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
- 格式:doc
- 大小:641.50 KB
- 文档页数:58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病历部分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27 分)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
抽查本年度5份归档病历。
准备10份病历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份病历扣1 分。
53.2.5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
抽查5份讨论病例。
准备10份病历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内容,每例扣 1 分。
53.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1 分)3.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抽查3份运行或归档病历。
准备6份运行病历,准备6份归档病历未执行本科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 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历最少扣0.5分)。
43.3.5手术科室制定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
查阅相关资料,抽查5份手术病历。
准备10分手术病历未制定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手术病例未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每份病历扣 1 分43.4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3.4.3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抽查2份运行或归档病历。
准备4份运行病历,准备4分归档病无临床路径表单,每份病历扣1分;未执行临床路径或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1分。
41案。
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 13 分)历3.5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
评审细则:
一、医疗服务标准
1.诊疗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中医诊疗规范;
2.医院是否建立科学的病案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填写、保存病案;
3.门、急诊医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4.是否建立中医临床路径,是否按照路径执行诊疗;
5.医疗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维护良好,是否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质量控制
1.是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每年进行医疗质量评估;
2.是否建立并实施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否及时处理和回复患者投诉;
3.门急诊中医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规范,用药是否科学合理;
4.是否建立并执行抢救、应急处置制度;
5.是否进行医疗意外事故的监测、评估和处理。
三、医院管理
1.是否建立健全的医疗事务管理制度,是否按照制度执行;
2.是否进行有效的队伍管理,是否建立职称评定制度;
3.是否进行完善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是否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4.是否建立和执行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5.是否建立和实施医药、物资采购制度。
四、师德师风和服务态度
1.医务人员是否遵守医德医风,是否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2.医疗服务是否人性化,是否注重病人的需求和体验;
3.是否建立并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及时处理患者投诉;
4.是否建立并执行医疗纪律和规范化操作制度;
5.医疗服务是否有改善计划和措施。
以上是一个关于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的例子,通过对医疗服务标准、医疗质量控制、医院管理、师德师风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考核,可以确保
医院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家要求并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当然,具体的
评审细则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第七章文化建设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第六章医院管理(40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二章队伍建设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第八章“治未病”服务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第三章医疗质量
第六章医院管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二章队伍建设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
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
第八章“治未病”服务。
(医疗质量及标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资料目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资料目录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材料目录1.1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①《***中医医院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文件,要求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明确的发展目标、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措施、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发展情况、中医药人才引进情况;②措施落实材料:2010、2011年度及2012年工作总结。
1.2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1.2.1医院年度工作计划能够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①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②2010、2011、2012年度医院工作计划:医院工作计划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体措施;③2010、2011、2012年度工作总结1.2.2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
①2010、2011、2012年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措施、资金投入情况;②2010、2011、2012年度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及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工作总结。
1.2.3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①〈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影响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有对策措施(每年一次分析,共3份);②应对措施实施记录或总结材料。
1.2.4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医疗质量及标准)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年版)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总体说明:一、原则上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骨伤医院,民营中医骨伤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
如医院无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四、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五、本细则所指重点专科为骨伤科的重点二级分科,检查评估临床科室建设部分时从抽取的骨伤科重点二级分科之外的其他临床科室中随机抽取。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5分)第二章队伍建设(95分)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80分)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第六章中医护理(60 分)第七章文化建设(50分)第八章“治未病”服务(4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350分)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7分)二、医院服务(17分)三、应急管理(9分)四、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7分)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第三章医疗质量(17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20分)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85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药械科资料目录(完整版)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资料目录5.1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
(2分)①2016-2018年共7次监督评价的记录②医院内使用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目录③2016-2018年药事管理委员会7次对医院使用的中药评价后审批继续按目录进行采购和使用的资料。
5.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26分)5.2.1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
①中药饮片库房②中药饮片调剂室﹙中药房﹚③中成药库④中成药调剂室﹙门诊中成药房﹚⑤周转库﹙备用药架﹚⑥中药煎药室5.2.2 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
①中药房远离各种污染源②中药饮片调剂室﹙中药房﹚:开窗通风、电风扇、除尘器、防积水、消防等措施③中成药调剂室﹙门诊中成药房﹚:开窗通风、电风扇、除尘器、防积水、消防等措施④中药煎药室:开窗通风、电风扇、除尘器、防积水、消防等措施5.2.3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8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面积≥40平方米。
中成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中药饮片调剂室﹙中药房﹚、中成药调剂室﹙门诊中成药房﹚的平面图5.2.4 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①中药房﹙中药饮片、中成药房﹚的设备﹙器具﹚清单②两个药房的设备﹙器具﹚清单5.2.5 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应。
①中药房人员的花名册②中药房人员的毕业证和资格证5.2.6 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①中药房负责人的资格证书5.2.7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
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民族医医院,民营民族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经省级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二级民族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
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
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
如医院无毒性民族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民族药饮片,则指标5.3.4的“4分”扣除,第五章“民族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6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民族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第二章队伍建设(95分)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第五章民族药药事管理(80分)第六章民族医护理( 60 分)第七章文化建设(55分)第八章“治未病”服务(4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350分)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7分)二、医院服务(17分)四、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7分)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第三章医疗质量(17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20分)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85分)(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三)感染性疾病管理(10分)(四)输血管理(15分)(五)医院感染管理(25分)第四章药事管理(35分)。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3年版)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9;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1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9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核心指标《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
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符合以下要求:比例1-比例2≥5%;比例1计算方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当年新招聘未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技术人员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数)*100%比例2计算方法:上年度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总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100%核心指标三: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不得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
总体说明:
一、原则上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
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
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
如医院无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第二章队伍建设(95 分)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
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
第六章中医护理(60 分)
第七章文化建设(55 分)
第八章“治未病”服务(40分)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350分)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7分)
二、医院服务(17分)
四、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7分)
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
第三章医疗质量(17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
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
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
(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20分)
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85分)
(三)感染性疾病管理(10分)
(四)输血管理(15分)
(五)医院感染管理(25分)
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
第四章药事管理(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