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名称及其代码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4
齐鲁工业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领域名称:轻工技术与工程工程领域代码:430122一、培养目标1.在职项目管理硕士教育作为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较强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能根据项目管理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系统掌握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2.掌握项目管理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承担项目管理工作的能力。
3.系统掌握方法论,善于思考、勤于创新,能够独立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提高的基础和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听说能力。
二、学习年限: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有7个:研发与创新管理、投融资决策与管理、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市场营销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区域创新管理。
四、培养方式与要求: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课程学习1-1.5年。
2.工程学位论文的指导,采用“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按照学校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至少完成学校规定的34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具体课程及学分见《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其中必修环节:①论文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
其中,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从通过论文开题到答辩申请)。
②论文中期考核工程硕士生应在第五学期第8周前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08521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多核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安全、软件工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库、信息检索、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游戏、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互联网与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等。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促进了如通信、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制药、航天、地学、遥感、交通、医学、经济、金融、管理等诸多学科和行业的进步,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结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一。
未来,计算机系统将进一步向着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人机交互更友好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将大大加速信息化进程,新计算原理、新型元器件和系统结构的发展将大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能;以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并行化、开放化为标志的计算机软件新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软件生产效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1世纪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开拓人类的认知空间提供更强大的手段与条件,并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科专业方向本专业围绕计算机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与电子信息技术学科交叉优势,研究方向包括:1)网络空间安全2)计算机视觉3)软件工程4)计算机网络5)智能信息处理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专业学位硕士]工程专业学位调整为8个专业学位类别本站考研网为大家提供工程专业学位调整为8个专业学位类别,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工程专业学位调整为8个专业学位类别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代码0854)、机械(代码0855)、材料与化工(代码0856)、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能源动力(代码0858)、土木水利(代码0859)、生物与医药(代码0860)、交通运输(代码0861)8个专业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领域中的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3个领域调整到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256)。
调整后的8个专业学位类别分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
工程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2)待相关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完成后不再保留。
1. 调整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的背景是什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等七大战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例如,据预测,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在2025年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达到4500万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与国民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创新性、先导性更加明显。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深化改革,内涵发展,为国家发展夯实高层次人才基础。
工程专业学位是培养高素质工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必须按照“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要求,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优化,切实实施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工程硕士-控制工程(085210)Control Engineering, Master of Engineering (085210)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学科代码:085210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的工程领域。
控制工程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
其应用已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和社会各个领域。
与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培养现代工业、农业、国防自动化设备中控制系统和装置研究、设计、开发、管理、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研究方向(1)计算机控制技术(2)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3)电力系控制(4)图象检测与控制二、培养目标控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观察客观世界、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控制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动向。
3.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项目开发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且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资料。
三、基本学制和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学习年限为2年,每年2个学期。
1-2学期完成硕士学位课程。
3-4学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撰写学位论文,并参加答辩。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根据企业和送培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教学:①任课教师到送培单位集中上课;②学生到校内进行课程学习。
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进校不离岗的需要,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晚间或周末进行。
本专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在教学中,可采取老师主讲、学生自学、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领域名称:电气工程领域代码:430108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年月目录1.前言 (1)2.领域覆盖范围 (1)3.培养目标 (2)4.知识要求 (2)4.1公共基础知识 (3)4.2专业知识 (3)5.能力要求 (3)5.1获取知识的能力 (3)5.2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5.3组织协调能力 (4)6.素质要求 (4)7.学位论文要求 (4)7.1选题要求 (4)7.2论文形式 (5)7.3内容要求 (6)7.4撰写要求 (9)8.学位授予 .......................................................................................................................... (12)1.前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明确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保证培养质量,促进本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相关法规,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具有共性的专业学位标准提出了基本要求,是本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指导性文件。
各培养单位应参照本标准,并根据各自特点和企业需求,制定出更为详尽、更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
2.领域覆盖范围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的自然属性的一门学科,是包括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工程领域。
电气工程领域主要研究:电能生产、传输及其使用全过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与自动控制、市场化运营等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科学与工程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电能作为现代最主要的二次能源,其生产和传输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作为电能生产和传输而形成的“电力工业”的运行与管理的技术要不断提高;同时,电能的生产、传输、使用及其控制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或更新,向智能化、成套化、高效能发展,逐步与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电工技术与设备,因此本工程领域与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动力工程等工程领域均有紧密的联系。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我国各大高校每年都会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并在专业代码册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专业。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各个学科和专业的代码,我们特整理了《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供考生参考。
一、理工科类1. 信息与通信工程代码:xxx2. 控制科学与工程代码:xxx3. 化学工程与技术代码:xxx4. 机械工程代码:xxx5. 测绘科学与技术代码:xxx6. 土木工程代码:xxx7. 水利工程代码:xxx8. 环境科学与工程代码:xxx二、文史哲类1. 我国语言文学代码:xxx2. 外国语言文学代码:xxx3. 法学代码:xxx4. 哲学代码:xxx5. 制度经济学代码:xxx6. 政治学代码:xxx7. 社会学代码:xxx8. 新闻传播学代码:xxx三、医学类1. 临床医学代码:xxx2. 中医学代码:xxx3. 牙医学代码:xxx4. 药学代码:xxx5. 护理学代码:xxx四、艺术类1. 艺术学代码:xxx2. 设计艺术学代码:xxx3. 电影学代码:xxx4. 戏剧与影视学代码:xxx5. 音乐与舞蹈学代码:xxx五、农学类1. 农业资源利用代码:xxx2. 农林经济管理代码:xxx3. 园艺代码:xxx4. 物联网工程代码:xxx5. 食品科学与工程代码:xxx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学科和专业及其对应的代码,具体详细信息还需通过冠方渠道查询确认。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报考,努力备考,成就美好未来。
祝愿所有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硕士研究生考试是许多本科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下一步,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
考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应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求职需求的专业,因为这将对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工程领域代码:430114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领域简介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建造并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各类工程设施。
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领域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也涉及各类工程设施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领域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土木工程领域由教授、副教授等几十人的很强的学术队伍组成,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为企业和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研究生)应较好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守宪法、法律及学校和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风尚,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积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较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所在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在学的最长年限为5年。
申请提前毕业,需由指导教师写出详细的论文工作介绍(包括论文起始日期、阶段完成内容和水平等),经院系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提前毕业,原则上不得超过1年。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5~2.5年,其中集中学习和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26周);撰写学位论文或完成工程设计的时间从选题到答辩一般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联合培养,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
车辆工程(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车辆工程领域以铁路及城市轨道机车车辆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等研究为特色,重点研究高速﹑重载和轻轨轨道车辆设计﹑开发及应用中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
这些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强度及可靠性、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振动噪声及控制、智能融合及检测、车辆零部件可靠性基因工程等。
运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辆工程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是本学科的突出特点。
本专业领域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研究工作条件好,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部委及大型国企的科研项目,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
在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系统动力学﹑振动噪声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深入并具有影响力。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车辆结构可靠性及优化研究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用、结构动态测试、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结构应力测试与疲劳评估、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建模与算法、零部件结构与工艺协同设计、载荷谱建立理论与方法等。
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轨道车辆系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和载荷特征,涉及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列车纵向动力学、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以及主动悬挂技术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解决轨道车辆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重大技术问题。
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车内振动噪声模型及控制方法、乘客舒适性与声品质评价、轨道交通噪声理论与控制技术等。
4.智能融合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监测中的多源信号智能融合基础理论、融合算法、传感器资源管理优化、搭建融合系统和工程化设计方法。
研究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预测轨道车辆的剩余寿命。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类别、领域名称代码0251金融硕士0252应用统计硕士0253税务硕士0254国际商务硕士0255保险硕士0256资产评估硕士0257审计硕士0351法律硕士035101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2法律硕士(法学)0352社会工作硕士0353警务硕士0451教育硕士045101教育管理045102学科教学(思政)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45104学科教学(数学)045105学科教学(物理)045106学科教学(化学)045107学科教学(生物)045108学科教学(英语)045109学科教学(历史)045110学科教学(地理)045111学科教学(音乐)045112学科教学(体育)045113学科教学(美术)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45115小学教育045116心理健康教育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8学前教育045119特殊教育0452体育硕士045201体育教学045202运动训练045203竞赛组织045204社会体育指导045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4应用心理硕士0551艺术硕士055101音乐055102戏剧055103戏曲055104电影055105广播电视055106舞蹈055107美术055108艺术设计0552翻译硕士055201英语笔译055202英语口译055203俄语笔译055204俄语口译055205日语笔译055206日语口译055207法语笔译055208法语口译055209德语笔译055210德语口译055211朝鲜语笔译055212朝鲜语口译0553新闻与传播硕士0554出版硕士0651文物与博物馆硕士0851建筑学硕士0852工程硕士085201机械工程085202光学工程085203仪器仪表工程085204材料工程085205冶金工程085206动力工程085207电气工程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9集成电路工程085210控制工程085211计算机技术085212软件工程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4水利工程085215测绘工程085216化学工程085217地质工程085218矿业工程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5220纺织工程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085222交通运输工程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085224安全工程085225兵器工程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085227农业工程085228林业工程085229环境工程085230生物医学工程085231食品工程085232航空工程085233航天工程085234车辆工程085235制药工程085236工业工程085237工业设计工程085238生物工程085239项目管理085240物流工程0853城市规划硕士0951农业推广硕士095101作物095102园艺095103农业资源利用095104植物保护095105养殖095106草业095107林业[设林业硕士(0954)的单位不在此领域招生]095108渔业095109农业机械化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1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095112农业信息化095113食品加工与安全0952兽医硕士0953风景园林硕士0954林业硕士1051临床医学硕士105101内科学105102儿科学105103老年医学105104神经病学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09外科学105110妇产科学105111眼科学105112耳鼻咽喉科学105113肿瘤学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5运动医学105116麻醉学105117急诊医学105118中医内科学105119中医外科学105120中医骨伤科学105121中医妇科学105122中医儿科学105123中医五官科学105124针灸推拿学105125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105127护理学1052口腔医学硕士1053公共卫生硕士1054护理硕士1055药学硕士1056中药学硕士1151军事硕士1251工商管理硕士1252公共管理硕士1253会计硕士1254旅游管理硕士1255图书情报硕士1256工程管理硕士。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位代码430100)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现行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现有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批准,我校在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九个领域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学位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各专业领域介绍如下:机械工程(专业代码430102)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工程领域。
本领域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修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
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试验技术、机械性能分析技术、使用维修理论及技术。
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设备管理及使用维修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CAD/CAE)、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企业信息化技术、工业工程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动力工程(专业代码430107)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动力工程及热工装置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试验研究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研究方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适用工程领域工程领域名称:计算机技术代码:085211二、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1.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2.数据库与知识工程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4.嵌入式系统5.分布式计算与仿真6.可信计算7.智能信息处理8.计算机视觉与听觉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
一般用0.75年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
其中,必修课学分不低于13学分;综合环节不低于6学分;其余学分为选修课程学分。
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2-3门核心课程,但不计入培养计划,课程由导师和学生本人研究确定。
五、综合环节及基本要求1.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院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专业实践及实验环节,明确实践目的,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与管理办法。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院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2.文献综述报告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总数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并于第3学期初完成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领域代码:430114 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科学论文写作,培养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专门从事土木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与咨询的高级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2.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3.工程管理信息化4.房地产管理5.工程项目策划6.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7、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8、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9、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振和智能控制;10、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11、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12、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13、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14、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15、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16、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三、学习年限实行2年学制。
四、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五、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及课程学分六、实践环节.硕士生除了需要修满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外,其培养主要通过工程实践来进行。
采取双导师制,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点的作用。
硕士生以就业目标为对象,直接服务于就业目标的学习、实习、研发等活动,均属于应用与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参与导师课题的研发,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习等。
专业实训要提交实习计划,硕士生实践教学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实习实践报告由实习单位负责人和导师签署考核意见,考核合格后计相应学分。
七、研究环节1、、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源于工程管理实际,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于第二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指导小组组织答辩,通过后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
项目管理(领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类别(领域)代码:085239
类别(领域)名称:项目管理
类别(领域)英文名称:Project Management
授予学位类别:工程硕士
专业方向:
01工程项目管理
0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03工程法律与合同管理
04建筑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学制或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4学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习年限2~5学年。
培养目标:
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3.学位论文选题应根据实际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作为选题的依据,学位论文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
学分;
(2)如需选修本培养方案外的其他专业开设课程,须征得导师同意后到研究生处办理;
(3)课程设置标注○为必修课程。
学位论文要求
参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手册》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手册》。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负责人:日期:2012年06月。
环境工程领域代码:085229一、领域培养目标工程硕士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是面向环境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环境工程学科的研究核心是通过各种工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源,根据污染物特征分析,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等方法对各类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以防止、减轻直至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和保持环境质量等。
二、领域培养要求培养适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独立担任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学制与学分要求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为28学分,学位课为22学分,必修环节为2学分。
对于跨领域学科毕业和专科毕业的学员,应加修1-2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考试合格,不计学分。
学习年限总学分课程学分学位课学分学位课及格成绩其它课及格成绩3-5年3028227060四、培养方式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2.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第一导师由校内本学科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第二导师由研究生所在单位或地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协助第一导师的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