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培训讲学
- 格式:docx
- 大小:16.62 KB
- 文档页数:4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de)检验,符合生产要求(de)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de)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二)面料检验(de)目(de)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de)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de)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de)正品率.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de)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de)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面料(de)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de)、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de)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de)准确度.同时对进厂(de)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de)辅料不予投产使用.(三)技术准备(de)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de)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de)制定和样衣(de)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de)重要手段.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de)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de)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de)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de)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de)要求进行.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de)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de)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de)检验依据之一.(四)裁剪工艺要求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de)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de)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de)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de)丝绺顺直以及衣片(de)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de)深浅.(4)对于条格纹(de)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de)连贯和对称.(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de)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数量和验片工作,并根据服装规格分堆捆扎,附上票签注明款号、部位、规格等.(五)缝制缝制缝制缝制是服装加工(de)中心工序,服装(de)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de)应用较为普遍,其作用在于简化缝制工序,使服装品质均一,防止变形和起皱,并对服装造型起到一定(de)作用.其种类以无纺布、梭织品、针织品为底布居多,粘合衬(de)使用要根据服装面料和部位进行选择,并要准确掌握胶着(de)时间、温度和压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de)效果.(六)锁眼钉扣服装中(de)锁眼和钉扣通常由机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据其形状分为平型和眼型孔两种,俗称为睡孔和鸽眼孔.睡孔普遍用于衬衣、裙、裤等薄型衣料(de)产品上.鸽眼孔多用于上衣、西装等厚型面料(de)外衣类上.锁眼应注意以下几点:(1)扣眼位置是否正确.(2)扣眼大小与钮扣大小及厚度是否配套.(3)扣眼开口是否切好.(4)有伸缩性(弹性)或非常薄(de)衣料,要考虑使用锁眼孔时在里层加布补强.钮扣(de)缝制应与扣眼(de)位置相对应,否则会因扣位不准造成服装(de)扭曲和歪斜.钉扣时还应注意钉扣线(de)用量和强度是否足以防止钮扣脱落,厚型面料服装上钉扣绕线数是否充足(七)整烫整烫人们常用“三分缝制七分整烫”来强调整烫是服装加工中(de)一个重要(de)工序.避免以下现象(de)发生:(1)因熨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造成服装表面(de)极光和烫焦现象.(2)服装表面留下细小(de)波纹皱折等整烫疵点.(3)存在漏烫部位.(八)成衣检验服装(de)检验应贯穿于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等整个加工过程之中.在包装入库前还应对成品进行全面(de)检验,以保证产品(de)质量.成品检验(de)主要内容有:(1)款式是否同确认样相同.(2)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单和样衣(de)要求.(3)缝合是否正确,缝制是否规整、平服.(4)条格面料(de)服装检查对格对条是否正确.(5)面料丝缕是否正确,面料上有无疵点,油污存在.(6)同件服装中是否存在色差问题.(7)整烫是否良好.(8)粘合衬是否牢固,有否渗胶现象.(9)线头是否已修净.(10)服装辅件是否完整.(11)服装上(de)尺寸唛、洗水唛、商标等与实际货物内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12)服装整体形态是否良好.(13)包装是否符合要求.(九)包装入库服装(de)包装可分挂装和箱装两种,箱装一般又有内包装和外包装之分.内包装指一件或数件服装入一胶袋,服装(de)款号、尺码应与胶袋上标明(de)一致,包装要求平整美观.一些特别款式(de)服装在包装时要进行特殊处理,例如扭皱类服装要以绞卷形式包装,以保持其造型风格.外包装一般用纸箱包装,根据客户要求或工艺单指令进行尺码、颜色搭配.包装形式一般有混色混码、独色独码,独色混码、混色独码四种.装箱时应注意数量完整,颜色尺寸搭配准确无误.外箱上刷上箱唛,标明客户、指运港、箱号、数量、原产地等,内容与实际货物相符.。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
1,原材料检查工艺
2,裁剪工艺
3,缝纫制作工艺
4,锁钉工艺
5,后整理工艺
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
(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
裁剪工艺:
(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
(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
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
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
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通用服饰生产工艺流程图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查验│→│包装│(一)面辅料进厂查验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目盘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查验,吻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第一要进行技术准备,包含工艺单、样板的拟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依据特别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比方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见效加工等等,最后经过锁眼钉扣协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查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查验的目的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质量量重要的一环。
经过对进厂面料的查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升服饰的正品率。
面料查验包含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查验面料能否存在损坏、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能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查验中均需用标志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含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查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样样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样样品种、不同样样颜色拥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查验,比方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可以吻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第一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包含工艺单、样板的拟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技术准备是保证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后成品吻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饰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饰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对服饰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
服饰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正确,规格齐备。
有关部位轮廓线正确吻合。
样板上应注明服饰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服装工艺图纸阅读及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1. 介绍
服装生产中的工艺图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工艺图纸的准确阅读和理解,可以有效提高服装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服装工艺图纸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符号,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的培训内容。
2. 服装工艺图纸的基本概念
2.1 工艺图纸的作用
服装工艺图纸是指用于表达服装生产过程中所需工序、规格、尺寸、工艺等信
息的图纸。
它可以指导生产人员进行制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
2.2 工艺图纸的内容
服装工艺图纸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草图
•尺寸标注
•缝纫方法
•工艺要求
•面料和配件要求
2.3 工艺图纸常见符号
在工艺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包括但不限于:
•\*: 表示重要特殊说明
•~: 表示平行缝
•\\: 表示对接缝
•^: 表示对边缝
3. 工艺流程培训
3.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服装生产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订单要求
•确认面料和配件的到货情况
•制定生产计划
3.2 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面料裁剪
2.缝制车缝
3.工艺加工
4.辅料缝制
5.质量检验
6.包装出货
3.3 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每个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返工。
4. 结语
服装工艺图纸的阅读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培训对于提高服装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服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确保产品质量。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
1,原材料检查工艺
2,裁剪工艺
3,缝纫制作工艺
4,锁钉工艺
5,后整理工艺
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
(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
裁剪工艺:
(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
(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
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
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6)裁剪推刀,要勤磨刀片,手法要稳,刀口要准,上下层误差不允许超0.2cm,立式推刀更应勤换刀片,发现刀口有凹凸现象及时更换,会导致跑刀,刀口不准等。
(7)钻眼定位和打线钉定位,撒粉定位三种方法,首先要测试钻眼是否有断纱,走纱等,通常
用打线钉解决这一块,打线钉时也要注意针不能太粗,针尖要锋利,另外就是撒粉定位虽
费时不容易造成残次。
(8)打号——打号要清晰,不要漏号,错号,丢号等。
(9)验片——裁片规格准确,上下皮大小一致,瑕疵片,有无错号,漏打刀口,可提前把残此片更换,注意按原匹料进行更换,注意整洁,无色差,然后分包打捆待发生产线。
缝纫制作工艺
A.上衣类按前后序制作
所有缝分1cm,机针用DB75/11# 针距3cm12针用顺色细棉线明线按样衣规格做0.6cm,特殊要求另示
1.修边—修剪毛坯裁片,去除画粉等毛边,参照样板的大小修边,注意净板和毛版的区分。
2.打线丁—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用撞色线为宜。
3.剪省缝—把省缝剪开,线丁里0.5cm为止,也不能过长和偏短。
4.环缝—剪开的省缝用环形针法绕缝,用纤边机嵌缝也可以,不透针透线为宜。
5.缉省缝—根据省的大小,将衣片的正面相对,按照省中缝线对折,省根部位上下层眼刀对准,由省根缉至省尖,在省尖处留线头4cm左右,打结后剪短,或空踏机一段,使上下线自然交织成线圈,收省后省量的大小不变,缉线要顺,直,尖。
另还应注意省根处出现亏欠变形6.烫省缝——省缝坐倒熨烫或分开熨烫,烫省时要把缝合片放在布馒头上,烫出立体感,在衣片的正面不可出现皱褶,酒窝的现象。
7.推门——将平面前衣片推烫成立体衣片,最好用版划样推烫。
8 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
,袖口,下摆衬。
9.压衬——用粘合机将衣片和粘合衬进行热压粘合,一般按照衬布和面料的耐热度粘合度去操作。
10.纳驳头——手工或机扎驳头,驳头按照净样版去做。
11 敷止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2.敷驳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3.拼袋盖里——袋盖里拼接,一般通用1cm做缝。
14.做袋盖——袋盖面和里机缉缝合。
15.翻袋盖——袋盖正面翻出。
16.滚袋口——毛边袋口用滚条包光。
17.缉袋嵌线——袋嵌线料缉在开袋上。
18.开袋口——a,烫嵌线袋牙,嵌线袋牙要粘衬,将其对折烫平,之后在反面画出口袋的大小,嵌线的净宽,b.缉嵌线,在衣片的正面,将嵌线料的反面朝上,根据画好的粉线辑线,距嵌线双折线1cm,该宽度为嵌线净宽起落针时要回针,缉线要顺直,c.缉垫袋布,将垫袋布的面朝上与衣片缝合,距线距第一条辑线1cm,两条辑线的长短要一致,起止针辑来回针,避免袋口毛出,在两缉线的中间将衣片剪开,开剪要直,离袋口大1cm处剪成Y形,注意不要剪断辑线也不要离辑线太远,d,缉兜布,将兜布放在衣片的反面,位置摆正,松紧适宜,将兜布的上口与嵌线料缝头缉合,缝头为0.8cm—1cm宽,注意不要缉着衣片,e,缉明线,在衣片的正面按袋口的边沿缉0.1明线,辑线要求按各款式的样衣和工艺。
F,封三角,将兜布放平,衣片向上掀起,袋口三角摆正,辑线2.3道封三角,增加牢固度防止袋角毛出。
G,单嵌线暗贴袋工艺要点,嵌线宽窄一致,袋角方正,无毛出现像;衣片的正面辑线与贴袋样板大小一致,兜布要服帖,无起链现象。
19.拼接挂面——手工或机缝拼接挂面。
20.敷挂面——挂面敷在前衣片止口部位,即敷过面。
21.合止口——门里襟止口机缉缝合。
22.修剔止口——止口缝毛边剪窄,剔薄。
23.扎止口——翻出的止口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4.叠挂面——将挂面和大身扎在一起,挂面按净板先画好长短位置,里和面的吃量一般为
1.5cm左右,分各款式的处理要求,注意反翘,门禁挂面自然往里有0.2cm自勾,但量要适中。
25.合背缝——背缝机缉缝合。
26.归拔后背——将平面后衣片按体型归烫成立体衣片。
27.敷袖窿牵条——牵条布缝上后衣片的袖窿部位。
28.敷背叉牵条——牵条布缝上背叉沿口部位。
29.封背叉——背叉封结。
30.合摆缝——摆缝机缉缝合。
31.分烫摆缝——摆缝缉缝分开熨烫。
32.扣烫底边——衣边折转熨烫。
33.叠底边——底边扣烫后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34.叠摆缝——将里子和面子的摆缝扎在一起。
35.合肩缝——肩缝机缉缝合。
36.分烫肩缝——肩缝缉缝分开熨烫。
37.叠肩缝——肩缝缝头与衬扎牢。
38.装垫肩——垫肩装在袖窿肩头部位。
39.归拔领里——领里归拔熨烫。
40.归拔领面——领面归拔熨烫。
41.敷领面——领面敷上领里。
42.合领子——领面、里机缉缝合,合领子的时候领里领面的正面相对,反面朝上,按净板合辑线,领尖两边4cm处要把控吃量,领里到领尖处和面领大小一致,吃势均匀自然翻吐。
43.翻领子——领子正面翻出。
44.绱领子——领子装上领窝,装领时要注重各部委对称,肩缝,领窝中间点都必须对点,领肩口处吃量要匀,不要撑拉。
45.分烫绱领缝——绱领缉缝分开熨烫。
46.压烫领脚——装领完毕后,将前后领圈放平用熨斗压烫绱领缝子部位。
47.归拔偏袖——偏袖部位,归拔熨烫。
48.合袖缝——袖缝机缉缝合。
49.分烫袖缝——袖缝缉缝分开熨烫。
50.挢袖叉——袖叉边与袖口贴边挢牢。
51.叠袖里缝——袖子面、里缉缝对齐扎牢。
52.翻袖子-袖子正面翻出,即缝袖山头吃势。
53.收袖山---收缩袖山松度或缝吃势。
54.绱袖__---袖子装在袖窿上,吃势均与,圆顺,注意绱到肩缝点时要看是否对位,容易出的问题有1,袖子前后不一致,三角袖,袖形偏左移右
55.压烫袖窿--装袖完毕,将袖窿按圆形放平(分段)用熨斗压烫绱袖缝子部分。
56.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
57.挢领下口--领里下口与大身挢牢。
58.叠暗门襟---暗门襟眼距间用暗针缝牢。
59.挢底边---底边与大身挢牢,一般建议用手缝V形三角镇,针距1cm/1针,要用透明线和细棉线,不许透针透线,各缝要对位,缝时松紧度要适中。
另有其余工序按款式
60,绱门禁拉链—门襟拉链要提前预缩,通风晾干后熨烫测试是否缩水到位,绱任何拉链首先要把
持吃量,有里面夹绱的,也有先挂面绱一道,再回装几种做法,注重对节点的对位,拉链两边的高低,绱好后检查是否交叉重叠,起波浪现象。
61,帽子——按款式另出制作工艺。
锁钉工艺要求:
锁钉——首先把衣服平铺各节点对好,找出净板扣眼位版,查看号型是否一致,点位时用笔要先测试,最好用消失笔点位,锁眼时要看用线要求,扣眼大小,一定要先看清楚样衣或问清楚在锁,锁眼时要注意底下无夹带衣服其它部位,线迹是否漂亮,有眼尾带结的,把锁好的衣服平铺好点扣位,要点在扣眼的中间位置,扣子有几种钉法(1)带垫扣的,垫扣放在衣服的里面,需从面上往下钉,在穿钉上面的扣子,绕回一般两次后回到面扣底打结,结疙瘩要打结实,需15磅拉力测试,确保结实。
后整理工艺:
大烫要检查熨烫台是否干净,蒸汽是否达到熨烫标准3.5气压,把持熨斗无尾水溢出后方可熨烫,门襟止口摆放平整直顺,注意推,归,拔,烫是对织物热塑变形的熨烫工艺,衣物表面不允许有烫亮,水印,烙印等,各部位熨烫平整,需风干后进行挂吊牌,挂吊牌的时候要细看各号型码,对号入座,检验完后在罩袋包装,把包装好的分号型颜色平放好,按比例打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