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上三年级语文《信》
- 格式:docx
- 大小:18.96 KB
- 文档页数:9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信》教案1第一篇: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信》教案1 三年级语文上册鄂教版《信》教案1 教学目标★会认“替”、“雏”、“姹”、“嫣”,会写“笔”、“纸”、“昏”、“紫”、“航”、“贴”、“紧”这七个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两个词的意思。
★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们的信吗?你们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过信吗?能给大家说说你接到信或写信时的感受吗?2、当大家写出或接到表达内心真诚情感的来信后,总会感到格外欣喜,这就是信的魅力。
一位作家金波老爷爷专门写了一首有关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来领悟写信的真谛吧!二、初读课文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进行扩词练习。
3、同桌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第一节。
其他同学找一找:在这段诗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话。
2、理解第1句。
“用笔和纸”、“用手和心”,对这两部分如何理解呢?(重点理解“心”,无论是写什么信,将信写给谁,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3、理解第2句。
“我多么想写啊”,体会“多么”、“啊”,表现出内心对写信的渴望。
4、指导朗读。
读出真诚和渴盼的情感。
(指名读——评价朗读——自由读——齐读。
)四、小结“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写些什么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笔和纸,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写许许多多的信。
他想帮谁写信?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2——5节。
《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重点指导“替、请、浪”的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4.渗透乐于交往的心理,学习交往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快乐。
2.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三、教学难点1.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
2.掌握“替、请、浪”的字形。
四、教学准备配乐朗读的录音带、词语投影、识字卡片。
五、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求知情感。
1.教师出示一封信,先使学生从感官上了解“信”是什么。
2.请你谈谈“信”有什么用处。
3.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个小朋友,看看她给谁写信了。
在信中写的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把不认识的字画上“○”,并注意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练习在课文中读准字音。
3.用黑板或投影出示词语练习读准字音。
替黄昏航海风平浪静紧4.将会认字放回到语言环境中去再读课文。
5.也可以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相互评一评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读得不正确,读得不好的地方再多读几遍,直到读好。
6.师:在拼音的帮助下,你们是不是会读课文了?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请6位同学分别读每个小节。
(意图:用读书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小节的概念是否理解正确。
)(三)听配乐朗读,促学生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从整体入手,感知全文。
1.检查朗读。
请几位同学读课文,主要看字音读得是否正确。
2.学生质疑。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意图:了解学生自读情况,读懂了什么,哪些没读懂。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和梳理,注意随时表扬那些能提出关键性问题或有独到见解,有一定个性问题的学生。
(如:(1)我认为这个小学生很自信,能用自己学到的本领给别人写信。
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原文及教案1.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原文篇一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近黄昏。
替花朵给蜜蜂写,请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
替大海给小船写,快去航海吧,海上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2.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导学过程:一、导课:任何一封信中都表达着自己的美好愿望,看看这首诗歌中的信中都写了写什么?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
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2、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1)指名回答,谈感受。
重点体会“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
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完成语文天地。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背诵诗歌。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信》这篇课文的基本意思和主旨;2.学习使用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如问候语、祝愿语等;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诗意和美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信》这篇课文的基本意思和主旨;2.学习使用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如问候语、祝愿语等。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意思;2.培养学生的诗意和美感,让他们懂得欣赏美丽的文字和句子。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1)课文背景介绍本篇课文《信》是一篇关于写信的文章,讲述了人们在通讯工具不便利的时代,通过写信来了解彼此的生活、表达感情、传递信息。
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信任感,同时也了解到信件的文化价值。
(2)课文分析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把文章分成以下几部分进行学习:第一部分文章开头作者介绍了自己写信的习惯和收到的回信,通过这些信息引出了“信”的话题,让学生了解了写信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部分文章的中间部分,通过介绍写信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了写信的步骤和格式,包括信封、地址等。
第三部分文章结尾部分,介绍了写信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2. 口语练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问候语和祝愿语,并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练习:(1)情景练习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问候、道别、祝福等),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2)口语操练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问候语和祝愿语,要求学生口语操练并记录下来。
3. 写作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训练:(1)范文鉴赏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书信,领会优美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价值。
(2)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范文,写出自己的信件,并进行互相评阅和修改,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3.情景对话练习4.课堂讲授和讨论5.书面练习和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对学生课后阅读的内容进行问题回答和简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信”中所传递出的美好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信中体会出那种美好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师:今天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写信吗?你给谁写过信呢?《生自由说说》师:有一个小朋友他刚学会了写信,心里特别高兴,你们想知道他给谁写信了吗?生:想。
师:那好吧,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这篇课文。
二、认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合作学习生字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3、检查生字词,并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让学生试着朗读5、同桌听读课文。
〈读的好的就夸奖夸奖对方,读的不太好的地方帮助同桌指点一下〉6、齐读课文。
7、说一说:“我”都给谁写信了?指名说说8、老师把“小鸟,花朵,蜜蜂,云,树”板书到黑板上,并鼓励学生自己到前面板画。
〈用孩子们喜欢的绘画来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1、教师泛读课文。
学生自己体会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
2、多种方法朗读课文(1)男女分节读课文。
(2)分排读课文。
(3)指名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用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为每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好的基础〉(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内容,可以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也可以给大家背背。
3、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好,听得非常认真,那老师问你们喜欢这些信吗?生:喜欢。
师:那好,现在就选择一封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想象一下信里都说了什么?试着说说。
〈边说边体会信里的感情〉4、讨论交流: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集体解决。
四、练一练你想给谁写信,在信中你想说些什么?动手在小本本上写一写吧!写完后快把你的杰作展示给大家吧。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巩固认字。
2、分析字形,指导生字写字。
《信》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信。
齐读课题。
2、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1、自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
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
、这首诗很有意思吗?“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
”“替花朵给蜜蜂写,赶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
”样式都差不多,。
也会这样写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吗?三、拓展练习:1、编一编。
学生编诗。
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
如: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2、赏析学生作品。
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四、议一议1、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教师小结: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用情2、交流自己的作品。
课后延伸: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本单元课文二、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
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
信
教学目标:
1、会认“替”、“雏”、“姹”、“嫣”,会写“纸”、“昏”、“航”、“静”、“封”、“贴”这七个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意思。
2、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4、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5.渗透乐于交往的心理,学习交往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ppt、收集老信件,感受人与人的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以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简要说明信的重要性
师: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好几首唐代诗人的诗。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的诗,记得他的《春望》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由读,抽生读,理解句子意思)
师:这首诗写出了在战乱中,诗人对远方的家人的思念与牵挂,此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信可以带给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课件出示]信是心与心的交流,信是情与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贴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写信要用到些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师:有一位小朋友刚学会写信,心情特别激动……大家看:[课件出示]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
写许多许多的信——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2、师:自由读这两段话,思考他写信所需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3、写信为什么要用心?它又为什么能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课文。
三、精读课文。
[课件出示]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我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
2、生仿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来读一读。
3、检查自读情况。
4、学习第二节
a、齐读第二节,自学生字“雏”和“嫣”(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学习)。
雏:谁会读这个字?(注意翘舌音)开小火车读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雏”这个字?
我们以前学过的好多字中也含有这个部分。
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雏”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
师:瞧,它们是那么稚嫩,羽毛还没有长丰满,嘴角还是嫩黄的,走路也摇摇晃晃的。
(幼小)雏鸟、雏
嫣:学生交流。
哪里见到过这个生字?
[课件出示]
师:这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就是给小鸟遮风挡雨的窝,更是小鸟
温馨的家。
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三句。
b、理解内容。
读后回答:
(1)我替谁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回巢。
(3)师: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小鸟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妈妈回家。
假设你是雏鸟会对妈妈说什么?
(4)交流后个人竞赛读。
(注意读出急切的语气)
C、是啊,它们是亲亲爱爱的一家人,彼此关心,互相依恋,小鸟的心和妈妈的心贴得紧紧的。
师生一起感情朗读。
5、学习第三小节
(1)女生读第三小节。
(2)出示画面,学习姹紫嫣红的意思。
(老师指出词语后的1和注释条的1相对应)
(3)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
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
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
抽生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6、习第四小节。
(1)男生读第四小节。
(2)大海为什么要请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练习。
(4)出示画面,理解风平浪静的意思。
(5)出示词语练习。
交流小结:它们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
此时,慈祥的大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小船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驰骋。
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贴得紧紧的。
小组竞赛读第四小节。
7、学习第五小节
(1)分三小组读这三节课文
(2)齐读第五小节,读后体会2、3、4小节和第5小节的句式有什么变化?
(3)出示尝试园,师:聪明的你能否把这两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节一样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师读第六小节。
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与别人帮助。
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
2、师生合作朗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老师和你们一齐
3、过渡: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
纸上。
(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
)
4、创意读课文:加学生创作诗朗读
五、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或使用词卡)
1.无边、航海、回巢、蜜蜂。
(读准字音)
2.“一封”与“一封封”有什么不同?“写一封封信”是什么意思?谁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件,一件件;一个,一个个)
3.“许多”、“许多许多”它们有什么不同?“许多许多的信”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如:很远,很远很远;好多,好多好多)
4.“想”、“多么想”有什么区别?(程度不同)谁能用“多么想”说一句话?(如:我多么想到北京亲眼看看长城啊!)
课文中哪句话中用到了这个词?读读。
(我多么想写呀,写许多许多的信。
)
怎么读更能体现写信人的心情?
指导:读的时候要把多么想、许多许多这两个词语重读,就能读出句子的含义了。
(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
二、学习课文。
(一)小作者终于把自己想写信的愿望实现了,他替很多朋友写了信,那么他都替谁写信了呢?请你边听边看大屏幕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我”替小鸟给妈妈、替花朵给蜜蜂、替大海给小船、替云给云、替树给树写信。
)
根据板书提问:老师把我字加了引号你同意吗?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我”指的是小作者,是课文中的“我”,所以加引号。
)
(二)那么“我”都分别替它们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然后说给大家你读明白了什么?
1.①生:替小鸟写信,是让妈妈快回家,天已近黄昏。
②“黄昏”是指什么时候?老师这里有一幅黄昏的图片,大家来看一看。
③天已近黄昏,说明小鸟怎么样了?(着急了)
④是呀,小鸟着急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直到读好。
)
⑤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①生:“我”替花朵给蜜蜂写信,请他快来采蜜。
②为什么要“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
③“姹紫嫣红”什么意思?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花开得姹紫嫣红的情景。
你想的是这样的吗?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盛开的花朵)你还能说出几个和“姹紫嫣红”意思一样的词语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④谁想把这小节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练习背诵。
)
3.谁能接着把你读懂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①“风平浪静”什么意思?(海面上没有风浪,很平静。
)
②如果有海上风浪小船出不出海呢?(不出海,进港躲避。
)当然,如果海上需要抢险、救援、执行重要任务的时候,勇敢的水手还会毫不犹豫地出海的。
③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小节。
4.你还读懂了什么?
①“绵绵春雨”是什么样的雨?(连绵不断的小雨)
②你知道云是怎么变成雨的吗?
③看这两个字“森林”多有意思啊!你是怎么理解它的?(树多是林,林连成片就是森林。
)
④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5.写信有什么好处呢?请你自己读读最后一个小节。
①写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两个“紧紧”?(亲密无间)那就充满激情地把这小节读一读。
②省略号表示什么?(写信还有许多好处,还有许多心里的感情要表达,不一一列举了。
)
(三)请你们猜一猜,“我”还可能替谁给谁写信?会写一些什么呢?六个人一组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
(四)共同回味这首小诗,能背的背诵下来。
三、实践活动。
1.老信件新读。
2.回家以后也写一封信,你可以替别人写,也可以为自己写,写你最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1 信
雏鸟天近黄昏妈妈
花朵姹紫嫣红蜜蜂
大海风平浪静小船
云绵绵春雨云
树连成森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