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
▪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大历四年〔769〕进士,“参军十八载,五在兵间〞,晚年以 礼部尚书致仕。李益的边塞诗在中唐独具特色,常于壮怀剧 烈中略带伤感和悲凉。如?夜上受降城闻笛?:
▪ 他的诗歌还特别注意语言、意象的新颖。在词必己出的原那么下,李贺 以不寻常的语言组合营构意象,常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刺激。
▪ 李贺诗歌意象偏重于枯寂幽僻一类,但在荒凉中寻找斑斓的色彩,于是 浓暗与艳丽、衰残与惊悚、幽冷与华美,共同构成了李贺诗歌的特殊美 感。
▪ 李贺诗歌还表现为奇特的艺术思维,跳跃跌宕和飘忽不定的思路使其诗 歌意绪万端。
▪ 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出门行?〕
三、韩愈、孟郊的诗歌特点
▪ 首先,崇尚雄奇怪异之美。韩愈“少小尚奇伟〞 ,其诗歌从意境、 结构到语言技巧,都力避陈俗。
▪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 谁能穷……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 石廪腾掷堆祝融〞〔?谒岳衡庙?〕
▪ 诗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走向了求奇与求俗两个方向;诗歌主张上, 分别主张“为时为事〞和竭力描写主观情感;在诗歌技法上,力求 有所突破,或是通过改造乐府而加以创制,或是打破诗歌故有运思 和结构方式,通过借鉴散文等章法结构和内容来对诗歌加以改造。
▪ 元和时期的诗风变化,有韩愈、白居易、元稹、孟郊、李贺等作家 的参与,故取得重要成果。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对于后世尤 其是宋代诗歌创作、诗歌思想等具有重要影响,后世诗评家将其与 东晋元嘉、北宋元祐并称为诗坛“三元〞
▪ 孟郊也曾声称自己为诗“孤韵耻春俗〞,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有力 响应了韩愈的主张,强化了韩孟诗派以怪奇为主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