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91.05 KB
- 文档页数:1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59投稿邮箱:sjzxyx88@270·中医中药·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陈贵平1,武倩楠1,陈秀莲2 (通讯作者*)(1.鄂托克旗蒙西镇卫生院,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陕西 咸阳)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直肠滴入,每次30min ,每日1次,中药熏蒸,每次50min ,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0g ,加入0.9%氯化钠针100 mL 中静滴,每日2次,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滴,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间隔治疗2个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1个疗程结束及治疗后慢性盆腔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
治疗组1个疗程结束及治疗后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中药熏蒸对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中药熏蒸;盆腔炎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9.151本文引用格式:陈贵平,武倩楠,陈秀莲.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270.0 引言中医学认为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性病变[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患者自身体质虚弱,日久不愈,病程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为。
西方医学认为盆腔炎(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2]。
月,最长的10个月,平均病程(3.14±1.12)个月。
按照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所有患儿的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针对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临床上均进行常规的消炎、吸氧、止咳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治疗。
本组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治疗,0.5mg布地奈德,加入到2~3ml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2次/d,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实施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的结合治疗。
本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治疗,0.5mg/次,5mg/d,加入到2ml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治疗效果采用的评价标准[2]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肺部检查无罗鸣音;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肺部检查罗鸣音减轻;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肺部检查罗鸣音明显。
患儿的肺功能评价主要针对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1.4统计学分析文中的涉及到统计学的数据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1.0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治疗效果比较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为7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如下: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02811197.50对照组4015131270.00 X2————11.114P————0.0012.2肺功能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2:表2 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比较组别例数FEV1.0FVC MMEF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084.25±3.2497.86±3.2485.67±3.2498.23±2.1663.25±3.4879.85±3.24对照组4084.23±3.2590.24±2.3785.65±3.2391.28±2.2463.26±3.4772.36±3.46t—0.02812.0050.02814.1260.0139.994 P—0.9780.0000.9780.0000.990.0003 讨论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科疾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小儿的抵抗力、免疫系统等发育不完全,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所以在患儿发病后需要及时的治疗,避免给患儿带来更大的伤害。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组)与治疗组(中医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盆腔炎;疗效观察慢性盆腔炎的妇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临床多采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但往往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容易复发,严重威胁患者正常生活,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负担[1]。
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报道较多,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2],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有下腹及腰痛,小腹坠胀,在劳累、性交后加重及月经前后加重等症状。
年龄27-69岁,平均(44.3±6.5)岁,病程1-8年,平均(4.7±1.2)年,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寒凝气滞型;血瘀痰阻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44.5±6.7)岁,病程(4.6±1.5)年,湿热型19例;寒凝气滞型11例;血瘀痰阻型10例;治疗组,年龄(44.1±6.7)岁,病程(4.2±1.8)年,湿热20型;寒凝气滞型12例;血瘀痰阻型8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辨证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替硝唑200ml,左氧氟沙星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治疗组:湿热型给予赤芍、柴胡、枳实、川楝子、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泽泻、蒲公英、红藤各15g,薏苡仁、车前子各20g,陈皮6g,每日1剂,水煎服;寒凝气滞型给予当归、赤芍、川芎、没药、元胡、蒲黄、五灵脂、小茴香各12g,炮姜l0g,桂枝6g。
金刚藤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刘荣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07(021)001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腰
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
妇科检查常有子宫活动度受限或固定.两侧或一侧附件区压痛,增厚感。
B超检查示附件区增粗.陶氏腔积液。
如有输卵管积水或炎性包块.可显示液性暗区。
西医治疗除支持、对症、抗炎外。
尚无更好对策。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中药治疗可内达脏腑.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1页(P94-94)
【作者】刘荣
【作者单位】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盐城,22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
【相关文献】
1.金刚藤康妇消炎栓配合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J], 顾琴;祝杏娣
2.妇炎净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J], 庄翡翠
3.金刚藤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附件炎包块的临床观察 [J], 左智
4.金刚藤胶囊配合微波治疗30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J], 宋晓婕; 张汉兰; 徐山
洪; 李辉; 易明芬; 何林霞
5.金刚藤胶囊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J], 刘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10T13:32:35.6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孟芸
[导读]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 675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7月本院门诊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48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临床总有效率83.7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疗效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累及几个部位。
盆腔炎性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无性生活者很少发生,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炎症的扩散。
最常见发病年龄为18-35岁之间女性,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1]。
若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慢性盆腔炎症状,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在160例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
治疗组年龄25-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对照组年龄22-5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可有低热或易疲乏。
当抵抗力低下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患者可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而且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期间加重。
(3)由于盆腔瘀血可表现有月经过多,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
(4)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输卵管呈条索状,可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卵巢囊肿,可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底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
对照组药物组成:替硝唑200ml、左氧氟沙星200ml。
治疗组药物组成:自拟盆腔消炎方组成:金银花20g,败酱草20g,连翘15g,红藤20g,炒枳壳15g,香附15g,薏苡仁15g,绿豆15g,赤芍10g,醋延胡索20g,牡丹皮15g,栀子15g,黄柏15g,当归15g,三菱10g,莪术10g,每日1剂,若兼尿频、尿急,加瞿麦15g、扁蓄15g。
下腹有包块或条索状物,加大黄5g,川楝子15g,荔枝核15g,煎煮方法:取上方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沸30分钟,复煎三次,共取汁450ml,三汁相混,分早、中、晚三次温服。
同时用盆炎清栓(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粒(100mg)纳肛,每日一次。
15天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治愈:局部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显著减轻,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减轻;有效:症状略有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用药后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3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75.% 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41.25.%,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有宫腔操作史,月经期同房史,妇科手术史。
致病菌有两个来源:(1)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以混合感染多见;(2)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其他有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
据报道,盆腔炎主要病原体是衣原体、淋病奈瑟球菌[3],在我国,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盆腔炎在明显增加,其病程表现为广泛盆腔组织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性包块形成,输卵管僵硬等,病程较长容易复发,单纯性应用抗生素疗效欠佳,容易产生耐药和菌群失调。
中医认为[4]盆腔炎是因为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凝滞、经络闭阻,损伤任带脉所致。
临床治疗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理气调经、活血化瘀软坚。
方中金银花、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三菱、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连翘苦寒通降,被前人誉为“疮家圣药”,赤芍,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枳壳理气行滞,当归活血化瘀,薏苡仁,绿豆,黄柏清热利湿,全方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具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结缔组织粘连的作用。
配合含有毛冬青提取物、吲哚美辛栓肛门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50.
[3]李丽,褚兆萍.盆腔炎81例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3):34-34.
[4]赵爱妮.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6(6):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