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1154-2020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格式:pdf
- 大小:427.08 KB
- 文档页数:14
第53卷第1期 辽 宁 化 工 Vol.53,No. 1 2024年1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January,2024收稿日期:2022-12-2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韩周洋,刘昌威,孙丹(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摘 要:利用涂渍2,4-二硝基苯肼(DNPH)硅胶填充管采集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的方法。
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的范围在0.999 8~1.000 0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65~2.46 μg·m-3,测定下限为2.61~9.85 μg·m-3;低、中、高浓度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0.9%~8.5%、0.5%~3.6%、0.6%~2.8%;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4.6%~113%。
该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满足于环境空气中醛酮类测定。
关 键 词:高效液相色谱;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2,4-二硝基苯肼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4)01-0158-04醛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1-2],是汽车尾气、化工行业、木材加工防腐直接产生的污染物。
但其来源有两个方面,直接排放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3-5]。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反应活性较高,性质不稳定,通常其大气寿命较短[6],因此对其采样与分析测试技术的要求较高。
2017年,环保部印发《2018年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其中要求对13种醛酮类化合物进行监测。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较多的检测方法被报道。
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7]、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8-9]、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0-11]、气相色谱质谱(GC/MS)[12-13]等技术,它们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水、土壤样品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16种醛、酮类化合物发布时间:2022-07-13T01:18:42.14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5期3月作者:杨卉杨云王赛[导读]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生成的16种醛酮-DNPH化合物的方法进行研究。
杨卉杨云王赛天津市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生成的16种醛酮-DNPH化合物的方法进行研究。
考察了流动相、仪器条件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以纯水-乙腈-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16种醛酮-DNPH进行定量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在C18色谱柱上,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度时,16种醛酮-DNPH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每个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最低检出限为0.001mg/m3~0.002mg/m3,平行样相对偏差在0.7%~9.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1%~100%。
关键词:醛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室内空气1.引言醛和酮都是含有羰基官能团的化合物。
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分低分子醛酮化合物和高分子醛酮化合物。
环境中最关注的是低分子醛酮化合物,一方面低分子醛酮化合物的毒性大,另一方面它是光化学烟雾中的主要成分。
近年来,由于室内装修的兴起,装修使用的建筑、装饰材料中的脲醛树脂、胶合板油漆、染料以及新家具等产生的气体中也有醛类物质,所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资料提示,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多为室外的2~5倍,甚至可高达100多倍[1,2],醛、酮类化合物会刺激皮肤与粘膜及毒害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室内空气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及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对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尤为关键。
2 实验部分2.1方法原理采用饱和 2,4-二硝基苯肼(DNPH)盐酸溶液吸收室内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醛、酮类化合物与吸收液中的 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生成稳定的 2,4-二硝基苯腙类衍生物,用二氯甲烷溶剂萃取、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残留的一些新观点0摘要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常规方法。
在被涂有2,4-二硝基苯肼的硅藻土磷担体充满的小试样管里抽取甲醛样本,吸着剂用乙腈提取,其余的DNPhydrazones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
比较紫外检测和电化学检测在λ=345纳米的结果。
紫外检测和电化学检测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00pg和50pg,一个超过三十年的线性范围。
在平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S为1.5%的情况下,甲醛在空气中的检测限为10ppb。
该方法相比使用冲击瓶抽样技术具有相同的分离和检测方法。
1简介甲醛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并且被大量的生产[1]。
它不仅影响人类健康,并可造成空气污染。
甲醛是一种致使皮肤过敏的感光剂,它与盐酸起反应形成已知的一种致癌物质二氯甲醚,并且它是导致酸雨产生的一个原因[2]。
为此一定数量的甲醛测定方法被开发出来。
分光光度法被广泛应用[3-5],但其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6]。
最近,人们已经采用了使用不同肼类的色谱分析法。
最常使用的是已经申请冲击瓶采样专利[8-10]且具固体担体取样技术的衍生物2,4-二硝基苯肼[7-20]。
固体担体有:硅胶[7,11]、十八烷基凝胶[12]、玻璃纤维过滤器[13,14]、玻璃微珠[15]、XAD-2[16,17]、环形扩散管[18]、弗罗里硅[9]、硅藻土磷[19,20]。
由于硅藻土磷适合于涂料用酸,故其有和甲醛采样一样的高容量和高效率(参见3-4页)。
本文将对利用硅藻土磷的固体吸着剂技术的发展进行描述并与已被改进的冲击瓶采样法作一比较。
2实验2.1药品试剂均为分析纯,甲醛溶液(35%-37%),其他的醛和酮、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乙腈、甲醇、乙醇、硫酸、盐酸和磷酸均购自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默克。
将水和甲醇双重蒸馏脱盐,经蒸馏提纯后,得到填满拉西环的超过1米高的柱子,以此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洗脱液。
在乙醇与水的比例为5:1的情况下将2,4-二硝基苯肼进行二次蒸馏。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分类号:G1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②答案:100 10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
③答案:两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
③答案:滤料自然沉降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①答案:流量时间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①答案:针孔破损破裂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①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
①答案:3 0.5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③答案:80 12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
化学分析计量CHEMICAL ANAL Y SIS AND METERAGE第30卷,第5期2021年5月V ol. 30,No. 5May 202165doi :10.3969/j.issn.1008–6145.2021.05.015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李少飞1,姜丽丽2,孙延康1(1.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 2.山东润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选用Poroshell 120 SB–C 18色谱柱(250 mm ×4.6 mm ,4 μm )为分离柱,以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1.5 mL /min ,柱温为50 ℃,进样体积为10 μL ,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360 nm 。
13种醛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05~2.0 μg /mL 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16~0.47 μg /m 3。
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2%~101.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4.3%(n =6)。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醛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45(2021)05–0065–05Rapid determination of 13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ambient air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 Shaofei 1, Jiang Lili 2, Sun Y ankang 1(1. Y anta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Y antai 264000, China ;2. Shandong Runp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mpany, Y antai 264000, China )Abstract A method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13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ambient air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established. Poroshell 120 SB–C 18 column(250 mm ×4.6 mm ,4 μm) was used as the separation column, water and acetonitrile solution were used as mobile phase with gradient elution, flow rate was 1.5 mL /min, column temperature was 50 ℃, injection volume was 10 μL, and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60 nm.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13 aldehydes and ketones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hromatographic peak area in the range of 0.05–2.0 μg /m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all not less than 0.999 8, and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0.16–0.47 μg /m 3. The recoveries rate of standard addition in blank sampling were 97.2%–101.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were 0.5%–4.3%(n =6). The method is sensitive, precise, rapid, accurate and ef fi cie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ambient air.Keywords aldehydes and ketone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pid determination; ambient air醛酮类化合物是环境空气中常见的含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生物质燃烧、化工、建筑、木材加工及防腐、汽车尾气等。
2020年版药典中的正己醛的测定正己醛(n-hexaldehyd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备橡胶、油漆、树脂等化工产品,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对正己醛的测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典对正己醛的测定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就2020年版药典中关于正己醛的测定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测定方法一: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精密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
在2020年版药典中,气相色谱法被用于正己醛的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的制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一般在50-100ml 的范围内即可,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去除杂质。
2. 色谱条件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检测器,常用的是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和火焰光度检测器。
3. 色谱分离: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根据正己醛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是一种常用的正己醛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非挥发性有机物和杂质。
在2020年版药典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被用于正己醛的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的制备:同气相色谱法,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过滤或离心去除杂质。
2. 色谱条件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一般使用反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
3. 色谱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根据正己醛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特别适用于正己醛测定。
测定方法三:光度法除了色谱法之外,药典中还介绍了光度法测定正己醛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正己醛在酸性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对样品的准备要求较高,且精密度略低,一般适用于正己醛含量较高的样品。
总结综合以上所述,2020年版药典中的正己醛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甲醛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11-08T01:32:37.19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0月下30期作者:李窕妍李文辉洪鉴之[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化工、纺织、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中测定甲醛含量的应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综合多个研究结果,证明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甲醛这一方面,能够显示其减少假阳性、准确可靠、灵敏度更高等优点,为相关的检测、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广东省揭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李窕妍李文辉洪鉴之揭阳 522031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化工、纺织、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中测定甲醛含量的应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综合多个研究结果,证明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甲醛这一方面,能够显示其减少假阳性、准确可靠、灵敏度更高等优点,为相关的检测、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甲醛;应用研究甲醛(HCHO)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被广泛用于纺织、医药、建材等产业[1],但甲醛对人体有较大危害,对眼部、呼吸、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均有毒性[2-3],在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标准中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用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值为不大于0.124毫克每立方米(mg/m3 )[4],该标准的甲醛释放限量值与ISO 16893:2016《木质人造板刨花板》、ISO 16985:2016《木质人造板干法纤维板》的规定一致[5]。
我国皮革、毛皮行业唯一的强制性标准 GB 20400-2006《皮革和皮毛有害物质限量》也对甲醛限量作出明确要求[6-7]。
目前针对各种类型的产品,纺织品、化妆品、洗涤剂、畜禽肉、水产、药用材料等的甲醛的定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等。
本文主要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各个产品领域中定量测定甲醛的应用,为相关的检测、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醛酮類化合物检测方法─高效能液相层析法中华民国89年8月29日(89)环署检字第48966号公告自中华民国89年11月29日起实施NIEA R502.10C中华民国91年3月5日环署检字第0910014627号公告修正为NIEA R502.11C一、方法概要本方法用以检测非气体基质中具游離醛酮基 (free carbonyl) 化合物。
固态样品萃取液或水样经过濾后,在 40 ℃下与 2,4-二硝基苯胼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DNPH) 反应,生成相对应之 DNPH 衍生物,经 C18 管柱萃取或二氯甲烷液相-液相萃取及浓缩后,取适当体积注入高效液相层析仪 (HPLC) 。
使用逆相层析管柱及梯度冲提分離出各种醛類与酮類之 DNPH 衍生物,用紫外光侦测器在 360 nm 之波长测其吸收强度,进行目标待测物的确认与定量。
二、适用范围(一)本方法适用于水样、土壤、废弃物、及毒性化学物质样品检测。
各目标待测物列出如下:(二)方法侦测极限列在表一及表二。
视样品基质干扰情形及步骤中所使用的样品体积,各样品的方法侦测极限,可能与表中所列之值不同。
三、干扰(一)方法的干扰可能源自于溶剂、试剂、玻璃器皿和样品处理用设备的污染,导致随机干扰,或使层析图谱的基线升高,因此必须使用相同的检测条件设定,依七、(四)节步骤执行实验室内试剂及器皿之方法空白检测,以确定无干扰物存在。
待测物 CAS No.a甲醛(Formaldehyde) 50-00-0乙醛(Acetaldehyde) 75-07-0丙醛(Propanal, Propionaldehyde) 123-38-6巴豆醛(Crotonaldehyde) 123-73-9丁醛(Butanal, Butyraldehyde) 123-72-8环己酮(Cyclohexanone) 108-94-1戊醛(Pentanal, Valeraldehyde) 110-62-3己醛(Hexanal, Hexaldehyde) 66-25-1庚醛(Heptanal) 111-71-7辛醛(Octanal) 124-13-0壬醛(Nonanal) 124-19-6癸醛(Decanal) 112-31-2注:a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
2021环境监测上岗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6)1、《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683-2014)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规定,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的平行双样,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小于等于()%。
(单选题)A. 10;10B. 10;25C. 20;10D. 20;25试题答案:B2、用于测定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水样以()采集,用硫酸调节至pHl~2,并在4℃下保存,应尽快进行分析。
(单选题)A. 塑料瓶B. 玻璃瓶C. 塑料瓶或玻璃瓶试题答案:B3、据《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观测人员的校正视力应优于(),并持证上岗。
(单选题)A. 0.6B. 0.8C. 1.0D. 1.2E. 1.5试题答案:C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是布地下水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多选题)A. 污染源的分布B.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C. 污染物的种类D.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速度试题答案:A,B5、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混合显色剂由氟试剂溶液、缓冲溶液、丙酮及硝酸镧溶液按()体积比混合而得,临用时现配。
(单选题)A. 1:1:1:1B. 3:3:2:1C. 3:1:3:3D. 2:1:2:2试题答案:C6、通过排气筒排放氯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单选题)A. 任何1hB. 任何2hC. 任何4h试题答案:A7、500kV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因测量原因采用1MHz进行测量时,其相应的限值为——二()(单选题)A. 50dB(ttV/m)B. 55dB(I-tV/m)C. 60dB(1tV/m)D. 4000V/m试题答案:A8、《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采样断面就是在河流采样时,水样的采集的整个断面。
分()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测定空气中甲醛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的方法,进行了相关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高效,可有效测定空气中的甲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甲醛;测定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的使用性能及美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室内装修也越来越受重视。
在室内装修中,过多装修材料的使用会导致室内空气甲醛含量急剧上升,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尤为重要。
对此,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展开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1.1.1 仪器本次试验仪器采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KQ-1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超纯水制备仪,恒温水浴锅。
1.1.2 试剂乙腈、正己烷、甲醇,盐酸-氯化钠溶液:20g氯化钠,少量水溶解,加37%盐酸60ml,加水定容至1000ml;磷酸氢二钠溶液:18gNa2HPO4·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衍生剂:取经过纯化的2,4-二硝基苯肼0.2g,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100ml;甲醛标准使用液:由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得标准物质,用水配置成2μg/ml的甲醛标准使用液,此溶液现用现配。
1.2 方法1.2.1 空气采样在采样地点,串联2支大型气泡吸收管,加入5ml纯水做吸收液,并加入50μl甲醇做为稳定剂,以0.3L/min采集33min空气样品,同时做空白,记录采样点大气压和温度。
1.2.2 色谱分析条件 Eclipse XDB-C8 4.6×150mm 5μm不锈钢柱,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55nm。
1.2.3 标准溶液配制分别吸取甲醛标准使用液0.001、0.25、0.50、1.00、2.00、4.00ml于25ml比色管中,甲醛含量分别为0、0.5、1.0、2.0、4.0、8.0μg。
2020年28期创新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验证霍瑞娜(濮阳市生态环境监控和应急中心,河南濮阳457000)引言醛、酮类化合物是环境空气中的一类重要含氧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包括两种,一是化石燃料燃烧、工业排放、木材加工防腐、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等直接释放,二是大气中有机物的光化学作用的二次生成[1-3]。
醛、酮类化合物不仅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还是产生自由基、大气中有机酸、臭氧和过氧硝基化合物的重要前体物[4-5]。
广泛存在的醛、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等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比如甲醛具有生殖毒性,能降低免疫力,损害呼吸系统,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物质[6-8],其他的醛、酮类化合物,特别是丙烯醛和丙醛,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也可能会引起眼睛、皮肤及上呼吸道黏膜等的刺激[9]。
因此对环境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为顺应环境检测要求和提高环境检测能力,根据《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及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的规定,从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验证。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使用填充涂渍2.4-二硝基苯肼(DNPH )的采样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样品中的醛、酮类化合物经过强酸催化,与涂渍于硅胶上的DNPH 按式(1)反应,生成稳定有颜色的腙类衍生物,经过乙腈洗脱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醛酮类2.4-二硝基苯肼稳定有色的腙类衍生物注1:R 和R 1是烷基或芳香基团(酮)或是氢原子(醛)。
1.2实验材料实验所用仪器为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e2695/2998PDA ,仪器性能良好,所用色谱柱为Waters C 18柱4.60mm ×250mm ×5.0μm 。
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酸和有机试剂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试剂配制过程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及接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2-丁酮、正丁醛、苯甲醛、异戊醛、正戊醛、正己醛、邻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和2,5-二甲基苯甲醛共16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试样定容体积2.0 ml,进样量10 μl时,醛、酮类化合物的最低检出量为0.024 µg~0.060 µg,当采样体积为20 L(标准状态下)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m3~0.003 mg/m3,测定下限为0.008 mg/m3~0.012 mg/m3。
详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与吸收液中的2,4-二硝基苯肼(DNPH)发生衍生化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类化合物,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或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更换溶剂为乙腈,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
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 干扰和消除
具有相同保留时间且在360 nm处有吸收的其他有机化合物会干扰测定,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等方式改善分离条件,避免干扰。
1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超纯水。
5.1 乙腈(CH3CN):高效液相色谱纯。
5.2 二氯甲烷(CH2Cl2):高效液相色谱纯。
5.3 正己烷(C6H14):高效液相色谱纯。
5.4 盐酸(HCl):ρ=1.19 g/ml,优级纯。
5.5 2,4-二硝基苯肼(DNPH):w≥98.0%。
5.6 丙烯醛(C3H4O):w≥98.0%。
5.7 丁烯醛(C4H6O):w≥98.0%。
5.8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3+7,临用现配。
5.9 无水硫酸钠(Na2SO4):在450℃下烘烤4 h,冷却,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5.10 醛、酮类-DNPH衍生物标准贮备液:ρ=100 µg/ml(以醛、酮类化合物计)。
直接购买市售有证的醛、酮类-DNPH衍生物标准溶液,溶剂为乙腈,质量浓度以醛、酮类化合物计。
参考标准溶液证书进行保存,开封后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2个月。
5.11 醛、酮类-DNPH衍生物标准使用液:ρ=10.0 μg/ml(以醛、酮类化合物计)。
移取1.00 ml醛、酮类-DNPH衍生物标准贮备液(5.10)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5.1)稀释并定容至标线,混匀。
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2个月。
5.12 醛、酮类化合物标准贮备液:ρ=1000 μg/ml。
直接购买市售有证的醛、酮类化合物标准溶液,溶剂为乙腈。
参考标准溶液证书进行保存,开封后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两周。
5.13 醛、酮类化合物标准使用液:ρ=100 μg/ml。
移取1.00 ml醛、酮类化合物标准贮备液(5.12)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5.1)稀释并定容至标线,混匀。
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两周。
5.14 丙烯醛标准贮备液:ρ≈1000 μg/ml。
称取丙烯醛(5.6)0.100 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5.1)溶解并定容至标线,混匀。
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1个月。
5.15 丁烯醛标准贮备液:ρ≈1000 μg/ml。
称取丁烯醛(5.7)0.100 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5.1)溶解并定容至标线,混匀。
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1个月。
5.16 丙烯醛和丁烯醛标准使用液:ρ≈100 μg/ml。
移取1.00 ml丙烯醛标准贮备液(5.14)、丁烯醛标准贮备液(5.15)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5.1)稀释并定容至标线,混匀。
于4℃以下密闭、避光冷藏,可保存1个月。
2
5.17 DNPH饱和吸收液
称取DNPH(5.5)4.0 g于棕色试剂瓶中,加入180 ml盐酸(5.4),再加入820 ml水,超声30 min。
形成饱和溶液,过滤。
将过滤后的DNPH饱和溶液转移至2 L分液漏斗中,加入60 ml的二氯甲烷(5.2),萃取3 min(注意放气),静置,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有机相,再重复上述操作,萃取一次。
最后用60 ml正己烷(5.3)萃取,当有机相与DNPH溶液分层后,将下层的DNPH溶液转移至经乙腈冲洗并干燥的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于装有活性炭的干燥器内保存。
注:每批DNPH饱和溶液应在采样前48 h内准备和纯化。
纯化后空白应满足11.1的要求。
5.18 高纯氮气:纯度≥99.999%。
5.19 滤膜:0.45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
6 仪器和设备
6.1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梯度洗脱功能。
6.2 色谱柱:C18柱,4.60 mm×250 mm×5.0 μm,pH范围:2~11,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的双封端反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6.3 空气采样器:采样流量0.1 L/min~1.0 L/min。
6.4 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瓶:25 ml。
6.5 棕色气泡吸收瓶:25 ml。
6.6 浓缩装置:旋转蒸发装置或氮吹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6.7 分液漏斗:2 L和125 ml,聚四氟乙烯活塞。
6.8 棕色试剂瓶:1 L。
6.9 超声波清洗器。
6.10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7 样品
7.1 样品采集
7.1.1 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样品
环境空气采样点位的布设及采样符合HJ 194的要求,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布设及采样符合HJ/T 55中的相关规定。
按照图1将装有20 ml DNPH饱和吸收液(5.17)的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瓶(6.4)和分别装有20 ml、10 ml吸收液(5.17)的棕色气泡吸收瓶(6.5)串联到空气采样器(6.3)。
以0.3 L/min~0.5 L/min的流量,连续采样1 h,如果浓度偏低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但总采样量不超过80 L。
采样时如果温度低于4℃,吸收瓶应放在恒温箱中。
采样后,立即取下吸收瓶,用密封帽密封,避光保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