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诘难(jié)鲜为人知(xiǎn)悲恸(tòng)一抔黄土(póu)B.秩序(chì)咄咄逼人(duō)联袂(mèi)挑拨离间(jiàn)C.急遽(jù)奄奄一息(yǎn)伫立(chù)强聒不舍(guō)D.驽钝(nú)擎天撼地(qíng)冗杂(rǒng)恪尽职守(g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帐蓬刽子手不求甚解重蹈覆辙B.夜宵炙疮疤束手无策更胜一筹C.建树瞭望孔人声鼎沸哄堂大笑D.寥廓一霎间花团锦簇舒卷张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这腰鼓,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亢奋:极度兴奋。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C.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处境困难。
)D.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下流:卑劣、不道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张家界旅游,面对那一座座从地下突兀而起的山柱,你必定会臣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B.最后一个隧洞竣工以后,这条耗资巨大、历时两年多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C.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八面玲珑....的人。
D.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
因为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②我只是一个欣赏者,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③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五、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19.背诵默写(共5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4)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20.新华中学将举行“诵读经典”诗歌朗诵会,请你为朗诵会续写一段串词。
串词内容应肯定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有文采,50字以内。
(2分)开场白:千年岁月沧桑,经典无须唤醒。
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民族的情愫,早已沉淀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
让我们诵读经典,拥抱最美的诗和远方吧!请张明同学朗诵《诗经》名篇《蒹葭》。
串词:从春秋战国到盛世唐朝,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千年,请周佳同学朗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行路难》。
21.请将下面这段话用正楷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顶格写,不抄标点,抄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3分)唐代楷书名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端庄厚实,气势恢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行笔劲健雄浑,遒劲有力,平正多姿。
答案:19.(1)朔气传金柝(2)归雁洛阳边(3)便引诗情到碧霄(4)斜晖脉脉水悠悠(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0.【示例】中国的诗歌登上了又一个高峰,李白、杜甫、王维,一颗一颗闪亮的诗歌之星不仅照亮了唐朝的天空,今天,更照亮着华夏大地。
21.略22.【示例】静静的夜空,一轮圆月如玉盘一般悬挂半空,皎洁的月辉照亮了整个夜空,更照亮了大地。
栅栏旁两个人相互依偎凭栏而望,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在他们的右边,一株芭蕉树正长得茂盛,而在他们的左边赫然写着几个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原来他们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睹月思人,正在思念自己远在他乡的亲人啊!。
德阳市中考试题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2. 本试卷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三昧.(mèi)滞.碍(zhì)睥睨.(nì)锲.而不舍(qiè)B. 机械.(xiè)生肖.(xiāo)甲壳.(qiào)热泪盈眶.(kuāng)C. 艨艟.(chōng)鼹.鼠(yǎn)脐.带(qí)春华.秋实(huá)D. 哞.哞(mōu)鬈.发(quán)虫豸.(zhì)一模.一样(m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肃杀打牙祭诲人不倦有例可缘B. 家醅刹那间浑浑沉沉磨磨蹭蹭C. 撩逗打寒战廓然无累言行相顾D. 慰籍水芙蓉绿草如茵峥嵘岁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骄子:骄傲的儿子。
)B.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矫:做作,不真实。
)C.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
(苗头:略微显露的趋势或情况。
)D.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厚实:又厚又密实。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在他改变了观点,因为进化论无可置疑....地揭示了人与猴子的亲缘关系。
B.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
C. 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舞文弄墨....。
D. 这个爱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四川省德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150分。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guǎng) 绯红(fēi) 屏息(bǐng) 戛然而止(gá)B.侥幸(jiǎo) 拘泥(nì) 稽首(qǐ) 拾级而上(shè)C.门框(kuàng) 龟裂(guī) 缄默(jiān) 鲜为人知(xiǎn)D.盘桓(huán) 诡谲(jué) 炽热(zhì) 矫揉造作(j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杀戮题跋雕梁画栋语无伦次B.苍茫燥热震聋发聩和颜悦色C.筵席秘决栩栩如生兀兀穷年D.赃物端详妇儒皆知不修边幅3.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今年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学雷锋"已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B.文人们留下的意蕴深厚的诗词,若不是妙手偶得,那便是经过他们反复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截至今年3月,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这骇人听闻的好消息传遍神州大地。
D.全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要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使“共建”和“共享"相辅相成。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B.据统计,2022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约3.9万余起,打破团伙约4730余个。
C.随着社交媒体的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的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至影视片段等多种元素的组合。
D.投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商业航线运营的C919飞机,是我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干线大飞机。
中考语文总复习6:文化文学常识要点梳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查还将继续,为此我们复习时要加以梳理识记,并适当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当然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的阅读。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的文化文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考查亮点。
关于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将在下一专题分述。
文化文学常识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常考容,从容上看包括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与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容,包括诗文容与写作目的。
近年来文学文体常识题的命题有以下特点:①试题涵盖量逐年增加,难度增大。
②命题的围由教材课文中出现的作家作品扩展到课外推荐的名篇名著。
③考点由常规的作家作品名称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④体裁常识题以小说、散文、诗词为主。
从题型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主观题,以及开放题,还会超出课本,拓展到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中去,为此要注意平时的阅读积累。
考点解析近年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的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及文化常识;4.了解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性格。
题型示例一下列作家、作品、体裁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骆驼祥子》——小说B.冰心——《繁星》——诗歌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法国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联答案:C解析:该题是文化文学常识一种基础的考查题型。
就是将作家、作品、国籍(或朝代)、体裁等一一对应,选出搭配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1 小题,每题3 分,共计63分,)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唯一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用于贵族宴享,共160篇,是诗的精华;“雅”,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些歌功颂德之作,共40篇。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成为“韩柳”。
C.《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
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D.《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
在讲演中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其代表作《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3. 下列关于诗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尊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有《杜工部集》传世。
专题04 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语言运用一、标点符号1.(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B.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C.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D.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答案】B【解析】A.构成排比句,一般不用分号,应该用逗号;C.不是疑问句,句末的问号可改为句号;D.表示未列举完时,“等”字和“……”号不能同时使用,可去掉“等”字;故选B。
2.(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答案】D【解析】D.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可删去省略号;故选D。
3.(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等。
B.《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
在这一天有登高赏秋的风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德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霎时(shàshí)B. 瞠目结舌(chēngmùjiéshé)C. 恣意(zìyì)D. 蹑手蹑脚(nièshǒunièjiǎo)答案: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担任了公司的高级职位。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D.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C. 你真的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D. 这是违法的,难道你不知道吗?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学好语文,学好数学,学好英语。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学习非常刻苦。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古人还常以“丝竹”代表音乐。
B. 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
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不谷”等。
C. 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
D.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伉俪指夫妻,不是朋友。
其它别称都对。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
其诗多咏山水田园。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B.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都是词牌名。
C.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常用来指代明月。
明月的别称还有蟾宫、广寒、望舒等。
D. 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 D【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
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
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
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
四川德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 话剧《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
第五幕中的独白,通过对
“风”“雷”“电”等的歌颂,表现了主人公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情绪。
B. 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在清朝被钦定为正史,但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诗人。
她的散文《荷叶·母亲》,用红莲比喻自己,借遮盖大雨的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直接组合,也可靠连词放在中间来组合。
(2020四川德阳)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散文《合欢树》等。
因长期与病魔抗争,他的作品带有特殊的气质。
C.郭沫若1942年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只写了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全剧共分五幕,我们课本节选的是该剧本第五幕的第二场。
D.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在《等勃朗峰》一文中,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用多变的笔法,妙趣横生地记叙了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
(2019四川德阳)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朝花夕拾》就属于短篇小说。
B.从表达方式这一角度看,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
叙事诗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石壕吏》、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这样的叙事诗。
C.散文大多会有意在人物事件的细微处着笔。
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做了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为后面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
D.戏剧是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按内容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等,《威尼斯商人》就是一部喜剧。
(2017四川德阳)
4、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A.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C.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2015四川德阳)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 雨果、莫泊桑、茨威格、法布尔都是法国作家。
法布尔的《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
B. 《孙权劝学》一文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C.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其中情节是小说刻画的中心。
初中三年,我们学过的小说有:《社戏》、《孤独之旅》、《热爱生命》等。
D.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013四川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