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20
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解答题 (共2题;共20分)1. (8分) (2017七上·南城月考)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2)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4) 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________。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7) ________,风正一帆悬。
(8)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2. (12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1-3题。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
②玉不琢,不成器。
③________是金子,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
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
⑥哪些帮助你的人就想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________ 、________ 的过程。
A陋石变美玉 B金子发出光芒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3. (10分)综合性学习。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
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
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材料三: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
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2.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挺接在试题卷上作答;3.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考试科目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内。
四题号一二三五六总分总分人(一)(二)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古诗文默写(10 分)1.请按要求在以下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词句子。
(10分)( 1),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3),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5)角色满天秋景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6)人恒过,而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岳阳楼记》中,两句话表现了范仲淹为官几十年所坚持的政治信念,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敬境地。
( 8)白居易在《望月有感》顶用,”形象地写出了因战乱与亲人失散的游子在外流浪,只好对影自怜的孤单寂寞。
得分评卷人二、诗词品读( 8分)阅读下边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 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剖析。
( 4 分)答:3. 本诗三、四两句向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幸亏哪里?请简要回答。
( 4 分)答:得分评卷人三、文言文阅读( 16分)阅读以下文言文,达成4— 7 题。
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好,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这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
将军宜屈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天。
2017泸州中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田圃(pǔ)伶仃(líng)称职(chēn)头晕目眩(yūn)B、隐匿(nì)羸弱(léi)搭讪(shàn)忧心忡忡(cōng)C、羁绊(pàn)缄默(jiān)告罄(qìng)深恶痛疾(wù)D、抖擞(dǒu)狡黠(xiá)孕育(yùn)方枘圆凿(ru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躁陨落重峦叠嶂惟妙惟肖B、凭吊旁骛在劫难逃闲情逸致C、凛冽奥秘鳞次栉比冥思暇想D、奇葩淳朴顾名思义遍稽群籍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末去滨江路游玩的人很多,大人们漫步江畔,悠闲自得,孩子们则在免费开放的室内沙场堆城堡、玩滑梯,乐此不疲....。
B、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C、今年第一季度“泸州好人”出炉,龙润珍等五位普通市民榜上有名,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事很快家喻户晓....。
D、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至今杳无音信,机上乘客的家属经受着痛苦的煎熬。
B、泸州自从滨江路最大露天停车场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后,许多市民都到此泊车。
C、7.5%的GDP增速和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能否实现,取决于政府的正确决策。
D、要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吗,关键在于饮食、运动、睡眠三方面都非常重视。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8分)1. (13分) (2016八上·绥棱期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仅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以上是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这段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
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________(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暑假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4)【评观点】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用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2. (2分) (2017九上·长沙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初三的莘莘学子要竖立远大的理想,但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时间,认真备考,力争在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考上理想高中。
B . 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名族自豪感。
C .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溺于网吧,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光着膀子。
”3. (2分) (2017七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备战入学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泸州市二〇逐一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一致考试语文试卷本卷须知:1.本试卷共10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蜿蜒接在试题卷上作答;3.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内。
一、古诗文默写〔10分〕1. 请按要求在以下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0分〕〔1〕,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3〕,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5〕角色满天春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6〕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岳阳楼记»中,两句话表达了范仲淹为官几十年所坚持的政治信心,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境界。
〔8〕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笼统地写出了因战乱与亲人团圆的游子在外漂泊,只能对影自怜的孤独寂寞。
得分评卷人二、诗词品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厚,请简明剖析。
〔4分〕答:3. 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以为好在哪里?请简明回答。
〔4分〕答:三、白话文阅读〔16分〕阅读以下白话文,完成4—7题。
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试卷及答案泸州市⼆〇⼀⼆年⾼中阶段学校招⽣统⼀考试语⽂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蓝⿊⾊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题卷上作答;3.答题前请将⾃⼰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内。
⼀、古诗⽂默写(10分)1. 请按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10分)(1)举杯邀明⽉,。
(李⽩《⽉下独酌》)(2),关⼭度若飞。
(《⽊兰诗》)(3)黄梅时节家家⾬,。
(赵师秀《约客》)(4),⼭⼭唯落晖。
(王绩《野望》)(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好逑。
(《诗经·关雎》)(6),只有⾹如故(陆游《⼘算⼦·咏梅》)(7)李⽩在《⾏路难》中的,两句诗表现了他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洋溢着执着与豪迈之情。
(8)杜牧在《⾚壁》中⽤典故从反⾯设想,含蓄地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诗句是,。
⼆、诗词品读(8分)阅读下⾯这⾸词,按要求答题。
⾏⾹⼦·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满①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园⼏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②飏青旗、流⽔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啼,燕⼉舞,蝶⼉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
②飏(yáng):飞扬,飘扬。
2. 填空:这⾸词随作者的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具有、的特点。
(3分)3. 这⾸词的⽩描⼿法历来为⼈称道,请简要分析。
(5分)答:三、⽂⾔⽂阅读(14分)阅读下列⽂⾔⽂,完成4—7题。
曹刿论战《左传》⼗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者谋之,⼜何间焉?”刿⽈:“⾁⾷者鄙,未能远谋。
”乃⼊见。
问:“何以战?”公⽈:“⾐⾷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对⽈:“⼩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牺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忠之属也。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
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愚溪诗选(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考的相关信息,大家可以先参考一下!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bǔ) 亵渎(xi) 殷红(yān) 瘦骨嶙峋(ln)B.狩猎(su) 濒临(bīn) 券商(qun) 随声附和(h)C.诘难(ji) 静谧(b) 禁锢(ɡ) 猝然长逝(c)D.蓬蒿(hāo) 贮藏(zh) 孱弱(chn) 亘古不变(ɡ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嬉闹怪诞搬师回朝重蹈覆辙B.挑衅邮戳恪尽职守长途跋涉C.苍茫琐屑销声匿迹通宵达旦D.气概藻饰睡眼惺忪鞠躬尽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幼儿园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会上,小青看着毛毛一系列的搞怪动作和夸张表情,忍俊不禁,拍手叫好。
B.主治医生妙手回春,护士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三处骨折的年近七旬的陈大爷,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C.与泸州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轨交通规划,最近已通过规委会审查,轻轨建成后泸州将形成全市快速互联的新格局。
D.在新更名的四川医科大学学生手工技能大赛中,由1万多块小玻璃搭建成的“伦敦塔桥”八面玲珑,绚丽夺目。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围绕泸州打造美丽中国特色城市,形成“醉美泸州”名片,将继续打造“两江四岸”国家山水园林城市。
B.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是世界首座多功能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也是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一次成功突破。
C.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举办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仪式,并为此发布了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D.在尼泊尔特大地震中,世界文化遗产群中的主要建筑彻底坍塌的至少有11处,共造成大约8219人左右死亡。
二、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四川泸州市二OO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A卷)(考试时间:只完成A卷120分钟,完成A、B卷150分钟)说明:1.本次考试试卷分为A、B卷,只参加毕业考试的考生只需完成A卷,要参加升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加试B卷。
2.A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B卷满分为50分。
A、B卷满分共150分。
3.A卷1—8页,B卷9—12页,A、B卷共12页。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2页。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斗笠.(lì攒.(zhuàn)积 B.黄晕.(hùn) 忍俊不禁.(jīn)C.归省.(shěng) 修葺.(qì) D.阴晦.(huì) 诘.(jié)责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声鼎沸稍纵即逝销声匿迹 D.俯首帖耳拍案叫决锐不可挡C.不毛之地天经地义与日俱增 D.深恶痛疾姹紫嫣红不屑置辩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对于昨天发生的那件事,张三当时不在,一窍不通,就不必再问他了。
B.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
D.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发明往往源于异想天开。
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不预备答复他们,还要轻视这样无知的见解。
A.假使而不但而且 B.如果就因为所以C . 因为所以如果那么 D.虽然但是不但而且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
绝密★启用前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泸州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泸州市在西南商贸城启动了2017年书香酒城全民阅读活动,旨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为目的,引导全社会多读书B .首届过节最高科学技术获奖得者吴文俊年轻时致力于拓扑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年老时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水平,推动了科学发展C .习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化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发展理念D .5月5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首款最新国际适航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大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B .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试卷第2页,共10页C .英国莱斯特郡6岁女孩汉默森患有自闭症,猫咪“图拉”和她形影不离,在“图拉”的日夜陪伴下,汉默森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D .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3、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崇(cóng ) 沉缅 恣睢(zì) 一泻千里 B .嗤笑(chī) 筹划 酝酿(liàng ) 针贬时弊 C .凫水(fú) 缄默 挫折(cuò) 翩然起舞 D .簇新(zú) 玷污 谚语(yàn ) 出奇不意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4、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泸州市二0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17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愚溪诗选(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读·写 (共6题;共64分)1. (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他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kě mù()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②人,是jiàn wàng()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③那小船zhuǎn wān mò jiǎo()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2. (9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古诗文默写(1) 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4)“挽弓引弦”在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喷薄着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边塞的悲凉是:千嶂里,________。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
(苏轼《浣溪沙》)3. (10分)(2020·苏州模拟)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内容。
(2)请简要概括漫画的寓意。
4. (20分) (2019七上·杭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娘做的棉袄文/赊风①像我这般在农村长大的孩于,应该都会穿过自家做的棉袄。
②在那个经济落后的年代,农村,天冷了,是很少有人会像现在一样,去买价格昂贵样子华丽的棉袄棉鞋,都是由自己家里来做,虽然样子不如现在的洋气,而抵御起中国北方严冬的寒流来那可是一流的。
川省泸州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川省泸州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是该地区中考语文考试的一份重要资料,其涵盖了该地区中考语文考试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本文将对该试卷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一、试卷概述该试卷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占40分,非选择题占60分。
选择题共有40道题目,每题1分,包括词语解释、选词填空、篇章阅读等内容。
非选择题包括试题和作文两部分,试题包括填空、简答题、阅读题、改错等内容,作文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写一篇文章,内容和字数要求在规定范围内。
二、选择题解析1、词语解释题词语解释题是考察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考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中的含义,并根据所给的选项进行选择。
例如:下列词语中,与“贵族”意思最接近的是(A)王子(B)阶层(C)土地(D)士兵。
答案:B。
解析:贵族通常指的是封建社会中的高级阶层,拥有财富和特权,与阶层相近。
其他选项与贵族的含义不符。
2、选词填空题选词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所学词汇的运用能力,需要考生根据所给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单词进行填空。
例如:他的品行像一朵( A )花般娇媚。
A、繁花B、暴花C、玫瑰D、鲜花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品行很好,就像一朵玫瑰花般。
其他选项和句子的含义不符。
3、篇章阅读题篇章阅读题是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上下文关系,选择恰当的答案。
例如:我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碳匠,在挑制器具时,常常做不好,无论怎么努力,结果依然是失败。
他就想提高自己的手艺,于是到山上去找五色石,打算用五色石刻制器具。
但是由于五色石太珍贵,人们都不肯告诉他五色石的下落。
最终,他找到了一块五色石,并将其切成了五个部分,刻制成五个器具,从而成功了。
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A、要把艰苦的工作坚持下去B、要发现和利用自己的潜能C、要相信自己的能力D、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答案:D。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31分)1.(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
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愚溪诗序(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注:龂龂,争论不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B•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C•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D•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B•诣.太守,说如此诣:到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故:缘故D.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利:利益(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在“土地平旷”“阡陌交通”的地方,他们与世隔绝,过着一种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随渔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终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宁武子“邦无道则愚”,颜子“终日不违如愚”,作者认为他们都是聪明睿智之入假装愚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愚蠢。
D.两文都写到了小溪周边的景物,前文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后文以“愚”为线索,两文均以描写和议论为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之志。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②爱是溪,人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分析】参考译文:【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乙】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按照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占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水中有很多高起的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占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句意: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延:邀请B句意: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诣:到C句意: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故:缘故D句意: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利:对…有好处故选:D(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均以描写议论为主”说法不正确,《桃花源记》没有以议论为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之志”理解不正确;故选:D(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志:做标志句意:(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②重点词有:焉:于此,在这里句意: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答案:(1)B(2)D(3)D(4)①(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②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点评】“之”的用法:①闻之,欣然规往(之:代词,代指这件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水陆草木之花(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2.(8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早雾还未散去,长夜未尽,诗人已经登程.颔联中写诗人在路上“鸡未唱,马频嘶”,雄鸡尚未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颈联,树色掩映店铺在早行时更加微茫,这也在表现“早发”之“早”.诗歌尾联写自己已经独自走出了三十多里的路程了,城中望月还像玉石一样挂在天上.,写出早行的孤寂冷清之感.【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分析时要扣住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也就是要找出诗歌哪些地方体现了“早”字.首联的“早雾”,颔联的“鸡未唱,马频嘶”,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这些都写出诗人出发之早.(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的分析能力.“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珪”.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答案:(1)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2)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点评】诗歌鉴赏基本方法:(1)看题目:题目中经常会蕴藏着与主旨相关的信息.(2)看主体:①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带有固定的、特定的含义和情感寄托;②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字,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3)看背景:诗歌鉴赏题中,有时会有诗人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的相关注释,一定要仔细分析,知人论诗、知事论诗.3.(6分)(三)古诗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