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地理中国的人口
- 格式:docx
- 大小:21.88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人口是指某个地区内居住或定居的人的总数。
在地理学中,研究人口数量、分布、构成及相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在八年级地理学中,人口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本文将就八年级地理中的人口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人口数量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已超过70亿。
就国别分布而言,中国和印度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生育政策的制定。
二、人口分布人口的分布不均衡。
一些地区,如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如极地、沙漠、高山区,则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还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关。
例如,沿海地区的人口多是因为这些地区有良好的港口和发展的经济;而沙漠地区的人口稀少,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水资源。
三、人口构成人口的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方面。
这些构成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就业市场和社会养老保障产生影响。
四、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移动。
人口迁移是各地区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城市-城市迁移和农村-城市迁移。
城市-城市迁移在大城市之间较为常见;而农村-城市迁移则主要发生在农民向城市寻找工作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人口知识点在八年级地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理解人口数量、分布、构成及人口迁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初二地理第一章人口和民族知识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初二地理第一章人口和民族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地理第一章人口和民族知识点1、中国的人口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
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
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
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
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
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
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张湾中心学校课时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C.新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第八讲中国的人口【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人口总数及人口增长的特点。
2.能够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基础知识】一、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1.我国的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为14.1亿。
2.我国的人口增长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我们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考点剖析】考点一:我国人口的数量及人口增长例1.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图下为“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表1为“六省人口占全国比重”。
据此完成13题。
表1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单位:人、%)2020年2021年全国100 100北京 1.55 1.46河南7.04 7.02辽宁 3.02 3.27吉林 1.71 2.05江苏 6.00 5.87浙江 4.57 4.061.与前一个10年相比,2010到2020年的10年,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A.保持高速增长B.保持低速增长C.表现为负增长D.增长速度不变2.表1可以看出,2020年人口占全国比重下降比较明显的集中在()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3.与2010年相比,我国少儿人口(0—14岁)比重回升。
原因最可能是()A.生育政策调整B.医疗条件改善C.人口出现负增长D.经济发展很快【答案】1.B 2.B 3.A【分析】1.读图可得,与前一个10年相比,2010到2020年的10年,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保持低速增长,故B正确。
故选B。
2.表中可以看出,2020年人口占全国比重下降比较明显的集中在辽宁省、吉林省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故选B。
3.与2010年相比,我国少儿人口(014岁) 比重回升,原因最可能是生育政策调整。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 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致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较高。
八年级地理人囗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学习地理不仅有益于我们了解环境、认识地球、探索世界,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八年级地理人口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一、人口数量及人口分布1. 世界人口数量及人口分布世界人口数量约72亿人,其中亚洲人口最多,约占全球人口的60%。
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2. 中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分布中国人口数量约14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华北、东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而西南、西北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3.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而且人口密度与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人口问题1. 人口增长与控制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相应的资源有限,这就导致了人口问题。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措施,如计划生育、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老年人护理等。
2. 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的增长趋势。
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发生变化,需采取措施适应这种变化。
3.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从一个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与迁入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如务工人员的流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
三、人口福利政策1. 医疗福利医疗福利是指个人在医疗方面得到的各种保障和优惠政策,如医保、医疗救助、药品补贴等。
2. 教育福利教育福利是指国家提供给全体公民教育机会的保障和支持,如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等。
3.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社会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福利、女性儿童保护等。
总之,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人口数量、分布等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学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三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人口基本国策、人口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3、了解我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会利用人口密度分析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学习重点:人口分布特点和我国对待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三、课前准备(预习)
(阅读课本,填出下列问题)
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亿,占世界人口的
_____以上,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
3.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有哪九个?它们主要分布在哪?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来。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我国人口分布______,大体以黑龙江的____到云南_____为线,此线东南人口____,西北人口____.
6.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地区人口多,_____地区人口少.
7.由于我国___________,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
8.为了使我国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相协调;因此实行_________,控制人口的_____,提高人口的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四、课堂流程(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数量居世界第。
2、读课本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课文二、三段完成、
(1)在旧中国较长的历史时期(1949年前),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人口死亡率,增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因为提高和改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越多,导致人口与的矛盾十分突出。
(4)完成教材P11的活动1
(5)奇思妙想: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假设你是我国的人口部长,你有什么措施,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再进一步提高我国全体人口素质?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具体要求是:。
(6)联系课文第三段,完成P12活动2
3、学阅读课本P12-13的课文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的面积和人口,计算我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2)完成P13的活动1
①计算表中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②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大小,请你概括出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4读“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界线是什么?
(2)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你能回答出造成种差异的原因吗?
(或者说我国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优势?)
五、效果检验
1、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西北各省区
B.东南沿海各省
C.西南各省区
D.东北各省区
2、2000年,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A.110人
B.120人
C.134人
D.150人
3、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湖南、江西
B.江苏、山东
C.陕西、四川
D.青海、西藏
4、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A.河南省
B.浙江省
C.江苏省
D.四川省
5、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20世纪()
A.70年代以来
B.50-70年代
C.50年代以前
D.90代以来
6、近几年,我国每年约增加1200—1300万人口,主要原因是()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出生率大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9、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分布大体可以从黑龙江省的________到云南省的________画一条直线,此线东部地区人口
________,西部地区人口__________。
(2)从图上可以看出,上海的人口密度在________人/平方千米以上,拉萨市的人口密度在_____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之间。
A地人口密度在
_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之间,B地人口密度在______人/平方千米以下。
(3)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_______,提高人口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