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2
铁力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设计者:邓立辉审核者:批准人:班级;:姓名: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2课时导学案【使用说明】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在书中画出或导学案上写上相关答案。
受知识的限制,可以本组讨论或质疑时提出共同解决。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2、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3、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重点难点】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成为企业主还要为企业的发展做计划,比如:您的企业与哪些企业或部门有联系、为了获取高利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哪些地方更适合建立分厂……§工业地域联系一、工业联系探究材料:教材P70页“工业联系”探究问题:1、(A)填空: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2、(B)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工业部门之间存在哪些直接或间接地联系。
二、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探究材料:教材P71页“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探究问题:3、(A)阅读课文后,我想你对“工业转移的原因”和“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问题会感到很简单,发表你的想法或答案。
4、(A)都听说过世界名表、名牌轿车;用过数码相机和其他电子产品。
那你知道哪些国家对世界高端产品拥有垄断权或是短时期内发展中国家所难以取代的吗?5、(B)对“工业集聚”的内容教材没有涉及到,那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工业集聚”及“工业集聚有何意义”。
三、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花点时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发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专业化产业区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国际商场四、工业与环境探究材料:A.教材P73页B.看图,不同工厂对环境的影响探究问题:6、(B)不同的工厂对环境有不同的影响。
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怎样选址?★课堂及课后作业完成“考试报”相关习题,课后阅读《新新学案》内容讲解及做练习题。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3.三大主要因素(1)运输;其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
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②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的区域差异,影响工业企业。
(3)集聚①概念: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②意义:(1);(2) ;【合作探究】工业区位因素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二课时)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学习目标】1.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联系(1)组成: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2)表现①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又是。
②工业部门之间形成或的联系。
③形成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①原因:各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及变化。
②表现: 重心的转移;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工业集聚: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1)开发区: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的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
序号:14 高一地理必修Ⅱ第三章第3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2课时)审核签名:编制秦小许编制时间:3月10日使用:高一(1-2)班完成所需时间:20+25分钟班级姓名第小组【目标解读】——定位定向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1.工业联系(1)工业生产系统的组成:______投入、______活动和______产出。
(2)表现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原因:表现︰①世界_____重心的转移;②_______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工业垄断:高质量的产品、迅速______的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一些________________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3、工业与环境【合作探究】读“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图”,完成1~2题。
1.在钢铁工业的生产系统中,各工厂间存在________联系()A.投入—产出B.共用基础设施C.商贸D.科技与信息2.与钢铁工业相关的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以钢铁冶炼为主体的工业地域,其主要目的是()A.集中排放废弃物B.降低生产成本C.寻求廉价劳动力D.垄断高端产品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服务与社会服务较为完备B.产品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4.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B.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集散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类型污染的工厂,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工厂属于乙类工厂的是()A.化工厂、炼油厂B.电镀厂、皮革厂C.发电厂、酿造厂D.造纸厂、砖瓦厂(2)有关左上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叙述正确的有()A.③处各类都可以B.④处各类都可以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甲类【巩固练习】1、关于下列工厂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织布厂④纺纱厂A、④③②①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2-4题。
内容: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2课时课时: 1 年级:高一编号: 17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自主学习任务】
一、工业联系
(1)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什么组成?
(2)如何理解“在生产链中,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供应商,又是消费者”?
(3)什么是“投入-产业”联系?
(4)不同产品的生产链,分别组成了什么系统?
二、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1).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如何?
(2).为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为什么仍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
三、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浙江温州等地区专业化生产程度很高,已形成了“一县一品”“一镇(乡)一品”的生产格局。
试分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合作探究]
讨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发展特色?
四、工业与环境
1.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污染工业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是否合理?为什么?
【自主检测】
读“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图”,完成1~2题。
1.在钢铁工业的生产系统中,各工厂间存在
________联系()
A.投入—产出B.共用基础设施
C.商贸D.科技与信息
2.与钢铁工业相关的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以钢
铁冶炼为主体的工业地域,其主要目的是
()
A.集中排放废弃物B.降低生产成本
C.寻求廉价劳动力D.垄断高端产品
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服务与社会服务较为完备B.产品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
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
4.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B.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方法技巧练
5.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类型污染的工厂,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工厂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A.化工厂、炼油厂B.电镀厂、皮革厂
C.发电厂、酿造厂D.造纸厂、砖瓦厂
(2)有关左上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叙述正确的有()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甲类
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A 2.B[
在钢铁工业的生产系统中,有的工厂的原料是上游工厂的产品,而产品是
下游工厂的原料,故它们间存在投入—产出上的联系;钢铁工业地域是与钢铁有关工业集聚的结果,其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集聚效益。
]
3.A[该镇服装产业对海外名牌服装进行来样、来料、来设备加工,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包括本地和国内,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但生产服务(全方位)与社会服务(全方位)较为完备。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
4.A[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
5. (1)B(2)A[题中左图表示了各点的位置,包括风向、河流位置;右图表示了不同工厂的污染类型,根据不同工厂造成的污染类型来进行合理布局即可。
]
方法技巧
课本活动思考
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来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①汽车厂;
④造船厂;⑤机床厂。
汽车厂、造船厂、机床厂的投入要素中包含钢铁厂的产出—钢材或钢板。
(P70)
活动探究
1.(1)电视机工业在20世纪后期已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日本、美国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机产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因此产量下降。
而中国劳动力密集,工人工资水平低,吸引国外众多电视机厂家到中国独资或合资经营,使得中国电视机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上升。
(2)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2.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硅谷”中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美国内地以及墨西哥、东南亚等地扩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P71~P72)
活动思考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的兴起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它使该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引进资金和技术,以明确的发展方向设立了许多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并且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的,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专业化协作、大规模生产,进而形成了经济专业镇。
它们具有“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特色。
(P72) 活动思考
1.①水泥厂、酿造厂都污染空气,工厂应建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都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③化工厂、炼油厂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工厂应建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同时还要保证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④发电厂、钢铁厂既污染空气又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工厂既要考虑建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还要注意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只考虑目前经济效益的观点是错误的。
工业生产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也会丧失。
淮河水质变坏会危及沿岸地区甚至整个淮河流域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加剧水资源危机的程度。
(P73~P74)
活动思考
1.墨西哥捷克匈牙利
2.江苏浙江广东沿海经济较发达(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P74~P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