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处理流程
- 格式:xls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2012遵义上行干扰处理流程及案例根据省公司“工兵行动”专项干扰优化要求,各分公司将按照自查自纠展开工作。
干扰问题一直是属于优化的重点,干扰会造成后台指标恶化,同时用户感到呼叫困难、通话质量差、异常掉话等。
因此,处理干扰刻不容缓。
目前,遵义全网存在三种类型干扰:一是直放站干扰(设备稳定性较差)。
二是网内干扰(谐振腔、馈线头、避雷器、天线等)。
三是外部干扰(如电信CDMA、私装天线等)。
处理起来比较繁琐、较为复杂,网优室结合现场处理经验。
梳理了排查步骤和案例如下,各公司要进行认真学习,强化干扰处理能力,着实提升网络质量。
一、排查步骤1、带直放站干扰小区若接直放站,则将直放站全部甩开,将直放站合路器一同拆下,保持基站天馈原有状态。
(切忌不可只关直放站电源),联系机房人员查看上行干扰是否消失或减弱(让机房工作人员多刷新几次)。
若上行干扰消失,则需联系直放站厂家对直放站设备进行处理。
处理完成后,维护人员应打机房电话确认干扰是否消除,并且到直放站远端覆盖区域检查覆盖是否减弱。
若上行干扰没有任何变化,需要做如下步骤。
2、若无直放站小区存在上行干扰排查该干扰小区100米内是否存在电信基站,若存在电信基站,建议首选协调电信关闭电信基站后联系机房查看干扰小区的上行干扰情况。
若无法协调电信关闭基站,建议将干扰小区天线方位角转向背向电信基站方向,联系机房查看上行干扰情况,判断是否减弱或消失。
若干扰减弱或消失,则该小区的干扰源为电信基站,建议协调电信整改或者安装滤波器。
若不是电信干扰,需要做如下步骤。
3、网内干扰处理该小区无电信站在附近,无直放站,基本可以判断为基站网内干扰,涉及到的部件有:ANC、ANY、1/2跳线头、避雷器、7/8馈线头、天线。
首先检查1/2跳线头是否老化、松动,手动拧紧。
其次抛开避雷器,让1/2跳线与7/8跳线直连。
再次拧开7/8馈线头,检查是否有铁屑物在里面,并且检查馈天是否进水、避雷器发热等现象。
一、互调干扰原理互调干扰是在多个载频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非线性引起信号互调,如果互调产物落入接收频段,将会干扰正常通信。
分为有源互调与无源互调,无源互调(PIM)特性通常是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
通常认为这些无源部件是线性的,但是在大功率条件下,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不同材料金属的接触;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连接处不紧密;存在磁性物质;天馈老化;跳线接头氧化等。
有源互调一般指信号在合路器进行合路时其互调交调产物落在接收频带内,导致小区高干扰。
当两个射频信号输入到一个非线性元件中,或者通过一个存在不连续性的传输介质时,将因为这种非线性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频率分量,新产生信号的频率分量满足如下频率关系,设输入的两个信号的频率为f1,f2(绝对频率),产生的互调产物如下:三阶互调:2F1-F2,2F2-F1 互调产物带宽为600K五阶互调:3F1-2F2,3F2-2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M七阶互调:4F1-3F2,4F2-3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4M九阶互调:5F1-4F2,5F2-4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8M其中阶数越低,互调产物分量约高,互调产物带宽为源信号带宽(GSM为200K)*阶数中国移动互调分量如下表所示:对于GSM900频段,对上行造成严重干扰的主要是五阶和七阶互调产物,对于1800频段,主要为七阶和九阶互调。
由于GSM900频段传输损耗小,且较低阶的互调产物就能落在上行频带内,故出现互调干扰几率要远大于1800频段。
二、互调干扰特点对网络产生影响互调干扰产物随信号源功率增大而明显增加,一般信号功率增加1dB,互调产物往往增加3dB。
互调干扰的典型特征是小区业务量较小时,此时因发射功率较低,互调产物电平低,上行干扰不明显;当小区业务量较大时,互调产物随发生功率升高而明显抬升,小区出现严重上行干扰,即体现出上行干扰带变化随小区业务量变化而随之改变的特征。
音频干扰及处理方法音频干扰及处理方法中心议题:音频信号传输流程视屏会议系统存在问题音频信号常见干扰解决方案:增加电源滤波器信号的输入、输出线与电源线分开走线采用双绞电源线要把视频会议做得更好,就要提高对声音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并对声音的还原进行构思和创意,才能提高声音的艺术表现力。
声音还原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其质量的好坏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衡量。
随着组织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各省市视频会议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整个系统的设计、选购、安装、调试,涉及到音频、视频、电源、灯光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信号流程分会场的设备包括会议终端及相关外部设备,设备种类及功能大同小异。
由上图可见,音频信号的传输处理过程分为两部分:①本端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拾音,将人声转化为电信号送往调音台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和效果加工处理后,再分为二路:一路信号送往本端的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经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另一路信号由调音台的辅助输出(AUXOUT)送往会议终端处理后传输给远端。
②远端送来的信号通过会议终端处理后,音频信号进入调音台进行加工处理,再送往本端的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经扬声器还原为声音。
以上分析可知,调音台是各路信号加工处理的汇聚点,如何调整好调音台的各个旋钮及功能键,是调试中的关键所在。
二、存在问题纵观全国组织部门视频会议系统例行调试和召开会议,声音还原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个别省市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噪声大、失真大、电平不规范、频响不均匀、声音比例失调、混响延时不当等问题。
1、噪声大。
它影响声音的清晰度、柔和度和明亮度,严重时会掩盖了会场的声音。
①本底噪声。
由于增益过大、采用自动增益控制方式、阻抗不匹配等,都会出现本底噪声。
②麦克风“扑”声。
麦克风是扩音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信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会议效果,因此要根据其特点和性能、声源重现的特征以及各声源之间的相对关系合理选择和设置。
兰州干扰处理流程一、目前情况目前兰州华为设备出现干扰较严重,主要集中在BSC22。
二、排查流程干扰大致分为三类:硬件设备导致的干扰,网内干扰,网外干扰。
通常某小区存在4-5等级强干扰时,首先应该检查该小区所在基站是否正常工作。
在BSC侧检查是否存在天馈驻波比告警、TRX故障告警、基站时钟告警等;在近端则应检查是事有天线损坏、进水馈线(包括跳线)损坏、进水;CDU故障、TRX故障、基站跳线接错、时钟失锁。
然后判断是否存在频率、数据配置错误导致的网内同邻频干扰,最后确定是否是网外干扰。
2.1、话统分析通过《测量报告干扰带测量<载频>》进行小区干扰带定位,确定是否存在高干扰然后通过小区《KPI指标》进行对该小区“平均上行通话质量”、“平均下行通话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通话质量较差,如果是,通过MCOM软件核查该小区是否存在同邻频干扰,将存在干扰的频点进行替换;如果不存在频率干扰,进入2.2数据配置核查。
2.2、数据配置一般主要是跳频数据配置错误(如MAIO、HSN、MA等数据)导致干扰,所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数据配置正确,进行5/7互调干扰排查。
2.3、5/7阶互调对于中国移动(1~94号频点)的频段化分,通过计算没有三阶互调的可能,但会有5阶和7阶互调概率。
附件为计算结论,供参考。
如果发现可能存在5阶、7阶互调的频点,将其进行修改,修改后,仍然存在高干扰,进行现场测试,通过测试进一步去发现问题。
2.4、现场测试,定位问题通过现场测试,定位是否存在越区覆盖、强同邻频干扰、天线接反现象。
存在越区覆盖,需要进行天线下倾角调整,减少其越区覆盖;存在强同邻区干扰,需要对强干扰频点进行更换;存在天线接反现场,需要联系BSC侧进行话务评估,然后根据话务评估结果,进行天线接反调整。
如果处理完越区覆盖、同邻频干扰、天线接反,仍存在高干扰,核查该小区是否下挂直放站。
2.5、直放站对高干扰小区进行核查其是否下挂直放站,如果下挂直放站,通过先关闭直放站,进行查看是否仍然存在,如果关闭直放站后,高干扰有明显改善,可以确定存在直放站干扰。
LTE干扰排查(学习手册)-2014-12-12前言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移动通信网络。
它的高速数据传输和低时延特性,使得它成为许多应用场景的首选。
然而,LTE在实际应用时,也面临着干扰问题。
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LTE的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对于LTE干扰的排查和分析是很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如何排查LTE干扰问题,为LTE网络的优化和运维提供帮助。
LTE干扰的分类LTE干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内部干扰: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干扰,比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等。
2.外部干扰:来自于LTE系统周围环境的干扰,比如天线的近距离干扰、天气等环境因素。
3.人为干扰:来自于用户设备或者干扰设备导致的干扰,比如GPS、WIFI等设备的干扰。
针对这些干扰,我们需要不同的排查方法和工具。
LTE干扰排查流程LTE干扰排查的流程如下:1.获取现场环境参数: 针对外部干扰和人为干扰,我们需要获取一些现场环境参数,包括位置、天气、时间等信息。
这些参数有助于初步确定干扰源。
2.收集周边信号信息: 我们需要使用LTE网络测试仪、频谱分析仪等工具,收集周边信号的参数,包括信道功率、信噪比、发射频率等信息。
3.数据分析: 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干扰源是否为某个特定频段的信号。
4.实地验证: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到现场进行实地验证,比如检查和测试周边设备,寻找干扰源的具体位置等。
5.排除干扰: 确定干扰源后,尝试消除或者减少干扰。
对于内部干扰,我们可以调整邻区参数、修改功率控制等方式来减少干扰。
对于外部干扰或人为干扰,我们可以寻找天线的合适位置、关闭其他干扰设备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6.追踪监测: 最后,我们需要对解决干扰后的LTE系统进行监测,确保干扰完全被消除。
如果干扰再次出现,需要重新进行排查和处理。
LTE干扰排查工具在LTE干扰排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仪器。
直放站干扰实施处理流程直放站作为无线网络覆盖的重要产品,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
它在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覆盖特殊地形、调配业务、消除盲区、优化网络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对周围基站(特别是异系统)产生了较多的干扰。
如果直放站设置使用不合理,将对移动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干扰。
近几年实际工作中对中国移动通信网的干扰排查结果表明,网内干扰大部分都是由直放站所造成,影响最为严重。
所以研究直放站干扰处理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
直放站干扰排查及处理第一步:从BO软件或M2000维护台获取话务信息,根据该信息分析干扰带、上下行接收质量情况,从而筛选出需要排查干扰的小区;第二步:对干扰严重的小区怀疑存在直放站干扰,用泰克(Y350C)、安捷伦(N9340A)等扫频仪进行周边区域扫频排查,发现了某一个直放站可能存在干扰,影响了周边小区;再通过直放站监控平台,远程将直放站闭掉一段时间,再观察高干扰小区的干扰变化情况,若关掉后干扰带有较明显的下降,则确定为某个直放站对周边小区存在干扰;第三步:通过EMOS系统,派直放站故障单请无线室协助处理,无线室则通知直放站维护人员(直放站厂家)对该故障进行跟踪处理;第四步:直放站维护人员(直放站厂家)在进行现场测试前,可以利用直放站监控平台进行一些问题的判断。
如结合直放站的型号,对下行输出进行多次查询,以判断功放是否饱和,若长时间多次测试都是最大功率,则直放站有自激干扰的可能性。
还可以进行直放站上行噪声大小(一般以测试为准)的分析。
由于基站的接收灵敏度大约为-110 dBm,如果直放站到达基站的上行噪声电平过强,就会给基站带来了很强的干扰。
噪声电平直接影响基站接收灵敏度,即噪声电平增大1dB的话,基站接收灵敏度将随之恶化1dB。
进行远端判断直放站干扰的手段是对近段时间的告警记录进行分析。
如本振、功放及自激等的告警。
第五步:如果通过远端无法判断直放站是否有无异常,直放站维护人员(直放站厂家)则需要到直放站近端进行测试排查;第六步:直放站维护人员(直放站厂家)到直放站近端进行测试排查处理,首先是对直放站上行噪声进行测试,确认是否存在干扰,然后再对直放站进行检查,是否存在自激现象;直放站上行噪声干扰的判断及解决方法1、确定信源基站的输出功率。
1.干扰实验1.1干扰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1.1.1干扰物的干扰效果检测方法的总分析误差有3个主要来源:不精密度、方法特异性偏差、样品特异性偏差。
方法学评价时通常只考虑前2者,样品特异性偏差常被认为与特定样品有关,不属于方法学的计量特征。
但如果一种检测方法本身易受某种干扰物质的影响,则干扰物即可引起系统误差也可引起偶然误差。
当采用特异性更好的方法做为比对方法时,特定病人群体样品中某中干扰物的平均浓度可引起系统偏差,而偏离平均偏差的个体差异则成为总偶然误差的成份。
某些方法中随机干扰效果超过不精密度成为偶然误差的主要来源。
对于个体病人,干扰物的干扰效果可随样品中干扰物浓度的不同发生变化,这可被误认为是病人病情的改变。
干扰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补偿或修正,使干扰效果在特定病人群体中减小。
对于常见的内源性干扰物(如胆红素、血红蛋白、脂类等),可通过样品前处理、样品空白、血清基质校准或数学修正等方法减少干扰效果。
1.1.2干扰效果机制干扰物对分析过程的影响机制有:——化学效应:干扰物通过与试剂竞争或抑制指示反应改变反应结果,也可通过络合或沉淀作用改变分析物的形式。
——物理效应:干扰物可具有与被测量相近的性质,如荧光、颜色、光散射、洗脱位置或检测时的电极反应等。
——基质效应:干扰物可改变样品基质的物理特性,如粘度、表面张力、浊度或离子强度等,从而改变被测量浓度。
——酶抑制作用:干扰物可与金属激活因子形成螯合物、与催化位点结合、氧化必需巯基基团而改变被测量或试剂中酶的活性。
——检测方法的非特异性:干扰物以与被测量同样的方式参与反应。
尽管非特异性与干扰有所不同,但对实验结果的效果的相同的。
如:酮酸在碱性苦味酸法测肌酐时发生反应,吲哚硫酸盐在重氮法测胆红素时发生反应,免疫化学中的交叉反应等。
——水的取代效应:非水溶性物质(蛋白、脂类等)可通过取代液体血浆量影响活性测量。
但如测定的是血浆水中被测量的浓度,则不存在水的取代效应。
乘务员驾驶遭遇乘客干扰正线运营处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得到飞速发展,作为乘务员会碰到各种突发事件,特别是遇到乘客干扰列车驾驶的安全事件时,站在乘务员的角度,应该更多的体现乘务员面对突发事件的沉着冷静,过硬的专业能力,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素质。
一、处理原则乘务员在日常行车中经常会碰到各种乘客干扰列车驾驶的突发事件,在处理这些突发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障乘客及乘务员自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完好性。
2、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时刻遵守文明用语,要有充分的耐心。
二、处理办法1、及时向班组长、行车调度员汇报。
2、按照行车调度员的指示办理。
三、法律常识2020年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该法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次刑法修改新增了十多种罪名。
最近几年,因为乘客拽拉、殴打公交司机导致公交失控,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件,频频出现在新闻当中,严重威胁道路运输交通安全,更严重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类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加强公交司机安全防护,严惩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呼声高涨。
《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前的司法认定,为了依法惩治妨害公共安全驾驶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201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意见向全社会传递了司法机关惩治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
《指导意见》第一款对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相关犯罪行为的性质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界定以下三种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类型:第一,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或者有其他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第二,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随意殴打其他乘客,追逐、辱骂他人,或者起哄闹事,妨害公共交通工具运营秩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安全行使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第三,驾驶人员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与乘客发生纷争后违规操作或者擅离职守,与乘客厮打、互殴,危害公共安全。
低慢小非法干扰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低慢小航空器非法干扰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第一节定义“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低、飞行时速慢、雷达反射面积小的航空器具,主要包括轻型和超轻型飞机(含轻型和超轻型直升机)、滑翔机、三角翼、动力三角翼、载人气球(热气球)、飞艇、滑翔伞、动力滑翔伞、无人机、航空模型、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12类升空物体。
第二节目的为有效应对机场发生“低慢小”非法升空物体干扰航班运行事件,减少对机场飞行安全的直接危害,维护机场正常生产运行秩序,确保机场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第三节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辽宁省民用机场净空安全保护办法》、《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等法规制定本预案。
第四节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在机场场区及净空范围内发生“低慢小”非法干扰航空器影响机场航班运行、飞行安全以及机场正常生产运行秩序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第五节机构设置(一)组织指挥“低慢小”航空器非法干扰事件属于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中的航空器类的非法干扰事件,相关应急处置、组织指挥工作由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现场指挥中心负责。
(二)主要处置单位职责1.现场指挥中心:负责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和上报工作;按照机场应急救援总指挥的指令,组织指挥机场各应急处置单位开展“低慢小”航空器非法干扰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机场公安局:负责依法查处违规飞行行为,追究违法责任工作;负责非法干扰事件有关信息向上级公安部门上报工作;负责非法干扰事件现场处置和调查、取证工作。
3.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塔台):负责指挥受影响的航空器紧急避让“低慢小”非法干扰升空物体,管控飞行安全;负责将发现或机组通报的航班受非法干扰情况和有关航班后续受影响情况等有关信息及时通报现场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电信CDMA800M干扰移动GSM900M基站小区处理流程解析一、概述:在电信CDMA一二期交付过程中,中国电信CDMA 800M对移动GSM 900M产生干扰,严重影响移动用户感知。
网优小组通过对XX县城进行试点排查处理,对干扰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验证定位。
结合具体的分析和验证结果,并给出干扰处理建议。
二、移动GSM产生干扰的原因:中国移动的GSM 900M工作频率范围:上行:890-909MHz(部分区域885MHz开始),下行:935-954MHz(部分区域930MHz开始);中国电信的CDMA 800M工作频率范围:上行:825-835MHz,下行:870-880MHz。
图1-1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频谱分配图从频段上看,CDMA 的下行频段与GSM 的上行频段间隔只有10MHz ,滤波器设计、站址选择及网络规划做不好,都会引起GSM 被干扰,导致移动GSM 系统接收性能的下降。
三、受800M 小区干扰排查处理流程 :属于内部干扰:排查馈线头、载频、耦合器、SAM 板等硬件。
属于内部干扰:室外扫频排查。
上站核查电信800M 小区天线是否与移动共站共平台与后台网管联系目前受干扰小区BAND5强度核查属于内部干扰/外部干扰干扰仪现场查看干扰底噪强度,确认为电信800小区干扰是 否请电信协助人员对电信基站小区进行关闭与后台网管人员核实移动900M 小区BAND5干扰消除,确定为800M 干扰四、处理案例:(1)、900M小区天线与电信800M共站共平台产生干扰:⑥共铁塔位置图如下:⑥现场扫频仪截图如下:在基站下扫频时发现,当扫频仪对着电信天馈时底噪最高(达到-70dBm)且趋于稳定,确定为电信800M干扰。
解决方案:方案1、将电信小区移动至铁塔下一个平台挂放,避免出现同平台造成隔离度不够现象(铁塔设计院上报设计方案)。
该站点电费由移动支付,可直接断开电信基站电源。
(此类站点区县公司需要求铁塔督促电信交相应电费)。
英文回答:Serial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SIC) algorithms are an important technical exercise that receives signals from multiple senders simultaneously at the receiving end and separates them from and removes interference. In implementing this algorithm, the receiving end is required to perform initial processing of iing signals, including signal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etc., and then to separate the signals from the different senders. After separation, the receiving side will then need to interfere with each signal to remove the effect of the signal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on the current signal and eventually receive the signal at the respectiv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after the interference has been eliminated. Such technological means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symphony interference,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signals and are in line with th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roposed by our party, making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goal of modernizing the country.串行干扰消除(SIC)算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它在接收端同时接收多个发送端发出的信号,并将它们进行分离和消除干扰。
邻道干扰解决方案WD—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09—9-13目录1概述 (3)2目前出现的邻道干扰问题 (3)3“邻道干扰”解决方案 (6)3.1 精确控制RSU读写范围及可靠性 (7)3。
2 RSU触发工作 (7)3。
3 采用频道隔离技术 (8)3.4 RSU窄带接收 (8)3。
5 信道自适应技术 (8)3。
6 RSU/OBU设备的一致性 (8)1 概述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中,“邻道干扰"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业主,影响ETC系统的大规模应用。
所谓“邻道干扰”,这里是指本车道RSU天线辐射到相邻车道上,导致本车道上方的RSU与相邻车道上OBU发生误交易。
“邻道干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相邻两个车道的RSU读取到同一个车载单元OBU 的信号,并都进行相应的收费处理流程,导致了后续整个收费流程上的处理错误。
“邻道干扰"的发生,其本质为路侧单元RSU的水平覆盖范围过大,超过了单车道3.3米的宽度。
该问题的解决与RSU天线的布置、天线增益和方向图、RSU的发射功率和OBU的灵敏度、OBU 的水平半功率波瓣角、OBU所处的位置、朝向均有关。
2 目前出现的邻道干扰问题RSU通信天线安装在ETC车道匝道口正上方,波束主瓣辐射能量落在本车道内,以减少对相邻车道的干扰.对波束角度要求为:水平方向≤38°垂直方向≤45°。
根据几何三角公式计算可得RSU发射天线主瓣辐射区域如下图所示:RSU发射天线设计很难达到以上理想指标,通常其发射波束会有旁瓣,或者主瓣3dB外下降缓慢,这将导致RSU发射部分功率会扩散到相邻车道内,对其它OBU形成干扰。
ETC 系统在规划时,为降低相邻车道之间的干扰,设置了不同的工作信道。
要求信道1中,OBU 发射频率为5.79GHz ,接收频率为5.83GHz ;信道2中,OBU 发射频率为5。
80GHz,接收频率为5。
84GHz 。
OBU 与RSU 都采用窄带接收,能够区分本车道与相邻车道的信号频率,可以避免相邻车道辐射过来的信号对正常交易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