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0.05 KB
- 文档页数:1
65869 临床医学论文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影响骨科病患手术后疼痛的因素,以及探讨对其护理的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20xx 年3月~20xx年3月的320例骨科病患,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病患,对试验组的病患进行术前和术后的诊断,针对病患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平行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的护理措施,然后观测并对比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病患在整个试验结束后其疼痛的缓解情况。
结果:对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病患在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对两组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的缓解率达到了70.5%,平行对照组病患疼痛的缓解率则仅为52.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骨科疼痛严重影响病患的身心健康,其原因有很多种,为病患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
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病人的处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会导致病患出现本不该出现的疼痛,给病患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1]。
本研究随机选取20xx年3月~20xx年3月的320例骨科病患,分析研究其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结果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现将具体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随机选取20xx年3月~20xx年3月的320例骨科病患,其中男病患180例,女病患140例,年纪均在21.5~62.5岁之间,平均年纪为(38.5±10.5)岁。
320例骨科疼痛的病患中,有210例是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剩余110例是由较低暴力的损伤导致的。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两组病患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存在(P>0.05),可以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一般资料对比1.2 方法本研究中,对所有的病患最先都给予外部不定或者牵引术,经过手术前的准备及检查工作,对其进行开放式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或者采取人工关节的成形手术,手术以后,均采取康复训练。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体会摘要: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的影响,本文随机对84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平均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2例。
通过对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身体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90-02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已成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对骨科患者来说,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远期术后效果,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所以一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
通过近两年的骨科患者术后干预护理,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处理、体位改变引导等干预措施,快速而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身体恢复快,患者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随机抽取8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
其病理资料齐全,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病情、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组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15-69岁,平均(38.2±2.1)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胫腓骨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10例,手外伤3例,截肢1例,其他3例;干预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3-65岁,平均(32.2±2.3)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8例,手外伤5例,其他2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按照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患者主诉疼痛时常规给予止痛药治疗,以患者主动要求为主体,彼此关心和交流较少,护理投入精力有限。
励产妇多吃蔬菜,预防便秘,必要时可给缓泻剂。
留置尿管24h长期开放,24h后定时3h~4h开放尿管1次。
产后48h遵医嘱拔除尿管。
记录24h出入量。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按摩子宫以加强子宫收缩,评估术后切口疼痛性质,根据疼痛程度适当给予止痛剂。
2.3.2 防止感染 保持病室清洁,每日开窗通风;做好基础护理,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碘伏擦洗会阴2次。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感染加重心力衰竭。
2.3.3 防止栓塞 鼓励并帮助产妇经常变换体位,可在床上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被动或主动性活动,以防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2.3.4 其他 心功能Ⅲ级以上者不宜哺乳,遵医嘱给予维生素B6200mg,每天3次,口服;乳胀者加用生麦芽60g水煎服。
2.4 用药护理 在治疗用药中,要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如应用去乙酰毛花苷前应先数心率,若心率<60/min则不能给药,给药中要监测心率,给药后观察有无中毒反应。
硫酸镁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药,其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相近[2],静脉输注硫酸镁时,必须严密观察其毒性反应,认真控制硫酸镁的入量,每次用药前和用药期间,还应检查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不少于16/min,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随时备有10%葡萄糖酸钙,以便出现毒性反应时及时解毒。
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准确记录尿量,监测电解质变化。
应用扩血管药时要监测血压,严格控制速度,可使用微量泵。
输注白蛋白、血浆等血液制品时,严格执行输血相关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2.5 健康宣教 嘱产妇休养环境要安静,室内空气要清新,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会阴擦洗每天1次或2次。
饮食可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限制钠盐,指导合理的避孕方法。
3 小结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要重视疾病的早期识别,及时救治、正确护理、适时终止妊娠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