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考点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a)(道德与法治九上P30—36)◆考点分解1.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特征;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3.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4.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怎样的?什么特点?新型的民主?(1)是种新型的民主,从中国社会生长出来,是有生命力的。
(2)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三、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形式!(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协商民主:决策时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哪些?民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1)从公民与政权的关系来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其中主要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2)在新型民主条件下运用民主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范围是最为广泛的,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会越来越广泛;(3)从国家活动原则来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它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这是新型民主在国家活动中的真正体现。
《生活在民主国家》教学设计
展示材料: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
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
思考:对比漫画与最牛公章,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拨: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
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思考: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有哪些形式和制度保障的呢?
点拨:4.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和重要形式
(1)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种形式?
(2)结合图片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实这两种民主。
(3)在当前,我国如何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11
11。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系统掌握第二单元的知识体系,提高对相关政治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3.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为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第二单元知识梳理1.1知识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2知识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知识点3:全面深化改革1.4知识点4: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重点难点解析2.1重点知识讲解2.2难点知识突破3.能力提升训练3.1课堂讨论与思考3.2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内容,今天我们将进行复习。
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1)知识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内容。
(2)知识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我国在这一体制下的经济发展。
(3)知识点3:全面深化改革讲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以及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4)知识点4: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讲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包括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等内容。
3.重点难点解析(1)重点知识讲解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等重点知识。
(2)难点知识突破针对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进行难点知识讲解,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涵等。
4.能力提升训练(1)课堂讨论与思考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形成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3.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4.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意义?(2)案例分析1.案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你从第二单元的知识体系中,分析这些成就的原因。
2.案例二:请你结合所学,谈谈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 教学分析^p ^p【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能力目标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
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
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财报销。
这枚印章被您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民主思想。
这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民主”二字。
它的出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民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一)对民主的看法1.活动:小记者采访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民主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二)仁人志士对民主的追求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
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一、内容简介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本单元从民主价值追求和法治中国建设的视角,提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
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
人民不仅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二、主要观点教材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道路的历史进程,阐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的民主。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合法地参与民主生活。
随着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增强,年轻一代公民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
教材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法治道路的历程,阐明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依法行政,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坚持厉行法治,要求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
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
2.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
初步树立民主法治等观念,初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
3.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具备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民主实践。
四、课时划分本单元由导语、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组成。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的建立 ( )①民主形式②民主制度③民主意识④民主权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实现民主途径的理解。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故选A。
【答案】A2.从民主的角度看待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它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③建立了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制度④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真正确立起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通过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来侧重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过程的理解。
故选A。
【答案】A3.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是 ( )A 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B 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C 人民享有各项政治权利D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我国人民民主内涵的理解。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故选A。
【答案】A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共同富裕【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保障民主实现的制度的认识。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故选B。
【答案】B5.下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④它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保障民主的制度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意义重大。
故选D。
【答案】D6.广东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愿,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予以回应。
生活在民主国家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提高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逐步形成民主习惯。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制度。
二、教材分析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4“增强公民意识”。
本框由“民主的足音”和“新型的民主”两目组成,通过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曲折历程,说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以此为基础,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制度保障。
本框是从国家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民主。
三、学情分析学生受年龄所限,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受知识所限,对民主政治生活了解较少。
虽然学生民主意识有所觉醒但缺乏完整的认知。
故此,九年级学生需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相关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任务1:什么是民主指导反馈:[镜头回放]:九年级(1)班要推出五名品德之星,同学们热情地议论起来。
甲:班主任直接指定多省事啊!乙:让咱们班五个小组长各推荐一名就行了。
丙:这得经过全班投票选举、民主产生。
[学生思考、交流]: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公平、最被大家认可?说说理由。
[小结]:丙同学提出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最公平,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思想。
任务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是怎样的?反馈指导:[阅读教材]p31、32、33页的内容[小组交流、讨论](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2)这些探索的结果如何?(3)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小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艰难探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复习课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民主价值和法治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建立起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保障。
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民主政治和法治相互支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公平正义为念。
因此,人民不仅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本单元的课程中,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每课包括两框体。
通过整理和复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梳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出示本节课总体研究任务及要求,包括梳理第二单元知识、巩固背诵第二单元知识、完成第二单元测评练题以及公布答案并讲解难点题目。
接着,回顾整理第二单元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中,首先探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即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其次,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包括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以及实行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最后,探讨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同时,介绍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在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中,首先介绍了法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必须公正透明、法律必须严格执行等。
其次,介绍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举措,包括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司法改革等。
最后,探讨了法治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