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水库溢洪洞进口岸坡连接型式优化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243.46 KB
- 文档页数:3
泾川县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1.1项目背景中型灌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粮、油等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泾川县黑河灌区渠首枢纽、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破损十分严重,致使水资源利用率偏低,“卡脖子旱”频繁发生;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不适应现代化水利发展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型灌区实施以节水为中心的节水配套改造显得十分重要、迫在眉睫。
1.2灌区基本现状黑河灌区由已建成的七千关、里口和丰收3条千亩自流渠道合并组成。
灌区分布在海拔980—1022米之间的黑河川区,灌区东西长25.3公里,南北宽0.5—0.9公里,呈窄长形带状分布,是本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全灌区于1970年开建以来,共建成独立自流引水渠首3座,干渠3条18.3公里,支渠3条15.9公里,各类建筑物382座。
设计灌溉面积 1.2415万亩,多年实灌面积1.0504万亩,受益区有太平和高平2个乡(镇)12村1.04万人。
黑河灌区设有管理所,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8名,隶属县水务局管理。
灌区经营收入主要以农业灌溉水费收入为主,农业供水成本水价32元/亩,现行水价为17元/亩,年水费收入16.4万元,综合经营收入1.3万元。
目前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渠首枢纽工程,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工程设计标准低、质量差、冲砂闸断面设计窄小,溢流坝和进水闸年久毁坏严重,致使该灌区渠首引水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渠道输水能力差,特别是田间配套工程设施标准低,致使灌溉水利用率低,造成实际灌溉面积逐年减少;三是水价执行长期难以到位,水管单位入不敷出,严重亏损,该灌区现行水价仅占成本水价的53%,而且水费回收率低,造成水管单位连年亏损,职工工资没有保障,更没有资金维修工程设施;四是现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渠道衬砌率低,水量渗漏损失严重,致使渠系水利用率低,单方水产量不高,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溢洪洞的设计溢洪洞位于大坝右岸,由引渠段、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总长602.5m,进口高程为▽587m,隧洞出口高程为▽490.35m。
是黑河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泄洪建筑物之一。
(1)进口段采用喇叭进口,导墙也采用控制段的设计堰顶O点上游三圆弧的半径及其水平坐标值为H=6mR1=0.5dH=2.1ma=0.175dH=2.4mR2=0.2dH=3.312mb=0.276dR 3=0.04d H =0.48m c =0.282d H =3.384mO 点下游的曲线方程为: 1.851n d x kH y -= (式6.1)H d =(0.75-0.95)H max =9.53-12.07m实取H d= 12m所以控制曲线方程为: 1.85y 0.0604x= 按上式计算的坐标值见下表: 表6-2 Y 0.06 0.22 0.46 0.78 1.19 1.66 2.83 4.28 5.99 7.97 X 1 2 3 4 5 6 8 10 12 14对曲线求一阶导数:0.85dy0.0604 1.85dxx =⨯ 直线CD 的坡度为: 1dxdy = 故有: 0.850.0604 1.85x ⨯=1即 x c =13.175m ,y c =7.1224m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堰后控制段曲线OC ,坡度为m α=1的直线段CD 与曲线OC 相切于C 点。
控制段采用开敞式实用堰,堰顶高程为▽587.00,混凝土标号为C30,堰顶上游曲线采用三圆弧曲线,R1、R2、R3分别为6m 、2.4 m 、0.48m,上游堰面铅直;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 型曲线,曲线方程为y=0.0604x 1.85,下面与坡度为1:1的陡坡相切,反弧段半径为60m,堰顶设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各一个。
隧洞段的设计直线段和反弧段切点D 、反弧圆心坐标O 1,及反弧与平洞段切点E 的确定。
初拟E 点高程500m ,即y E =87,平洞段底坡1:40,反弧半径按(0.5~1.0)h max 确定, h max =601.16-493.7=105.9,故初拟反弧半径R=6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