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0章_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课件)苏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129
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并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屮体会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作业:书P4自我评价第二节食品保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演示、实验用具四、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实验准备。
2、学生搜集食物保存的常见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剩余。
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保存教学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教师:食物为何要保存?学生:因为不保存会腐败变质。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食物变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是微生物。
(学生纷纷发言,猜测原因)教师:真的是微生物吗?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腐败的原因目的:说明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耍原因。
小组讨论: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并设计实验学生一冋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斑,并有酸臭味。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每天都和生物技术打交道。
如古人早就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
下面通过一些事例,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也进行制醋、制饴等生产。
其中酿酒工艺就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微生物工程。
但是,那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发酵的原理,只是依靠口传心授获得经验。
166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发明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揭开了微生物的秘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认识到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现在人们利用一些类型的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逐步形成了发酵工程。
初试锋芒1.科学家发现,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应用的发酵技术,原来是什么类型生物活动的结果()A.植物B.动物C.病毒D.微生物2.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其中哪些就是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①面包②纯净水③腐乳④鲜果汁⑤酱油⑥酸奶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⑥3. 酒酿又叫“醪糟”,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发酵食品,有甜味,它是用熟的糯米饭加酒曲发酵制作的。
这是下列哪种微生物发酵的产物()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大肠杆菌4. 把糯米发酵制成酸酸甜甜的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你知道这个温度是()A. 15~20 ℃B. 20~35 ℃C. 25~30 ℃D. 0 ℃左右5.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食品,可以称之为传统发酵产品,如()A.抗生素B.维生素C.酒类D.香料6. 判断正误:(1)古时候,人们就知道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
()(2)大家喜爱的果酒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
()(3)制酒酿时要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而不用生水降温,目的是减少杂菌混入。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讲学稿一、知识网络结构1、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发酵。
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制酱、制醋。
目前,发酵技术己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化工产品、生产医药产品、生产食品和饮料。
2、酒酿实验——步骤、微生物、条件[温度]以及步骤:①清洗容器②蒸熟糯米(灭菌)③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④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⑤装入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增加氧气,以利酵母菌生长、繁殖)后盖上盖子⑥置于25℃~30℃的环境中微生物:酵母菌条件[温度]:25℃~30℃3、食品变质的原因、常用保存方法[传统、现代]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已经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
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
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1.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发酵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
2.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3.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生物4.“巨型小鼠”的培育成功,证明了外源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
5、.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
6.克隆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7.关注生物技术:一把双韧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可给材料出开放性的试题)(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