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与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5.62 KB
- 文档页数:1
如何分辨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是人体分泌器官,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调控着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代谢,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而甲状腺一出故障就会引起很多疾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
常常见到有很多患者分不清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囊肿,也会被混为一谈,把甲状腺囊肿当成甲状腺结节,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我们如何分辨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如何分辨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1.形态不同甲状腺结节是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
甲状腺囊肿是在甲状腺内含有液体的囊状物,肿块呈圆形,直径在2-5厘米左右,光滑、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与周围边界清楚,质地较硬,一般无压痛,核素扫描示“冷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2.病因不同甲状腺结节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具体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肿、炎性结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囊肿是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症表现,甲状腺囊肿一般被称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压迫周围静脉,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发生变性、坏死,间质内淤血水肿,液体积聚而形成囊肿。
如果血管发生破裂,则形成囊肿合并出血。
造成甲状腺囊肿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缺碘,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出现甲状腺囊肿,退行性病变。
3.其他区别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囊肿都可单发或多发,但甲状腺结节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甲状腺囊肿多数是单发结节,少见于多发结节。
4.二者相似之处虽然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囊肿有不同之后,但也存在相似之处。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囊肿的早期症状都不明显,除非病情加重,结节或囊肿变大,才会出现一些压迫症状,比如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沙哑等。
甲状舌管囊肿17例的CT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其CT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下特征:
1. 位置和形态:甲状舌管囊肿通常位于甲状软骨后方、舌骨下部附件区域,并呈圆形或椭圆形。
2. 边界:囊肿的边界通常清晰,并有明显的包膜。
3. 密度:甲状舌管囊肿的密度较低,常常与周围组织相比呈现为液体或半固体密度。
4. 内部内容物:囊肿内部常常填充液体、脓液或黏液等。
5. 增强表现:通常情况下,甲状舌管囊肿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加强或仅轻度强化。
基于以上特征,CT诊断甲状舌管囊肿时需要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密度、内部内容物,并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CT可以提供关于甲状舌管囊肿的很多信息,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影像学技术(如超声、MRI)及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此,建议您在具体的诊断过程中与专业医生进行交流和咨询,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
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cyst)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囊肿内常有上皮分泌物聚积囊肿可通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而继发感染囊肿可破溃形成甲状舌管瘘(thyroglossal fistula)。
病因正常的甲状舌管位于舌骨之前,管径1~2mm,与舌骨前面紧密相连,不能分离。
其发生始于胚胎第4周,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甲状舌管囊肿基,称甲状舌管。
甲状舌管沿颈部正中线下降,直至未来气管的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个侧叶。
在正常情况下,到胚胎第6周,甲状舌管开始萎缩退化。
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后,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10周后甲状舌管没有消失或退化不全,残留管状结构部分因上皮分泌物积聚,可在颈前正中舌根至甲状腺的行程内形成囊肿,是为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并形成瘘,则为甲状舌管瘘。
瘘管有3种形态:完全性瘘管,由盲孔直达颈部皮外;内盲管,开口于盲孔;外盲管开口于颈部皮肤。
发病机制甲状舌管囊肿发生在颈部正中线,可在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以舌骨附近最为常见,多位于甲状腺和舌骨之间。
舌骨平面以上的囊肿多位于中线,舌骨平面以下者可居中线或偏向一侧,以偏左为多甲状舌管囊肿常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薄,外为纤维组织包绕内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细胞上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合并感染者可有炎症细胞:囊壁内可有甲状腺组织。
囊内容物多为黏液样或胶冻样物质,其内含有蛋白质、胆固醇等。
本病也可发生癌变,1915年Ucherman首先描述了甲状舌管囊肿癌变,至今文献报道已超过150例,大部分为乳头状癌,也有滤泡状癌、鳞癌等。
但关于其来源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隐匿性甲状腺癌扩散而来,也有人认为是起源于甲状舌管囊肿壁内的异位甲状腺组织。
甲状舌管囊肿诊断标准(一)甲状舌管囊肿诊断标准引言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部肿块,需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和诊断检查来确定其诊断。
本文将介绍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标准,并总结了常用的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可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判断:1.颈部触诊:患者在颈部可能出现柔软、弹性团块。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囊肿形状、大小、内部结构等特征。
–CT扫描:对囊肿的位置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更明确的观察。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以确定囊肿的性质。
3.活检:通过活检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囊肿的良恶性。
4.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查患者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以排除其他甲状腺疾病的可能性。
常用诊断方法针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常用的方法如下:•临床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家族史等信息,帮助进行初步判断。
•体格检查:包括触诊、听诊等,可以发现囊肿的存在及相关的体征。
•影像学检查:超声、CT和MRI等,可以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帮助诊断。
•活检: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囊肿的性质。
•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查确定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结论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需要综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多种诊断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临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活检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诊断手段,能够准确判断和诊断甲状舌管囊肿。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其他颈部肿块进行鉴别,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合适的治疗措施。
注:该文章仅供参考,具体诊断请咨询专业医务人员。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cyst Thyroglossal cyst Q89.2】【概述】『张志愿主编《口腔科学第五版》』胚胎至第6周时,甲状舌管自行消失,在起始点处仅留一浅凹即舌盲孔。
如甲状舌管不消失时,则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
『资料』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是由甲状腺舌导管的残余上皮所发生。
甲状舌管囊肿常见于1-10岁儿童,亦见于成年人。
【病因】『资料』与甲状腺的发育过程有关。
【发病机制】甲状腺的发育开始于胚胎第4周,在咽底部第一、二鳃弓间形成甲状腺原基,然后经舌骨或紧贴舌骨前后,下降到颈部甲状软骨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叶。
下降过程中所形成的甲状舌导管,其内壁衬里有上皮细胞,在胚胎第6周导管开始退化,第10周全部消失,在口底的甲状腺原基部位则形成舌根的盲孔。
如导管不消失,可产生各种发育异常如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瘘和舌异化甲状腺等。
因此,甲状舌管囊肿是位于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即导管经过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常位于颈中线或其附近。
以发生在舌骨上或下部为最常见。
【临床表现】『张志愿主编《口腔科学第五版》』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
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
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临床上常见者多如胡桃大,位于颈正中部位,有时微偏一侧。
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
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舌骨体与囊肿之间可能扪得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故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
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可根据其部位和随吞咽移动等而作出。
有时穿刺检查可抽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
对甲状舌管瘘还可行碘油造影以明确其瘘管行径。
『资料』甲状舌骨囊肿虽为先天性疾病,但不一定生后立即被发现,一般在6-12岁发现,有时成年后才发现。
个别病人有癌变。
囊肿生长缓慢,呈球形,质软,边界清楚,大小不一,但以胡桃大小为多见,多无其他自觉症状。
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导读: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TDC)是一种先天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偶有癌变可能。
……
TDC 的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外形规则,内为清晰的液区,少数间有分隔。
病程长或伴有感染时液区欠清晰,内伴有数量不等的光点。
其后回声多增强。
肿物多与舌骨粘连或紧贴,且随舌骨运动(吞咽或伸舌) 而活动。
伴有瘘管形成时可探及由浅入深的中心暗淡的条索状结构与肿物或舌骨相连。
对声像图不典型者其诊断应注意与异位甲状腺、表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淋巴结炎、甲状舌管内异物及甲状腺囊肿等相鉴别。
以往有将异位甲状腺误诊为TDC 而手术切除的报道,因此对拟诊为TDC 的患者均应常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必要时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第1 页。
脖子侧面有疙瘩是怎么回事我们人体的构造是非常的复杂,然而身体也特别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很多人会发现脖子侧面有疙瘩这样的症状,往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虽然他不痛不痒,但是我们都知道脖子是甲状腺比较密集的部位,一旦出现有疙瘩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之后再对症下药,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脖子侧面有疙瘩是怎么回事。
脖子侧面有疙瘩是怎么回事一、甲状舌管囊肿(瘘)是与甲状腺发育有关的先天畸形。
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是由口底向颈部伸展的甲状舌管下端发生的,以后该管自行退化闭锁。
若退化不全或未退化,可形成甲状舌管囊肿。
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出现圆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不与皮肤粘连,随伸舌而上下移动。
有时继发感染而破溃,形成甲状舌管瘘。
治疗应采用手术切除;合并急性感染者,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切除。
二、颈淋巴结结核是结核杆菌经鼻咽部、扁桃体等处侵人引起的,少数继发于肺结核。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表现为颈部单侧或双侧出现单个或多个成串肿大淋巴结。
病变多数位于颌下区及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
早期,淋巴结肿大,质韧无痛,散在而活动,以后逐渐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移动的结节性肿块。
晚期,肿大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变、液化,形成寒性脓肿。
脓肿溃破后流出豆渣样碎屑或米汤样稀薄脓液,日久潜行蔓延,形成不易愈合的窦道或溃疡。
部分病人有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结核病全身症状。
患者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视具体情况而定。
早期病变较局限可作切除;形成寒性脓肿尚未破溃时,可穿刺抽尽脓液,并注入链霉素或异烟肼溶液;已破溃者可行病灶刮除术,加强用链霉素或异烟肼溶液换药,伤口多能愈合。
三、慢性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头、面、颈、口腔的炎症病变。
一般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常位于颈侧区、颌下和颏下区。
体积不大,扁平,质中等,表面光滑,能推动,活动而互不粘连,可有或无明显压痛。
1例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异位甲状腺癌
袁杰;黄军;章书铭;张丹峰;王群;艾勇彪;杨丽
【期刊名称】《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1)1
【摘要】异位甲状腺(ectopic thyroid gland,ETG)是指颈前正常甲状腺位置以外的甲状腺组织,临床少见,多见于女性,发病率仅为1∶(10~30)万[1],异位甲状腺癌临床更为少见[2]。
本文就笔者经治的1例颈前原发性异位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2021年6月21日因“发现颈部包块2年余”就诊于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
【总页数】3页(P76-77)
【作者】袁杰;黄军;章书铭;张丹峰;王群;艾勇彪;杨丽
【作者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血管外科;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检验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异位甲状腺癌变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2.异位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3.异位甲状腺癌误诊甲状舌管囊肿1例
4.颈正中部异位涎腺误诊甲状舌管囊肿1例
5.异位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舌管囊肿与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导读:甲状舌管囊肿是发育异常性囊肿,由胚胎甲状腺形成过程中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遗留在深部组织内并产生分泌物积聚于组织内而成。
……
甲状舌管囊肿是发育异常性囊肿,由胚胎甲状腺形成过程中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遗留在深部组织内并产生分泌物积聚于组织内而成。
甲状舌管囊肿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异位甲状腺,多位于舌根或舌盲部的咽部,呈紫蓝色的瘤状突起,质地柔软,周界清楚。
患者常有语言不清,呈典型的“含橄榄”语音。
行同位素131碘扫描,异位甲状腺内同位素浓聚,此特点可与甲状舌管囊肿相鉴别。
2.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最常见的是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
质地多较甲状舌管囊肿硬,部位多局限于甲状腺体部与峡部。
穿刺检查可鉴别甲状舌管囊肿与甲状腺肿瘤。
甲状舌管囊肿的囊内容物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