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与合金的结晶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43.09 MB
- 文档页数:5
金属材料的结晶金属材料的冶炼、铸造和热处理等加工工艺都伴随有结晶过程,结晶过程会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
研究金属材料的结晶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掌握金属凝固和结晶的规律,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
凝固——材料内部原子从不规则排列状态(液态)过渡到规则排列(固态)的过程。
结晶——材料内部原子从一种排列状态到另一种排列状态转变过程。
如工业纯铁从高温到低温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L 1538℃δ-Fe 1394℃γ-Fe 912℃α-Fe注:纯铁在770 ℃时发生磁性转变,该温度称为居里点。
第一节纯金属的结晶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和过冷度1.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可使用热分析装置进行测定(《教材》P36)。
由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可以看出,当液态金属冷却到某一温度时,在曲线上出现一个平台,该平台对应的温度即为纯金属的熔点(结晶温度)。
此现象说明金属在结晶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结晶潜热。
2. 过冷度过冷度⊿T = 理论结晶温度T0—实际结晶温度T n (过冷度⊿T﹥0——结晶的必要条件)(自由能⊿F﹤0 ——结晶的充分条件)实践表明,金属总是在一定的过冷条件下结晶的,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对同一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越大,则冷却速度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纯金属的结晶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形成晶核和晶粒长大。
(1)晶核的形成自发形核:过冷条件下,液态金属内自行产生晶核非自发形核:在液态金属中,外加细小的高熔点物质(2)晶核的长大晶粒呈平面状长大(纯金属,且过冷度很小)晶粒呈树枝状长大(生产中常见)三、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1. 晶粒大小和金属性能的关系晶粒的大小,习惯上使用单位截面积内晶粒的平均直径来表示,分为10级。
实践表明,细化晶粒能使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均得到提高(细晶强化),是生产中提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2. 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P39(1)提高过冷度,增加形核率;(2)采用变质处理;(3)结晶时附加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