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43
《语文园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四篇文章,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2.借助搜集到的资料,多角度感受鲁迅形象,激发亲近鲁迅、研究鲁迅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梳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鲁迅形象的感受。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还记得是哪四篇吗?2.这四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或是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呢?让学生自由表达。
3.你们是用哪些方法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呢?请生交流。
4.咱们的交流平台总结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请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5.学习这四篇课文的时候,大家又用到了哪些方法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呢?6.小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
当课文写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理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当文章很长,出现很多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给每一部分列提纲,再把各部分连起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然这几种方法可以互相结合,需要我们灵活运用。
板块二:学习积累鲁迅名言,丰富学生对鲁迅精神的理解。
1.我们再来看这四篇,前面两篇文章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作品,后面两篇是别人纪念他的。
要认识一个人,咱们不仅可以读他自己的文章,还可以读别人回忆或怀念他的文章。
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先生,园地的日积月累还安排了这样四句先生的名言。
2.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
关注诮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读正确流利后可以交流一下自己有疑惑的句子,也可以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5.随机点拨加引读:(1)中国脊梁:在鲁迅看来,从古以来,就是——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还有——让学生补充省略号里的形象。
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脊梁,读到这句,你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中国的脊梁?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朗读来向他们致敬吧。
交流二:关键句可以帮助了解主要内容,如总起句等。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宇宙生命之谜》
交流三: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把握主要内容。
有时通过题目很难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交流四: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美丽但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三、词句段运用
(一)给文章拟题目
1.学习拟题目,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发现:
级别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第二组文章中主要事件
第三组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第四组吸引读者
3.小结:拟定题目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可以根据文章中主要事件,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主要事物,还可以根据吸引读者等方法等列题目……
4.回忆自己写作文都拟个什么题目呢?
示例:《“小书虫”李子安》《我的小闹钟》《奶奶家的桂花树》《有趣的拔根儿大赛》《沙漠探险之旅》《纸条背后的大秘密》
5.假如刚参加完学校的合唱比赛,你会拟个什么的题目呢?
示例:《难忘的合唱比赛》《丁香树下的歌唱》《在歌声里绽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读课本“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本次交流的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本介绍了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除了“交流平台”提到的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外,你还知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1)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
找出文中的相关要素,并把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的几个要素:时间是1948 年5 月25 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概括这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 月25 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碉堡。
(2)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3)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事件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4)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针对《飞夺泸定桥》提出了下面的问题:①文章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一下,就是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罗列的文章题目各有特点。
第一行题目是文章中主要人物做题目(书上泡泡里的原话);第二行是用主要事件做题目;第三行是用文章主要道具(物品)做题目;第四行是以立意为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阅读课文题目,结合课文内容探讨这样拟题的好处,并能为自己的习作拟出精彩的题目。
3.发挥想象,感受词语的表达效果,选择词语写一段话。
4.欣赏柳公权的楷书书法作品,感受书法之美。
5.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
【重点难点】:1.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把握不同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会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题材拟出恰当的标题。
3.积累鲁迅先生的名句,懂得大概意思,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记忆,感悟大文豪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文章灵活运用。
2.读不同的课题,感受拟题的好处,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时重点】1.结合本册所学课文来交流、归纳把握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2.学会几种拟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引导阅读。
导语:同学们,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不少阅读方法。
今天我们就要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交流一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其实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方法了,比如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等,这些其实都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
请同学们先仔细默读课本上的文字,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勾画出来。
2.学生交流课本中提到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可引导学生交流他们在阅读中勾画的重点语句。
如“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关注文章的题目”“抓关键句”这些句子就提到了三种方法。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的不同句子小结、概括出方法。
小结:课本上提到了三种方法:①段意合并法;②标题扩充法;③句子摘录法。
3.结合具体的课文,交流、学习三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段意合并法(1)课件出示具体方法。
具体操作:先分段并概括出各段段意,然后把段意串联起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上册第⼋单元《语⽂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上册第⼋单元《语⽂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标:1、积累把握⽂章主要内容的⽅法,引导学⽣联系本单元的课⽂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灵活运⽤不同的⽅法理解⽂章内容。
2、能在积累中借助课题理解课⽂主要内容,并发现不同类型的⽂章题⽬的独特之处,进⽽适当修改⾃⼰的习作题⽬。
3、通过对⽐想象,体会“饱经风霜”“深处”⽤在不同地⽅的别样画⾯,并将画⾯⽤⽂字表达出来。
4、利⽤多媒体课件欣赏柳公权的“柳⾻”,积累楷书书写要点,并多加练习,产⽣对书法的兴趣。
5、借助资料理解名⼈名⾔,在名句积累中进⼀步了解鲁迅先⽣。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积累把握⽂章主要内容的⽅法,引导学⽣联系本单元的课⽂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要注意灵活运⽤不同的⽅法理解⽂章内容。
2、语句段运⽤通过对⽐,想象画⾯,学会表达;欣赏各类题⽬,领悟题⽬的妙处;学以致⽤,修改⾃⼰的习作。
3、书写提⽰、⽇积⽉累“书写提⽰”中的《⽞秘塔碑》(局部)是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对其书法的欣赏有利于学⽣积累书写楷书的⽅法,并产⽣对书法的兴趣。
“⽇积⽉累”节选了四句鲁迅先⽣的名⾔,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体会名⾔的深刻含义,在名句积累中进⼀步了解鲁迅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标1、在学习课⽂后,交流把握⽂章主要内容的⽅法。
2、引导学⽣发现不同类型的⽂章题⽬的独特之处,进⽽适当修改⾃⼰的习作题⽬。
3、通过对⽐想象,体会“饱经风霜”“深处”⽤在不同地⽅的别样画⾯,并将画⾯⽤⽂字表达出来。
教学流程:⼀、游戏导⼊趣味多,此曲只应天上有1、分类游戏。
师:我们学过⾮常多的课⽂,但同学们还记得这些课⽂讲的主要内容吗?今天,我们做⼀个关于课⽂的游戏,请同学们将课⽂进⾏分类。
课件出⽰分类游戏:课件出⽰:⼈物动物有趣历史⽩鹅陶罐与铁罐少年闰⼟猫我的伯⽗鲁迅先⽣草⾍的村落开国⼤典母鸡草船借箭去年的树【设计意图】成功的课堂应是⼀幅慢慢展开的画卷,师⽣共同执笔,添光加彩。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一)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了几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通过列举不同类型的文章题目,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题目和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书写提示”通过展示柳公权的书法,引导学生体会他的楷书的用笔特点。
“日积月累”部分则要求积累鲁迅的名言,从而感受鲁迅眼中的豪杰和民族的脊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会找出题目的文眼,并会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3.会围绕重点词语写一段话。
4.引导学生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体会汉字的美。
养成多写多练的良好习惯。
5.理解、背诵并默写鲁迅的名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临摹柳公权的楷书字帖,体会其书写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汉字的美,体会鲁迅先生的伟人情怀。
三、学情分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本单元课文、习作都进行了学习和总结。
学生对书法关注得较少。
因此学生对字体、结构、风骨等认识不够。
虽然这单元课文是以鲁迅为主题,但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接触的不多,对鲁迅的名言了解得比较少,教学积累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会找出题目的文眼,并会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3.会围绕重点词语写一段话。
难点1.通过临摹柳公权的楷书字帖,体会其书写特点。
2.感受中国汉字的美,体会鲁迅先生的伟人情怀。
五、教法学法1.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2.充分利用书本上提供的范例引导学生发现,并及时总结学法。
3.引导学生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体会汉字的美。
养成多写多练的良好习惯。
4.理解、背诵并默写鲁迅的名言。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临摹柳公权的书法的字帖。
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
六、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知识点一、沟通平台读课本"沟通平台'的内容,明白本次沟通的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本介绍了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依据文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除了"沟通平台'提到的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外,你还知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1)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项等要素。
找出文中的相关要素,并把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的几个要素:时间是1948 年5 月25 日,地点是隆化中学四周,人物是董存瑞,事项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概括这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 月25 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碉堡。
(2)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径直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依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3)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项的主次,然后依据主要的事项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具体,是主要的。
依据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4)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针对《飞夺泸定桥》提出了下面的问题:①文章写的是红军在什么状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一下,就是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觉和同学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