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按摩手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经络按摩的常见手法与操作技巧中医经络按摩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对人体经络进行按摩刺激,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经络按摩的一些常见手法与操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疗法。
一、推拿法推拿法是中医经络按摩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操作时,按摩师用手指或手掌,通过推、揉、按、捏等动作,分别对人体经络进行刺激。
推拿法特点是节奏持续平稳,力度适中,能够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使用推拿法时,操作者首先要先获得正确的姿势。
坐姿或立姿都可,身体保持放松,双手放在受按摩者的经络穴位上,然后用手按、揉、推、按摩等手法进行按摩。
按摩时应注意手法节奏和力度的合理控制,同时要结合患者的病症和体质进行调整。
二、拍打法拍打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经络按摩手法。
操作时,按摩师用掌根、掌状手背等部位对经络进行有规律的快速拍击。
拍打法能够有效激活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对于疲劳、气虚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在使用拍打法时,操作者应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度。
拍打的节奏要快,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大会导致不适,太小则无法产生良好的刺激效果。
拍打时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以使身体适应刺激,达到疗效。
三、揉捏法揉捏法是利用手指和拇指对经络进行揉动的手法。
揉捏法可以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有助于治疗疼痛、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操作时,按摩师要用适当的力度,通过对经络穴位的轮揉、组揉、单穴揉等手法,使经络通畅,并且促进全身的健康。
在揉捏法中,操作者需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和时间。
手法力度要适中,过轻则无法产生刺激效果,过重则容易受伤。
同时,操作者要有耐心,逐渐加深揉捏的力道,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推拿法、拍打法和揉捏法等手法,对经络进行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应用经络按摩时,操作者需要熟练掌握手法的正确使用,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推拿简单手法及注意事项推拿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应用手法在人体经络上进行按摩和刺激,以调和气血、活络通经、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推拿手法繁多,但其中一些简单的手法可以用于日常保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推拿手法及注意事项。
1. 捶打法:用拳头或掌根在身体各个部位轻轻地进行捶打。
捶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经络气血畅通,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但是,应该避开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在使用捶打法时需要注意力度和频率,以免造成伤害。
2. 摩擦法:用手掌、指腹等部位在身体表面进行较强的摩擦。
摩擦可以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骨关节疾病和肌肉酸痛等问题。
在进行摩擦时,需要避开皮肤破损或有炎症的部位,避免用力过大引起疼痛。
3. 按压法:用手指腹、掌根等部位对特定穴位进行按压。
按压可以刺激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缓解头痛、眼疲劳等问题。
在进行按压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穴位和力度,并避免在骨头上直接按压以免引起伤害。
4. 揉捏法:用手指腹和掌根揉动身体表面的肌肉或肌肉附着点。
揉捏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酸痛等症状。
在进行揉捏时,需要注意力度,尽量避开关节和骨骼部位。
5. 推拿法:用手指、掌根等部位按摩经络,刺激特定腧穴。
推拿可以调整经络气血,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胃肠功能等。
在进行推拿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穴位和手法,并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伤害。
在进行推拿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量为宜:手法应适应个人体质和病情,不宜过度或不足。
过度的按摩可能会引起疼痛和肌肉松弛,而不足的按摩可能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2. 避开禁忌:在进行推拿时,应避开身体的敏感部位和禁忌区域,如心脏、肾脏、腹部等。
如果有严重的疾病或近期手术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推拿。
3. 适时适量:推拿不宜过于频繁和过长时间进行,以免引起疲劳和伤害。
通常可以每天进行一到两次,每次10-30分钟。
4. 配合运动:推拿可以缓解肌肉酸痛和僵硬,但不代表可以取代运动。
正确的背部按摩手法正确的背部按摩手法一:背部经络常见的按摩手法简洁背部按摩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简洁的常见的背部按摩手法都有哪些呢?为此百分网我为大家带来简洁的常见的背部按摩手法。
背部经络按摩手法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
闭上眼睛,深呼吸。
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2、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
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头摇,把她的身体向外推。
3、连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
4、连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向右。
缓缓地停止摇。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
要保证她感到舒适。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渐渐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
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匀称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8、从背下部开头,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
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
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
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头,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
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
然后再回到臀下部。
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老年人背部按摩手法中医学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由于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
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
捶打可以刺激调整脏腑的功能。
老年人常会消失腰酸背痛和肌肉紧急,此时如接受轻柔的捶背。
不仅有利于肌肉放松,消退疲惫。
还能预防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
捶背还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
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
增加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
晚上临睡前捶背能助人宁心安神、催人入睡,是医治失眠的良方之一。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可以自己捶打。
经络按摩手把手教学舒缓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健康经络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以平衡气血运行,促进机体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长时间的坐姿工作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往往导致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的出现。
经络按摩手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身体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调理骨骼健康。
本文将介绍经络按摩的手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舒缓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健康。
第一部分:认识经络按摩经络按摩,又称穴位按摩,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它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穴位,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经络按摩主要包括按揉、推拿、捏、点、推等手法。
第二部分:经络按摩手法1. 按揉法:使用指腹、指尖等部位以适当力度在穴位上来回按揉,刺激经络气血的运行。
2. 推拿法:用手掌或指腹以适当力度按压并向一个方向推动,加强气血的循环。
3. 捏法:使用拇指和食指来夹捏某个穴位或某一部位的皮肤和肌肉,以刺激经络的活动。
4. 点法:用指尖或指腹直接按压穴位,给予较大的刺激力度以达到具体的治疗效果。
5. 推法:用手掌或手指来顺着经络的走向轻轻推动,促进经络的通畅。
第三部分:经络按摩手法示范1. 头部按摩:用指腹按揉头部的穴位,如百会、太阳、印堂等,缓解头痛、头晕等不适。
2. 颈部按摩:用双手掌掌心沿着颈椎两侧向上推拿,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
3. 肩部按摩:用手指和指腹在肩部周围的穴位上按压,缓解肩膀酸痛和肩周炎症状。
4. 腰部按摩:用双手掌掌心沿着腰椎两侧向下推拿,缓解腰痛和腰肌劳损。
5. 腿部按摩:用手掌和指腹在小腿和大腿上按揉,促进腿部经络的运行,缓解腿部疲劳和舒缓肌肉。
第四部分:经络按摩的注意事项1. 按摩要适度:按摩力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肌肉受伤或疼痛。
同时,按摩的时间也要适中,避免过长时间的按摩造成不适。
2. 选择合适的穴位:按摩时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或参考相关书籍或教学视频。
3. 频率和持续性:按摩的效果需要积累,不能期望几次按摩就能见效。
面部经络按摩指压手法欧式经络按摩:特点:将欧式掌面服贴、中式穴点指压、日式力道三者融会贯通,作用:促进营养的吸收,加快角子代谢,疏解脸部疲劳。
1、展油(按摩膏在手中打开):双掌合实交替包下巴3下至耳下——双掌交替侧包右脸颊3下——包额头过渡——侧包左脸颊3下——双掌服帖交替横向拉抹额头3下——双手四指服贴向外平抚眼部3圈至太阳穴点按。
2、左手固定于左太阳,右手横向拉抹额头,四指顺势从额中滑至右太阳:换另侧,手法同。
重复一遍手法作用:改善“川”字纹,放松头部神经。
3、右手拇指指腹轻滑鼻头、鼻梁至印堂顺左侧眉头、眉尾方向滑出,掌跟顺势服贴拉滑印堂至发际,三指顺势弓起施力加强两攒竹、印堂后拉滑至发际。
(换左手做,动作同)重复一遍手法作用:舒展抬头纹,缓解头部压力4、单边眼部打圈(双手交替做)左手固定于左太阳,右手中指由外眼角向手法作用:改善眼部皱纹及眼袋7、过渡动作:同动作5。
8、鼻子打圈,点迎香:双手从太阳穴滑额头至鼻翼向外打3圈后,中指点弹迎香3下; 过渡:从鼻侧滑至额头、太阳穴至脸颊。
9、脸颊打大圈:四指腹以打圈的方式向上提拉脸颊颧骨处 (下轻上重)。
6圈手法作用:提升、紧致脸颊肌肉10、爬拉咬肌(手法动作:提升嘴角)双手四指指腹微弓起来交替爬拉右嘴角至耳下,交替6下(换另侧手法同)。
11、握拳打圈(手法作用:深度疏通面部经络,增强肌肉弹性)(过渡动作:双手拉抹下颌)双手轻握拳以第二指关节面从下巴打圈至耳下——脸颊——眼下——太阳穴,左手固定,右手在额头打圈往返1遍后换左手在额部握拳打圈,手法同一双手握拳太阳穴同时加压。
12、交替弹脸颊(手法动作:加速面部血液循环,提升紧致皮肤)(过渡动作:双手拉抹下颌)双手四指交替呈扇形弹拨右边脸颊交替6下,(换另侧手法同)。
13、弹法令纹(手法作用:淡化法令纹) 双手四指同时向上弹法令纹6下。
14、衔接动作:A四指轻支撑于下巴处,双手拇指交替绕下巴推滑3遍。
传统经穴美容按摩10种基本技法传统经穴美容按摩法是以多种手法推拿经络循行部位或点按输穴,一方面通过经络系统调节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另一方面通过体表局部的物理效应来达到健美、养护肢体和皮肤的一种美容方法。
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物理疗法,在国外也有较长的发展史,至今已在手法上建成体系并应用于美容,但经穴按摩却是我国所独有的技法。
经穴按摩手法很多,本节只讲授美容保健中最常用的几种基本手法及一套头面部美容经穴按摩法。
传统经穴美容按摩常用基本手法1.抹法(1)动作要领用单手或双手拇指螺纹面紧贴皮肤由一点分别向两侧或双手交替做动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用力要轻而不浮,重不滞。
(2)应用适用于头面、颈项部和手掌部的美容或保健按摩。
(3)功效开窍镇静、醒脑明目。
2.揉法(1)动作要领以指或掌吸定作用部位,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
此法可分为指揉和掌揉两种。
指揉法是用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作用部位,掌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吸定于作用部位。
两种方法都要求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及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2)应用适用于头面、颈项、躯干及四肢。
(3)功效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氧的代谢及养分吸收,舒经通络,消肿止痛。
3.推法推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1)动作要领用单指的指腹(指推)或掌根部(掌推)或肘部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肘推),贴附于操作时指、掌或射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2)应用适用于头面,颈项、躯干、四肢或全身。
(3)功效活血去淤,温经通络,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4.运法(1)动作要领以建或指的螺纹面于作用部位做直线或环形的反复运摩和揉动。
(2)应用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
(3)功效活血止痛、放松肌筋、消除疲劳。
5.点法(1)动作要领以指端、屈指骨突部或肘尖,着力于体表部位,按压之。
此法分为指点法、屈指点法和肘尖点法。
指点法将力贯注于指端,着力于体表部位,一般用于较明显的输穴。
按摩绝对有效的经络⽳位以及绝密⼿法作⽤经络和⽳位的⼏种⼿段1. 点按找到⽳位后,⽤⼿指肚⼉使劲⼉往下按压。
2. 揉法⼿指按住⽳位做回旋转动,就是原地转圈。
要注意的是,⼀直要有向下压的⼒,让⼒量透下去。
除了⽤⼿指,还可以⽤⼿掌,掌根,可以根据⾝体的不同部位选择。
3. 敲打攥起拳头,轻重随意,沿着经络⾛⾏的线来回敲打4. 推法稍使劲,⽤⼿掌或者⼿指沿着经络移动,腿上的经要由上向下推,胳膊上的经要由下向上推。
5. 灸法灸法要借⽤⼀种中药——艾草,把艾条点燃悬放在⽳位上,或者沿着经络来回移动,艾条与⽪肤的距离因⼈⽽异,以⽪肤有温热的感觉为好。
还可以在⽳位于上放⼀块硬币⼤⼩的⽣姜⽚,放⼀撮艾绒在上⾯点燃,这⼜叫“隔姜灸”6. 按摩⼀定要找准经络,⽳位找不准慢慢来,离⽳不离经就⾏。
7. 痛点不明显的经络和⽳位按摩效果差,就像风筝线断了或半路打结了,要多按摩敏感的⽳位。
8. 敲打和按摩的作⽤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例如敲打胆经和胃经)。
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胆经的⽳位不仅特别多,有44个,⽽且还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条重点经络,它对⼈的健康状况来说太重要了,使⽤得当就会⽴竿见影。
⽽通过剌激胆经,我们也可以马上了解经络⽳位的很多神奇妙⽤,从⽽增强我们“求医不如求⼰”的信⼼。
说到胆经,先得说⼀下胆。
如果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溢,那早上起来⼀般会嘴苦。
有的⼈⾯⾊看起来好像蒙有⼀层尘⼟,这就是胆经堵塞了;经常偏头痛、坐⾻神经痛或乳线⽅⾯有问题,都是胆经有了⽑病;另外,妇科疾病都是胆经所主。
有的⼈⼀会⼉冷⼀会⼉热,也是胆经不调造成的;有的⼈⼼⾥有愁苦的事,经常需要叹⽓才能缓解;还有的⼈经常两肋疼痛,这些都是与胆经淤堵有关。
这些症状怎么去治呢?⼤家要记住:“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看胆经的循⾏位置,它循⾏到那⾥,就治那⾥的病。
胆经可以治偏头痛、颈椎病、肩膀痛、乳线⽷统疾病、两肋痛。
另外,股⾻头有问题、坐⾻神经痛、膝关节尤其是外侧⽼痛、腿经常抽筋、脚外踝经常扭伤,都是胆经不通造成的。
简易欧式面部经络按摩手法(按摩时间:15-20分钟)一、毛巾包头二、上洗面奶:五点法-打圈方式打散-按摩二至三圈-清洁三、上按摩膏:五点法-打圈打散-从面部带至颈部按摩手法:颈部动作:1、双手来回抹下颌。
2、左手中指、食指分开,右手中指、无名指在左手间自右至左打圈。
3、双手中指、食指上弹颈部。
4、双手轮换向上拍打颈部。
嘴部1、中指无名指沿嘴巴上下打圈。
2、用食指、中指轻提嘴角。
脸部:1、双手食指和无名指从下巴开始,分三线按摩:A、承浆到听会B、地仓库到听宫C、迎香到耳门,每条线重复三遍2、脸颊:双手在脸颊打大圈,点按巨髎和颧髎,重复三遍3、四指弹脸4、双手交替拍打脸颊鼻子部位:1、鼻头打圈,上提至神庭重压一次。
2、中指按压鼻骨至额头发际线。
3、双手四指轻托下巴,双手大拇指由上往下抹鼻纹。
眼部动作:1、捏眉骨,中指至太阳穴上提,同样方法轻按压下眼眶重复三遍。
2、双手四指分别做眼袋弹动。
3、双手四指自鼻梁向外眼角做安抚动作至太阳穴轻提。
4、中指、无名指围绕双眼做横“8”字动作。
5、双手交替提拉眼角皱纹额头:1、左手交叉成“V”形,右手中指、无名指交叉轮换安抚额部及太阳穴,由左至右,由眉毛至发际线。
2、双手中指、无名指以Z型安抚额部。
3、双手小鱼际安抚。
4、全掌安抚整个额部,按太阳穴耳部按摩:1、中指围绕耳朵打圈2、拇指揉搓捏耳屏。
3、食指中指作下插上提动作。
4、双手搓热捂耳朵头部按摩:1、双手拇指自神庭轮换按压至上星至百会。
2、拇指轮换按压鱼腰上平行于刚才按压部位。
3、双手五指揉压头皮,然后一手托头,一手揉头皮,4、空抓头皮,轻扯头发5、双手合十,空心敲头。
按摩手法教程
按摩是一种传统疗法,通过适当的手法和技巧,对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压和推拿,达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按摩手法教程。
1. 揉捏法:选定一个穴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拿,以温和的力度向上、向下或左右摩擦,频率以60-80次/分钟为宜。
此
法可疏通经络,消除疲劳。
2. 按压法:将手指或手掌放在穴位上,用适度的力量向下按压,保持一段时间后松开,重复数次。
此法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3. 推拿法:用手指或手掌在肌肉上按压,并配合适当的推拉动作,以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此法适用于肌肉疲劳、僵硬等问题。
4. 轻拍法:用手掌的冲击力量拍打在肌肉表面,从轻微到适度力度,适用于肌肉疲劳和淋巴排毒。
5. 揉转法:用双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捻,有助于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通。
6. 按揉法:用手指在穴位上做往返按压,配合适当的旋转动作,可刺激穴位,增加气血循环。
7. 穴位按压法:找到相应的穴位,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以
舒缓和缓解一些疼痛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按摩手法教程,按摩时需要注意手法轻柔温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伤害。
同时,按摩前应先将双手搓热,以增加手部的温度,有助于刺激穴位和放松肌肉。
按摩的频率和时间也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来决定。
如果身体有不适或有特殊情况,应先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经络按摩基本手法1、推法:用指、掌或肘部
着力于人体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2、拍法:用虚掌平拍患者
体表的一定部位。
3、按法:用指、掌或肘在
患者体表的一定位置着力按压,按而留之。
4、点穴:用指或肘从轻到
重按压穴位。
5、揉法:用指腹、手掌大
鱼际、掌根或全掌吸附在一定的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转动。
6、摩法:用指腹或手掌附
着在一定部位,作环旋抚摸动作(不带动皮下组织)。
7、擦法:用手掌、大鱼际
或小鱼际部位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
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
8、搓法:用双手掌面对置
地夹住或托抱患者肢体的一部分,相对用力作往返的揉搓。
9、抹法:用单手或双手的
指、掌紧贴皮肤,着力作往返移动。
10、捏法:用拇指和其他手
指对置在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夹挤,并辗转移动。
11、拿法:用拇指和其他手
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捏。
12、击法:用指或掌叩打体
表的一定部位。
13、摇法:用一手握或扶住
被摇动关节的近端,另一手在远端,作缓和回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