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电的产生、防护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静电的应用和静电的防护静电是一种电荷不平衡引起的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由于静电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静电的防护措施也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静电的应用和静电的防护措施。
一、静电的应用1.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中的技术。
在静电喷涂过程中,通过给涂料带上适当的电荷,将其喷涂到具有相反电荷的物体上。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均匀且高效的喷涂效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涂料和材料。
2.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一种环保的空气净化技术。
在静电除尘器中,通过给尘埃带上电荷,使其被收集板吸附,从而将空气中的尘埃去除。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去除细小的粉尘颗粒,同时具有节能和减少排放的优势。
3. 静电贴附静电贴附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静电贴附将贴纸或磁贴粘在金属或玻璃表面上。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可重复使用,便于我们进行标记或者装饰。
二、静电的防护1. 接地接地是静电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进行接地是防护静电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将导电材料与地线连接,将静电荷释放到地下,从而减少了电荷积累和放电的风险。
2.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常用的静电防护设备,它通过将电荷中和推向地面,减少和消除静电的积累。
静电消除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电子行业和化学行业等领域,有效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绝缘材料使用绝缘材料是防护静电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绝缘材料可以阻断电荷的传输,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的风险。
在电子设备和高压电力系统中,绝缘材料扮演着重要的保护角色,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4. 静电放电装置静电放电装置是一种重要的静电防护设备,它可以用来控制和消散静电荷。
通过合理放置静电放电装置,可以及时将静电荷释放到空气中,减少静电产生的危险。
结论: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静电喷涂、静电除尘和静电贴附等。
然而,由于静电产生的电荷不平衡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的产生及防范措施1.静电的产生当物料在管道中流动时,摩擦的机械能转化为静电能,物料与管道摩擦界面会形成电偶电层。
随着液体的流动,会使液体成为带电液流。
若物料的导电率小,绝缘性能好,则能良好地保持电能,静电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
如果管道足够长,则液流电流将趋近于一个稳定值,从防止物料静电的观点出发,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往往大于最大电流发生量IM。
2.静电基本防护措施(1)减少静电核产生:对接触起电的有关物料,应尽量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产生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最小。
在生产工艺设计上,对有关物料应尽量做到接触面积、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
(2)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静电导体必须接地,金属体应与大地作通导性连接,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
静电导体与大地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均不应大于106Ω,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100Ω。
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
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
对于带高电位的物料,宜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适当位置装设静电缓和器。
在某些物料中,可添加少量适宜的防静电添加剂,以降低其电阻率。
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用具应予接地。
(3)为消除静电非导体的静电,易采用高压电源式、感应式或放射源式等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器。
(4)将带电体进行局部或全部静电屏蔽,同时屏蔽应可*接地。
(5)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装置或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发生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避免物料高速剥离等。
(6)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下限以下。
3.液体物料静电防护措施(1)控制烃类液体灌装时的流速:灌装铁路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允许流速VD≤0.8;灌装汽车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允许流速VD≤0.5,V——烃类液体流速,m/s,D——鹤管内经,m。
浅谈静电现象及其应用与防护摘要:静电是一种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作用表现出来的电荷分离而出现的电火花。
本文对静电以及静电现象进行介绍,列举了多个静电现象的案例,例如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选别等等。
提出了静电的危害及防护,在静电的危害方面,提出了静电的多个危害,无论是个人还是工业危害,都应该得到重视,最后总结全文。
关键词:静电;危害;防护一、静电及静电现象介绍静电是静止的电荷,它不活跃,正负电荷保持等量,在通常状态下,无法呈现出带电的性质。
我们通常说的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将正负电荷分离。
当正负电荷没有及时中和的时候,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就会单独被分离开来,引发静电现象,表现为摩擦发生的电火花。
物体本身是不容易产生静电现象的,但是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的方式能够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是日常中物体最容易产生静电的现状之一,不同的物体通过摩擦能够产生正电荷或者负电荷,接触到小的物体后,能够相互吸引,产生物理反应。
而不同的电荷对物体有束缚力,而且这种束缚力具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接触的方式,也能够让原本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相反的电荷。
而且相反性与带电物体的带电量明显相关,产生静电效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熟知的静电效应有静电平衡,在场强的压迫下,物体内部没有电荷移动,物体各处的场强为零。
静电屏蔽是一种特殊的电场保护措施,当导体外部被屏蔽后,物体不在接受其他的信号干扰和场强的干扰,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二、静电现象应用静电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也很常见,在了解了静电现象的产生的原理后,我们利用静电现象的有关原理,实现了在生产生活中的很多应用。
例如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选别等等。
(一)静电喷涂在工作中,我们通常需要喷涂,而比较方便的喷涂方式是静电喷涂,通过静电喷枪的各个不同部分的正负极连接,在高压磁场下,形成了一个闭环的静电场。
涂料微粒作为一种带电荷的粒子和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迁移,受到电场力的大小与微粒的大小和数量多少有直接的影响,当工件的距离减少,电场力增大,当工件的距离增大,电场力减少。
叙述静电的产生、危害及应用一、静电的产生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
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
例如北方冬天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
人会有触电的针刺感,夜间能看到火花,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
(由基本物理知识我们就知道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
人在地毯或沙发上立起时,人体电压也可高1万多伏,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更是可高达10多万伏。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
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减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
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
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
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静电的产生及预防措施静电是指物体上带有的静止电荷。
静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导致电子在物体之间跳跃,产生电荷的积累。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我们常见的摩擦引起的电击现象。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不便和危险,我们需要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静电的产生主要与物体之间的摩擦有关。
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摩擦时,其中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则会获得电子。
这样,其中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这种带电的情况就是静电产生的典型例子。
静电带来的不便和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静电会引起身体不适,比如经常遭受电击的感觉。
这是因为当我们触摸带有静电的物体时,电子会从我们的手流入物体,引起电击感。
其次,静电还会对电子设备和仪器产生损害。
静电的放电会产生高电压,损坏电子元件,造成设备的故障。
最重要的是,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环境中,静电的放电可能点燃气体或者粉尘,引发火灾或者爆炸。
为了避免静电产生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空气的湿度。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产生的几率会增加。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植物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其次,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
一些材料容易产生静电,比如合成纤维和塑料等,而天然纤维和金属材料则不易产生静电。
在选择衣物和家具等物品时,尽量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另外,使用导电材料。
将物体与地面或者导体相连接,可以有效地将静电释放到地面,避免电荷的积累。
此外,避免长时间摩擦。
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静电的产生,因此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物体接触和摩擦。
总结起来,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电荷不平衡所致。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不便和危险,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保持空气湿度、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使用导电材料和避免长时间摩擦等。
通过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静电现象,保证生活和工作的安全。
1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通常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在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以听到清晰的“噼啪”放电声夜晚脱毛衣时还能够看到明亮的蓝色小火花握手时双方骤然缩手或几乎跳起的喜剧场面这是由于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电荷积累又无法泄漏发生了轻微电击的缘故。
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
例如人们不大在意的狂风卷起砂砾会因摩擦而带有大量静电它不仅会中断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对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二、静电引发爆炸或火灾的原因放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静电爆炸和火灾多由于火花放电引起对于引燃能量较小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也可由刷形放电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带静电的绝缘体经过一两次火花放电后其上仍然可能会残存危险的静电导体的火花放电却正相反它只能发生一次火花放电其上静电即全部消失。
所以导体的火花放电因是其积聚能量的集中释放故具有更大危险性。
三、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2 防止静电危害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创造条件加速工艺过程中静电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二是控制工艺过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之不超过安全限度。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即泄漏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具体措施均属泄漏法运用感应中和器、高压中和器、放射线中和器等装臵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均属中和法。
第二条途径包括就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四种: 一静电控制法控制静电产生的方法有1保持传动带的正常拉力防止打滑。
2以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减少摩擦。
3灌注液体的管道通至容器底部或紧贴侧壁避免液体冲击和飞溅。
《静电的应用和防护》讲义一、静电的产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静电现象无处不在。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摩擦、接触和分离。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的表面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例如,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之间的摩擦会使梳子带上负电荷,头发带上正电荷,从而产生静电。
在工业生产中,如纸张的印刷、纺织纤维的加工等过程中,也会因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和分离而产生大量的静电。
二、静电的应用1、静电复印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原理实现文件复制的一种技术。
在静电复印机中,首先通过充电装置给光导体表面均匀地充电,使其带上一定极性和电量的静电荷。
然后,利用光学系统将原稿图像投射到光导体表面上,被光照的部分(即原稿的亮区)因光导层电阻减小而形成导体,静电荷通过光导体流失;未被光照的部分(即原稿的暗区)仍保持绝缘状态,静电荷得以保留。
这样,在光导体表面就形成了与原稿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接着,通过带有相反极性电荷的显影剂(通常是墨粉),使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见的墨粉图像。
最后,将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并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墨粉固化,从而完成复印过程。
2、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对带电粒子的吸引作用来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
在静电除尘器中,含尘气体通过高压电场时,灰尘颗粒会被电离并带上电荷。
带电的灰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并最终被吸附在电极上,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静电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3、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场对带电涂料颗粒的作用,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到工件表面的一种涂装技术。
在静电喷涂过程中,喷枪与工件之间形成高压静电场,涂料被雾化成细小的颗粒,并带上电荷。
带电的涂料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工件表面移动,并吸附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层。
静电喷涂技术具有涂料利用率高、涂层质量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家具等行业的表面涂装。
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防护一、静电的产生1、摩擦起电两种物质摩擦或在压力下接触而后分离时,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这样就产生了静电。
2、分子分裂起电物体的变形、破碎、断裂等都会使其中性分子分裂而带电,甚至有时突然断裂、破碎的瞬间出现放电火星。
3、静电感应起电当带电体和中性物体靠近时,由于带电体的电场作用,中性物体在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而另一端出现与带电体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4、射线电离空气起电绝缘体、空气在放射性同位素α、β、x射线的照射下,会使中性分子电离起电。
5、电磁感应起电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所用的照明、动力电等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原理起电的。
6、物质三态变化起电水是导体,在0℃以下变成固态,结成的冰是带电的。
液态水变成的水蒸气也是带电的。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雪或者冰雹等,都是带电的。
二、静电的危害方式1、火灾或爆炸火灾和爆炸是静电最大的危害。
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在具有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如油品装运场所等,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具有爆炸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蒸气的场所,如煤粉、面粉、铝粉、氢气等,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2、电击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静电物质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此刻人体所带静电可高达上万伏。
静电电击的严重程度与带静电体储存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电击越严重。
带静电体的电容越大或电压越高,则电击程度越严重。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能量很小,所以由此引起的电击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但人体可能因电击坠落、摔倒,引起二次事故。
此外,电击还能引起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影响工作。
3、妨碍生产静电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在纺织行业,静电使纤维缠结、吸附尘土,降低纺织品质量;在印刷行业,静电使纸线不齐、不能分开,影响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在感光胶片行业,静电火花使胶片感光,降低胶片质量;在粉体加工行业,静电使粉体吸附于设备上,影响粉体的过滤和输送;静电还可能引起电子元件的误动作、干扰无线电通讯等。
静电知识及其防护技术1. 引言静电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它不仅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护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电的基本原理、静电的危害以及常见的防护技术。
2. 静电的基本原理静电是指当物体表面电荷失衡时所产生的现象。
当物体带有静电时,它们会产生静电场,并且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
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摩擦电荷:当两种物体互相摩擦时,它们的表面电荷会发生转移,从而导致静电的产生。
•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物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带电物体会对中性物体产生静电感应,使其表面电荷发生重排,并最终得到电荷失衡的状态。
•电离:在某些情况下,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可以通过碰撞或高温状况下获得能量,从而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正离子和负离子。
3. 静电的危害静电在工业生产中可能带来各种危害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危害:3.1 火灾和爆炸当静电放电的能量超过了物质的起燃能量时,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静电的存在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3.2 电击静电放电可以对人体造成电击,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这种电击可能会引起疼痛、肌肉痉挛甚至心脏问题。
3.3 设备损坏静电可以对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等产生损害。
在电子工业中,静电放电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问题。
4. 静电的防护技术为了有效地减少静电产生的危害,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护技术:4.1 接地接地是减少静电危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将带有静电的物体与地面相连接,可以使其释放静电并保持电荷平衡。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设备和设施应该进行良好的接地设计和操作,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4.2 防静电材料使用防静电材料是减少静电产生的有效方法。
这些材料具有导电性或阻抗特性,可以帮助分散和释放静电。
在静电敏感的环境中,使用地胶、静电垫、防静电涂料等防静电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静电。
静电的产生与应用静电是指物体在相互摩擦或外界作用下产生的电荷积聚现象。
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效应,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静电的产生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化用途。
一、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的产生主要有摩擦、接触和分离三种方式。
首先来讨论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
当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摩擦时,摩擦力会使得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变化,使得物体带电。
其中,一种材质会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变得带正电荷,而另一种材质则会获得相同数量的电子,变得带负电荷。
这种由于摩擦而导致的电荷转移现象,是静电产生的基础。
接下来是接触导致的静电产生。
当带有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荷的物体发生接触时,电荷会从带电体传递到不带电体上,使得后者带上相同符号的电荷。
这种通过接触传递电荷的方式,可以造成静电效应。
最后是分离造成的静电产生。
当两个带电体被迅速地分离开来时,它们中间的电荷不能立即恢复平衡,导致出现电荷不平衡的现象。
这种由于分离而产生的电荷失衡现象,也会引发静电效应。
二、静电的应用静电的应用范围广泛,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静电消除与防护静电的积聚常常导致一些不良效应,例如身体被静电电击、电子元器件受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研发了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和消除设备。
其中,静电消除器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它通过释放中性化离子,中和带电物体上的静电荷,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高效的涂装技术,它利用静电效应将涂料以电喷形式施加到物体表面上。
通过静电的作用,涂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等行业,提高了涂装效果和生产效率。
3. 静电复印机静电复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它利用静电复制原理实现文件的复制。
在复印过程中,静电复印机通过光敏的感光鼓将图像转化为静电荷,然后用干墨粉末吸附在感光鼓上的荷电区域。
最后,通过传送带将干墨粉末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完成复印工作。
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防护1、静电的产生静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电器间感应等。
静电的特点是长时间积聚、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
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常常造成电子电器产品运行不稳定,甚至损坏。
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屏蔽与接地。
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脚跟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放,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2、静电的危害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
平时可能体会不到,人走过化纤的地毯静电大约是35000伏,翻阅塑料说明书大约7000伏,对于一些敏感仪器来讲,这个电压可能会是致命的危害。
静电学主要研究静电应用技术,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生物效应等。
更主要的是静电防护技术,如电子工业、石油工业、兵器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以及宇航与军事领域的静电危害,寻求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
3、静电防护为防止静电积累所引起的人身电击、火灾和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坏,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其防范原则主要是抑制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的泄漏,进行静电中和等。
人穿非导电鞋时,由于行走等活动会产生、积蓄电荷,并可达到千伏级的电位。
在毛毯上行走、脱衣等所产生最高电位可达2450伏。
此时人触及其他物体会产生火花放电并受到电击。
人体活动中防静电措施主要有?穿导电性鞋;工作服和内衣裤不使用化纤面料;穿混有导电性纤维或用防静电剂处理的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地面作导电化处理等。
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在其界面上产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相对排列形成双电层。
人体静电的产生与预防
有关资料表明,人体静电电位一般可达几千伏、上万伏,最高可
达50kV,具有如此高静电电位的人体,一旦靠近或接触地导体时,就
不可避免地发生静电放电。
人体静电导致的火花放电,瞬时功率有时
高达几十瓦。
因此,人体静电放电引起的点火、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1人体带电机理
1.1由人类活动产生的静电引起的电气化
人体在工作中与身体以外的物体相接触,产生摩擦,在人体上产
生静电而带电。
如进行搅拌、洗涤、剥离等工作,与人体之间产生的
接触和摩擦,可使人体带上静电。
当人体行动时,由于工作服、帽子、手套街相互摩擦而产生静电,也可使人体带电。
如脱工作服引起人体
带电;人坐在椅子上,工作服和椅子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会使人体带电;鞋是绝缘的,由于步行时鞋底与地面之间产生接触和摩擦,鞋子
带上静电,也可使人体带上静电等。
1.2接触带电物体使人体带电
人体与带电物体接触,以及附着在人体上的悬浮微电物体或离子,使得人体带上静电。
如带电的灰尘、雾、粉尘等附着于人体,则人体
形成等效的静电。
1.3静电感应导致人体带电
人体与大地处于绝缘状态,接近带电物体时,产生静电感应,人
体形成等效的静电带电。
如人体接近高压时,不仅是静电感应,高压
附近产生的离子粘附在人体上,可使人体带电。
分析静电的产生和应用静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和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静电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静电的产生机制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所导致的。
当两种不同材料通过摩擦、接触或者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导致电子数目的不平衡。
这种电子数目的不平衡就是静电的产生机制。
具体来说,静电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 摩擦: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并相互摩擦时,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电子的转移。
2. 电子转移: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使得两种材料的电荷分布发生不平衡。
3. 正负电荷的分离:由于电子转移的不平衡性,一种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4. 电荷累积:失去或获得电子的材料会在其表面上累积相应的正负电荷。
二、静电的应用静电的产生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静电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1. 静电的应用于印刷工业在印刷工业中,静电被广泛应用于墨水传递、纸张处理和图像注册等方面。
静电在墨水传递中可以帮助墨水更加均匀地附着在印刷网纹上,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静电还可以用于纸张处理,例如在纸张的输送过程中,通过给纸张带上电荷,可以使纸张更容易被吸附或折叠。
此外,静电还可以用于图像的注册,通过控制墨滴的静电吸附和喷射,实现精细的图像复制。
2. 静电的应用于除尘技术静电也被广泛应用于除尘技术中,如电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
这些设备利用静电原理,将带有尘埃粒子的气体通过电场,使尘埃粒子带上静电荷,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迅速沉降或被收集。
静电除尘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净化环境并改善空气质量。
3. 静电的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静电对电子元器件具有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静电来保护电子元器件的制造。
例如,在电子元器件制造的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可能导致元器件的损坏或短路。
浅谈静电的产生、防护及应用
文章分析了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和它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危害,并且列举了对静电的应用,并且提出了防护静电的方案,希望人们正确看待静电。
标签:静电;危害;防护
1 静电的产生
静电主要是由于电荷在某一瞬间的不平衡而产生,在我们周围小到我们的生活用品,大到我们的生工具都有可能发生静电,它产生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的一种是因衣服的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谈到电,绝缘的物体可以把它隔离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静电在绝缘性高的物体上却很容易发生,那么对于静电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解剖。
(1)我们要明白有些物体看似很不活跃,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物体自身所带的正负两种电荷相互中和了,所以不会产生静电现象。
但是当物体1和物体2之间发生摩擦后分开时,此时就会有电荷在两物体之间转移,会出现一方因得到多余的电子而表现为负,另一方因丢失电子表现为正带有多余的正。
(2)原子内包含的电子和质子一般带有等量的电性相反的电荷,但电子受到影响后就会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挣脱原子的核束缚,因为丢失了电子而显现出正电荷的性质。
(3)当我们给导体通电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省感应磁场,而此时如果遇到周围环境较为干燥的绝缘物体,就会形成不流动的静电,经过聚集后机会形成很高的静电。
2 静电的危害
2.1 对电子设备的危害
电子设备都是由很多种电子元件组合而成,它们都是比较脆弱的,轻则在十多伏电压下,重则在上百伏的电压下就足够就会影响它们的寿命,但是静电对电子设备产生的影响并不能及时地被察觉,在长时间后才会暴露,此時电子设备已完全失去利用价值,所以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2.2 对运输的危害
当有静电产生后,该物体就会有很高的电位,如果遇到某些呈电中性的物体时会形成电位差,当此数值大于300时,我们就可以看见电火花,此时很容易把那些易燃易爆的物品点着。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运输油时,设备一定与地连接,这样就可以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大地,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爆炸。
2.3 静电电击的危害
说到静电电击,人们的思想可能停留在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产生的静电亦或是脱衣服时看见的电火花,这些让人产生的只是轻微的颤抖或疼痛,但当生产含能材料时,很多时候会因为静电的打击而使手中的工具在滑落的过程中与其他金属发生碰撞后产生电火花,从而引起一些火灾等等。
2.4 对人体的危害
当静电的电压大于2000V时,我们会感觉到静电的存在,但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是衣服上产生的静电,因为它是非常小的,所以它对我们的危害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如果长时间的静电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当静电吸附上某些尘埃或者其他东西,很可能引发一些皮肤疾病等等。
所以建议人们应该穿纯棉的衣服,避免静电的产生。
3 静电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随,我们要善于挖掘它有用的一面,更多的方便生活。
在大多数情况下谈到静电我们会想起它的危害,但它也默默地为我们提供着服务。
3.1 静电式扬声器
谈到扬声器,振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普通的扬声器和静电扬声器在构造原理上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是在在电磁上的作用下使它振动从而产生声音,而后者主要是依靠振膜本身带有静电而产生声音。
虽然它们的原理看似差别不大,但静电扬声器可以使声音更加自然,并且不会失真。
3.2 静电除尘
该种除尘方法是一种新型的除尘方法,从本质上讲,它主要是使电离后的负离子与尘埃结合并聚集,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
相比水除尘,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操控,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一些小颗粒。
3.3 静电印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随之人们复写印刷的技术也是要求做到精益求精。
而静电的产生就可以满足人们对此项技术的要求,它主要的作用首先是在受到高电压的作用下发生雾化,接着是在静电喷雾后的经典加速。
此项技术不仅使印刷的速度提高了很多,而且还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3.4 静电喷涂
最早发现静电喷涂技术的是美国人,而此项技术在最初只是在高压的作用下是液体的涂料雾化,随后在电压的作用下使涂料发生运动,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喷涂技术仍然用的是静电,但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操控,从而很顺利地到达我们设定的地方。
这种技术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不仅可以控制喷涂的厚度和速度,而且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产生的污染也比较少。
3.5 静电雾化
在很久以前,由于科学水平的局限,在工业上产生只能通过蒸气产生的热用作来使液体燃料雾化,但由于这种方法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所以很快被一种新型的静电雾化代替。
这种新的雾化方式不仅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而且我们很容易控制。
但它的缺点是对于某些电导率较为低的液体燃料,很难产生静电雾化。
4 静电的防护
静电产生的危害追其根本是因为它要放电而造成的,虽然它所带的电量不是很大,但它可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灾难,我们不能不防护静电。
(1)金属屏蔽,所谓的屏蔽指的是屏蔽带电体所产生的静电场,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小静电的产生。
(2)人本身就是带有在生产的地方应加强管理,人体经常会携带大量的电体,在进入生产场地时,应要求工作人员先把自身所带的电荷排除掉,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穿着也进行严格要求,以防静电的产生。
但这种方法只能减小静电的发生,却不能彻底消除这一现象。
(3)为了尽可能地减小静电的发生,我们还可以人为的设计周围环境。
例如在生产一些含能材料时,在不对材料本身造成影响的条件下,我们要尽可能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湿润一些,并且安装一些静电测量仪,在达到一定值时,这样可以控制静电。
(4)接地法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方法,也是最容易操控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把导体与大地相连,把导体上的电荷与大地的电荷中和,从而控制感应电荷的产生。
而相应的静电也可以避免。
(5)防静电包装。
产生静电的主要原因在于物体之间的摩擦,而静电包装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摩擦产生的电荷,这样可以对某些敏感的电子元件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该包装也收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有了该包装的的保护,很多电子产品使用的寿命能保持正常水平。
5 结束语
静电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样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我们不仅
要尽最大可能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且我们也要以严谨的态度防护静电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王定虎.静电放电与PCB能量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2]范懋源.经典现象及其危害[J].物理通报,1965(01).
[3]马庆.静电的产生与机房防护[J].科技展望,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