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运输方式特点及发展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21.28 KB
- 文档页数:4
普通货物运输普通货物运输是一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物流领域。
本文将探讨普通货物运输的定义、种类、特点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对比,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普通货物运输。
一、定义普通货物运输是指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这些货物可以包括生活用品、日用品、工业原材料、成品等各种商品。
普通货物运输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陆路运输、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等。
二、种类1. 陆路运输陆路运输是指通过道路网络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运输方式。
它可以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如货车、卡车和铁路货车等。
陆路运输具有快速、灵活和便捷的特点,在短距离货物运输中应用广泛。
2. 海运海运是指通过海洋航线将货物从一个港口运送到另一个港口的方式。
海运通常用于长距离、大批量货物的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强和成本低廉的优势。
货物集装箱化和船舶规模化是海运发展的主要趋势。
3. 空运空运是指通过航空运输货物的方式。
它具有速度快、运输范围广的特点,通常用于对时间要求较为紧迫的货物运输。
空运对货物的种类和体积有一定限制,但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网络运输货物的方式。
它具有运输能力大、适用于长距离和中等体积货物的优势。
铁路运输还具有环保、安全等特点,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
三、特点1. 大宗货物运输:普通货物运输通常用于大批量货物的运输,如工业原材料和商品批发等。
它能够满足商业和物流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 多种运输方式:普通货物运输可以采用陆路、海运、空运和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根据货物类型、距离和时间要求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3. 安全稳定:普通货物运输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相关的运输过程和设施越来越完善,保证了货物运输的安全稳定。
4. 成本控制:普通货物运输具有不同种类和规模的运输方式,可以根据货物的具体需求来选择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从而控制成本。
五种主要运输方式
地理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种主要运输方式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但知识点多,记忆较麻烦。
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主要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效果较好。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
交通运输自古有之,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多种多样。
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二.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结论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投资少、运量大、运费低;
二是速度快;
三是连续安全运输。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区别对待,灵活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今日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交交通通运运输输------我我国国主主要要交交通通运运输输方方式式的的特特点点一、公路运输的优缺点1.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灵活性强、货物的损耗低、运送速度快、可点对点运输,不需要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2)建设投入资金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易解决,社会渗透程度高。
(3)适应性强,便利快捷,容易获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2.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有:(1)运输能力相对其它运输方式小,运送的货物和旅客比较少。
(2)运输货物或旅客耗费能源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3)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不适合大批量运输,由于汽车体积小,无法运送大件物资,不适宜运输大宗和长距离货物。
(4)公路建设占地多,随着人口的增长会极大的增加二者矛盾。
(5)容易发生事故,易污染环境。
因此,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适合在内陆地区运输短途旅客、货物,可以与铁路、水路联运,为铁路、港口集疏运旅客和物资,可以深入山区及偏僻的农村进行旅客和货物运输;在远离铁路的区域从事干线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二、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有:(1)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行速度快、运行能力大,具有巨大的运送能力。
(2)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耗费能源较少。
(3)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不中断运行。
(4)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高,计划性强,比较安全准时。
(5)通用性能好,即可运送旅客又可运送各类不同货物商品。
(6)火车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并且比较环保。
2.铁路运输的主要缺点:(1)初始建设投资高,并且建设周期长。
(2)营运缺乏弹性,因为调度等候,会存在货运延迟增加储藏成本及列车的晚点延误。
(3)只能在固定线路行驶,灵活性差、须与其它运输方式配合衔接。
补充材料一:五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经济技术特征比较:1、铁路:速度快、运量大、可靠性强、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可达性差;2、公路:速度快、机动性强、投资少、运量小、运营成本高、可靠性一般、环境污染大;3、水运航线:运量大、投资少、运营成本低、速度慢、可靠性较差、可达性差;4、航空:速度快、机动性强、通达性强、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可靠性一般、可达性差、环境污染;5、管道:连续性强、通达性强、可靠性强、不占土地资源、运营成本低、投资高、适应性差。
五种运输方式的定位比较`:1、铁路:大批量、长距离、较低运费、低风险客货运;2、公路:小批量、多批次、中短距离(<500KM)、灵活机动性较高客货运;3、水路:远洋——长或超长距离、最低运费、定期货物运输;内河、沿海——各种距离、最低运费、定期客货运;4、航空:小批量、超长距离、时效性强、高运费客货运输;5、管道:固定货种、固定路线、持续性好的货物运输。
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上表)三、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经济特征比较: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2004年03月18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指适应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公路作、优势互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总称。
具体为:基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运输方式优化配置的交通基础网络系统,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运输过程各个环节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运输系统的有机集成。
综合运输体系包含两个系统:一个是交通基础网络系统,是实现运输的基础;一个是一体化的运输系统,是运输服务和体系效益效率最终体现的运行系统。
宏观政策引导和组织管理自始至终贯彻于这两个系统中,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与运行的必备支持条件,也是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与完善的关键。
➢公路:主要特点:1、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2、技术要求和地形要求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比较容易解决,易在全社会广泛发展,可以说是公路运输的最大优点。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避免中转重复装卸,批量、时间不受限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对贵重、易碎、要求防腐保鲜物品的中短途运输尤为适宜。
4、可实现直达运输: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5、运量小:每辆普通载重汽车每次只能运送5吨货物,长途客车可送50位旅客,仅相当于一列普通客车的1/30~1/36。
6、运输成本较高:分别是铁路运输的11.1~17.5倍,是沿海运输的27.7~43.6倍,是管道运输的13.7~21.5倍。
7、运行持续性较差:如我国1998年公路平均运距客运为55km,货运为57km,铁路客运为395km,货运为764km。
8、污染环境较严重: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和引起的噪声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9、能耗较大:分别是铁路运输能耗的10.6~15.1倍,是沿海运输能耗的11.2~15.9倍,是内河运输的113.5~19.1倍,是管道运输能耗的4.8~6.9倍。
发展趋势: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公路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客运发展的方向;公路货运将向快速、长途专重载发展。
公路物流领域将广泛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
➢铁路:主要特点:1、准确性和连续性强: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一般情况下能够发车和到站,准时性强。
2、运输速度快:时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每种交通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在不同的地理、经济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首先,公路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之一、它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和便利性。
公路网络的完善能够使人们自由选择行驶路线,并且可以随时调整计划。
此外,公路交通也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然而,公路交通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交通流量大会导致拥堵、车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公路交通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完善和扩展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并推广电动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
铁路是一种高效、安全和环保的交通方式。
它的优点包括大容量运输、节能减排和运营稳定。
铁路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运输大量货物和乘客,适用于远距离和高流量的运输需求。
然而,铁路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大量投资,且路线有限。
此外,铁路运输的速度相对较慢,对时间敏感的货物和旅客不太适用。
铁路交通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发展高速铁路网,并提高运输效率和舒适度,以满足不同需求。
水路交通是一种廉价、高效和环保的交通方式。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承载大量货物,且成本相对低廉。
水路交通适用于长距离运输和大型货物的搬运,如煤炭、石油和铁矿石等。
然而,水路交通的速度较慢,且受到天气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此外,水路交通的港口设施和水道疏浚也需要大量投资。
水路交通的发展趋势是提升港口和航道的运营效率,发展船舶技术和相关设施,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
航空交通是最快速和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之一、它的优点在于高速运输、全球范围和航空安全。
航空交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连接遥远的地区,提供高效的货物运输和快速的旅行。
然而,航空交通的成本较高,对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航空交通还面临着航空安全和空域管理等挑战。
航空交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飞机技术和燃料效率,优化航班网络和航空安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
交交通通运运输输------我我国国主主要要交交通通运运输输方方式式的的特特点点一、公路运输的优缺点1.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灵活性强、货物的损耗低、运送速度快、可点对点运输,不需要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 2建设投入资金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易解决,社会渗透程度高; 3适应性强,便利快捷,容易获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2.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有:1运输能力相对其它运输方式小,运送的货物和旅客比较少;2运输货物或旅客耗费能源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不适合远距离运输;3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不适合大批量运输,由于汽车体积小,无法运送大件物资,不适宜运输大宗和长距离货物;4公路建设占地多,随着人口的增长会极大的增加二者矛盾;5容易发生事故,易污染环境;因此,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适合在内陆地区运输短途旅客、货物,可以与铁路、水路联运,为铁路、港口集疏运旅客和物资,可以深入山区及偏僻的农村进行旅客和货物运输;在远离铁路的区域从事干线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二、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有:1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行速度快、运行能力大,具有巨大的运送能力;2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耗费能源较少;3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不中断运行;4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高,计划性强,比较安全准时;5通用性能好,即可运送旅客又可运送各类不同货物商品;6火车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并且比较环保;2.铁路运输的主要缺点:1初始建设投资高,并且建设周期长;2营运缺乏弹性,因为调度等候,会存在货运延迟增加储藏成本及列车的晚点延误;3只能在固定线路行驶,灵活性差、须与其它运输方式配合衔接;4服务的完整度低,一般不能直接送货到门;综上所述,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铁路交通运输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在干线运输中起主要运力作用;三 、水路运输的优缺点1.水路交通运输的优点:1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水运运输能力最大,并且,平均运行距离长;2水运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基本不受限制;3通用性能较好,既可运送旅客又可运送货物,尤其是运送大体积和重量的货物;4水运建设投资小,运输成本低;可以进行长距离、大批量运送货物;2.水陆交通运输的缺点:1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水域、港口、水位、气候等影响较大,易中断运输;2运送速度慢,需要与其它运输方式配合衔接;3水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较低;总之,水路运输综合优势较为突出,适宜于运距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太强的各种大宗物资运输;四、1.航空运输的优点:1航空交通运输的运行速度快,可极大的节省运输时间;2航空交通运输的基建成本相对较低;3运输能力较大,并且安全性较高;4机动性能好,几乎可以飞越各种天然障碍,可以到达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到达的地方;2.航空运输的缺点:1最明显的就是,运输成本高,价格贵;2运输极易受天气影响,经常延飞;而且遇紧急事故不易处理,易造成损失;3飞机和飞机场占地面积大;航空运输主要承担价值高或者赶时间的货运及旅客的出行方式,它运行速度快,舒适便捷,但运输成本高,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五、管道运输的优缺点1.管道运输的优点:1管道运输运输量大,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管道运输只需要铺设管线,修建泵站,土石方工程量比修建铁路小得多;而且在平原地区大多埋在底下,不占农田2管道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能耗最低;3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4管道运输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输,并且送达货物的可靠性高;5管道运输可以走捷径,运输距离短;6管道运输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2.管道运输的缺点:1专用性强,只能运输石油、天然气及固体料浆如煤炭等,但是,在它占据的领域内,具有固定可靠的市场;2管道起始输量与最高运输量间的幅度小,因此,在油田开发初期,采用管道运输困难时,还要以公路、铁路、水陆运输作为过渡,进行配合衔接;3管道运输灵活性差,不能随便扩展管线;管道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有运输量大,劳动生产率高;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占地少;运输损耗少、无“三废”排放、有利于环境生态保护;可全天候连续运输、安全性高、事故少;以及运输自动化,成本低和能耗低等明显优势;当前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是: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无论是出行还是运送货物,都可以思考一下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从而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交通运输方式,让这些交通工具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和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从而更好的为我们提供服务;。
运输方式的发展和趋势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运输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运输方式的发展和趋势:
1. 高铁和快速铁路:高铁以其快速、方便和高效的特点,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快速铁路正在成为城市之间主要的交通连接方式,可以减少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
2. 无人驾驶技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车辆将成为未来的运输方式之一。
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运输的效率。
3. 电动汽车: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一种主要方式。
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环境污染。
4. 空中无人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
无人机可以用于快速递送货物,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紧急情况下。
5. 电子商务和物流网络: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物流公司利用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6. 环保和可持续运输:环保和可持续运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很多国家和组织正在推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运输方式,如电动汽车和电
动自行车。
总的来说,运输方式的发展和趋势是朝着更快速、更高效、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一、公路运输的优缺点1.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灵活性强、货物的损耗低、运送速度快、可点对点运输,不需要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2)建设投入资金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易解决,社会渗透程度高。
(3)适应性强,便利快捷,容易获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2.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有:(1)运输能力相对其它运输方式小,运送的货物和旅客比较少。
(2)运输货物或旅客耗费能源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3)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不适合大批量运输,由于汽车体积小,无法运送大件物资,不适宜运输大宗和长距离货物。
(4)公路建设占地多,随着人口的增长会极大的增加二者矛盾。
(5)容易发生事故,易污染环境。
因此,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适合在内陆地区运输短途旅客、货物,可以与铁路、水路联运,为铁路、港口集疏运旅客和物资,可以深入山区及偏僻的农村进行旅客和货物运输;在远离铁路的区域从事干线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二、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有:(1)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行速度快、运行能力大,具有巨大的运送能力。
(2)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耗费能源较少。
(3)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不中断运行。
(4)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高,计划性强,比较安全准时。
(5)通用性能好,即可运送旅客又可运送各类不同货物商品。
(6)火车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并且比较环保。
2.铁路运输的主要缺点:(1)初始建设投资高,并且建设周期长。
(2)营运缺乏弹性,因为调度等候,会存在货运延迟增加储藏成本及列车的晚点延误。
(3)只能在固定线路行驶,灵活性差、须与其它运输方式配合衔接。
(4)服务的完整度低,一般不能直接送货到门。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运输方式的变化一、引言运输方式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运输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现代变革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全面详细地探讨运输方式的变化。
二、历史发展1. 人力运输时代在人类社会早期,主要依靠人力进行物品的运输。
人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动物的帮助来完成各种运输任务。
这种方式效率低下,速度缓慢,只能满足局部需求。
2. 水上交通时代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水上交通成为了主要的运输方式。
从古代木筏到现代轮船、油轮等各种船只,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上交通具有载重量大、成本低等优势。
3. 铁路时代19世纪末期,铁路作为新兴交通工具出现,并很快成为了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铁路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军事、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4. 公路时代20世纪初,汽车的出现使得公路成为了新兴的运输方式。
公路具有灵活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逐渐取代了铁路和水上交通在短途运输中的地位。
三、现代变革1. 航空运输20世纪中叶,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航空运输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运输方式。
航空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在国际贸易和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可以省去传统物流环节,实现快速配送和低成本效益。
3. 绿色运输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运输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太阳能汽车、氢能源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正在逐步推广使用。
同时,也在通过优化物流管理和减少包装等方式来降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四、未来趋势1. 自动驾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逐渐成熟。
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将成为主流运输方式之一,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 超级高铁超级高铁是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可以实现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载重量。
未来,超级高铁将成为主要的物流和旅游运输方式。
3. 空中交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空中交通将成为一种新兴运输方式。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运输方式是指将货物或人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方式。
目前常用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输和航空运输。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公路运输是指利用公路交通工具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方式。
公路运输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达性好,适用范围广,运输速度较快,成本较低。
但是公路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受道路交通状况和天气影响,运输安全性较低,不适用于大规模的长途运输。
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交通工具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方式。
铁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输量大,速度较快,安全性高,适用于长途大宗货物运输。
但是铁路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地理覆盖范围较有限,线路不够灵活,对装卸设施要求较高。
水运输是指利用水路交通工具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方式。
水运输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适合大批量、低价值的货物运输。
但是水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运输速度较慢,依赖天气和水位情况,不适用于远离水路的内陆地区。
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方式。
航空运输的优点是速度快,运输安全性高,适用于远距离、急需和高价值的货物运输。
但是航空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成本较高,运输量较小,对天气和机场设施要求较高。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运输中需要根据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同时,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运用已成为现代物流的趋势,以达到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运输效果。
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五种运输方式)研究作者:李涛冯阳萍杨超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7期摘要本文通过指出五种运输方式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则来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未来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主要思路。
关键词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0引言新世纪的五种运输方式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空运管道运输。
五种运输方式在持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适宜的使用范围。
那么本文将分别讨论目前五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水路运输2010年底,全国内河航道共有4128处枢纽,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2329处,全国港口数量413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050个,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5119个。
2010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29.45亿吨、货物周转量50262.74亿吨公里。
完成水路客运量2.03亿人、旅客周转量59.18亿人公里。
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9.86亿吨,比上年增长7.4%。
水运建设投资增速显著加快。
2010年,全国沿海及内河建设完成投资987.34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加快9.4个百分点。
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93.85亿元,增长16.5%。
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28万公里。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加快港口结构调整,适应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和外贸货物运输需要;新建和扩建以适应我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大量进出口需要的港口等有关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港口作业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2 公路运输2010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增长25.3%。
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增长28.4%,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增长32.2%。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交交通通运运输输------我我国国主主要要交交通通运运输输方方式式的的特特点点一、公路运输的优缺点1.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灵活性强、货物的损耗低、运送速度快、可点对点运输,不需要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2)建设投入资金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易解决,社会渗透程度高。
(3)适应性强,便利快捷,容易获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2.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有:(1)运输能力相对其它运输方式小,运送的货物和旅客比较少。
(2)运输货物或旅客耗费能源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3)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不适合大批量运输,由于汽车体积小,无法运送大件物资,不适宜运输大宗和长距离货物。
(4)公路建设占地多,随着人口的增长会极大的增加二者矛盾。
(5)容易发生事故,易污染环境。
因此,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适合在内陆地区运输短途旅客、货物,可以与铁路、水路联运,为铁路、港口集疏运旅客和物资,可以深入山区及偏僻的农村进行旅客和货物运输;在远离铁路的区域从事干线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二、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有:(1)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行速度快、运行能力大,具有巨大的运送能力。
(2)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耗费能源较少。
(3)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不中断运行。
(4)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高,计划性强,比较安全准时。
(5)通用性能好,即可运送旅客又可运送各类不同货物商品。
(6)火车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并且比较环保。
2.铁路运输的主要缺点:(1)初始建设投资高,并且建设周期长。
(2)营运缺乏弹性,因为调度等候,会存在货运延迟增加储藏成本及列车的晚点延误。
(3)只能在固定线路行驶,灵活性差、须与其它运输方式配合衔接。
(交通运输)五种运输⽅式的⽐较精编(交通运输)五种运输⽅式的⽐较(交通运输)五种运输⽅式的⽐较补充材料壹:五种运输⽅式的⽐较五种运输⽅式经济技术特征⽐较:1、铁路:速度快、运量⼤、可靠性强、投资⼤、运营成本⾼、可达性差;2、公路:速度快、机动性强、投资少、运量⼩、运营成本⾼、可靠性壹般、环境污染⼤;3、⽔运航线:运量⼤、投资少、运营成本低、速度慢、可靠性较差、可达性差;4、航空:速度快、机动性强、通达性强、投资⼤、运营成本⾼、可靠性壹般、可达性差、环境污染;5、管道:连续性强、通达性强、可靠性强、不占⼟地资源、运营成本低、投资⾼、适应性差。
五种运输⽅式的定位⽐较`:1、铁路:⼤批量、长距离、较低运费、低风险客货运;2、公路:⼩批量、多批次、中短距离(<500KM)、灵活机动性较⾼客货运;3、⽔路:远洋——长或超长距离、最低运费、定期货物运输;内河、沿海——各种距离、最低运费、定期客货运;4、航空:⼩批量、超长距离、时效性强、⾼运费客货运输;5、管道:固定货种、固定路线、持续性好的货物运输。
壹、五种交通运输⽅式的⽐较:⼆、交通运输⽅式的选择(结合上表)三、⼏种交通运输⽅式经济特征⽐较: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2004年03⽉18⽇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指适应于壹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要求,各种运输⽅式分⼯协作、优势互补,采⽤现代先进技术实现壹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总称。
具体为:基于各种运输⽅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运输⽅式优化配置的交通基础⽹络系统,采⽤现代先进技术和合理的运输组织⽅式,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运输过程各个环节⽆缝连接的壹体化运输系统的有机集成。
综合运输体系包含俩个系统:壹个是交通基础⽹络系统,是实现运输的基础;壹个是壹体化的运输系统,是运输服务和体系效益效率最终体现的运⾏系统。
宏观政策引导和组织管理⾃始⾄终贯彻于这俩个系统中,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和运⾏的必备⽀持条件,也是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和完善的关键。
我国五种运输方式发展情况(一)铁路运输概况一、概述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和促进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
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最适合中国经济地理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
2008年铁路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喜人成果,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68.47亿元,比上年增长61.5%;2009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前7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08万元,同比增长110.6%。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达到10万公里以上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新的调整规划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从长远看,发达的铁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大铁路投资建设力度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拉动经济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将发挥积极作用。
铁路建设将对劳动力就业、原材料行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我国铁路线路(一)“五纵三横”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二)主要铁路枢纽:铁路枢纽:铁路枢纽是指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铁路线交汇处,由若干个车站、线路及一系列设备组成的运输生产综合体。
铁路枢纽的任务是办理各线间大量客货列车的解体、编组、转线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