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工艺工法图集0618
- 格式:docx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49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工艺图册第 1 页第 2 页目录第一章转换层施工(全现浇向装配式转换楼层) (4)第二章预制柱吊装 (4)第三章预制墙板吊装 (7)预制外墙板安装节点示意图预制外墙板就位 (9)第四章异形墙板吊装 (10)预制PCF 板节点示意图预制飘窗就位 (13)第五章预制叠合梁吊装 (14)第 3 页第六章预制叠合板吊装 (18)专用吊架起吊叠合板预制叠合板安装节点 (21)第七章预制阳台吊装 (22)预制阳台板节点安装示意图预制阳台就位 (25)第八章预制外挂板吊装 (26)第九章预制楼梯吊装 (28)第十章灌浆连接 (32)第十一章后浇段连接 (35)第 4 页第一章转换层施工(全现浇向装配式转换楼层)1.工艺流程钢筋安装→模板支设→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钢筋校正→水平结构混凝土浇筑2.控制要点1)转换层分两次浇筑混凝土,竖向结构浇筑至板底停止浇筑,调整竖向钢筋定位,并用短钢筋固定钢筋骨架,防止浇筑水平结构时钢筋偏位。
2)待水平结构验收完毕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成型质量,特别是墙柱根部、反坎等部位,保证结构轮廓顺直,不缺棱掉角,保证楼面平整。
3)转换层应按深化设计预埋斜支撑连接件,确保定位准确。
4)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应在楼面弹出墙身定位线、控制线、各类中心线及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方便吊装时校核。
5)吊装前应对转换层进行全面质量会诊,排查影响吊装的各种因素,并做好记录。
3.质量要求1)钢套板厚度不小于 3mm,定位孔边到钢板边缘的间距不小于 20mm。
2)预埋螺栓安装中心线允许偏差 2mm。
4.质量关键控制点1)预埋插筋须经过两次校核: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第一次校核、混凝土浇筑后初凝之前进行第二次校核。
2)预埋插筋严禁短缺,短缺会造成锚固深度及,结构受力情况会发生改变且不便于后期位置校正。
5.图例钢筋定位钢板钢筋校正第二章预制柱吊装1.工艺流程预制柱识别→挂钩→起吊检查→起吊→就位→钢筋对孔→落位→安装斜支撑→垂直度调整→固定→松钩2.控制要点1)吊装时应根据吊装顺序识别预制柱构件,检查预制柱有无异常情况。
《万科住宅建筑构造图集--- 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工艺工法》是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编制的用于万科及其下属公司管理的建筑工程专用图集。
为了将系统配模的精度优势扩展到整个外墙,将外墙上及外墙以外的非结构构件,如后砌墙体、构造柱、空调板、外立面竖向薄板等统一为混凝土构件并与主体结构一次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取消抹灰。
本工法是在总结武汉、佛山、深圳、大连、西安、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公司应用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及系统配模经验的基础上,推出试行版。
供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万科工程中试用。
1 编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1-2001《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 DBJ01-89-200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2 适用范围万科及其下属公司在各地管理的新建及改、扩建的以采用实体混凝土外墙为围护结构的主流住宅项目。
3 主要内容本图集主要介绍全现浇混凝土外墙的具体做法,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办法、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以及结构拉缝、与外墙整体现浇配套的栏杆预留洞、钢副框、滴水线等细部设计处理的工艺节点和构造做法说明。
4 其他:4.1当采用全现浇混凝土外墙结构拉缝的做法时,其材料的防火、防水、保温、隔声及隔震性能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应确保水平缝、竖缝等部位滿足防潮、防渗水要求。
4.2本图集的做法必须与万科相关工程管理规定和流程配合使用。
空间多折面薄壁型现浇混凝土围护结构施工工法(含示意图)空间多折面薄壁型现浇混凝土围护结构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不仅在公共建筑物的适用性、合理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优越性都体现的较为突出,而且可以完成各种新颖独特的建筑空间造型,其复杂的外装饰面必须结合建筑材料特性分层设置,采用多层复合构造围护结构来满足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潮、耐火以及耐久等多种使用功能的要求。
本工法是利用现浇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以及与其它材料成熟的结合工艺,采用一种薄壁型现浇混凝土墙体来完成建筑物围护结构成型面呈空间多折面的造型。
为此我公司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实践和创新总结,形成了一套涵盖不同节点构造、成熟、快捷和经济的施工技术,解决了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空间精确定位、混凝土与钢结构柔性连接施工以及薄墙体的混凝土浇筑等问题,并在辛亥革命博物馆新建工程得到了成功应用。
我公司结合该工程实践编制本工法,以指导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
2、工法特点2.1精确三维定位采用钢绞线和多个立面或弯折角控制点进行空间精确定位,完成空间多折面的造型。
2.2 保证现浇围护结构成型质量结合设计特点,重点解决空间多折面薄壁型现浇混凝土围护结构与钢结构连接的问题,同时在施工中采用先安装墙体定位模板以及非定位模板逐步成型的方式,确保了现浇围护结构成型质量。
2.3 工艺简洁实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拍实及养护等方面的采用帆布袋等简洁而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解决了因多个倾斜折面存在而导致薄壁型墙体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易产生混凝土滑落、离析等混凝土振捣密实性问题及后期处理结构渗、漏隐患等难题。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空间呈不规则几何体的薄壁型现浇混凝土围护结构的施工。
4、工艺原理通过对围护结构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空间精确控制,混凝土与钢结构柔性节点的特殊处理,以及在外造型围护结构的钢筋铺设、绑扎、安装中采取的特殊稳固措施,同时对混凝土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等方法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成本投入、缩短工期的目的。
现浇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令狐文艳一、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热层施工→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支立基础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支立墙体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二)操作工艺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及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
2.垫层施工(1)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抹压平整。
(2)垫层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复核设计高程并按设计图纸和挡墙中线桩弹出墙体轴线、基础尺寸线和钢筋控制线。
3.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1)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不得混存。
有严重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油污等钢筋不得使用。
(3)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并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预留孔等应及时配合安装。
(4)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5)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 1.5m,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垫块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相同,垫块内预埋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来保证保护层厚度。
(7)钢筋连接方法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8)在绑扎双层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
稳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9)钢筋焊接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咬肉、裂纹、夹渣,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4.支立基础模板(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灌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
(2)模板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错台。
(3)模板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现浇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欧阳歌谷(2021.02.01)一、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热层施工→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支立基础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支立墙体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二)操作工艺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及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
2.垫层施工(1)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抹压平整。
(2)垫层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复核设计高程并按设计图纸和挡墙中线桩弹出墙体轴线、基础尺寸线和钢筋控制线。
3.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1)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不得混存。
有严重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油污等钢筋不得使用。
(3)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并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预留孔等应及时配合安装。
(4)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5)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1.5m,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垫块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相同,垫块内预埋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来保证保护层厚度。
(7)钢筋连接方法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8)在绑扎双层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
稳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9)钢筋焊接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咬肉、裂纹、夹渣,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4.支立基础模板(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灌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
(2)模板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错台。
(3)模板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编制说明
《万科住宅建筑构造图集--- 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工艺工法》是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编制的用于万科及其下属公司管理的建筑工程专用图集。
为了将系统配模的精度优势扩展到整个外墙,将外墙上及外墙以外的非结构构件,如后砌墙体、构造柱、空调板、外立面竖向薄板等统一为混凝土构件并与主体结构一次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取消抹灰。
本工法是在总结武汉、佛山、深圳、大连、西安、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公司应用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及系统配模经验的基础上,推出试行版。
供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万科工程中试用。
1 编制依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1-2001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 DBJ01-89-200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2 适用范围
万科及其下属公司在各地管理的新建及改、扩建的以采用实体混凝土外墙为围护结构的主流住宅项目。
3 主要内容
本图集主要介绍全现浇混凝土外墙的具体做法,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办法、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以及结构拉缝、与外墙整体现浇配套的栏杆预留洞、钢副框、滴水线等细部设计处理的工艺节点和构造做法说明。
4 其他:
当采用全现浇混凝土外墙结构拉缝的做法时,其材料的防火、防水、保温、隔声及隔震性能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应确保水平缝、竖缝等部位满足
防潮、防渗水要求。
本图集的做法必须与万科相关工程管理规定和流程配合使用。
本图集中标注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者外均为毫米。
5 节点详图索引方法
编制说明图集号
审核校对设计页3
加过渡页
做法说明:
无钢副框做法做法
质量控制点
做法说明:
空调板铝模一次成型做法
质量控制点
室内
室外 模板
拉缝材料
固定件 止水卡槽 室内
室外
模板
拉缝材料
止水卡槽 固定件
室内
室外
止水卡槽 拉缝材料
内装饰层 密封胶
室内
内装饰层 密封胶
裂缝
室外
止水卡槽 拉缝材料
朝日竖向拉缝节点Axis竖向拉缝节点
朝日水平拉缝错台节点Axis水平拉缝节点
竖向拉缝
横向固定件
竖向拉缝高度2000mm的场合
连接件
连接件的半段插入下部U型固定止水卡槽,
在对角位置安装两个。
上部U型固定止水卡槽对准两个连接件插入
并拼接密实。
型固定止水卡槽可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结构拉缝须验收后才能进行模板封
浇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
加固件
模板
模板
模板
模板
第五次浇筑
第三次浇筑
第四次浇筑
第二次浇筑
第一次浇筑
第三次浇筑第四次浇筑
第一次浇筑第二次浇筑
拉缝
加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