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工程考试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36.63 KB
- 文档页数:5
粉体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粉体工程是一门研究粉末物料的加工、输送、储存和应用的学科,其研究的范围包括()。
A. 粉末的物性与表征B. 粉末的混合与分离C. 粉末的加工技术D. 粉末的表面改性E. 以上都是答案:E. 以上都是2. 在粉体工程中,粉体的流动性是一个重要的物性指标,通常使用()来进行描述。
A. 容重B. 流动性指数C. 膨松度D. 粒度分布E. 粒形指数答案:B. 流动性指数3. 粉末的分散性是指粉末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散化的能力,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增强粉末的分散性?A. 加大颗粒尺寸B. 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C. 提高颗粒的摩擦系数D. 减少粉末中的 moisture contentE. 提高粉末的角质量答案:B. 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4. 粉体的输送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属于粉体输送方式的是()。
A. 斜槽输送B. 螺旋输送C. 气力输送D. 机械输送E. 沉降输送答案:E. 沉降输送二、填空题1. 粉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粉体的()。
答案:质量2. 在粉体混合过程中,混合均匀度的评价指标之一是()。
答案:变异系数3. 粉体工程中常用的粉体分级方式有()和()。
答案:筛分分级、离心分级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粉体包装的重要性,并列举两种常见的粉体包装形式。
答案:粉体包装的重要性:粉体包装能够保护粉体物料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同时,粉体包装还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的品牌形象。
常见的粉体包装形式:a. 瓶装:将粉体物料装入密封的塑料瓶中,通过盖子或封口膜进行密封。
适用于粉末颗粒较小的物料。
b. 袋装:将粉体物料装入塑料或纸质袋子中,通过热封或胶粘剂进行密封。
适用于粉末颗粒较大的物料。
2. 简要描述一下粉体流变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答案:粉体流变学是研究粉末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行为的学科。
主要研究粉体物料的流动性、变形性和变形机制等内容。
1. 筛分法测量粉体粒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19利用筛孔尺寸由大到小组合的一套筛,借助振动把粉末分成若干等级,称量各级粉末的质量,即可计算用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粒径组成。
2. 粉体的松装密度是如何测定的?P37① 粉末从漏斗中自由落下,充满圆柱杯,漏斗孔径有2.5m 和5.0m 两种,圆柱杯容积为(25±0.05)m ³。
称量刮平后圆柱杯中粉末质量与容积相比即可得出松装密度。
② 将粉末放入漏斗中的筛网上,自然或靠外力流入布料箱,交替经过布料箱中的四块倾角为25°的玻璃板和方形漏斗,最后流入已知体积的圆柱杯中,呈松散状态,然后称取杯中粉末质量,计算松装密度。
3. 推导出粉体真密度的测定公式P38 ()()[]()()()液体密度体的质量比重瓶加待测粉末加液量比重瓶加待测粉末的质比重瓶含液体的质量空比重瓶质量表观体积颗粒质量--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sl s 0s sl 00s s sl 00s p l l l l l p ρρρρ----=---==4. 库尔特计数器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电传感器是将被测颗粒分散在导电的电解质溶液中,在该导电溶液中放置一个开有小孔的隔板,并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小孔两侧的导电溶液中,在电压差作用下,颗粒随导电溶液逐个通过小孔,每个颗粒通过小孔时产生的电阻变化表现为一个与颗粒体积或粒径成正比的电压脉冲。
5. 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粒度的原理是什么?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
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部分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的散射光是小颗粒引起的。
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强度,就可测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6.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是什么?①增强与基体的相容性和润湿性。
第二章粉体粒度分析及测量1.粉体:由无数相对较小的颗粒状物质构成的一个集合体。
2.三轴径:以颗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径。
3.投影径:Feret diameter (a) : 在特定方向与投影轮廓相切的两条平行线间距.Martin diameter (b): 在特定方向将投影面积等分的割线长.Krumbein diameter (c):(定方向最大直径)最大割线长Heywood diameter (d):(投影面积相当径): 与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4.形状指数:将表示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称为形状指数, 它是对单一颗粒本身几何形状的指数化.(扁平度,伸长度,表面积,体积形状因数,球形度)5.形状系数:在表征粉末体性质,具体物理现象和单元过程等函数关系时,把颗粒形状的有关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系数即为形状系数。
用来衡量实际颗粒与球形(立方体等)颗粒形状的差异程度,比较的基准是具有与表征颗粒群粒径相同的球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6.颗粒粒度的测量:(1)沉降法:当光透过悬浮液的测量容器时,一部分光被放射或吸收,另一部分光到达光传感器,将光强转化为电信号。
透过光强与颗粒投影面积有关,颗粒在力场中沉降,可用托克斯定律计算其粒径大小,从而得到累积粒度分布。
重力场光透过沉降法:测量范围为0.1~1000微米,悬浮液密度差大时,颗粒沉降速度快。
中科院马兴华发明了图像沉降法。
将沉降过程可视化。
离心力场透过沉降法:该法适合测纳米级颗粒可测量0.007~30微米的颗粒,与重力场相结合,上限可提高到1000微米。
(2)激光法:常见的有激光衍射法和光子相干法,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但对几纳米的式样测量误差大,范围为0.5~1000微米。
7.颗粒形状的测量与表征:图像分析法和能谱法。
傅里叶级数表征法和分数维表征法第三章 粉体的填充与堆积特性1. 粉体的填充指标:(1)容积密度: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也称表观密度(p B =填充粉体的质量/粉体填充体积)(2)填充率:在一定填充状态下,颗粒体积占粉体的比率( =粉体填充体的颗粒体积/粉体填充体积εφ-==1V Vp )(3)空隙率: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V Vc V Vp V =-=ε2. 等径球体的规则填充:(1)两种约束方式(正方形,特征是90度角;等边三角形,特征是60度角)(2)三种稳定构成方式(a.下层球的正上面排列着上层球b.下层球和球的切点上排列着上层球c.下层球间隙的中心排列着上层球)3. 六种填充模型:(正方系)立方最密填充(最疏),正斜方体填充,面心立方体填充,(六方系)正斜方体填充,楔形四面体填充,六方最密填充(最密)。
粉体:粉体是由大量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
粉体是粉碎或粉磨物质颗粒的聚体或群体。
粉碎: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其内聚力使之破碎的过程。
三轴平均径:以颗粒的长度、宽度、高度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平均径。
(算法有三种: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和调和平均径)球体积当量径:与颗粒体积相同的球的直径为球体积当量径。
液体桥:粉体颗粒间隙之间存在的液体,称为液体桥。
(常见的是水。
)毛细管力:是指液体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将引起对两颗粒间的牵引力。
粉尘爆炸:可燃性物质细粉在空气中扩散形成尘云,起火后迅速燃烧的现象称为粉尘爆炸。
安息角:安息角是粉体粒度较粗的状态下由自重运动所形成的角。
偏析:粉体流动时,由于粒径、密度、形状等差异,组成呈现出不均质的现象。
筛分法:筛分法是使物料通过一组有序的不同筛孔尺寸的(标准)筛子来测试粒度并进行大小分级的方法。
(求得相应的质量百分比。
)粉碎比:物料粉碎前的尺寸D与粉碎后的尺寸d之比。
公称粉碎比:粉碎机的允许最大进料口尺寸与最大出料口尺寸之比。
常用的形状指数有均整、体积充满度、面积充满度、伸长度、球形度、扁平度等。
粗糙度系数:表示颗粒表面的粗糙程度R=离子微观的表面积/表面视为光滑的宏观系数。
颗粒形状:是指一个颗粒的轮廓便捷或表面上各点所构成的图像。
空隙率:填充层中力度占据的空间体积;松装密度:指在一个填充状态下,包括颗粒间全部孔隙在内的整个填充单位体积中的颗粒质量。
破坏包络线:对同一种粉体层的所有极限摩尔圆做一条公切线,这条公切线破坏包络线。
形状指数是表示单一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
极限应力状态:分体处于运动初始瞬间,粉体层内没一点都是剪切的临界状态。
相对易磨性系数:采用同一台粉碎机和听一个物料的标准物料的单位电耗与粉碎风干状态下该物料的单位电耗之比。
整体流是卸料过程中仓内物料全部处于均匀下降的运动状态;漏斗流是只有库仓的中心产生料流,其他区域的物料停滞不懂,流动的区域呈漏斗状,流动沟道呈圆形截面,其底部截面大致相当于卸料口面积。
粉体工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粉体:由大量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体。
2、颗粒:能单独存在并参与操作过程,还能反应物料某种基本构造与性质的最小单元。
3、颗粒形状系数:在表示颗粒群性质和具体物理现象、单元过程等函数时,把与颗粒形状有关的诸多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修正系数即为形状系数。
(有体积形状指数、表面积形状指数、比表面积形状指数)4、颗粒形状指数:表示单一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
5、粒度分布:指将颗粒群用一定的粒度范围按大小顺序分为若干粒级,各级别粒子占颗粒群总量的百分数。
6、破坏包络线:对同一粉体层的所有极限摩尔圆可以做一条公切线,这条公切线成为破坏包络线。
7、填充率:粉体所占体积与粉体表观体积的比值。
8、球形度:与颗粒等体积的球和实际粉体的表面积之比。
9、孔隙率: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10、配位数:某一个颗粒与周围空间接触的颗粒个数。
11、极限应力状态:在粉体层加压不大时,因粉体层的强度足以抵御外界压力,此时粉体层外观不起变化,当压力达到某一极性状态时,此时的应力称极限应力。
粉体层就会突然崩坏,这与金属脆性材料的断裂是一致的。
12、库仑粉体:分体的破坏包络线呈一条直线,称该粉体为库仑粉体。
13、粘附性粉体:破坏包络线不经过坐标原点的粉体称为粘附性粉体。
14、主动受压粉体:由于重力作用在崩塌前将其支撑住,在崩塌时临界状态称主动态,最小应力在水平方向。
15、被动受压粉体:粉体延水平方向压缩,当粉体呀倾斜向上压动时的临界状态称为被动状态,最大主应力在水平方向。
16、堆积:17、安息角/休止角:指物料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
(安息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18、均化: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使各组分颗粒得以均匀分布。
19、粉体流动函数:固结主应力与开放屈服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20、静态拱:物料颗粒在出口处起拱,此时正好承受上面的压力这样流动停止,此时孔口处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粉体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粉体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粉体工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粉体的基本特性?A. 粒度B. 粒形C. 颜色D. 比表面积答案:C2. 粉体的颗粒大小通常用哪种单位表示?A. 米B. 毫米C. 微米D. 纳米答案:C3. 粉体的流动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粒度分布B. 颗粒形状C. 湿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粉体的压缩性是指什么?A. 颗粒间的摩擦力B. 颗粒间的黏附力C. 颗粒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能力D. 颗粒在压力作用下形状改变的能力答案:C5. 粉体的分散性是指什么?A. 颗粒在空间中的分布均匀性B. 颗粒在时间上的分布均匀性C. 颗粒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均匀性D. 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粉体工程中,颗粒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是其基本特性。
答案:粒度,粒形,比表面积2. 粉体的流动性可以通过______来改善。
答案:表面处理3. 粉体的压缩性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来减小。
答案:增加颗粒间距离,降低颗粒间黏附力...(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粉体工程中颗粒的粒度分布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答案:颗粒的粒度分布影响粉体的流动性、压缩性、分散性等。
粒度分布越宽,粉体的流动性越差,压缩性越强,分散性越差。
反之亦然。
2. 描述粉体工程中颗粒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颗粒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机械处理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如表面能、亲水性等,从而改善粉体的流动性、分散性和稳定性。
3. 解释粉体工程中颗粒的压缩性对工业应用的影响。
答案:颗粒的压缩性影响粉体在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性能。
高压缩性的粉体容易形成硬块,不利于储存和运输;在加工过程中,高压缩性的粉体可能导致设备磨损和生产效率降低。
1.平均粒径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P92.粉体的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其测量基准和测量范围是什么? P16-3.试用斯托克斯定律说明用沉降法测定颗粒粒径的原理。
P224.形状系数和形状指数的意义是什么?P125.用等大球体的规则充填和不规则充填,及不等大球的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说明如何才能获得最紧密充填?P356.颗粒密度是如何定义的?何谓真密度,表观颗粒密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P37-387.粉磨过程中球磨机筒体具有同一转速,而工艺要求各仓内研磨机要呈不同运动状态, 应采用哪些措施来解决这对矛盾,保证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①粗磨仓以破碎能力为主,要求研磨体以抛落式运动,细磨仓以粉磨能力为主,要求研磨体以泻落式运动为主;②调节研磨体的运动状态主要是在不同的仓中选用不同的衬板;(举例)③调整隔仓板的位置、研磨体的装载量等以保证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8.为什么鄂式破碎机偏心轴的转速过高和过低都会使生产能力不能达到最大值?理论分析最大生产能力对应的转速应满足什么假设条件?偏心轴转一圈,动颚往复摆动一次,前半圈为破碎物料,后半圈为卸出物料,条件:当动颚后退时破碎后物料应在重力作用下全部卸出,而后动颚立即返回破碎物料,故转速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生产能力不能达到最大值.假设条件为物料卸出为自由落体运动,其时间等于动颚后退的时间。
11、在通过式选粉机中存在两个选粉区,说明:①它们的各自位置;②在不同选粉区的分级原理:③何为最小分离粒径?在通过式选粉机中存在两个选粉区,一个是内外壳之间的粗分离区,在此区主要靠重力分离;另一个是在内壳体内的分离区,主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当颗粒作离心沉降的离心速度与气向心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相等时,这时的颗粒粒径就是最小分离粒径。
9.粉碎比是如何定义的?何谓公称粉碎比?破碎机的破碎比与公称粉碎的关系如何?多级破碎时的总破碎比如何计算?平均粉碎比:物料粉碎前的平均粒径D与粉碎后的平均粒径d 之比,用符号i表示。
|PART1选填&名词解释粉体:①原级颗粒:②聚集体颗粒:③凝聚体颗粒:④絮凝体颗粒:粒度:粉体颗粒所占空间的线性尺寸。
粒径:用某种规定的线性尺寸来表示颗粒粒度,也称颗粒的直径。
(1)取颗粒三维尺寸(重心最低时的长宽高)的平均值:(2)用当量直径表示:(3)统计平均径:(4)粉体的平均粒径:(5)等沉降速度径:与颗粒具有相同密度且在同样介质中有相同自由沉降速度的球的直径。
(6)等阻力直径:与颗粒在同样介质中以相同速度运动时呈现相同阻力的球的直径。
(7)筛分径:颗粒可以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
(8)Heywood径: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形状:以Q表示颗粒或面或立体的参数,Dp为粒径,Q=kDpα,其中k为形状系数,α为形状指数。
粗糙度系数R=粒子的微观实际表面积/表观视为光滑的宏观表面积R>1粒度分布:指将颗粒群用一定的粒度范围按大小顺序分为若干粒级,各级别粒子占颗粒群总量的百分数。
频率分布:某一粒度(Dp)或某一粒度范围内(ΔDp)的颗粒在样品中出现的频率。
累积分布:大于或小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与该粒径的关系。
筛下累积:按粒径从小到大进行累积,D(Dp)=筛上累积:按粒径从大到小进行累积,R(Dp)=最频径:在频率分布坐标图上,纵坐标最大值时对应的粒径为最频径中位粒径d50:累积分布图上,纵坐标最大值的一半对应的粒径为中位粒径,大/小于d50的颗粒各占一半填充率:粉体颗粒体积(颗粒实体体积和颗粒内部孔隙体积之和,不含颗粒间空隙体积)占填充层体积分数空隙率: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层体积的分数壁效应:粉体填入容器中,填充结构受容器壁面影响,在容器壁面附近形成特殊的填充结构,称之为容器的壁效应。
里奇韦和塔巴克发现,紧靠壁面处空隙率较大,此后距离增大,空隙率周期性变化。
而麦吉里则研究了圆筒容器直径和球径执笔超过50时,空隙率几乎成为常数。
摩擦特性:粒子间以及粒子与固体边界表面因摩擦产生的特殊的物理现象和力学性质。
粉体工程一、粉末的性能与表征1.粒径:粉末体中,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称为粒径。
2.粒径的表示方法:①几何学粒径②投影粒径③筛分粒径④球当粒径。
3.粉体粒径的分布常表示成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①粒径分布的表格、直方图、曲线可直观地反映粉体粒径的分布特征。
②数字函数表达式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Rosin—Rammler分布;RRB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工业上粉磨产品的粒径分布特征。
4.平均粒径:若将粒径不等的颗粒群想象成自由径为D的均一球形颗粒组成,那么其物理特性可表示为f(d)=f(D),D即表示平均粒径。
5.粉末的测量方法:显微镜法;激光衍射法;重力沉降光透法;筛分法。
平均粒径测量方法:比表面法。
6.粉末的性质:堆积性质;摩擦性质;压缩性质与成形性(压制性)。
安息角:又称休止角、堆积角,它是指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在静止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所成的最大的角度。
(用来衡量与评价粉体的流动性)。
在0.2mm以下,粒径越小而休止角越大,这是由于微细粒子间粘附性增大导致流动性降低的缘故。
粉体颗粒形状愈不规则安息角愈大,颗粒球形愈大粉体流动性愈好其安息角就愈小。
二、粉体表面与界面化学1.粉末颗粒的分散:①在气相中,主要受范德华力、静电力、液桥力,分散方法,机械分散、干燥分散、颗粒表面改性分散、静电分散、复合分散;②在液相中,主要受范德华作用力、双电层静电作用力、空间位阻作用力、熔剂化作用力、疏液作用力,分散调控有,介质调控、分散剂调控、机械调控和超声调控。
2.颗粒表面改性:粉末颗粒表面改性:用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对颗粒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的改变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界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性和反应特性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3.改性方法:①表面化学改性:偶联剂表面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高分子分散剂改性、接枝改性;②微胶囊包覆——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③机械化学改性;④原位聚合改性——无皂乳液聚合包覆法、预处理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
(1) 三轴径利用外接长方体的长、宽、高定义粒子尺寸称三轴径(2) 投影圆当量径以与颗粒轮廓性质相同的圆的直径表示粒度,与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称为投影圆 当量径,表示为DH= (4a/n ) 12(3) 球当量径(表面枳球当量径、体积球当量径、比表面枳球当量径)•球当最径:无论从几何学还是物理学的⑩懐来看,环定最 容易处理的。
因此以球为基础,把颗粒着衣相当的于隶。
•与颗粒同体积的球的胃径称为等体积球当量径•dV=(6V/K )V3 (1.1) •与颗粒等表面的球的真径称为等表面积球当量径• dS= (S/TT ) 1/2 (1.2) •圆当量径:以却颗粒投影轮廓性质柑同的圆的直径表示粒 厦。
与颗粒投影血积相聲的圆的頁径称为投影圜当量径 (刃、称 H eywood 径),见 Sl.2(d )c• dH= (4a/TT )1/2•与颗粒投影图形周长相等的圆的冇 •径称为等周长圆当量径dL=L/n (4) 粉体粒度分布的频率分布函数物理意义它表示一系列粒径区间中颗粒的百分含量,即可理解为在粉体样品中,某一粒度人小 或某一粒度大小范围内的颗粒在样品中出现的百分含量(5) 粉体粒度分布的累枳(筛上或筛卞)分布函数物理意义将颗粒大小的频率分布按一定方式累计,便得到相应的累积分布。
累积筛下:按粒径从小到大进行累枳,一般用“一”表示,表示为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 数或颗粒质量的百分数累积筛上:按粒径从人到小进行累积,一般用“ + ”表示,表示为大于某一粒径的颗粒 数或颗粒质量的百分数(6) 频率分布函数和累枳分布函数的关系累积分布函数又称为粒度分布积分函数 频率分布函数又称为粒度分布微分函数累积分布与频率分布之间的关系: 咖=/ 口迥尺(必=j 玖吩込(7)正态分布的频率分布函数表达式、曲线特点及其标准偏差粒径频率分布:才(巧)=一exp (—竽匸)(个数基准)• J2兀“(8)对数正态分布的频率分布函数表达式、曲线特点及其标准偏差(9)由颗粒群某物理特性的定义函数求颗粒群平均粒径(10)假设颗粒群粒度频率分布函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求P15页表2-8中各种平均粒径具体表达式(类似作业,强调推导过程)(13)体积形状系数、表面积形状系数、比表面积形状系数的定义在表征粉末体性质,具体物理现象和单元过程等函数关系时,把颗粒形状的有关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系数即为形状系数▼形状系数的表达:O —般表达式;若以Q表示颗粒平面或立体的參散・.qp为平均粒径.两者的关系为:, e为形状冢数=体积形状系数:以颗粒体积Vp代苦Q,y p= d/ 为体积形状系数。
一.名词解释1.粒度分布:将粉末试样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按数量或按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2.原级颗粒:最先形成粉体物料的颗粒.又称一次颗粒或基本颗粒,它是构成粉体的最小单元。
3.粉尘电阻率: 在与粉尘规定的接触面积、相距单位长度的两电极间测得的粉尘层的最小电阻值。
4.粉体:是同种或多种物质颗粒的分散体或集合体.工程上把在常态下以较细的粉粒状态存在的物料,称为粉体物料,也称为粉体.5.分级粒径(切割粒径):习惯上,将部分分级效率为50%的粒径称为切割粒径.6.粉碎比:若原始物料粒度为D,经过某台粉碎机械粉碎后的平均粒度为d,则比值i=D/d被称为平均粉碎比.7.分级精度: 定义为部分分级效率为75%和25%的分级粒径的比值。
8.尘粒驱进速度:粉尘驱进速度是指在静止气体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荷电粉尘向集尘极移动的平均速度。
(当荷电粉尘所受的电场力和含尘气体相对运动时的流体阻力相平衡时,荷电粉尘具有均匀的驱进速度)二.简答题1.粉体表现的奇异特性有哪些?粮仓效应、巴西都效应、加压膨胀特性、崩塌特性、振动产生规则斑图、小尺寸效应2.粉体颗粒的构成有哪些类型?原级颗粒、聚集体颗粒、凝聚体颗粒、絮凝体颗粒3.表征粒度分布的有哪些?粒度分布有哪些?特征参数:(1)中位粒径D50:是在粉体物料的样品中,把样品的个数(或质量)分成相等两部分的颗粒粒径。
(2)最频粒径Dmo:在颗粒群中个数或质量出现概率最大的颗粒粒径。
(3)标准偏差σ(σg):表示粒度频率分布离散程度的参数函数表达式: 1、正态分布2、对数正态分布3、罗辛-拉姆勒分布(RRB分布)4.粉碎流程有哪几种方式,作图并分析二者的优缺点?p57粉碎流程:可分为开路流程和闭路流程。
1、开路流程:不带筛分或仅有预先筛分的破碎流程,从破碎机卸出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不再经粉碎机循环.2、闭路流程:有检查筛分的破碎流程,从破碎机卸出的物料要经过检查筛分,粒度合乎要求的颗粒作为产品,其余作为循环料重新送回破碎机,再次进行破碎.3、开路流程的优点:流程比较简单,设备少,扬尘点少. 缺点:当要求粉碎产品粒度较小时,粉碎效率较低,产品中会存在部分粒度不合格的粗颗粒物料.4、闭路流程优点:可获得粒度合乎要求的粉碎产品. 缺点:流程较复杂,设备多,建筑投资大,操作管理工作量大.一般用于最后一级粉碎作业.5.材料的经典粉碎理论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形,粉碎方式有哪些?p611、Lewis公式粒径减小所耗能量与粒径的n次方成反比表示粉碎过程中粒径与功耗的关系,但不能确切表达整个粉碎过程粒径和功耗的关系。
三、简答与论述1.粉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
库伦粉体、粉体密度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答:区别:粉体在少许外力的作用下呈现出流动性和变形,它是介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气、液、固相之外的第四相。
库伦粉体:若滑移面上的切应力τ与垂直应力σ成正比,τ=μσ+C的粉体称为库伦粉体。
粉体密度:①真密度ρt:,ρt = w/Vt,是指粉体质量(w)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②颗粒密度ρg或ρp:ρg = w/Vg,是指粉体质量除以颗粒体积Vg所求得密度。
颗粒体积(Vg):包括封闭细孔在内的体积,而颗粒表面的凹下、裂缝、开口的孔洞不包括在内;③松密度ρb(亦称表观密度、容积密度、填充体积),ρb= w/Vb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堆积体积)堆积体积(Vb):包括颗粒体积及颗粒之间空隙的体积。
④振实密度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
2.粉体产生粘附性与凝聚性的主要原因。
答:①干燥状态下: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静电力②润湿状态下:液体桥、固体桥液体桥:粉体与固体或粉体颗粒之间的间隙部分存在液体固体桥:溶解的溶质干燥而析出结晶3.同一颗粒由于定义和测量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粒径值也不同,常用的表示粒径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演算直径:通过测定某些与颗粒大小有关的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在一定条件下或通过一定的公式推导出的具有线性量纲的“虚拟直径”三轴径:以l、b、h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径”定向径:Feret径、Martin径、定向最大径当量径:球当量径、圆当量径4.球磨机的工作状态,球磨机的主要工作参数(工作转速、临界转速、转速比、功率、产量)的概念及应用。
答:临界转速nc:研磨体出现离心状态时球磨机筒体的最低转速适宜转速:最外层研磨体获得最大粉碎功时的转速K(转速比): K=n/ nc实际工作转速ng:磨机功率计算:磨机产量计算:5.中位粒径、最频粒径、标准偏差的概念及计算。
《粉体工程》总复习一、基本概念粉碎过程偏析粉碎比、多级粉碎比粉体的休止角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率粉碎平衡开放屈服强度、流动函数粒度分布钳角摩擦角粗糙度系数易磨性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偏差整体流和漏斗流空隙率与松装密度机械力化学球磨机的临界转速和工作转速混合、造粒二、选择与填空1.粉体产生粘附性与凝聚性的主要原因是:、、。
2.同一颗粒由于定义和测量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粒径值也不同,常用的三种粒径表示方法分别为、、。
3.某粉体的真密度为1000kg/m3,当该粉体以空隙率ε=0.4的状态堆积时,则其松密度等于。
4.在卸料过程中仓内物料全部处于均匀下降的运动状态称为;若只有存仓的中心产生料流,其他区域的物料停滞不动,流动的区域呈漏斗状,流动沟道呈圆形截面称为。
5.粉体均化的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但均化过程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6. 球磨机工作转速与临界转速的比值称为磨机的。
7. 累积筛余曲线与累积筛下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粒径为粉体的。
8.粉体由一个个固体粒子所组成,它仍具有固体的许多属性。
与固体的不同点在于在少许外力的作用下呈现出固体所不具备的和。
9.粉体的流动函数表征着仓内粉体的流动性,流动函数愈大流动性愈(差、好)。
10. 粉体的流动性的评价方法正确叙述是( )。
(多项选择)(A)休止角是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
常用其评价粉体流动性(B)休止角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注入法,排出法,倾斜角法等(C)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D)流出速度是将物料全部加入于漏斗中所需的时间来描述(E)休止角大于40度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11. 下列关于粉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多项选择)(A)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法(B)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C)粉体相应于各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松密度≥粒密度>р真密度(D)空隙率分为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12.关于粉体润湿性正确叙述是( )。
1、粒度分布:指粉体中不同粒径区间颗粒的含量。
频率分布:表示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所占的比例。
累积分布:表示大于或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所占的比例。
均匀性系数表示该粉体粒度分布范围的宽窄程度。
N值越小,粒度分布范围越宽。
2、空隙率ε:在一定填充状态下,颗粒间空隙体积占粉体整个填充体积的比率。
填充率Ψ: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填充的粉体体积占粉体整个填充体积的比率。
休止角:粉体在自然堆积的状态下,粉体层的自由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沉降速度:等速阶段的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等降颗粒:在流体内以同一沉降速度沉降的不同密度的颗粒。
4、粉碎过程: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内聚力,使颗粒的尺寸减小、表面积增加的过程,称为粉碎过程。
平均粉碎比:物料破碎前的平均粒度与破碎后的平均粒度的比值。
公称粉碎比: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度之比。
循环负荷率:粗颗粒回料质量与该级破碎(或粉磨)产品质量之比。
选粉效率(筛分效率):选粉设备(或检查筛分)分选出的合格物料质量与进该设备的合格物料总质量之比称为选粉效率(筛分效率)。
★何谓筛分效率?简述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
答:筛分操作后的某种粒度的质量与分级操作前粉体中所含粒度的质量之比称为筛分效率。
因素 1)物料物理性质的影响 a物料的粒度分布b物料的湿度c物料的含泥量2)筛面运动性质及其结构参数的影响a筛面运动性质b有效筛面面积c筛面长度d筛孔大小 3)操作条件的影响a加料均匀性b料层厚度c筛面斜角5、粉碎功耗理论雷廷智定律——表面积学说,适用于细磨作业,E=C(1/D2 -1/D1),n=1基克定律——体积学说,适用于粗碎作业,E=C(lg1/D2 -lg1/D1),n=2邦德定律——裂纹学说,适用于粗细作业,E=C(1/D2½-1/D1 ½),n=1.5田中达夫粉碎定律:适用于微细或超细粉碎,n>26、粉碎方法:①挤压法,如颚式破碎机;②冲击法,如锤式、反击式、冲击式破碎机;③研磨、磨削法,如振动磨,球磨机;④劈裂法。
粉体工程复习大纲一、粉体的基本性质1、粒径表征方法:三轴径、统计径(定向径)和当量径。
2、粒度分布:粉体颗粒的大小在粉体颗粒群中所占的比例。
3、形状系数:形状系数是体积和固体颗粒相同的圆球外表面积与固体颗粒的外表面积之比,用来衡量实际颗粒与球形(立方体等)颗粒形状的差异程度,用k来表示。
K有三种形式:表面积形状系数、体积形状系数和比表面积形状系数。
4、粒度分析方法:①筛分析法:国际标准筛制中单位为目,目数表示筛网上1英寸()长度内的网孔数。
目数前加正号表示不能漏过该目数的网孔,加负号表示能漏过,如-270~+325目30%表示有30%的物料颗粒能通过270目而通不过325目筛子。
筛析分为干筛、湿筛和干湿联合筛析法。
粒度范围≥40μm。
②显微镜法;③光散射法和消光法-激光法;④电传感法;⑤气体吸附法。
5、容积密度: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亦称表观密度。
6、影响颗粒填充的因素:①壁效应。
壁效应与容器直径与颗粒球径比有关。
②局部填充结构(空隙率分布)。
从器壁沿径向往中心空隙率逐渐减小;当距器壁的距离与颗粒直径的比值大于5时,空隙率趋于一定值。
③物料的含水量。
④颗粒的形状。
⑤粒度大小。
颗粒很小,颗粒间团聚作用,空隙率高。
7、颗粒间的附着力——范德华力、静电力、毛细管力、磁性力和机械咬合力。
8、团聚:颗粒在气相或液相中,颗粒间的作用力远大于颗粒的重力而形成聚合状态。
团聚可以改善颗粒的流动性、避免粉尘、易于包装等。
空气中颗粒的团聚:团聚原因为范德华力、毛细管力、静电力。
液体中颗粒的团聚:团聚原因为液桥力。
9、颗粒分散的方法:分散剂调控、超声调控等。
二、粉碎1、纳米体系的基本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
表面效应:表面活性的体现,即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原子数增多及表面原子配位不饱和性,导致大量的悬键和不饱和键等。
小尺寸效应: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光学、电学、热学、力学)的变化。
第二章粉体粒度分析及测量1.粉体:由无数相对较小的颗粒状物质构成的一个集合体。
2.三轴径:以颗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径。
3.投影径:Feret diameter (a) : 在特定方向与投影轮廓相切的两条平行线间距.4.Martin diameter (b): 在特定方向将投影面积等分的割线长.5.Krumbein diameter (c):(定方向最大直径)最大割线长6.Heywood diameter (d):(投影面积相当径): 与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7.形状指数:将表示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称为形状指数, 它是对单一颗粒本身几何形状的指数化.(扁平度,伸长度,表面积,体积形状因数,球形度)8.形状系数:在表征粉末体性质,具体物理现象和单元过程等函数关系时,把颗粒形状的有关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系数即为形状系数。
用来衡量实际颗粒与球形(立方体等)颗粒形状的差异程度,比较的基准是具有与表征颗粒群粒径相同的球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9.颗粒粒度的测量:(1)沉降法:当光透过悬浮液的测量容器时,一部分光被放射或吸收,另一部分光到达光传感器,将光强转化为电信号。
透过光强与颗粒投影面积有关,颗粒在力场中沉降,可用托克斯定律计算其粒径大小,从而得到累积粒度分布。
重力场光透过沉降法:测量范围为0.1~1000微米,悬浮液密度差大时,颗粒沉降速度快。
中科院马兴华发明了图像沉降法。
将沉降过程可视化。
离心力场透过沉降法:该法适合测纳米级颗粒可测量0.007~30微米的颗粒,与重力场相结合,上限可提高到1000微米。
(2)激光法:常见的有激光衍射法和光子相干法,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但对几纳米的式样测量误差大,范围为0.5~1000微米。
7.颗粒形状的测量与表征:图像分析法和能谱法。
傅里叶级数表征法和分数维表征法第三章 粉体的填充与堆积特性1. 粉体的填充指标:(1)容积密度: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也称表观密度(p B =填充粉体的质量/粉体填充体积)(2)填充率:在一定填充状态下,颗粒体积占粉体的比率( =粉体填充体的颗粒体积/粉体填充体积εφ-==1V Vp )(3)空隙率: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V Vc V Vp V =-=ε2. 等径球体的规则填充:(1)两种约束方式(正方形,特征是90度角;等边三角形,特征是60度角)(2)三种稳定构成方式(a.下层球的正上面排列着上层球b.下层球和球的切点上排列着上层球c.下层球间隙的中心排列着上层球)3. 六种填充模型:(正方系)立方最密填充(最疏),正斜方体填充,面心立方体填充,(六方系)正斜方体填充,楔形四面体填充,六方最密填充(最密)。
三、简答与论述1.粉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
库伦粉体、粉体密度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答:区别:粉体在少许外力的作用下呈现出流动性和变形,它是介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气、液、固相之外的第四相。
库伦粉体:若滑移面上的切应力τ与垂直应力σ成正比,τ=μσ+C的粉体称为库伦粉体。
粉体密度:①真密度ρt:,ρt = w/Vt,是指粉体质量(w)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②颗粒密度ρg或ρp:ρg = w/Vg,是指粉体质量除以颗粒体积Vg所求得密度。
颗粒体积(Vg):包括封闭细孔在内的体积,而颗粒表面的凹下、裂缝、开口的孔洞不包括在内;③松密度ρb(亦称表观密度、容积密度、填充体积),ρb= w/Vb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堆积体积)堆积体积(Vb):包括颗粒体积及颗粒之间空隙的体积。
④振实密度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
2.粉体产生粘附性与凝聚性的主要原因。
答:①干燥状态下: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静电力②润湿状态下:液体桥、固体桥液体桥:粉体与固体或粉体颗粒之间的间隙部分存在液体固体桥:溶解的溶质干燥而析出结晶3.同一颗粒由于定义和测量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粒径值也不同,常用的表示粒径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演算直径:通过测定某些与颗粒大小有关的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在一定条件下或通过一定的公式推导出的具有线性量纲的“虚拟直径”三轴径:以l、b、h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径”定向径:Feret径、Martin径、定向最大径当量径:球当量径、圆当量径4.球磨机的工作状态,球磨机的主要工作参数(工作转速、临界转速、转速比、功率、产量)的概念及应用。
答:临界转速nc:研磨体出现离心状态时球磨机筒体的最低转速适宜转速:最外层研磨体获得最大粉碎功时的转速K(转速比): K=n/ nc实际工作转速ng:磨机功率计算:磨机产量计算:5.中位粒径、最频粒径、标准偏差的概念及计算。
答:(1)中位粒径D50:在粉体物料的样品中,把样品的个数(或质量)分成相等两部分的颗粒粒径。
(2)最频粒径(粒数众径):在频率分布图上,纵坐标最大值所对应的粒径,即在颗粒群中个数或质量出现几率最大的颗粒粒径(3)标准偏差(均方差根):标准偏差以σ表示,几何标准偏差以σg表示。
表示粒度频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小,分布越集中6.粉体流动性的评价方法及其标准。
粉体的流动函数表征着仓内粉体的流动性,如何利用流动函数判断粉体的流动性好坏。
粉体在料仓中的流动形式及其特点。
7.影响球磨机内的研磨体的脱离角的因素有哪些。
球磨机中研磨体的三种运动状态及其对物料的粉碎作用。
答:(1)N+Gcosα=man,脱离角α与筒体转速(n)和筒体有效内径(R0)有关;与研磨体的质量和上升的高度无关(2)①泻落式运动状态:当球磨机的转速很低时,物料主要靠介质相互滑动时产生研磨和压碎作用而粉碎;②抛落式运动状态:当球磨机的转速适中时,即以某一适宜的转速回转时,对物料产生冲击(主)和研磨(辅)作用;③离心式(周转)运动状态:当球磨机转速很高时,所有介质都随筒体转动而不会下落,此时便称为介质的离心运动状态。
对物料不产生任何粉碎作用。
8.判断下列关于粉体的叙述是否正确:[1]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法(√)[2]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3]粉体相应于各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松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4]空隙率分为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5]粉体的流动性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差异影响较大(√ )9.常用的粉碎方法以及粉碎的目的和意义。
答:(1)粉碎方法:压碎、劈碎、折断、磨碎、冲击(2)粉碎的目的和意义:①减小粒径,增大表面积②改善粉体的物理化学性能③提高粉体混合的均化效果④有利于运输、储存⑤有利于提高制品的性能10.颗粒形状、大小的表示方法。
统计径(Feret径、Martin径和定向最大径)的含义。
答:定方向径(Feret径):沿一定方向测得颗粒投影的两端相切的两平行线间的垂直距离。
定方向等分径(Martin径):沿一定方向将颗粒投影像面积等分的线段长度。
定向最大径:沿一定方向测定颗粒投影像所得最大宽度的线段长度11.绘出简图,从受力分析推导出颚式破碎机的钳角α与内摩擦角φ的关系。
答:颚式破碎机动颚和定颚间的夹角称为钳角P1 -P2cosα-f P2sinα=0-fP1 -fP2cosα+P2sinα=0整理得-2fcosα+(1―f2)sinα=0或tgα=2f/(1―f2)f=tgφ,α≤2φ钳角小于物料与颚板之间的摩擦角的2倍12.颗粒的悬浮运动,流化床的概念。
固定床和流化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
答:颗粒的悬浮运动:当流体通过颗粒料或粉料层向上流动时,流体速度、颗粒性质及状态、料层高度和空隙率等因素的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颗粒流体力学状态:固定床状态流(态)、状态、陷力输送状态。
流化床:u增加,颗粒间隙增大;流速增加到一定值umf时,粉体层开始悬浮运动,此时的床层状态称为流化床状态。
特点:流体对颗粒的作用力与其重力相平衡;相邻颗粒间挤压力的垂直分量等于零。
固定床:当流体自下而上通过料层时,流速u较低,流体只是穿过颗粒之间的空隙,颗粒静止不动,并彼此互相接触。
流体对颗粒的阻力与浮力之和小于颗粒的重量,或颗粒的沉降速度大于流体的真正流速。
特点:空床流速u 低;实际流速um<沉降速度ut ;颗粒静止不动,床层高度不变。
固定床与流化床的区别:在于固体颗粒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13.粉体均化过程的原理。
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提高物料均匀混合程度所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预均化堆场的相关概念。
答:(1)粉体均化过程原理:(2)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①物料性质的影响:粒径、粒子形态、密度、电荷、水分含量等堆积偏析、振动偏析、搅拌偏析②设备类型的影响③操作条件的影响(3)提高物料均匀混合程度所采用的措施:①组分的比例: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粉体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它粉体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②组分的密度(粒度):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后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径小者,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
③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先加入量大或不易吸附的粉体,量少或易吸附者后加因混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匀混合,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
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如含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其它组分吸收该液体。
常用吸收剂有磷酸钙、白陶土(4)预均化堆场(库):一种特殊的均化设备,代替常规的储库,在存储的同时实现原料的均化。
14.分析入磨物料的粒度、水分、给料量、磨机转速等对球磨机生产能力的影响。
答:(1、)入磨物料的粒度: 减小入磨粒度能提高磨机生产能力,降低能耗。
(假如须要被粉碎物料粒度大,就要抉择运用钢球球径大的,反之,就要抉择球径小的。
)(2、)入磨物料的水分:(控制在1~1.5%)水份大:“磨内圈”、“堵塞”;水份小:“跑磨”。
(3、)给料量:加料均匀,而且加料量合适,则磨机生产能力提高。
(加料量太少时,研磨体降落时,并不全部冲击在物料上,而是有一部分研磨体互相撞击,作了无用功;加料量过多时,研磨体的冲击能量不能充分发挥,磨机生产能力也不能提高。
)(4、)磨机转速:①泻落式运动状态:当球磨机的转速很低时,物料主要靠介质相互滑动时产生研磨和压碎作用而粉碎。
②抛落式运动状态:当球磨机的转速适中时,即以某一适宜的转速回转时,对物料产生冲击(主)和研磨(辅)作用。
(研磨体重力的径向分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时,研磨体脱离筒壁。
)③离心式(周转)运动状态:当球磨机转速很高时,所有介质都随筒体转动而不会下落,此时便称为介质的离心运动状态。
对物料不产生任何粉碎作用。
15.简述造粒机理以及影响粒化(颗粒强度)的因素。
答:造粒机理:(1)粒子间的结合力(内因)五种不同方式:①由范德华力、静电力、磁力产生的固体粒子间引力②自由流动的液体产生的界面能和毛细管力③不可流动液体产生的附着力与粘着力④粒子间固体桥⑤粒子间机械镶嵌(2)润湿剂和粘合剂(外因)①润湿剂:指本身无粘性,但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从而达到制粒、压片的目的(水、乙醇)②粘合剂: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
(淀粉浆、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聚乙烯醇)(3)粒化核的产生(结构不紧密的凝聚体)--凝聚物的长大--颗粒的球化整粒影响粒化(颗粒强度)的因素:①粉料的粒度及颗粒空隙率颗粒的强度与物料的粒度大小成反比②液体表面张力及粘结剂③粒化机尺寸及操作粒化机尺寸、转速、倾斜角喷洒液体量与颗粒质量的关系温度的影响16.典型粉碎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说明。
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有那些?答:1.增大粒子大小对于粘附性的粉状粒子进行造粒,以减少粒子间的接触点数,降低粒子间的附着力、凝聚力。
2.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接触点数,减少摩擦力。
3.含湿量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的作用力。
4.加入助流剂的影响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可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
但过多使用反而增加阻力。
四、计算1. 粉体粉碎比的计算。
2. 粉体的当量径和球形度的计算。
【例】有两种固体颗粒,一种是边长为1cm的正立方体,另一种是正圆柱体,圆柱的直径为d,高度为h (h=10d)。
试分别计算这两种颗粒的等体积球当量径dv和球形度。
3. 粉体的密度计算。
【例】某粉状物料的真密度为2000Kg/m3,当该粉料以空隙率ε=0.4的状态堆积时,计算其容积密度。
(5分)4. 粉碎过程中物料的衡算【例】某连续磨机为保证产品粒度不大于50微米,采用闭路粉磨系统,系统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磨机喂料量G1=15吨/时;磨机出料量G3中>50微米的颗粒含量为70%;选粉机回料量G2中>50微米的颗粒含量为90%。
试求:(1)选粉机回料量G2,磨机出磨量G3和最终产品量G4。
(2)选粉机选粉效率和循环负荷率。
【例】某连续磨机为保证产品粒度不大于20微米,采用闭路粉磨工艺流程。
已知:磨机喂料量T1=15吨/时;磨机出料量T3中>20微米的颗粒含量为65%;选粉机回料量T2中>20微米的颗粒含量为85%。
(15分)试求:(1)画出闭路粉磨工艺流程图。
(2)选粉机回料量T2,磨机出磨量T3和最终产品量T4。
(2)选粉机选粉效率和循环负荷率。
设计题:【例】某厂采用“沉降法”初步分离矿石中的黄金。
试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对黄金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简要说明(包括设备、工艺图示和步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