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0.86 KB
- 文档页数:10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 合理的是()A. 花香四溢分子很小, 质量也很小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 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 滴水成冰温度降低, 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 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 分子性质发生变化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 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 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 氮气二氧化碳D. 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3.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 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 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 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 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4.空气成分中, 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5.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 星火燎原B. 水滴石穿C. 积水成渊D. 披荆斩棘6.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 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 导电性B. 延展性C. 导热性D. 抗腐蚀性7、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相同B. 质量相同C. 电子数不相同D. 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8、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 ④是一种阴离子D. ②容易得到电子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Al3+——铝离子B. 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10、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 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 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 其化学性质相同1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 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一、单选题1.“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镁等,这里的“钾”和“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石子D.细沙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氧气的验满C.取固体药品D.倾倒液体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葡萄酿酒C.冰雪融化D.酒精挥发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的说法合理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会发光、放热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通过加压降温,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 B.NO2C.N D.SO2 7.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B.食盐和沙子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8.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Ru B.原子序数为44C.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 g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49.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变成了新的分子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D.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10.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别装于Y 形试管的2 个支管,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2 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
观察到a 燃烧,b 和c 不燃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只提供热量B.a 与c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b 与c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D.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入空气中11.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B.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D.木材着火,用水扑灭12.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2、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5、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A.在Ca(OH)2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C.在Ca(OH)2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4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7.、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8、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0、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l:35.5K:39Fe:56一、选择题。
1、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生锈2、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干冰B.黄金C.金刚石D.氯化钠4、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针筒里的气体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湿衣服变干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D.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氧气验满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6、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化学式为(FeHCON343244是()A.组成血红素的元素有五种B.血红素中的碳、氢、氧、氮、铁的质量比为34∶32∶4∶4∶1C.血红蛋白与CO的结合能力远远大于它与O2的结合能力,CO能破坏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导致人缺氧而窒息D.1个血红素分子中原子个数共有75个7、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9、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10、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既可以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以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②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④既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九年级化学(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学校姓名班级考号题号一二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5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过一会儿饮料瓶表面变得潮湿,说明空气中有()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氧化铁的化学式:B.硫酸钠的化学式:C.一个钙离子: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氧气验满C.取用固体粉末D.滴加液体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百炼成钢C.水滴石穿D.轮胎爆炸5. 要准确量取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①的量筒②的量筒③的量筒④滴管.A.①B.②④C.③④D.①④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大,与二者分子构成不同有关D.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7.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氮气B.氯酸钾、酒精、水银C.洁净的空气、干冰、液态氧D.黄铜、石灰石、铁钉8. 月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电器使用中发生了火灾,直接用水扑灭,再断开电源B.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防火势扩大C.火灾发生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并拨打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9. 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知识或事实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生铁中的含碳量较钢高,韧性比钢差C.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对铝起保护作用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增加10. 年月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完整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已知A+3B=2C+3D中, 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23B. 46C. 92D. 962、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 其中“a”代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Al3+——铝离子B. 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 H2OB. NaHCO3C. Ca(OH)2D. H3BO3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中子数B. 质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6、在化学王国里, 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ˉ⑦H2O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7、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 立即打开弹簧夹, 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 ①B. ②C. ③D. ④8、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石灰石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 纯净物: 氧气、干冰、水银B. 肥料: 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 单质: 金刚石、铁粉、黄铜D. 盐: 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 既涉及碳循环, 又涉及氧循环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 气体从导管b进入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 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1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硫酸钾[K2SO4]B. 尿素[ CO(NH2)2]C. 硝酸铵( NH4NO3]D. 磷酸二氢钾[KH2PO4]1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2013—2014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九年级化学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活性炭吸附有色、有毒的气体B、铅笔把字迹留在纸上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石墨在空气中燃烧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的电子数3、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
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
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中子数为88B、核外电子数为53C、核电荷数为131D、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g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D )A、硅B、铁C、铝D、氧5、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是()A、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B、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C、水生植物繁殖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6、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B、食盐和泥沙C、食盐水D、铁粉和铜粉7、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B )A、X2Y3B、XY3C、X2Y6D、 X2Y48、葡萄糖与氧气作用是构成生物呼吸的主要反应:C6H12O X+6O2=6CO2+6H2O,其中X的数值为( B )A、3B、6C、9D、129、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C )A、mg水受热形成mg水蒸气B、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C、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D、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
10、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都是黑色固体B、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11、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正确的是( B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 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12、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D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D、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13、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B )A、石灰水B、稀盐酸C、水D、洗洁精1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15、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 】A、一氧化碳B、甲烷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D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17、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D 】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18、鉴别H2、CO及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 )A、根据燃烧产物的不同B、根据燃烧时火焰的不同C、根据是否能发生爆炸D、根据密度大小19、我国决定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燃料D、燃烧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是因为它不含硫元素和氮元素20、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B )A、甲烷、天然气、CH4B、乙醇、酒精、C2H5OHC、甲烷、沼气、CH4D、一氧化碳、煤气、CO2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B )A、CO与CO2B、CH4与O2C、O2与N2D、CO与CH422、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根据( D )A.颜色B.溶解性C.可燃性D.燃烧后产物23、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 C )A、都有发光、放热现象B、反应都很剧烈C、都是氧化反应D、都要达到着火点24、证明石油是混合物的事实是( C )A、有的显黑色、有的显棕色B、有气味、比水重C、无固定的熔点和沸点D、含有碳氢两种元素25、我国部分省区最近发生了多起小煤窑瓦斯(甲烷)爆炸,造成人身伤亡的恶性事故,从安全角度,你认为采取下列措施得当的是( C )A、进入矿井前,必须做灯火试验B、准备好灭火器材C、巷道内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D、进入矿井必须戴呼吸面具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C、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27、下列物质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同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 A )①甲烷②木炭③氢气④石蜡⑤酒精⑥一氧化碳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8、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C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29、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30、实验室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混合加热制甲烷。
则下列装置中,可用于制甲烷的是( B )二、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共同10分,每小题2分)31、 Al + 3O 2 点燃 Al 2O 332、C 2H 5OH + O 2 点燃 2CO 2 + H 2O33、3C+ Fe 2O 3 高温 Fe + 3CO 2↑34、 CO+ Fe 3O 4 高温 3Fe + CO 235、 Cu 2(OH)2CO 3 加热 CuO + H 2O + CO 2↑三、真空题(共40分,第空2分)36、在化学反应A+B==C+D 中,f 克A 与B 反应生成m 克C 和n 克D ,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是 克。
37、在化学反应A+B==C+D 中,5克A 与足量的B 反应生成18克C 和BA C D2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克。
38、3克碳完全燃烧后生成11克二氧化碳,需要氧气克。
39、当你取回干洗的衣服时,会嗅到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散发出的淡淡香味,其实你已在不知不觉间吸入了一种可致癌的有毒气体——四氯乙烯( C2Cl4 )。
(1)、四氯乙烯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12:71 。
(2)、16.6g四氯乙烯中含氯元素的质量是: 14.2g 。
(3)、香港政府拟在今年内通过新法律,要求用装有活性炭的新型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气体含量约降至原来的1/30,这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0、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膜,白膜是___,白膜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除去白膜,应向其中加入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1、在H2、O2、CO2、CO四种气体中,燃烧放出热量高无污染的是___;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_____;固体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密度接近空气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液化后呈淡蓝色的是_______。
42、甲、乙、丙、丁是四种含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转化(1)甲+O2=乙;(2)甲+乙=丙;(3)乙+Ca(OH)2=丁+H2O;(4)丙+CuO=Cu+乙。
则甲为____;乙为__;丙为____;丁为____。
四、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43、现有碳和碳酸钙的混合物100g,在空气中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结果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00g,求原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
44.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 g 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5 g第二次加入5 g第三次加入5 g第四次加人5 g剩余固体的质量3 g 2 g l g 1 g(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D C B B B C C B D B A A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D B B D C C C A A C B B二、31、6 、3 ;32、3 、3 ;33、2 、4 ;34、4 、4 ;35、1 、2 。
三、36、m+n-f;37、15;38、8;39、(1)、12:71;(2)、14.2g;(3)、吸附;40、CaCO3 ;Ca(OH)2+CO2=CaCO3+H2O;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41、H2;CO;CO2;CO;O2;42、C;CO2;CO;CaCO3;四、43、82.6g44、(1)75%(2)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5 g稀盐酸后,3 g碳酸钙与15 g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03 + 2HCl === CaCl2 + H20 + C02↑100 733 g xx=2.19 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初中化学试卷马鸣风萧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