如何发挥基层班组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郭利梅 赵玉海 周凤涛93浅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理论和含义郭 伟94浅析供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胡 勇95浅析工程建设中安全隐患因素彭发运96浅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李长春97浅析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在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路立功 汪文虎 张 兵98浅析安全管理江勇安 张孟强99浅谈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李卫东100浅谈小学生安全教育许 刚 苏晓慧 徐学岩101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的安全保证李庆海102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卢凯莉103做好安全生生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焦尽科 张会军104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李 华 张 野105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安全管理贾亚勇106浅谈如何做好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王友军107浅谈如何做好化工生产中安全管理工作陈兰芳 李玉兴108浅谈热力企业生产与安全郭 军109浅谈企业如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陶 勤110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易先宇111浅谈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宋琰琰112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构建舒华强113配电运行中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技巧的分析任星启114企业安全发展理论与实践赵振东115企业安全管理“三步曲”高见峰 陈 旷 刘 欣11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王征然11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浅谈任昌伟118浅谈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陈 路119浅谈安全生产管理赵国文 岳金军 靳江涛120浅谈安全生产管理冯囯义 权书田121浅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杨 健122浅谈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安全监管李晓明 毕 辉 侯 森123浅谈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窦艳梅124浅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创新应用金 云125浅谈化工企业大修期间的安全管理李意发 黄飞凯 朱 玺126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其维修王文印 王俊杰 桑 杰127浅谈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李法斌 冯红莉128如何发挥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张孟强 李 娜129结合“马街书会”交通保卫工作——浅谈如何做好重大民俗活动的交通安保亢永超 王延彪130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李 楠 张玉立131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徐迎强132论幼儿园安全管理王欣欣133“六落实”护航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安全陈 阳134“安全”是企业发展永不可忽视的主题苏陈诚 董冰杰135“程序化”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关键刘延召136“零排放理念”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创新与探索李思敏137NOSA综合管理体系在神火集团600MW发电厂的应用探讨杨 芳138班主任工作中的安全教育浅析王建飞 吕应周139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控模式探究钮佳丽 陈昌进 许武雷140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管理研究董 虎141刍议高速公路安全培训体系的构建谢 玮142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邵倩倩 常付忠 李 磊143安全管理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作用崔伟超 王贵彬 朱 磊144建设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姜耀武 杜文强145安全生产标准化与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田振亚146安全生产管理浅析吴志勇147鹤煤六矿突出松软煤层施工钻孔成孔技术周 敏148开展双基建设 构建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王克岳 王红要 孙 斌149落实主体责任 营造安全环境薛文生 郭江红150论意识、制度、培训学习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巴 文 王 玉 徐子翔151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研究周 敏152煤矿机电运输存在的隐患改善措施郭韶威153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浅析刘 征154“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李 然155校小人多学校进行课间安全管理的尝试张西云156对城乡结合部小学安全教育的点滴思考韩红侠157对乡镇安监工作的思考侯连杰158儿歌游戏传知识 安全习惯伴成长赵 芳159共筑安全长城,为生命保驾护航——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之我见张 娜160孩子,你平安最好——农村周边多发溺水事故的思考与行动对策赵伶慧161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关于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及对策孟璐璐162宽容而不纵容——浅谈校园欺凌的应对措施王 姗 杨学华 马艳艳163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如何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张胜利 舒建峰 苏齐松优秀奖(1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