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生态音乐的价值、发展与未来
- 格式:pdf
- 大小:261.83 KB
- 文档页数:3
浅议高校音乐教育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摘要在探讨原生态音乐的精神文化价值基础上,论述了原生态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意义,及音乐教育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音乐教育保护传承发展原生态音乐是人们在劳动之中或劳动之余通过最直接质朴的方式把生活中最真实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音乐。
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非物资文化遗产,找到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发展高校声乐教育的新契机,应该说高校声乐教育是保护、传承与发展原生态音乐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一.原生态音乐的精神文化价值及其传承原生态是在自然状态下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的最原始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原生态音乐是人们在劳动之中或劳动之余通过最直接质朴的方式把生活中最真实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音乐。
它一直以原始古老的自娱自乐方式来表达心情,是在自然状态下保存和发展起来的音乐艺术。
原生态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与感情的载体,它伴随着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生产和交往一直以传唱的形式发展与延续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但是原生态音乐丰富的地区一般文化基础薄弱,经济也相对落后,他们的音乐传承基本上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来实现。
在“新农村”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号召下,那些古朴的传统与习俗必然要被破坏,特别是原生态音乐,毫无疑问也会受到先进文化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如何才能传承和发展祖辈留下来的音乐文化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以什么形式去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了。
近年来,随着原生态音乐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其独特的美深深地震撼着越来越多的人们,除了人类学家和音乐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抢救和保护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队伍中,他们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搜集、采录、整理和研究原生态音乐,为其保护与传承做着不懈努力。
时至今日,音乐家在原生态音乐的搜集与采录方面已经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人类学家关于原生态音乐的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也是成果斐然,但这些成果并未能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素材源泉,与高校声乐教育重视的原生态音乐唱法和发声演唱技巧方面的教学一直未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高校培养的声乐专业学生演唱的原生态音乐似乎总是缺乏原生态的“味儿”,而民间的艺技却没有传人,这块瑰丽的民族瑰宝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和利用。
原生态音乐感受编号:114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学号:101603044姓名:xxx浅析原生态音乐初次接触到原生态音乐,是在老师的课堂上,就产生了浓烈的好奇感,接触下来,虽然还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但是它带给我了强烈的震撼,却是怎么也不可磨灭的。
说起“原生态”这个词,它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而原生态音乐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东西,它们都有原生形态的演唱环境和独特唱法。
也许歌唱是人类最直接、自然地表达情感的方式。
面对原生态音乐,我想的是不管是否听的懂,干脆放弃我们已有的美学常识和判断标准,用心去感觉,也许就会收获一种非常新鲜的感受,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欣赏方式。
在我看来,即使跨越了地界,人们同样能在歌唱中找到知音,获得共鸣。
虽然我不一定都了解,也不一定喜欢,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不同的文化赋予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让我们用开阔的心态去看待原生态音乐,就能感受到音乐的多元化。
我从原生态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坦城与真实,朴素与直露。
时而悠扬洒脱,时而辽阔壮丽,它道出了深厚底蕴的异族文化与歌声。
因为有了这些,我感觉到我们的精神的世界更加完整与丰富了。
我带着许多疑问,那些令人震撼的声音是如何发出的,那种绝妙配合的和声带着无法想象的长音,一经出现便敲击着我的大脑,洗涤着我的心灵,久久回不过神,他们和自然交流着,他们唱出了生活,但又似乎高于生活。
“原生态音乐”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它是与民俗文化、生态思维、风土人情、民间音乐、自然物景、传统服饰、地方语言的紧密相连。
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大多是人们的真情流露,并在流传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亦是一种文化的记忆,反映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生动画卷,是一种生活与感情的完美融合。
“原生态”与自然的、朴素的、古拙的、未曾雕琢的的近意词,“原生态音乐”带给了我们是强烈震撼的同时,不难想到我们为什么称其为“原生态音乐”,难到紧紧是他们是对古老的音乐的一种近乎自然的唱法吗?这个字眼的出现是否意味着都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对传统音乐的侵扰和污染?面对原生态音乐,我们应该去保护并发扬这样本土的东西。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SOUNDS OF NATURE) 郭伟平 格根莎娜GUO Wei ping,GEGEN Sha na回归本真自我的呼唤———原生态音乐的心理学和哲学价值浅析内容提要: 对原生态音乐的眷恋,是我们身体内的一种本能,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社会在迷失,人类在异化,我们期待着一种纯朴、智慧的、深厚的力量将我们指引……原生态音乐带给我们从原型和集体无意识宝藏中汲取的力量,打造出承载着先天精神在现实感悟中回归本真性自我的路径。
关键词: 原生态音乐 原型 集体无意识 本真性自我 异化原生态音乐生长于自然的生态环境下,虽然现在偶有被搬上舞台,但其来源于历史传承、来源于劳动生活、来源于集体创作的血脉源头和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都保证了它们从本体形态到表演形式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始形态民间音乐的特征。
在我们充斥着物质冲动的现代社会,人们渐渐地忘却了祖先,忘却了追求,忘却了自我。
人们亟需一种途径可以让他们回归自然、回归诞生地、回归本真的自我。
原生态音乐究竟在社会和音乐的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文将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心理学以及哲学角度试做探讨。
一、原生态音乐是对集体无意识的唤醒集体无意识是祖先生命的残留保存的我们对远古时代的记忆,是通过遗传保留给我们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内心最深处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仅仅在形成了的艺术的材料中,作为一种有规律的造型原则而显现,①而充满象征性的原生态艺术,能够使人们看到人类原始意识的意象,由此形成顿悟,重建这种原始意象的古老本原。
这种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人类的灵魂来自于一个没有丑恶和污秽的纯净家园,灵魂寄居在一个躯壳中,在这个世界游荡了很久,便忘了自己曾经发源的故乡。
但当我们的灵魂感受到这世界上的美好事物时,内心深处对家园的记忆就会被唤醒,内心就会觉得舒畅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