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I型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 II型变态反应是抗体(IgG或IgM)引起带抗原的组织细胞的损伤或功能障 碍。IgG或IgM抗体与机体细胞(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通过活化补体、 巨噬细胞吞噬或K细胞的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引起细胞的破坏死亡。 常见的靶细胞有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肾小球血管基底膜、肝细胞、 皮肤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一些内分泌细胞等。长期接触铅的工人及慢 性苯中毒患者和苯接触工人,可发生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组织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中枢
骨髓
外周
脾
胸腺 淋巴结
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4
细胞因子 抗体 补体
(一)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腔上囊(鸟类)
胸腺:T细胞发育成熟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
5
(二)免疫细胞 ➢分类: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树突状
23
免疫介导疾病: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 药物导致免疫介导疾病的过程: 图4-1
24
图4-1 化学物(药物)导致超敏反应或
自身免疫的示意图
25
(二)超敏反应 分型:Ⅰ、Ⅱ、Ⅲ、Ⅳ型(图4-2) 共性:都需要预先接触抗原,以激发初次反应 各型特点:见表4-1
26
图4-2 超敏反应分型示意图
27
I型变态反应是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其发生是当某些过敏体质的机体,初次接触过 敏原后,可产生IgE抗体,抗体结合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表面,而使机体产生致 敏状态。当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原即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使细胞脱 颗粒,并释放多种活性物质(或称化学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 分泌增多及平滑肌收缩为特点的病理变化。如果这种作用发生在支气管则产生支气 管哮喘,作用于皮肤可出现红肿、荨麻疹等.作用于胃肠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