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课件快速汇总细则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42
商丘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商丘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736247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口相比,十年共减少390528人,下降5.04%。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198656户,家庭户人口为720942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0人减少0.4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83647人,占50.03%;女性人口为3678825人,占49.9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43下降为100.13。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71281人,占21.34%;15-64岁人口为5127852人,占69.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663339人,占9.0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4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706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3371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1870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9553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367人上升为349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978人上升为996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540人上升为432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7755人下降为27104人。
迪庆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来源:香格里拉网 2011-6-22根据国务院决定,迪庆州与全国一起,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委、州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三千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我州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州总人口为400182人。
二、人口增长全州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53518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46664人,增长率为13.2%。
平均每年增加4666人,年平增长率为1.25%。
三、家庭户人口全州共有家庭户91579户,家庭户人口为35803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91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23人减少了0.32人。
四、性别构成全州人口中,男性为213073人,占总人口的53.24%;女性为187109人,占总人口的46.7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10上升为113.88。
五、年龄构成全州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2810人,占总人口的18.19%;15-64岁的人口为301084人,占总人的75.24%;65岁以上的人口为26288人,占总人口的6.57%。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9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6.6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29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州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393人,占总人口的18.3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26789人,占总人口的81.66%。
其中,藏族人口为129496人,占总人口的32.36%;傈僳族人口为106910人,占总人口的26.72%;纳西族人口为46402人,占总人口的11.60%;彝族人口为16765人,占总人口的4.1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文章来源: 深圳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1-5-12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1035793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00842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349510人,增长47.79%,年平均增长率为3.98%。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503201户,家庭户人口为740241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3人减少0.5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27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11人,占45.8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7.74上升为118.34。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774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398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766人,占1.7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77901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823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56269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2014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8060人上升为171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2338人上升为2396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52170人下降为4405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2034人下降为8883人。
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11.05.03•【字号】•【施行日期】2011.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体市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12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注1):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注2)为2301914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673773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281414人,增长37.53%。
平均每年增加628141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4%。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00人,占39.00%,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46492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512078人,增长159.08%。
平均每年增加55120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9.99%。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251160户,家庭户人口为2058144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9人减少0.3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854752人,占51.50%;女性人口为11164396人,占48.50%。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68上升为106.18。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985634人,占8.63%;15-64岁的人口为18703674人,占81.2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329840人,占10.1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1.34个百分点。
焦作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焦作市统计局2011年7月1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焦作市和市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广大普查工作人员通过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353986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3288816人相比,10年共增加251044人,增长7.63%。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73253户,家庭户人口为339895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8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7人减少0.08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96192人,占50.74%;女性人口为1743668人,占49.2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85下降为103.0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67623人,占18.86%;15~64岁人口为2608612人,占73.69%;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3625人,占7.4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8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928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4190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3543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6012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206人上升为760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979人上升为1813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3054人上升为4620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5694人下降为186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