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池》 精品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76.49 KB
- 文档页数:6
《小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池》。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了解杨万里及其《小池》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3. 杨万里及其《小池》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池》全文及其注释、翻译。
2. 学生准备:预习《小池》,了解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杨万里及其《小池》的创作背景。
(2)提问学生对《小池》的初步理解。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小池》。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节奏和情感。
(3)学生背诵《小池》。
3. 文学分析(1)分析诗歌结构,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4. 文学鉴赏(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模仿创作(1)学生模仿《小池》的创作风格,进行小练笔。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与背诵的重要性。
(2)推荐杨万里的其他诗歌,拓展学生阅读面。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估:检查学生对《小池》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3. 文学分析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练笔和对诗歌的理解分享,评估学生对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4. 文学鉴赏评估: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小池》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池》教学设计篇一本课是两首古诗。
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这两首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2.认识“所、枚”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背诵两首古诗。
如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意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
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二、初读感知,正确流利小朋友们,有一个诗人叫袁枚,他看到这样的画面,觉得很有趣,就写了一首小诗《所见》。
(板书课题)相机学习“所、枚”。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老师哪儿停顿长一些或者声音延长一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注意诗的节奏与音准。
4.指名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1)带拼音读。
(提醒学生读好翘舌音“蝉”,后鼻音“童、黄”,前鼻音“林”。
)(2)去拼音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自己读得准的字读一读。
(及时表扬激励。
)(3)游戏:我指你说。
一个小朋友随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齐读,要求迅速而准确。
三、再读感悟,了解大意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读读诗,看看图,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就把它圈画出来。
《小池》优秀教案《小池》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池》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池》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美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王冕学画中,他画的是什么呢?生:荷花(ppt1出示荷花图)师:是的,今天呀咱们就去学一首写荷花的古诗。
那就是《小池》。
来,一起读题目吧。
生:齐读《小池》(ppt2出示诗的题目和作者)二、初读正音师:想知道这首古诗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吗?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
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ppt3出示整首诗)生:自读全诗。
师:大家读得热火朝天的。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小老师,在哪里?生:小老师教读。
师:大家都是小老师呢!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全诗师:真是会读书的小老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ppt4出示“泉、惜、阴、爱、柔、露、蜻蜓”)生:认识师:小小火车开起来,火车开到哪里去?生:火车开到这里来。
师:火车读一个字,组一个词;乘客跟读。
(开火车读“泉、惜、阴、爱、柔、露、蜻蜓”)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里,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发现它、读准它。
来,齐读古诗。
(ppt5出示整首诗)生:齐读古诗。
三、深读诗文,理解诗意。
(一)走近诗人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呀?(ppt6出示作者简介)生:杨万里师:有谁了解他吗?给我们讲一讲吧!生1:他是宋朝的。
生2:他是个诗人,爱写诗。
师:杨万里是南宋诗人,一生写过2万多首诗。
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很多景色优美的诗文。
通过读他的诗,你仿佛就能看见那美丽的景色。
篇一:语言活动教案:小池大班第14周活动设计:语言:小池主备人:王二荣活动目标:1.学习朗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盛夏荷花池边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重难点:1.能朗诵古诗《小池》。
2.能通过欣赏古诗,体会大自然的美。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的内容。
这幅画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二、基本部分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出诗句并讲解句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池子里的缓缓的流水好像静止一样的没有声音。
(2)树阴照水爱晴柔:池边茂盛的树木,树荫投影在清澈的池面上,仿佛爱上那晴光下那柔和的水波。
(3)小荷才露尖尖角:刚长出来的荷花,才刚刚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
3、叫诗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神奇。
4、教师和幼儿讨论。
教师:(1)你觉得这首诗美吗?你最喜欢诗里的哪一句?为什么?(2)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读完这首诗,你会想怎么画诗中的景色呢?说说看。
5、字词句教学。
教师将诗中出现的词“细流”“树荫”“蜻蜓”制作成字卡,请幼儿解释字卡所代表的意思。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篇二:古诗-小池教案(总第课时)篇三:小池(古诗)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篇四:小池教学设计小池二、学习目标1.认识“立、池”等7个生字。
会写、会用“立”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是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迎来了那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同学们你们高兴吗?你想对小弟弟小妹妹说些什么呢?预设:1、小朋友们好!——真有礼貌,让我们一起跟小弟弟小妹妹问声好。
2、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听课。
——真是个热情的孩子。
陈老师也特别开心,特别激动,所以准备了一份春天的礼物送给大家。
课件欣赏春天的古诗。
(一)新旧链接,铺垫情感。
是的,古人用那么多美妙的诗句向我们展现了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春天。
•••••••••••••••••《小池》教案《小池》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池》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
(1127-1206),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与同时代的诗人陆游、范成大、尤袤(mào)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
他的诗一部分是反映时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数是描写自然风物的。
特点是构思新巧,语言活泼明畅,借题发挥,富有风趣。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3.学生自由读诗。
4.区别字:昔()惜()腊()廷()蜓()延()晴()情()蜻()河()何()荷()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小池》教学设计《小池》教学设计(精选2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池》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赏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发挥想象,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美。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导人课文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池塘》,齐读课题。
2、还记得《北风和小鱼》的故事吗?你能学着北风的样子给小池塘吹口气吗?(学生吹气)3、北风吹得可真猛啊,它猛吹一口气,小池塘里的水就结冰了,小池塘整整睡了一个冬天。
春天来了,看,谁吹来了?(课件演示春风姐姐)(二)、赏读理解,放飞想象a、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件出示句子: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池塘里的冰就融化了,小池塘醒来了。
谁来学着春风姐姐的样子对小池塘轻轻吹一口气,在它耳边悄悄说上几句话,唤醒小池塘?你能把春风姐姐温柔的样子给读出来吗?2、小池塘被春风姐姐温柔地唤醒了,醒来后的小池塘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看,池塘里的水波(出示词语:一闪一闪),这一闪一闪的水波多像它的眼睛在一眨一眨呀!小池塘真像一只(出示:“明亮的大眼睛”,指读)课件出示“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指导读好这句话。
瞧,池塘边的什么长起来了?(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现在,小池塘长出这么多芦苇,真像小池塘这只大眼睛的(出示:“长长的睫毛”)课件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指导读句子3、小朋友,你们感觉到小池塘怎么样?小池塘这只明亮的大眼睛美的真像是一首诗,让我们像读诗歌一样来美美地读好这第一自然段。
小班古诗《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2.古诗《小池》VCD。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教学过程: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的画,你们来看一下,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蜻蜓、荷花、树、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会在春天开,但有一种花它是夏天才开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荷花)山上有一个洞,从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儿跟读)泉水静静地流着,池塘边的树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现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角叶伸出水面,你看那调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
你们说这景色美不美?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听古诗《小池》VCD一遍。
4.幼儿和老师边看图谱边诵读。
5.幼儿跟随VCD边拍手边诵读数遍。
四、教师带幼儿欣赏幼儿园的景色。
《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班古诗《小池》教案(二)教案:小班古诗《小池》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古诗的特点及其意义;2.理解并感受古诗《小池》的意境;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意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小池》古诗、图片、音频;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3.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讲解、演示;4.教学环节:导入、感受古诗、欣赏图片、听音乐、朗读、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景色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兴趣,并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美丽的景色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和开启自己的想象。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池》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池》教案 教学⽬标: 1、多种⽅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字,学会写“尖”字。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结合,初知古诗⼤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谈话导⼊ 1、今天⽼师给⼤家带来⼏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池⾮常美丽。
3、古⼈杨万⾥当时也看到⼀个美丽的⼩池,并写成了⼀⾸古诗《⼩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看图⽚,直观形象的⽅式,激发学⽣的学习本⾸古诗兴趣】 ⼆、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请同学们⾃由朗读古诗。
(读古诗要求:读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认读) 2、古诗中描述⼩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师也想来读⼀读)教师⽰范诵读《⼩池》。
4、(1)出⽰泉眼的图⽚,泉⽔的出⼝叫泉眼,带学⽣诵读“泉”。
强调拖长⾳。
给⽣字泉找朋友:泉⽔、清泉 (2)继续出⽰“流”的⾦⽂和⼩篆让同学们猜⼀猜,并看图⽚,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诵读,强调拖长⾳。
(3)带学⽣诵读“泉眼⽆声惜细流” 5、带学⽣诵读“树荫照⽔爱晴柔” 猜字谜:把⽭放在树上。
识字:柔诵读“柔” 识字:爱爱:爱⼼、关爱 6、带学⽣诵读“⼩荷才露尖尖⾓” (1)出⽰荷的篆⽂猜⼀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诵读,强调拖长⾳(平声出⽰图⽚) (2)猜字谜:露:路上有⾬组成什么字? 7、带学⽣诵读“早有蜻蜓⽴上头” 出⽰蜻蜓图⽚,诵读“蜻蜓” 8、(1)将平声字归类出⽰:泉、荷、蜓、才、池,带学⽣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在我们古代,第⼀声和第⼆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
小学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优秀3篇)课时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感悟春天的小池塘的明丽。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边读文边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春天小池塘美丽的景色。
小池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今天,我们来细细欣赏。
二、细读第1、2自然段。
1、小池塘什么样呢?自读第1、2自然段。
2、你喜欢这个小池塘吗?为什么?3、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当画家,边读课文,边用彩笔把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来。
4、生纷纷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准备画面(简笔画)。
师在学生边读边画时巡视指导。
5、同座位同学互相读书、纠正。
6、师选几张画贴在黑板上,学生互相评议。
(边评议边读相应的课文,评议,再读。
)7、这些小朋友画得多好啊!当你们在画画时,你想到了什么?8、小朋友,看了你们的画,听了你们的评论,老师确实感到你们已经把课文的美读懂了。
(1)下面我们各自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把小池塘的美读现出来。
(2)自读,指名读,评议,比赛读,评议,再读。
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9、拓展训练。
(1)书上的比喻用得好吗?准确吗?为什么?(渗透比喻句的概念,比喻体与被比喻体之间的关系。
(2)除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之外,还会有什么景物倒映在池塘里?又是什么样的呢?(3)生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说。
三、教学第3自然段。
1、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要怎样赞美小池塘呢?(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2、“五彩”的世界有什么颜色?(许多颜色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齐读“五彩?)四、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池塘的画面)这第美的池塘,能为它配音吗?自读。
2、每组选一个代表比赛。
3、现在我们不用书,还能为它配音吗?试试看。
4、学生看画面自背。
5、让我们一齐来赞美这个小池塘,全班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白云白鹅3、小池塘太阳气球五彩的'世界(大眼睛) 月牙小船星星珍珠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背诵课文。
《小池》教案精选8篇《小池》教案设计参考篇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
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
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
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