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同步练习题17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97.01 KB
- 文档页数:9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人体内氢随化合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图中的水不是自由水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物质M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2.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
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3.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 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5.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
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1~5℃,贮藏时间会更长6.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④产生的能量太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都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D.探究酵母菌用哪种方式呼吸只要检测有无二氧化碳产生便可9.右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B.都产生CO2和H2OC.都是有机物的分解D.都有能量释放,并产生ATP2.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叶绿体D.丙酮酸+内质网3.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 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 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 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 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4.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细胞 D.肺泡5.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n/5m D.m/5n6.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7.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是…………()A. 白天、晚上都进行B. 白天进行,晚上停止C. 白天停止,晚上进行D. 光合作用停止时进行8.人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却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通过 ( )A.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B.乳酸进行无氧呼吸C.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D.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
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
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皿3:20℃;培养皿4:25℃。
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某植物细胞在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中,如果释放的CO2量大于吸入的O2量,则此细胞进行的是( )A.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C.酒精发酵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
A .在线粒体内合成 CO2B.在细胞质基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C. 部分形成 CO2,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D. 在线粒体内与[H] 结合生成水3.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A. 贮藏在葡萄糖中B. 存留于酒精中C. 存留于乳酸中D. 以热能形式散失4.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B.都产生CO2和H2OC.都是有机物的分解D.都有能量释放,并产生ATP5.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葡萄糖酶1丙酮酸酶2CO2和H2O乳酸酶3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6.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多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随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
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
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皿3:20℃;培养皿4:25℃。
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
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个表格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8.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12摩尔氧气所释放出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的有千焦A.3242 B.2322 C.3483 D.1952 9.下图是线粒体结构膜式图,图上标注的部位含有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10.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所有色盲一定是性染色体遗传②有氧呼吸是一定要在线粒体内进行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A.全部正确 B.全都不对 C.④D.①④11.关于动物体内的ATP的来源最完整的说法是 ( ) 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C.吸收作用D.呼吸作用12.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
呼吸作用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 在 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 2和 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 2 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 条件下,产生的 CO 2全部来自线粒体 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 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 .丙酮酸B .乳酸C .二氧化碳D .水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 .有氧呼吸产生的【 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不需要 O 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H 】的积累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5.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2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6.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7、下列 4 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 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 不产生 CO 2的试管为(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B .葡萄糖+线粒体C .丙酮酸+线粒体D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8.食品罐头的铁盖上印有“若安全钮鼓起,压有响声,请勿购买”,铁盖安全钮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18O 2气体的容器内, 18O 2 进入细胞A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 CO 2 和 H 2OB .微生物呼吸,产生 CO 2和C 2H 5OH C .乳酸菌呼吸,产生 CO 2和 C 3H 6O 3D .酵母菌呼吸,产生 CO 2和 H 2O9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 4 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风干, (乙)消毒后浸水萌发, (丙)浸水后萌发, (丁)浸水萌 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ATP ⑤都能产生丙酮酸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2.酵母菌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推测()A.只有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只有无氧呼吸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3.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4.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H2O B.葡萄糖→丙酮酸→O2 C.葡萄糖→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CO25.要检验绿色植物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放出CO2,以下哪一种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D.用一株幼小植物6.如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C.6部分可来自叶绿体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7.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少( )A.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D.ATP水解成ADP和Pi 8.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A.都需要氧气B.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C.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都能产生中间产物丙酮酸9.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有()①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①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真核细胞,核孔数量多①细胞内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①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DNA和蛋白质①内质网可以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快速有序进行①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都较多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实现的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2.某兴趣小组同学拟采用图装置对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进行探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为对比实验,甲、乙组均为实验组B.培养液的体积、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两组应该保持一致C.一段时间后甲、乙注射器活塞均会上移,乙上移距离更大D.将产生气体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后,乙装置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更长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时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B.可以用黑藻、蓝藻、绿藻等藻类植物做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
C.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选择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是最佳的实验试剂组合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属于因变量4.缺氧时,金鱼的非乙醇代谢组织如大脑、肝脏等细胞中进行正常的乳酸发酵,丙酮化下重新氧化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形成乙醇,乙醇可通过鱼鳃自由扩散到周围的水体中,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鱼骨骼肌细胞和肝脏细胞都能表达乙醇脱氢酶B.过程①①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①过程不能产生ATPC.图中乳酸脱氢酶催化作用的本质为降低①①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金鱼将乳酸转变成乙醇的机制可以避免由于乳酸在体内积累而导致的中毒5.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①或过程①①B.在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①C.低温下苹果细胞中过程①①的速率升高D.乳酸菌细胞中O2参与过程①6.农田土壤板结时,土壤中空气不足,会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故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B. 细胞质基质C. 线粒体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3.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根本区别是……()A. 丙酮酸继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途径不同B. 全过程都没有氧分子参与C. 释放的能量及生成的ATP数量不同D. 丙酮酸继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酶不同4.一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一个高能磷酸26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5.下列哪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变形虫B、乳酸菌C、团藻D、水螅6.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和ATP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细胞呼吸都与酶和ATP有关B.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具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C.如果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D.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7.当人在轻度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会增加 B.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加C.线粒体中酶的数量会增加 D.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数量会增加8.图5-3-1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短跑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图5-3-1A.曲线 aB.曲线 bC.曲线 cD.曲线d9.由于通风不良,粮食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自热”现象,其原因是 ( )A.气温过高 B.种子细胞呼吸C.种子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D.空气温度过低10.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①C6H12O6+6O26CO2+6H2O+能量②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③C6H12O62C3H6O3+能量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11.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高12.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一课时细胞呼吸产生能量、有氧呼吸1.细胞呼吸与有机燃料燃烧的相同点是A.都需要温和的条件B.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能量都是逐步释放的D.有机物均需要酶的催化2.下图表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的场所是A.①B.②C.③D.无法确定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在大量合成ATP的同时,还伴随着A.丙酮酸的消耗和CO2的产生B.氧气的消耗和水的产生C.葡萄糖的消耗和CO2的产生D.水的消耗和水的产生4.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B.与[H]结合生成水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5.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6.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 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7.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8.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9.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此图表示______的过程,图中(一)(二)(三)进行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呼吸习题1、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2、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类型属于( )A.厌氧B.自养C.好氧D.兼性厌氧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B.需氧呼吸在第三个阶段形成水C.蓝藻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生ATP⑤都有丙酮酸生成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5、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葡萄糖酵解反应在③处完成B.①②③处均产生ATPC.②处发生 H与O2的结合反应 D.②处产生二氧化碳6、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应是()A.白天适当降温B.夜间适当降温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 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7、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8、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mol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A.1A mol B. 2A mol C.3A mol D. 6A mol9、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①③④1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1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导致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13、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14、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A.细胞呼吸减弱B.细胞呼吸加强C.光合作用减弱D.促进了物质分解15、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四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 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 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16、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C.③的利用和⑥的产生在线粒体的同一位置进行D.原核生物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1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过程③消耗18、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1)图中A是,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5)结合图示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19、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2)①过程中产生的,最终进入到(填物质名称).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途径为(用图中数字表示).(3)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4)有氧呼吸产生的进入中,伴随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进入到ATP中(填是或否).(5)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20、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其产生的部位是.(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过程,写出该过程反应式.(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某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用酵母菌做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细胞呼吸练习题1. (2014届巢湖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后者产生的CQ更多B.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C. 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过程D. 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细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终散失到无机环境中2. 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 [H]经①T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讥:型.酒爸于暗反应B. [H]经②T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 [H]经②T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 ②T①产生的[H]和①T②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3.(2014 •汕尾模拟)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 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 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都用于合成ATPD. 有氧呼吸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4. 在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F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收量a100b83c64d77A. a条件下,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物除了CO2还有酒精B .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 1 /4C. c条件下,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基质D. 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5•呼吸作用通常利用的底物是糖类,通过呼吸作用将糖类氧化分解释放出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各种糖类都可以直接经呼吸作用氧化分解B.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被需能的生命活动所利用C. 呼吸作用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 糖类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既可以进一步被分解,也可以用于合成其他物质6. —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
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
量
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①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②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③C6H12O62C3H6O3+能量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3.将质量为xg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O2相对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
B.x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mol 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相对浓度为5%
D.在O2相对浓度为3%时,苹果细胞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
4.在呼吸过程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5.田间豌豆种子萌发的初期,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氧气吸收量大3到4倍,其原因是( )
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B.有氧呼吸比
无氧呼吸强
C.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D.呼吸作用比
光合作用强
6.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
被消耗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
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 )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8.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叶绿体
D.丙酮酸+内质网
9.一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一个高能磷酸26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10.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 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 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 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D. 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中
11.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
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
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速
率相等),问:在氧浓度为a时……()
A. 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
B. 67%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C. 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D. 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
12.让一只白鼠吸入放射性的18O 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 的化合
物是
A .二氧化碳
B .水
C .乳酸
D .丙酮酸
1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摩尔的CO 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
的葡萄糖,可形成CO 2 ( )
A .213a 摩尔 B.112
a 摩尔 C .6a 摩尔 D .3a 摩尔
二、填空题
14.参看如图所示各种呼吸过程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可供选项:
A.a →b →c
B.a →b →d
C .a →b →e
(1)水稻进行的是上面A 至C 中哪几种呼吸方式…………………………( )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是上面四种呼吸方式……………………… ( )
(3)蛔虫是上面四种呼吸方式中的……………………………………………( )
(4)写出可供选项中A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可以这项中B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可供选项中C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可通过检测培养液中是否
有酒精生成来鉴定,即取适量培养液并加入______,摇匀后看是否产生______颜色反应。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参加反应的O,反应稍长时间后,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是 __________。
(2)将酵母菌研磨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
器)。
往上清液、沉淀物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最终葡萄糖的量将分别______;如果加入的是丙酮酸,丙酮酸的量将分别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研磨得到的匀浆液在有氧的环境下
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①取一支灭菌过的试管加入2 mL酵母菌研磨得到的匀浆液和1
mL葡萄糖溶液,振荡摇匀,用胶塞堵住试管口;
②将试管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反应一段时间;
③取出试管,检测试管中是否有酒精生成。
以上实验设计有何不
妥之处?请指出并纠正。
a.不妥之处及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b.不妥之处及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呼吸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2.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机理。
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看出吸收的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是消耗葡萄糖的6倍关系。
进行无氧呼吸是,不吸收O2,释放CO2的量是消耗的葡萄糖的两倍。
所以x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3/6*180+(0.5-0.2)/2*180=0.15mol。
在O2相对浓度为5%时,通过计算,此时有氧呼吸不是太强,无氧呼吸也较弱,总体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在7%以下时,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4.D
5.此题是考查呼吸的一道综合题。
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我们知道在有氧呼吸中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
根据题意,二氧化碳比氧气大3—4倍,说明大的这3—4倍的二氧化碳来自于无氧呼吸。
设有氧呼吸消耗的氧为1 mol,则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为 1 mol,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4 mol,再根据有氧呼吸方程式求出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6 mol,根据无氧呼吸方程式算出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5—2
mol ,所以无氧呼吸占主导。
答案:C
6.答案:A
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化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脱下的[H],这一步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7.分析题干,细胞匀浆经离心后形成4层,这4层分布有不同的细
胞器。
c 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 2和ATP 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
马上就有CO 2和ATP 产生,可以推出c 层含有线粒体,它能利用
丙酮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另外要产生ATP 则一定需要ADP 做原料。
答案:C
8.答案:A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两个阶段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
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CO 2和H 2O 。
9.B
10.D
11.B
12.B
13.答案:D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 6H 12O 6――→酶2C 2H 5
OH(酒精)+2CO 2+能量。
即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2摩尔二氧化碳。
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
6H 2O ――→酶6CO 2+12H 2
O 能量。
即人体内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6摩尔二氧化碳。
所以消耗同样的葡萄糖,人体产生的二氧化
碳的量是酵母菌的3倍。
二、填空题
14.(1)AC (2)C (3)B (4)—(6)略
15.解析:(1)加入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与酒精反应产生灰绿色颜色反应。
参与有氧呼吸的O首先转移到反应产物H2O中,H2O参与有氧呼吸则其中的O转移到反应产物CO2中。
(2)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先转变成丙酮酸,之后在线粒体中丙酮酸被氧化分解。
答案:(1)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灰绿色H2O、CO2(2)减少、不变不变、减少
(3)a.试管口不能用胶塞堵住,这样无法保证有氧环境,应该用
棉塞堵住试管口
b.无对照组,应该再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酵母菌研磨得到的匀浆液和1 mL蒸馏水,振荡摇匀,用棉塞堵住试管口,其他条件与实验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