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的银行信用 改革开放前,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相适应,
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 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只能在一个银 行的某一分支机构开设账户,并与之发生信用 关系。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单一银行信用逐渐转化为多种信用形式。但是 尽管信用形式多样化了,银行信用仍然是我国 信用形式的主体。
币关系的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多元化的所有制经济结构之间及部门、企业、家庭、 个人之间的需要,此外对外经济联系与交流也必须借 助于信用关系来实现。
17
2019/6/1
第一节 信用
四、信用的作用
(一)使社会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二)丰富信用流通工具,节约流通费用 ,降低社会
交易成本 (三)推动了资本集中与积聚 (四)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3)信用不发达。由于商品经济不然发广达泛,存货在币,获原得较为困 难。与简单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是因单何一在的呢信?用形式,在 高利贷以外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和融资方式。同时,
农民和小生产者在面临生计和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的
时候,也没有非信用方式可以寻求,从而只能借高利
11
贷。
2019/6/1
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表
主要指期限和利率。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 时间。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所得到 的报酬。 4. 信用标的
即信用关系的对象。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 商业信用;也可以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 5. 信用载体
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6
2019/6/1
第一节 信用
19
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