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中多糖的提取
- 格式:ppt
- 大小:348.50 KB
- 文档页数:3
三种绿藻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活性比较
三种绿藻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活性比较
采用80℃水浴8h、乙醇沉淀、Sevage法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提取湛江裂片石莼、肠浒苔和总状蕨藻多糖,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鉴定多糖的化学性质,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用Dodgson法测定多糖的硫酸基含量,用Folin-酚法测定多糖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3种绿藻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总糖含量以裂片石莼最高,分别为3.0%和72.6%,总状蕨藻最低分别为1.65%和38.6%;3种绿藻的硫酸基含量相差不大.总状蕨藻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5%.3种多糖溶液作用于体外白血病细胞结果以总状蕨藻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浓度为12mg/dm3的总状蕨藻多糖溶液作用72h的抑瘤率达66%.
作者:赵素芬吉宏武郑龙颂 ZHAO Su-fen JI Hong-wu ZHENG Long-song 作者单位:赵素芬,ZHAO Su-fen(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吉宏武,JI Hong-wu(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郑龙颂,ZHENG Long-song(新丰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广东,韶关,511100)
刊名:台湾海峡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 年,卷(期):2006 25(4) 分类号:Q946.3 关键词:海洋生物化学绿藻多糖提取理化性质活性。
海带中岩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海带中岩藻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其提取工艺对于其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岩藻多糖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水浸法。
将干燥的海带粉末放入水中浸泡,并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混合液。
之后,通过进一步过滤、除杂和浓缩,最终得到岩藻多糖。
此法操作简单,但得到的岩藻多糖含量较低。
2.酸水萃取法。
将海带粉末放入酸水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岩藻多糖从细胞壁中溶解出来,并进行过滤、除杂和浓缩,最终得到岩藻多糖。
此法得到的岩藻多糖含量较高,但对环境污染大。
3.酶法。
使用海带中的酶类将其细胞壁降解,使岩藻多糖从中溶解出来,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
此法操作简单,岩藻多糖的含量较高,但酶类的使用成本较高。
4.超声波法。
使用超声波对海带进行处理,使其细胞壁断裂,使岩藻多糖从中溶解出来,然后采用过滤、除杂和浓缩进行纯化。
此法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岩藻多糖产量,但超声波对设备有一定的磨损。
总之,不同的岩藻多糖提取工艺各有优缺点,通过选取适当的提取工艺,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岩藻多糖。
海洋多糖生产工艺
海洋多糖是一种从海洋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海洋多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海洋生物采集:海洋多糖的原料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如海藻、贻贝等。
采集海洋生物需要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海域,避免污染海洋环境。
2. 原料处理:采集回来的海洋生物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残渣、海盐等,以达到相对纯净的状态。
处理方式包括洗涤、除去海藻的外壳等。
3. 提取多糖:多糖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是水提法。
多糖从原材料中提取出来后,需要经过凝胶层析、离子交换等步骤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分离。
4. 浓缩干燥:提取出来的多糖需要浓缩,以去除水分,同时也
要避免过度的热处理和酶解,以保持多糖的活性。
浓缩方法可以采用真空浓缩、减压干燥等方法。
5. 粉碎包装:浓缩后的多糖需要进行粉碎,以便于后续的使用。
同时也需要进行包装,以保障多糖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海洋多糖的生产工艺,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心设计和操作,才能够得到高品质的海洋多糖产品。
- 1 -。
海藻多糖提取一、海藻多糖的概述海藻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海洋中的各种藻类中。
它们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等作用。
因此,海藻多糖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海藻多糖提取方法1. 热水提取法将干制的海藻粉末加入适量的水中,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使得其中的海藻多糖溶解在水中。
然后通过离心等手段分离出溶液中的海藻多糖。
2. 酸碱法提取法将干制的海藻粉末先用酸或碱处理,并经过再次中和后,使得其中的海藻多糖溶解在水中。
然后通过离心等手段分离出溶液中的海藻多糖。
3. 酶解法提取法将干制的海藻粉末加入适量酶解液(如纤维素酶),经过反应后,使得其中的海藻多糖溶解在水中。
然后通过离心等手段分离出溶液中的海藻多糖。
三、海藻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1. 海藻品种:不同的海藻品种中含有的海藻多糖种类和含量不同,因此会影响提取效果。
2. 提取方法: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于海藻多糖的提取效果也有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 提取条件:如温度、时间、酸碱度等条件也会影响海藻多糖的提取效果。
四、海藻多糖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由于其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海藻多糖已经成为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天然药物。
2. 食品工业:海藻多糖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营养价值和口感,并且具有保湿和保鲜作用。
3. 化妆品工业:由于其保湿和抗氧化作用,海藻多糖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工业中,如乳液、面霜等产品中。
五、海藻多糖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未来的海藻多糖提取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采用更加环保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提取。
2. 高效性:未来的海藻多糖提取技术将更加高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取出更多的海藻多糖。
3. 应用广泛性:未来的海藻多糖提取技术将更加注重应用广泛性,能够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需求的要求。
海藻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海洋是一个广阔的宝藏,其中的资源非常丰富。
海洋中的海藻是我们广泛研究的一种资源,海藻中的多糖在医学、食品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海藻多糖的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
一、海藻多糖的提取海藻多糖是指由海藻中提取得到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海藻酸、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等多种不同的糖类。
在提取海藻多糖之前,需要先选择适合的海藻种类和提取方法。
目前,在提取海藻多糖的方法中,常见的有酸碱法、酶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
酸碱法是利用酸碱性溶液来提取海藻多糖,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较好,但缺点是容易对环境和提取物质造成损害。
酶法是利用特定的酶来分解海藻细胞壁,以便提取多糖,其优点是提取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辅助实现多糖的提取和分离,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是需要考虑微波对热敏性物质的影响。
提取海藻多糖的方法选择取决于所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效率、成本、安全性等因素。
一旦选择了提取方法,就可以开始提取海藻多糖。
提取海藻多糖的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海藻粉末、浸提、澄清、酸沉淀、纯化等。
二、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海藻多糖在医学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已经知道,海藻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对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非常重要。
海藻多糖对抗病毒的作用是其中的一种生物活性。
多项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可以对多种病毒进行抑制。
比如,利用海藻多糖对HIV-1进行抗病毒研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海藻多糖亦可降低血糖,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等等。
在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中,还需要考虑海藻多糖的分子结构和活性成分。
目前,利用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技术,已经可以对海藻多糖的分子结构进行梳理和识别。
对于海藻多糖的活性成分研究,则需要更加精细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结语:在海洋中的海藻多糖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但其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中。
藻类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藻类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其提取分离方法备受关注。
目前,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热水提取法:将藻类样品加入适量的热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使多糖物质释放到水中,再通过分离、除杂等步骤得到纯净的多糖。
2. 酸碱法:将藻类样品加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通过调节pH值使多糖分子断裂,然后用乙醇等溶剂沉淀提取,最终得到纯净的多糖。
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将藻类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在超声波作用下破坏细胞壁,促进多糖物质的释放,然后通过离心等步骤分离出多糖。
4. 酶解法:利用特定的酶类对藻类样品进行酶解,使多糖分子断裂,然后通过分离、除杂等步骤得到纯净的多糖。
以上提取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色谱分离、电泳分离等,进一步提高多糖的纯度和分离效率。
- 1 -。
红藻多糖的提取与结构特性分析红藻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红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和结构特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潜力。
首先,红藻多糖的提取是研究其性质和应用的关键一步。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酸法、酶法和水解法等。
其中,酸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对红藻进行酸解,可以使红藻细胞壁中的多糖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提取。
酸法提取的主要步骤包括红藻的预处理、酸解、过滤和浓缩等。
在预处理阶段,红藻通常需要经过洗涤、研磨和筛选等步骤,以去除杂质。
然后,将红藻与酸性溶液进行混合,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酸解反应。
酸解完成后,通过过滤和浓缩等操作,可以得到红藻多糖的提取物。
提取得到的红藻多糖结构特性的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前提。
红藻多糖主要由多种糖分子组成,包括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等。
这些糖分子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多糖链,构成红藻多糖的基本结构。
红藻多糖的结构特性对其生物活性和应用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红藻多糖的单糖组成、连接方式和分子量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性质。
此外,对红藻多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可以为其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红藻多糖的提取和结构特性分析为其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红藻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开发和保健品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红藻多糖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增稠、保湿和抗结冰等功能,为食品改良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红藻多糖的提取和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红藻多糖的提取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提取率和纯度。
其次,红藻多糖的结构复杂多样,目前对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红藻多糖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其更具竞争力。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279200.X(22)申请日 2015.05.28C08B 37/00(2006.01)(71)申请人江西三达新大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址342500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金龙工业园(72)发明人郑祖凤 郑训艺(54)发明名称从螺旋藻中提取多糖的提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多糖的提取方法,其步骤为:A、取螺旋藻藻粉,与灭菌水以1:5比例混合,煮沸萃取1h,得到萃取液;B、将萃取液过滤,滤液进入离心机去渣,得到澄清的、咖啡色的多糖提取液;C、将多糖提取液冷却到10℃以下,使多糖在水中形成沉淀;获得浓缩倍数4~5倍的多糖浓缩液;D、往多糖浓缩液添加食用酒精至酒精含量达到80%,多糖以沉淀形式析出;E、将多糖沉淀物经80%酒精2次清洗脱色,获得米白色螺旋藻多糖粗提物;F、将多糖粗提物冷冻干燥,获得成品。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简单、经济、无环境污染、提取率高、纯度高,能够提高多糖收率。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844722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8.19C N 104844722A1.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取方法的步骤为:A、取螺旋藻藻粉,将螺旋藻藻粉与灭菌水以1:5~6比例混合,放入到常压搅拌热萃取罐中,煮沸萃取1~2h,得到萃取液;B、将萃取液经200~400目筛过滤,除去细胞碎片,所得到的滤液进入离心机去渣,离心力5000×g,得到澄清的、咖啡色的多糖提取液;C、将上步所得到的多糖提取液迅速冷却到10℃以下,使多糖在水中形成沉淀;弃去上层水层,获得浓缩倍数4~5倍的多糖浓缩液;D、往多糖浓缩液添加食用酒精至酒精含量达到80%,多糖以沉淀形式析出,水、杂质和色素溶解在酒精相中,倾去含水、杂质和色素的酒精相;E、将多糖沉淀物经80%酒精2次清洗脱色,获得米白色螺旋藻多糖粗提物;F、将多糖粗提物冷冻干燥,获得成品。
微藻可溶性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海洋微藻由于其水质净化作用,极高的营养价值等功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海洋微藻可溶性糖是海洋微藻的生物活性物质,随着海洋药物兴起,逐渐发现海洋微藻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和降血糖等活性功效,其作为药物和药物中间体的研究已成为药物研究的重点。
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药用价值,有效地溶出海洋微藻可溶性糖更是重中之中。
本文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热水抽提、超声萃取技术溶出海洋微藻可溶性糖及不同方法间提取的有效性差异,并介绍了其他几种提取海洋微藻可溶性糖的技术。
[关键词]:海洋微藻;提取技术;原理;有效性1引言微藻多糖是新近引起人们关注的功能大分子,具有抗血凝,降血脂,抗肿瘤,抗病毒,增强肌体免疫机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具有潜力的药用资源,有望在人类治疗癌症,艾滋病,心血管疾病等顽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在全球资源枯竭化的今天,海洋微藻产业正在崛起,形成了还有经济新的增长点,蓬勃发展的微藻产业,为微藻多糖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同时,也向微藻多糖的研究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一方面,他要求人们不断的去发现微藻多糖的功能,为微藻多糖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他要求人们对微藻多糖进行化学研究,揭示多糖的构效关系,为微藻多糖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如今许多科学家正效力于前者的研究,成果颇多,至于后者,由于微藻多糖结果复杂,样品纯化困难,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落后,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微藻多糖结构鲜有报道。
事实上不仅是微藻多糖化学,即便是多糖化学研究也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基本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据此,本文阐述几种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或有可能工业化生产的海洋微藻中提取分离纯化微藻多糖,以期能为这些微藻的充分利用与提取提高理论基础,为微藻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而提供资料。
2正文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Zosel博士首先提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工艺并被应用于咖啡豆脱咖啡因的工业生产以来,SFE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分离技术受到广泛重视,成为当前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