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序保护分支系数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8
二、变电所多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每台变压器都装有同样的零序电流保护,它是由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两部分组成。
正常时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很小,零序电流继电器及零序电压继电器皆不动作,不会发出跳闸脉冲。
发生接地故障时,出现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当它们大于起动值后,零序电流继电器及零序电压继电器皆动作。
电流继电器起动后,常开触点闭合,起动时间继电器KT1。
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闭合,给小母线A接通正电源,将正电源送至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
不接地的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的零序电流继电器不会动作,常闭触点闭合。
小母线A的正电源经零序电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零序电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起动有较短延时的时间继电器KT2经较短时限首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
若接地故障消失,零序电流消失,则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的零序电流继电器返回,保护复归。
若接地故障没有消失,接地点在接地变压器处,零序电流继电器不返回,时间继电器KT1一直在起动状态,经过较长的延时KT1跳开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
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动作电流:(1)与被保护侧母线引出线零序电流第三段保护在灵敏度上相配合,所以(2)与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零序电压元件在灵敏度上相配合,以保证零序电压元件的灵敏度高于零序电流元件的灵敏度。
设零序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为U dz.0,则U dz.0=3I0X0.T零序电流元件的动作电流为动作电压整定: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最大不平衡零序电压进行整定。
根据经验,零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一般为5V。
当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nTV时,电压继电器的一次动作电压为U dz.0=5n TV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其动作时限应比线路零序电流保护第三段动作时限长一个时限阶段。
即灵敏度校验:按保证远后备灵敏度满足要求进行校验返回第二节微机保护的硬件框图简介微机保护硬件示意框图如下图所示。
一、电压形成回路微机保护要从被保护的电力线路或设备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或其他变换器上取得信息,但这些互感器的二次数值、输入范围对典型的微机电路却不适用,故需要降低和变换。
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公式一、介绍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承担着电能的传输和分配任务。
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零序电流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整定计算公式,能够有效地保护变压器,防止因零序电流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甚至事故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保护措施。
二、零序电流保护的重要性在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流是指电流的另一种形式,它代表了系统中存在的对称性故障,比如地线故障、对称性短路故障等。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零序电流问题,将会对系统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甚至给设备造成严重损害。
合理设置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在变压器保护中,零序电流保护是一项常用的保护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各相零序电流,当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整定值,及时地采取保护动作,切断故障点,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而整定计算公式则是用来根据具体的情况,计算出合理的保护整定值。
一般来说,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包括定时整定和电流整定两部分。
四、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 定时整定在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的定时整定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为:$t_{Th} = K \times \frac{L}{f} + T_d$其中,$t_{Th}$为定时整定值,$K$为系数,$L$为变压器对称故障电流,$f$为变压器额定频率,$T_d$为延时时间。
2. 电流整定在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整定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为:$I_0 = K_u \times I_t$其中,$I_0$为电流整定值,$K_u$为系数,$I_t$为变压器零序电流。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是保护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保护参数,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关参数的计算1、距离保护中助增分支系数的计算:测量阻抗:KN MN NKMN M m Z I I Z I Z I Z I I U Z 1.2.1.2.1.1+=+==⋅⋅KN b MN Z K Z +=分支系数:.1.2I I K b ==.1.3.1I I I +=.1.3.1I I +=211s MNs x Z x ++,与故障点的位置无关。
最大分支系数:m i n.2.1m a x ,1s MNmaz s b x Z x K ++=最小分支系数:mans MNs b x Z x K .2min .1min ,1++=注意:零序分支系数与距离分支系数不同。
2、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参数的计算取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SB=100MVA , U B =115kV基准电流: I B =BB U S 3=100MVA/(3×115kV)=0.502kA基准阻抗:Z B = U B 2/SB=1152/100=132.25Ω 2.1发电机阻抗(归算到基准容量下的表幺值)公式:NB d G S S X X ''=例如:设发电机参数为:50MVA ,cos φ=0.8, X d ''= 0.1347,则X G =X d ''SB /S N8.0/501001347.0⨯=0.1347×100/(50/0.8)=0.2155各发电机等值阻抗计算结果见表2.1表2.1 发电机正序、负序阻抗(标幺值)2.2变压器阻抗(归算到基准容量下的表幺值)公式:X T1 =U K % S B /S N , X 0.T =0.8X 1.T设变压器参数:U K = 10.5,容量63MVA ,则正负序阻抗为:NBK T T S S U X X %21===0.105×100/63=0.1667 =0.T X 0.8=1T X 0.8×0.1667=0.1334 各变压器阻抗见表2.2.三绕组变压器:设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为:20MVA,U 1-2%=18.0, U 1-3%=10.5, U 2-3%=6.5()()()()()11-23-12-311U %=U %+U %U %=18.0+10.5 6.5=1122-⨯- ()()()()()21-22-33-111U %=U %+U %U %=18.0+6.510.5=722-⨯- ()()()()()33-12-31-211U %=U %+U %U %=10.5+6.518.0=0.522-⨯--11B T1-*B TN %S 11100××0.55100S 10020K U X ===Ⅰ 12B T1-*B TN %S 7100××0.35100S 10020K U X ===Ⅱ 13BT1-*B TN%S ×0100S K U X ==Ⅲ00T1-*B T1-*N111000.80.8=0.440010020B TN S X X S =⋅=⨯⨯ⅠⅠ 00T1-*B T1-*N71000.80.8=0.280010020B TN S X X S =⋅=⨯⨯ⅡⅡ0T1-*B 0X =Ⅲ2.3线路正、负序计算公式:1.L X =2.L X =1x L (B B U S 2) 零序计算公式: 0.L X =0x L (BB US 2)例如:设有线路SQ :L SQ =22km ,x 1=0.4Ω/kmSQ SQ SQ L x X X 12.1.==(B B U S 2) = 0.4×22×(100/1152)=0.0665SQ SQ L x X 00.=(B B U S 2)1996.0115100222.12=÷⨯⨯=列表得表2.3 输电线路主要参数。
零序电流分支系数的选择要考虑哪些情况?答:零序电流分支系数的选择,要通过各种运行方式和线路对侧断路器跳闸前或跳闸后等各种情况进行比较,选取其最大值。
在复杂的环网中,分支系数的大小与故障点的位置有关,在考虑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保护配合时,按理应利用图解法,选用故障点在被配合段保护范围末端时的分支系数。
但为了简化计算,可选用故障点在相邻线路末端时的可能偏高的分支系数,也可选用与故障点位置有关的最大分支系数。
如被配合的相邻线路是与本线路有较大零序互感的平行线路,应考虑相邻线路故障在一侧断路器先断开时的保护配合关系。
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答: (1)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2)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1)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2)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3)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4)异常运行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答: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应尽量保持变电所的零序阻抗基本不变。
遇到因变压器检修等原因使变电所的零序阻抗有较大变化的特殊运行方式时,应根据规程规定或实际情况临时处理。
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则中性点应直接接地,计算正常保护定值时,可只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正常运行方式。
当变压器检修时,可作特殊运行方式处理,例如改定值或按规定停用、起用有关保护段。
2)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只将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该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改为直接接地。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一、过电流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零序过电流保护定值计算公式:IHON=IMS×(KA-1)÷{(RSTRE)÷3×Z3{(X´t)·{X´´{X´´´其中,IHON为零序过电流保护的运行电流定值;IMS为测量系统的基本电流选定定制;KA为零序过电流保护动作系数;RSTRE为设备额定短路阻抗;Z1为设备正序电抗;X1为设备正序电抗;X2为设备负序电抗;X3为设备零序电抗。
2.短路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公式:I熔=IHc+(XlC×R)÷ZI_C×IΝ÷IP素分式其中,I熔为短路过电流保护的整定电流;IΙ2c为设备二次侧短路故障电流;XlC为电流互感器的互感系数;R为电流互感器的内阻;ZlC为电流互感器的线路阻抗;IN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IP为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二、跳闸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距离保护的整定公式:SETR#1=CTK×SET×けtcoef÷Z其中,SETR#1为距离保护的整定系数;CTK为电流互感器的互感系数;SET为线路的距离设置;け为绕组当前日期;Z为线路的阻抗。
2.差动保护的整定公式:SETD#1=K1×SET其中,SETD#1为差动保护的整定系数;K1为变压器的变比。
三、频率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频率保护的整定公式:Set(f)=a-b×f其中,Set为频率保护的整定值;a为整定值的常数;b为整定值的斜率;f为频率。
四、电压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过电压保护的整定公式:U总=U设定×(KA-1)×(R2IMS)÷3其中,U总为过电压保护的整定电压;U设定为过电压保护的动作电压设定值;KA为过电压保护的动作系数;RIMS为测量系统的基本电流选定定制。
3~110kV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1一般要求1。
1整定计算使用的正常检修方式是在正常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考虑N—1的检修方式,一般不考虑在同一厂(站)的母线上同时断开所联接的两个及以上运行设备(线路、变压器等)。
1。
2保护装置之间的整定配合一般按相同动作原理的保护装置之间进行配合,相邻元件各项保护定值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一般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特殊情况设置解列点。
1.3保护动作整定配合时间级差一般取0。
3秒。
1.4线路重合闸一般均投入三相重合闸,系统联系紧密的线路投非同期重合,发电厂出线联络线路少于4回时电源侧重合闸投检同期合闸、对端投检无压合闸,重合时间一般整定为对端有全线灵敏度段最长时间加两个时间级差。
2.快速保护整定原则2。
1高频启信元件灵敏度按本线路末端故障不小于2。
0整定,高频停信元件灵敏度按本线路末端故障不小于1。
5~2.0整定。
2.2高频保护线路两侧的启信元件定值(一次值)必须相同。
2.3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起动值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合闸时的最大充电电流整定,并可靠躲过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同时保证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系数大于2,线路两侧一次值动作值必须相同。
2。
4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其它起动元件起动值应按保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系数大于2整定,同时还应可靠躲过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3后备保护的具体整定原则:以下各整定原则中未对其时间元件进行具体描述,各时间元件的定值整定应根据相应的动作配合值选取。
1 相间距离Ⅰ段:原则1:“按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 K =0.8~0.85计算公式:L K DZ Z K Z ≤Ⅰ变量注解:ⅠDZ Z ――定值L Z ――线路正序阻抗原则2:“单回线终端变运行方式时,按伸入终端变压器内整定”。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 K =0。
8~0.85变压器可靠系数KT K ≤ 0.7计算公式:'T KT L K DZ Z K Z K Z +≤Ⅰ变量注解:'T Z ――终端变压器并联等值正序阻抗。
引言分支系数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也是整定计算的难点所在。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防止保护的越级跳闸,只能选取最保守的分支系数。
影响分支系数大小的因素有3个:(1)网络操作,例如:线路的投入和切除;(2)电源运行方式的变化,例如:发电机组投切;(3)故障点的选择,例如:线路上任一点、末端母线、相继动作即在线路末端开关先三相跳闸但故障点仍存在的情况。
另外,在考虑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程序是否能在实际中应用时,除了保护定值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之外,整定计算的耗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因此,选择一种正确、快速计算分支系数的方法成为一种必然。
要计算最保守的分支系数,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运行方式和故障点的组合。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整定速度:从减少运行方式组合和故障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缩短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时间的优秀措施;从快速计算变结构电力系统支路电流的角度,推导了快速计算分支系数的公式。
目前常用算法均是在某种方式下先进行故障计算,求得保护支路和配合支路(故障支路)的故障电流,再计算两者的比值,即为所求的分支系数。
本文从分支系数的定义出发,根据各序电流在系统中的分布只与该序网络的结构有关,与其他序网无关,推导出了一种仅与序网的节点阻抗矩阵有关无需故障电流计算的分支系数的快速计算方法;另外,针对影响分支系数的不同因素(网络操作、电源运行方式变化、故障点的选择),介绍了一些加快措施。
1 分支系数的公式推导设故障点注入的短路电流为I d(r),其在各节点所产生的故障电压分量:式中为短路点d与节点i(i=1,2...,n;r=0,1)之间的r序互阻抗。
将这一电压分量与故障前该节点的电压分量相加,即得到短路故障后的节点电压:自导纳和与其有互感支路的互导纳,对于正序或当支路i-j无互感时,为零矩阵。
在不计负荷(或负荷电流较短路电流小得多)的简化短路电流计算中,近似地可假定故障前节点电压标么值相等式中:l=(l=1,2,...,m)为支路i-j的互感支路但排除其中的检修支路。
整定计算分支系数和助增系数的优化选择电网的稳定运行总少不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发挥,而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定值计算是影响继电保护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
当前,继电保护装置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要保证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在整定计算上下功夫。
文章详细介绍了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总结了各种保护措施的优缺点,为分支系数和助增系数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标签:整定计算;分支系数;助增系数继电保护是电网能够持续运行的基本前提,合理选取定值可以有效提高继电保护的技术性能。
整定计算的过程中,继电保护需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保持高可靠、高灵敏、高速度和高效性等要求。
整定计算过程中的分支系数和助增系数整定受运行方式不同、故障点联系和故障类别差异的影响,合理的选取分支系数和助增系数对保护装置效率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1 接地距离保护接地距离保护主要是指根据故障点到保护安装点的距离大小来确定继电反应时限的保护,其核心原件就是阻抗继电器,当输电线路一定的时候,阻抗也基本保持在一个确定的值。
接地距离保护工作需要完成助增系数的选择和检修准则的选定。
1.1 助增系数的选择从概念上讲,助增电流属于附加电流范畴,用于调节距离保护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助增系数是对助增电流的量化表示。
很多时候,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点处有多路分支,而这些分支提供附加短路电流,会出现故障线路电流值大于继电系统电流数值。
助增系数的高效化计算,可以间接导致继电保护定值的增减变化,其功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同样会受到一定影响,继电保护的内部结构的联系性及运行效率同样会出现相应改变。
助增系数的合理运用是目标范围的直接作用者,而助增系数的可靠性及高效化运行需要继电系统的大力支持,只有将科学方法及实际情况共同应用于助增系数的计算中,才能保证其参数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接地保护的整定工作复杂而多变,尤其是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正序网络和零序网络的比较中,正序网络中的助增系数和零序网络的助增系数有很大不同。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配合系数的选取原则基于多电源电力系统上下级保护间的整定配合,应当考虑配合系数的影响,根据保护原则,进行整定计算,将上一级保护范围延长或者缩短,从而更好的满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当分支电流较大时,对于按负荷电流整定的某些段,则必须考虑分支负荷电流的影响。
标签:配合系数、整定计算【概述】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时,不同原理的保护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应当满足继电保护“四性”要求,而配合系数的选取,又直接影响到了保护范围大小及各段之间的配合。
配合系数包括零序网络的分支系数和正序网络的分支(助增、外汲)系数,线路保护配合计算中,整定值选取结合实际可能的系统运行方式下,相电流保护分支系数取最大值,相间距离保护助增系数取最小值,零序电流保护分支系数取最大值,校验时正好相反,选取相电流保护分支系数与距离保护助增系数,只需计算三相短路,而选取零序分支系数,只需计算单相或两相。
一.零序电流保护配合系数选取原则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可以利用对称分量的方法将电流和电压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其中零序电流可看做在故障点出现一个零序电压而产生,它必须通过线路及变压器接地的中性点构成回路,零序电流保护分支系数的计算主要与中性点是否接地和接地点的数量有关,零序电流分支系数,只需考虑零序网的情况,零序电压在短路点最高,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为零,环外线路对环内线路的分支系数也与短路点无关,但具体整定要按实际整定配合点的分支系数计算。
当零序电流大于正序电流时,单相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Ik0(1)大于两相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Ik0(1.1),这时按单相接地短路作为整定条件,两相接地短路作为灵敏度校验条件,当零序电流小于正序电流时,正好相反,正反向故障时,保护安装处母线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相位关系,取决于母线背后元件的零序阻抗,反方向故障时,取决于正反向的等值零序阻抗。
应指出的是,按上述原则整定的零序Ⅱ段,在本线路或相邻线路单相重合闸过程中可能启动,故非全相运行时应退出保护或适当提高动作时限(大于重合闸时间)。
引言
分支系数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也是整定计算的难点所在。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防止保护的越级跳闸,只能选取最保守的分支系数。
影响分支系数大小的因素有3个:
(1)网络操作,例如:线路的投入和切除;
(2)电源运行方式的变化,例如:发电机组投切;
(3)故障点的选择,例如:线路上任一点、末端母线、相继动作即在线路末端开关先三相跳闸但故障点仍存在的情况。
另外,在考虑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程序是否能在实际中应用时,除了保护定值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之外,整定计算的耗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因此,选择一种正确、快速计算分支系数的方法成为一种必然。
要计算最保守的分支系数,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运行方式和故障点的组合。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整定速度:从减少运行方式组合和故障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缩短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时间的优秀措施;从快速计算变结构电力系统支路电流的角度,推导了快速计算分支系数的公式。
目前常用算法均是在某种方式下先进行故障计算,求得保护支路和配合支路(故障支路)的故障电流,再计算两者的比值,即为所求的分支系数。
本文从分支系数的定义出发,根据各序电流在系统中的分布只与该序网络的结构有关,与其他序网无关,推导出了一种仅与序网的节点阻抗矩阵有关无需故障电流计算的分支系数的快速计算方法;另
外,针对影响分支系数的不同因素(网络操作、电源运行方式变化、故障点的选择),介绍了一些加快措施。
1 分支系数的公式推导
设故障点注入的短路电流为I d(r),其在各节点所产生的故障电压分量:
式中为短路点d与节点i(i=1,2...,n;r=0,1)之间的r序互阻抗。
将这一电压分量与故障前该节点的电压分量相加,即得到短路故障后的节点电压:
自导纳和与其有互感支路的互导纳,对于正序或当支路i-j无互感时,为零矩阵。
在不计负荷(或负荷电流较短路电流小得多)的简化短路电流计算中,近似地可假定故障前节点电压标么值相等
式中:l=(l=1,2,...,m)为支路i-j的互感支路但排除其中的检修支路。
因为,对于互感检修支路,支路两端端点接地,其支路电压为零。
假设保护支路为i-j,配合支路为j-t,故障点d距配合端端点j占配合支路全长的百分比为k,如图1所示。
式中:l(l=1,2,...,s)为支路的互感支路但排除其中的检修支路。
n;n为不计新增故障点的原网节点数)
式(2)表明:要计算正序、零序分支系数,仅需知道故障点与所求支路两端的节点及与其有互感支路节点之间的互阻抗即可简便计算。
另外,如果故障发生在配合支路上,也不必修改其互感支路导纳矩阵,利用原互感支路导纳矩阵即可;如果故障发生在支路端点,则可以直接利用节点阻抗矩阵的相关元素进行计算。
而要计算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分支系数,关键是获得不同方式下计算分支系数所需的节点阻抗矩阵中的元素。
2 加快计算分支系数的措施
2.1 网络操作的模拟
为计算最保守的分支系数,往往要考虑检修某条支路或断开保护支路相邻支路(例如:计算最大分支系数,考虑轮断保护支路对侧母线所连支路)时的系统参数。
由于此时还要恢复网络结构的变化,故以原有的节点阻抗矩阵为基础用补偿法或局部修正阻抗矩阵的方法,计算网络操作之后的节点阻抗矩阵,具体过程参见文献[5]。
由于只需正序、零序分支系数,仅需对正序、零序节点阻抗矩阵进行修正,以提高计算速度。
2.2 电源运行方式的选择
由于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散性和运行方式变化的多样性,在继电保护运行整定过程中,难以准确考虑电源运行方式变化对分支系数的影响。
目前,继电保护运行整定过程中,在计及网络操作的情况下,仅考虑了整定保护所在线路对侧母线上直接连接电源运行方式的变化[5],使得计算出的最大和最小分支系数均存在误差,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继电保护之间失去应有的严格配合关系,而导致继电保护出现误动或拒动。
如果对所有电源进行大规模的运行方式组合,则可以准确算出,但对大型复杂电力系统而言,计算量太大。
为减少计算量文献[3]研究了电源运行方式变化对分支系数的影响程度。
现以图2中
整定A-B线路A侧保护为例。
在无网络操作的情况下d点短路时,各电源的电流分布系数为:
对于电源A、B、C和D:
由式(3)可知,电流分布系数描述着各电源对故障电流的影响程度。
根据电流分布系数这一物理意义,按各电源电流分布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大型复杂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划分成两大区域,即对故障电流影响较大的区域和影响较小的区域。
由于位于影响较小区域内的电源运行方式变化对分支系数影响较小,在计算分支系数时,可仅考虑影响较大区域内的电源运行方式的变化。
电源影响域的划分原则为:电流分布系数≥ε[3]。
要得到参与方式组合的电源,需要计算各电源支路的分布系数,为了得到用网络参数表示电流分布系数,将图2所示网络简化为图3所示网络。
在图3中,Z gA、Z gB、Z gC和Z gD表示各电源阻抗;Z Ad、Z Bd、Z Cd 和Z Dd表示各电源到故障点d的转移阻抗。
在简化计算中,认为各电源电势相等(均为E),电源A到故障点d的转移电流I Ad等于仅在故障点注入故障电流时通过发电机支路电
流I gA。
因此,对于电源A:
同理,可计算其他电源B、C和D的分布系数。
式(4)表明:分布系数可直接利用节点阻抗矩阵中的相关元素以及发电机支路阻抗来计算,进而得到参与组合的发电机支路,这样避免计算电源支路电流,有利于提高整定速度和效率。
2.3 故障点的选择
分支系数与故障点的关系比较复杂,在整定计算时,可按如下规律选择故障点[1,2]:如果配合支路是放射性支路,不同的故障点对正序分支系数没有影响;如果配合支路本身有复杂环网的情况,不同的故障点对正序分支系数有影响且相继动作时正序分支系数最大;如果配合支路和保护支路构成复杂环网,不同的故障点对正序分支系数也有影响且相继动作时正序分支系数最大。
具体论证参见文献[1]。
对于大的复杂系统,识别支路是否环网以及判定环网的类型需要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在程序实现上是不太容易的,并占用了程序计算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
为了避免判定环网和识别其类型,不论是正序或零序分支系数,还是最大或最小分支系数,要计算最保守的分支系数,需计算的故障
点有[5]:配合支路I段末端故障;配合支路所在线路末端故障;配合支路所在线路单端切除后I段末端故障;配合支路所在线路单端切除后,断口处故障。
为了不漏掉最保守的情况,如计算最大正序分支系数时,I段末端范围可取支路全长的50%;计算最小正序分支系数时,可取支路全长的15%-20%。
3 应用实例
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支系数的快速计算方法研制的整定程序计算
分支系数的时间大为缩短。
例如对290个节点规模的电网,进行全网的最小正序分支系数、最大正序分支系数、最小零序分支系数及最大零序分支系数计算在奔III866的机子上只需要5分钟。
而以前的计算程序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等待时间过长,使得整定程序的计算能力和实用性都大大下降。
4 结论
本文首先导出了分支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无需故障计算、仅与序网参数有关的分支系数计算方法;然后,针对影响分支系数的不同因素(网络操作、电源运行方式变化、故障点的选择),介绍了一些加快措施。
本文提出的继电保护运行整定中分支系数快速计算方法有以下特点: (1)不必计算故障口电流、支路电流,减少了程序运行计算的工作量
(2)当运行方式变化时,只需计算分支系数中所需电气量,计算中没有重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