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版说课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节说课2.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国家规定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该课程是公共必修课、核心课,与其相关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
3.1课程目标3.1.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1.2 能力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1.3 情感目标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3.1.4 总体目标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
4.教学组织本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表如下:课程教学组织表5.学习要点5.1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
5.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5.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5.5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5.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6.学习要求6.1按时到课,有事课前请假6.2注意课堂纪律6.3按时交作业6.4欢迎大家通过网络、电话和老师交流7.教学参考资料7.1参考书目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9月20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01课程简介与目标Chapter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当代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性质毛概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的关键课程。
课程地位毛概课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毛概课程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参考书目考核方式及标准考核方式考核标准02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Chapter0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02030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应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应用和发展教学内容梳理0102030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重点知识点解析010204难点问题探讨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如何认识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和失误如何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030102030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案例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案例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挫折案例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案例四案例分析与应用03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Chapter传统讲授法优化精选教学内容01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02结合历史和现实03设定讨论主题分组讨论与交流教师引导与总结030201互动式讨论法实施案例分析法运用选择典型案例选择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如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等。
《大学毛概教案》word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课程的结构和内容1.2 大学毛概的概念理解大学毛概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大学毛概的历史和发展1.3 大学毛概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大学毛概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性质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情况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2.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2.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路线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实践和调整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趋势第五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和机构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的实践和问题5.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的情况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和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的实践和问题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状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和方向第七章:社会主义文化7.1 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7.2 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方向7.3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创新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创新的情况理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创新的方向和途径第八章:社会建设8.1 社会建设的概念和任务理解社会建设的定义和任务理解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8.2 社会建设的领域和内容了解社会建设的领域和内容理解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问题8.3 社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了解社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状况理解社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任务第九章:生态文明建设9.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和意义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2 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和任务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和任务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问题9.3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挑战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挑战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晨和挑战的应对策略第十章: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10.1 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理解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0.2 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定义和特点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和问题10.3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未来展望了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未来展望理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理解《大学毛概》的定义和特点补充和说明:大学毛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概括和阐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说课竞赛说课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选手姓名王君霞代表系部:思政部二〇一四年五月说课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说课人:王君霞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1.课程定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总共有十二章,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理论成果及其精髓。
第二部分,包含第二、三、四章,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三个时期讲述毛泽东思想。
第三部分,包含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分基本理论、总布局、建设环境和保证三个方面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属于三大基本理论中的第一个理论的内容。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全面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及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能力目标:使学生深刻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中国国情,提高学生分析社会现实的理性思维能力。
素质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标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知识点。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三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四是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含义是重点,主要特征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难点。
教学内容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大基本理论的内容。
掌握初级阶段理论,认清中国国情,是学习掌握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基本方面。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整体说明教学整体分为三个步骤。
毛概优秀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课程的某个章节进行说课。
以下是我的说课稿。
课程导入首先,我想通过几个问题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在座的各位是否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伟人,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伟人就是毛泽东。
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1. 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
3. 学会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应用。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实际应用。
2. 讨论法:鼓励同学们就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作业布置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将布置以下作业:1. 阅读指定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文献。
2.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小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说课提纲:一课程设置二课程设计三教学实施四课程实施保障五课程评价六课程特色七课程成果八不足与改进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学分:4学分(64个学时);适用对象:全院所有专业大一学生。
(二)课程性质首先,体现学生个体成长的发展性。
冯友兰先生所言,“我们大学课程分为两类:一类,为了让学生成为人的课程,另一类,为了让学生成为某类人,某种人的课程。
前者照顾到他的修养和幸福,后者照顾到他将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
”其次,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性。
根据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三)课程定位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专项能力)和基本素养(通用能力)的培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通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能力目标:正确的理解、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素质目标: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所应具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
知识目标实现化学为知,能力目标实现化知为行,素质目标实现化知为思。
(五)前导、后续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续课程是《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的着力点是民族国家的发展,行业企业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课程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院所有专业的大一学生,学生从年龄上看都是九零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这门课程理论性强,较枯燥;2.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负面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3.学生主要关心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4.有一部分高职大学生本身学习状态不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概论”课教学团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骨干和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三)授课对象:我院大二学生(四)基本课时:共 64 学时, 4 个学分,分两个学期教学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依据与理念1、学生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但对本门课程的认识存在偏颇。
认为本门课就是要死记硬背,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还有学生认为上毛概课可以随意做其他事情,甚至认为毛概课就是睡觉课。
把毛概课列为最不喜欢的科目。
2、受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过于偏激。
比如社会上有些人对社会现状不满,散布一些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言论,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政治辨别意识,人云亦云。
3、受就业压力、不良思想影响,导致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对本课程学习意义重视不够。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完了也就忘光了。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与目标在课程设计的思路方面,我们按照知识传递 ----智慧生成----价值建构的总体思路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1、知识传递是学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2、智慧生成是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社会现实问 1题,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和判断能力,调查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其他职业核心能力。
3、价值构建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建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品质,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说课手稿一、课程定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概论课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学生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使大学生系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特别是让学生真正掌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科学真理,使学生真正树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让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内容设计(一)设计理念(1)设计理念:1+3+3+3一个中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探究中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
三大模块:课程内容处理按照知识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尽可能体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企业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企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缩小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序号课程模块名称学时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及精髓(总论) 10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泽东思想体系)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6合计64三大课堂:以理论探究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参观实践、校园文化为主的第二课堂和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第三课堂。
三大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运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毛概说课稿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我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那么所谓的总路线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总路线,也可以理解为是总纲领、总任务、总政策,毛主席曾经提到过:路线是纲,纲举目张,意思就是说,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的环节,也可以说,路线就是这个主要环节,是纲,如果路线错误,革命事业遭到挫折就是必然的,所以在不同的时期,他会绞尽脑汁提出不同的路线,比如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会提出,在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路线等等。
那么在新民民主革命时期起到指导作用的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我们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分成四部分来讲,首先由我来讲前两个问题。
在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中,我们提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对象,即革命的敌人。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区分敌人和朋友。
毛主席的“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可以说,只有认识到革命的对象,中国的革命斗争才能取得成果。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不承认帝国主义和辛亥革命,因为没有反帝口号。
那么革命的对象就是三大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毛主席经常讲到的三座大山,前两个比较容易理解,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帝国主义对我们国家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所以帝国主义是使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如果我们国家想要走向独立富强,就必然要反对帝国主义,而封建主义,也可以说,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消极作用。
因此,我们反对封建主义。
最终,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扫清障碍,那么为什么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并非因为资本主义而是因为首先,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买办性也就是和帝国主义有联系,封建性和封建主义垄断性意味着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对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精品文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说课提纲:一课程设置二课程设计三教学实施四课程实施保障五课程评价六课程特色七课程成果八不足与改进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学分:4学分(64个学时);适用对象:全院所有专业大一学生。
(二)课程性质首先,体现学生个体成长的发展性。
冯友兰先生所言,“我们大学课程分为两类:一类,为了让学生成为人的课程,另一类,为了让学生成为某类人,某种人的课程。
前者照顾到他的修养和幸福,后者照顾到他将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
”其次,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性。
根据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三)课程定位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专项能力)和基本素养(通用能力)的培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通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能力目标:正确的理解、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素质目标: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所应具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
知识目标实现化学为知,能力目标实现化知为行,素质目标实现化知为思。
(五)前导、后续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续课程是《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的着力点是民族国家的发展,行业企业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课程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院所有专业的大一学生,学生从年龄上看都是九零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这门课程理论性强,较枯燥;2.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负面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3.学生主要关心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4.有一部分高职大学生本身学习状态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