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戎马,晚节黄花
- 格式:pptx
- 大小:57.56 MB
- 文档页数:22
「诗词鉴赏」八一将至,十首塞上曲,送给边疆战士们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每年的八一将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日,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敬意和感激之情,向边疆战士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感谢。
边疆战士们,他们是国家的守护者,是边疆的守望者,是祖国的最坚强的堡垒。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镇守在祖国的边疆,守护着祖国的安宁和稳定。
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和发展,付出着辛勤的汗水和血液。
为了表达我们对边疆战士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我们特意准备了十首塞上曲,送给他们。
这十首诗词,是对边疆战士们的歌颂和赞美,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第一首《长安古意》穿越千年,长安古意,耳畔风声,心头雪肴。
战士王侯,舞剑挥戈,铁骑横插,塞上长歌。
第二首《战鼓擂动》战鼓擂动,边疆夜长,征战征战,誓保国殇。
鹰眼狼心,死守要隘,千军万马,共赴国光。
第三首《塞外风情》塞外风情,铁马横扫,大漠戈壁,豪情万丈。
英勇豪杰,冲霄踏鹰,卫国卫家,誓言永存。
第四首《边疆壮志》边疆壮志,战旗招展,长刀利矛,怒指边疆。
风云变幻,忠诚义气,边疆战士,永不离弃。
第五首《胡马争鸣》胡马争鸣,烽火横京,边疆卫士,英勇无惧。
铁血柔情,誓死卫土,祖国安宁,战士放归。
第六首《铁骑千里》铁骑千里,疆场长阔,边疆战士,誓护家国。
战马奔腾,横刀立马,英雄豪迈,铁血胸襟。
第七首《塞北戍边》塞北戍边,风沙滚滚,战士守望,铁马疆界。
牺牲奉献,忠勇无私,边疆壮志,国家边防。
第八首《神州边防》神州边防,千里铁马,雄心壮志,护卫家邦。
骠勇豪杰,守土辽源,誓守疆土,永不退让。
第十首《神兵草原》神兵草原,远望边疆,铁甲马靴,日夜巡弋。
誓守疆土,铁血战神,国之利矢,边之守卫。
这十首塞上曲,是我们对边疆战士们最真挚的祝福和感谢。
愿他们风雨无阻,誓死守护祖国的边疆,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和安宁贡献自己的一切!八一将至,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边疆永安!致敬边疆战士们,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篇示例:八月将至,正值边疆战士们奋战的时候。
李宗仁官邸的考察后感李宗仁的简介:李宗仁(1891.8.13~1969.1.30)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
字德邻。
广西临桂(今桂林)人。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入广西陆军小学堂。
1910年(清宣统二年)加入同盟会。
1913年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任南宁广西将校讲习所教官。
一年后,该所停办,返回桂林,应聘为省立模范小学高级班军训教官。
1916年夏,投护国军第6军任排长,参加护国战争,后又参加护法战争,由排长递升至营长。
第6军改称为粤桂第1路边防军后,1921年6月升任统领。
7月,从边防军中率千余人在粤桂边境六万大山自图发展。
不久,所部接受粤军改编,任粤桂边防军第3路司令。
1922年春,粤军撤离广西。
5月,改所部为广西自治军第2路,自任总司令,积极扩大势力范围, 11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1军军长。
1925年初发动讨伐沈鸿英战役。
在粤军李济深部协同下先后占领柳州、桂林等地。
7月,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
1926年两广统一,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任军长。
7月率部入湘参加北伐战争,会同第4、第8军攻占长沙等地。
8月底,参与指挥第4、第7军攻占贺胜桥,直抵武昌城下。
10月,南京国民党政府西征讨伐唐生智,任西征军总指挥兼第3路军总指挥,击败唐部,控制湖北、湖南。
1928年3月,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
5月,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所部沿京汉铁路(北京-汉口)北上,总兵力达20余万人。
新桂系势力的兴起,严重地威胁到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蒋桂矛盾激化。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兵败后出走香港。
11月,返回广西,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
1930年3月,与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对蒋介石,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第1方面军总司令。
1936年6月,与广东陈济棠等发动“两广事变”,反对蒋介石。
7月,与蒋妥协,就任广西绥靖公署主任。
1937年9月,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1938年1月,兼安徽省政府主席。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李宗仁简介篇一:李宗仁生平简介关于李宗仁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艺术与设计学院周秀毅 1000420532 李宗仁所处时代、阶级地位和自身经历决定其建立新桂系集团的宗旨、治军方略、强军战略和用军战术等方面的军事思想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战争实践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有影响的军事家.同时,他又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历史的反面.他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强调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提倡广招人才,任用"新人",重视学校教育,积极培养人才,以真诚换得人才的归属,在当年广西建设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宗仁的用人思想及实践,对他个人来说,固然有维护其统治、发展个人势力的一面;就全国而言,客观上确使一大批真正的贤才得到了保护和任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李宗仁的用人思想,富于深刻的理论意义。
一、李宗仁简介李宗仁(1890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内桂系之首,副总统、代总统。
李宗仁加入在广州的孙中山阵营,之后与白崇禧、黄绍竑合作,统一广西,使广西成为国民党后方的一部份。
北伐时,带领广西军队一路由湖南进攻至山海关。
北伐以后十年期间,屡次发动和参与国民党内战,但亦有苦心经营其广西地盘。
抗战时,动员广西将士抗日,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一役名震一时。
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
之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党统治而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落叶归根”,回到中国大陆并死于北京。
二、李宗仁生平介绍1、北伐时期1926年7月李宗仁将军于重庆率第七军二万多人参加北伐战争,转战湘、鄂、赣、皖等省,立下战功。
在北伐时期,还兼任过左翼军指挥官、江左军总指挥、国民党湖北省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李宗仁官邸参观总结报告名称:走进李宗仁类型: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刘炎李重阳陶国新李宗梅农洁雯学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院系: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702班调查意义: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历史的风,掀开摞摞发黄的一页。
指针急速飞转,时间指向了1840年,外国列强纷纷加入了掠夺中国财富的战争。
随着列强铁蹄的践踏,中国多少名园胜迹顷刻间变成废墟。
成千上万件珍贵文物被他们疯狂掠夺,流失他方。
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为进一步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关于该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于2011年11月13日组成小组前往李宗仁文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调查内容:(一)、参观李宗仁文物馆2011年11月13日下午4:00我小组一行来至位于桂林市内的李宗仁官邸进行了参观学习!当我们一行步入那座静谧的庭院慢慢参观时,在庭院里有一块大理石板斜立其中,上面镌刻着“青春戎马,晚节黄花”,刻有李宗仁先生的生平。
李宗仁先生(1891——1969),字德邻,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头村人。
广西陆军小学堂暨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是一个心怀救国思想的新式军人。
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3年成为国民党党员。
早年参加护国战争、护法运动,1924年被孙中山先生特任为“广西全省绥靖处督办”,1925年7月李宗仁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统一广西,归附广东革命政府,加入国民革命阵营。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李宗仁任第七军军长,率部挺进湘、鄂、赣、皖、苏、豫、直至山海关,在贺胜桥、龙潭等大战中屡克顽敌,第七军被誉为“钢军”,李宗仁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组员:XXX XXX李宗仁官邸是桂林市内现存的两处最完好的名人旧居。
官邸位于桂林市风景秀丽的杉湖南畔,这座被后人誉为桂林“总统府”的府邸建于四十年代,属中西结合的别墅式建筑,布局一改传统的南北走向而坐东朝西,以威严、气派的主楼为中心,四周配建副官楼、警卫室、附楼、花园、停车坪等,占地4000多平方米。
是当时李宗仁任副总统时广西省政府所建。
此官邸于1991年8月辟为李宗仁先生文物史料陈列馆,现已成为桂林著名的旅游点。
怀着对李宗仁将军诚挚的敬意和为了缅怀他对抗日事业、北伐事业、和在中国历史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和另一位同学结伴,到了李宗仁官邸处。
此次我们主要参观了李宗仁官邸,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李宗仁及其家眷的照片,还有他指挥台儿庄战役的照片。
第一层是会议室、客厅、秘书室、警卫室及餐厅;二层布局为接待室、客房、卧室等。
上下会议室、贵宾室均有壁炉。
副楼和副官室的门楼两侧,是管家、亲属、副官室及贮藏室。
官邸紧靠杉湖南岸,环境优雅。
原来的围墙、主楼、副楼、副官及厨用平房保持完好,楼内还保存壁炉、澡盆等遗物。
在官邸里,除了珍藏着孙中山的特任状,还有台儿庄、徐州会战前夕,蒋介石亲手颁发的“五战区司令官委任状”。
它是李宗仁指挥台儿庄大捷的见证物。
征集和搜集这些文物的工作是长期细致的。
有些是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亲自馈赠的,有些是李宗仁家人、部属和亲友们赠送的。
比如李宗仁第三任妻子胡松友捐赠了李宗仁从美国带回来的电动缝纫机、郭德洁佩带的首饰和一些书籍;李宗仁侄儿李伦所赠的李宗仁用过的左轮手枪、步枪、猎枪、鱼竿、摄影机、日军指挥官战刀和书画等。
李宗仁生前酷爱射击,手枪随身带,经专家鉴定,李伦所捐赠的这把手枪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会议室下面,让我们跟随着陈列馆内馆藏的珍贵文物和相关图像一起来了解李宗仁的一生所取得的重要功绩以及那个时代的印迹。
统一广西1925年7月李宗仁击败沈鸿英,完成了统一广西的任务,成为新的国民党桂系军阀首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李宗仁官邸观后感篇一:李宗仁官邸参观总结李宗仁官邸参观总结报告名称:走进李宗仁类型: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吴云消谢光欢徐良周荣光张晟学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人物故居:李宗仁官邸位于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16号,东北两面濒临杉湖。
游览李宗仁官邸、故居,可以感受李宗仁先生起落不一、扑朔迷离的历史生涯;回归祖国的征程;一个前国民政府代总统的府邸陈设、家居生活、政治生涯的终结;其“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传奇人生。
在他的故居,蕴涵着奇趣玄妙的民间风水论理与哲学,以及多姿多彩的桂北民俗文化。
[12]纪念馆1938年,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胜利后的4月8 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日,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记载史册。
李宗仁史料馆建在台儿庄老火车站旧址上,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建筑风格独特,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
李宗仁史料馆由四个展室和一个影视厅组成,全面介绍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特别是挥师抗战御倭和回归祖国前后的爱国壮举。
馆内藏有李宗仁先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200余幅,文史资料1000余份,遗物和文物60余件,珍贵录相带一盘。
所展示的这些内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李宗仁史料馆是台儿庄大战遗址参观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进民族自信心的又一教育基地,是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团结全国人民的一部具体教材。
坐落在台儿庄老火车站旧址上的李宗仁史料馆。
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哥特式建筑,它三面环水,风光秀丽,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也是一处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宗仁史料馆以大量翔实而珍贵的历史资料,百余件李宗仁先生的遗物和难得的原始影视录像,全面展示了末代总统李宗仁曲折的爱国人生,所展实物均由李宗仁先生的第三夫人胡友松女士捐赠,属海内外首次展出的精品。
胡友松女士现受聘为史料馆的名誉馆长,并长住馆内。
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80句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1、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2、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文森《九日》3、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文森《九日》5、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6、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7、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10、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11、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12、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13、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王逊《西夏重阳》14、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韩琦《九日水阁》15、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16、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17、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潘希白《大有·九日》18、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19、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20、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21、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22、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23、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2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李宗仁官邸参观总结李宗仁官邸参观总结报告名称:走进李宗仁类型: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吴云消谢光欢徐良周荣光张晟学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人物故居:李宗仁官邸李宗仁故居坐落在距桂林市约30公里的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建于清末民初,占地5060平方米,为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炮楼等组成,分布有7个院落、13个天井,共有大小厅房113间,是具有庄园气派的桂北民居建筑。
故居为李宗仁母亲刘太夫人等家人所长居,李宗仁在此举行婚礼,并接待蒋介石等大批国民党要人、桂系将领。
故居分三次扩建,均建于xx 年代。
1989年起对游人开放。
李宗仁官邸位于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16号,东北两面濒临杉湖。
游览李宗仁官邸、故居,可以感受李宗仁先生起落不一、扑朔迷离的历史生涯;回归祖国的征程;一个前国民政府代总统的府邸陈设、家居生活、政治生涯的终结;其“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传奇人生。
在他的故居,蕴涵着奇趣玄妙的民间风水论理与哲学,以及多姿多彩的桂北民俗文化。
[12] 纪念馆1938年,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胜利后的4月8 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日,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记载史册。
李宗仁史料馆建在台儿庄老火车站旧址上,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建筑风格独特,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
李宗仁史料馆四个展室和一个影视厅组成,全面介绍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特别是挥师抗战御倭和回归祖国前后的爱国壮举。
馆内藏有李宗仁先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xx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历史的风,掀开摞摞发黄的一页。
台儿庄运河古城导游讲解词(清御园大酒店,旅游船上)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台儿庄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
现在我们是在进入景区的起点,大家看到的这条波光粼粼,风光秀美的大河,她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是全长1800公里大运河中,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时期一段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成为‚京杭运河仅存的运河文化遗产‛、‚活着的运河‛。
我将陪同各位沿着这段风光如画的古运河顺流东去,寻古探幽,感受江北水乡独特的风情。
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台儿庄的旅游概况。
台儿庄地处鲁苏交界,运河之滨,有‚山东南大门、江苏北屏障‛之称,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人口30.3万。
台儿庄的旅游地理位臵十分优越,西濒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连奇峰绵延的沂蒙山,北通齐鲁文化名城曲阜,南接两汉文化中心徐州,有‚西水东山连接处,北孔南汉交汇点‚之誉。
古时台儿庄周围水系纵横交错,水网密布,地势低洼,曾是‚洪水走廊‛,先民筑台而居,遂名台儿庄。
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
400年前京杭运河流经这里,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迅速崛起,成为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据地方志记载:‚台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
1938年春,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在这里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半个多月,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因此名扬世界,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同时,侵略者的炮火也把这座几百年的古城化为废墟焦土。
2008年,枣庄市委、市政府对台儿庄古城进行了重建,再现了当年灿烂的古运河文明。
如今的台儿庄,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齐鲁大地上,缀饰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边。
(李宗仁史料馆)请大家往这边看,这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欧式建筑,楼体三层。
它原是枣庄中兴煤炭公司为运煤,于1912年建成的台枣专用铁路的一个车站——台儿庄火车站。
台儿庄大战时,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李宗仁简介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
广西桂林临桂区人。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李宗仁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宗仁的生平简介李宗仁,字德邻,1891年出生于广西。
李宗仁是陆军一级上将,是中国国民党中“桂系”的领军人物,曾在蒋介石下台后任中华民国代总统。
李宗仁虽是国民党派但是在共产党中的评价也很好,顾全大局,顺应时代的潮流,再身后留下了“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评价。
李宗仁早年在纺织厂当学徒,后考入广西陆军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参加过护国战争,1921年,自任司令,防区达7个县。
1923年加入国民党,次年成立“定桂讨贼联军”,击败陆荣廷,之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击败沈鸿英,同一广西。
1926年,李宗仁率领2万大军参加北伐战争,屡建战功。
1929年,爆发蒋桂战争,蒋介石以“叛乱党国”的罪名,开除了李宗仁的党籍,免其职务。
之后李宗仁长期驻广西与蒋介石对抗。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路军总司令驻徐州,指挥徐海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其中台儿庄战役取得重大获胜,在徐州失守后,李宗仁创立游击队,率军参加武汉会战。
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在蒋介石下台后担任代总统,后与共产党议和失败后,远走美国,直到1956年再次回到祖国,1969年,因肺炎逝世。
李宗仁该如何评价李宗仁作为一个桂系军阀,自然有他过错的地方,但大抵历史给他的评价是好的,在周恩来的评价里认为李宗仁一生最好的两件事就是台儿庄战役和回归祖国,毛泽东也认为李宗仁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李宗仁的功最大的就是在台儿庄大战中,声名远播,还有在广西期间,他的广西军是北伐战争中的主力军,被称为“钢七军”,还有抗日战争中,李宗仁表现出一个中国军人的气节,在流亡美国时,顶着压力回到中国,提出国共和谈。
1、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
——杜甫《上后园山脚》
2、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
——杜甫《逢唐兴刘主簿弟》
3、崩腾戎马际,往往杀长吏。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4、戎马暗天宇,呜呼生别离。
——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5、一从戎马来幽蓟,山谷虎狼无捍制。
——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
6、且喜辰极明,愿睹戎马倓。
——刘基《大热遣怀》
7、年来戎马暗河朔,宵旰十载烦吾皇。
——冯时行《安清桐夜坐有怀》
8、屡闻戎马入,辄有国殇诗。
——刘敞《国殇》
9、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10、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韩愈《归彭城》
1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12、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杜甫《白帝》
13、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14、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杜甫《愁》
16、怀宗御极临中夏,薄海纵横尽戎马。
——王锡《长平庄歌》
17、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18、戎马暗中国,游子将何趋。
——陈秀民《送强彦栗归吴》。
李宗仁三任妻⼦及其⼦⼥今何在【组图】从第三任妻⼦胡友松谈起2008年仲秋,我尚在攻读研究⽣时被某媒体上的⼏⾏介绍⽂字所吸引,⼤意是,李宗仁回⼤陆后不久,夫⼈郭德洁去世。
1966年,76岁的李宗仁娶了北京积⽔潭医院的⼀名27岁的⼥护⼠胡友松为妻。
1969年初,李宗仁病故,年轻的遗孀就此消失⼈海,直到1997年,台⼉庄区政府邀请她出任李宗仁纪念馆名誉馆长。
⽽这位胡友松⼥⼠,据说还是民国影后胡蝶的私⽣⼥。
⼀⽣和两个传奇⼈物密切相关,这样的⼈物不容错过。
于是我在图书馆翻阅了名记陈晓楠⼥⼠的《胡友松采访录》。
据其⾃述:1939年,胡友松出⽣沦陷的上海,胡蝶给这个⼥⼉起名胡若梅,她没见过爸爸,也不知⽣⽗是谁,养在胡蝶常年租住的酒店包房⾥,从⼩没有玩伴,只被⼀个⼩保姆带着。
1949年后,胡蝶移居⾹港,并没有将⼥⼉接⾛。
胡若梅在“新中国”的北京长⼤、⼯作,更名为胡友松,填写各类材料时⽗母⼀栏均为空⽩。
胡友松讲述的这段早年史迷雾重重,由于胡蝶在1937年上海沦陷后就和丈夫潘有声逃往⾹港,这个两年后出⽣在上海的“私⽣⼥”,其⾝份和记忆的真实性遭到质疑,由于最重要的当事⼈胡蝶和沈⽒都已故去,并未留下任何记述材料,胡友松的早年,成了⽆法证实的“孤证”历史。
胡友松年轻照 胡友松晚年照但胡友松的讲述,仍旧给我留下⼀些线索。
假如胡友松所⾔不虚,她其实是被胡蝶遗弃掉了,但她提及这位“⽣母”,却毫⽆怨尤之情,⽽是满怀倾慕与思念。
“很⼩的时候,我在上海⼲妈很多,都给我挂个锁,长命百岁这样。
有时候她们凑在⼀起,就打牌啊、跳跳舞啊,我就在旁边这么⼀坐,看着......所以我从⼩就好打扮、好穿,那些阿姨特别喜欢,在上海给我买好多⼩⾐服,若梅打扮起来像洋娃娃,哎呀,更美了!”胡友松回忆道。
⼀个没有玩伴,孤独在酒店⾥等待妈妈出现的⼩⼥孩,提起童年来却如此喜笑颜开、甚⾄有点洋洋得意,这在采访当时是令我惊讶的,但过后我理解她了。
在她颠沛灰暗的前半⽣⾥,⼀定有那么⼀⼩段“光鲜亮丽”的记忆,⽽她也愿意相信,这段记忆是与⼤明星胡蝶密切相关的。
成语《晚节黄花》拼音、解释、出处、接龙
拼音:
wǎn jiéhuáng huā
解释:
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
比喻人晚节高尚。
出处:
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接龙:
花团锦簇簇锦团花花好月圆圆顶方趾趾踵相错错落有致致之度外外宽内深深文傅会会少离多多言繁称称王称霸霸道横行行不苟合合二为一一钱如命命里注定定国安邦邦家之光光焰万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多草广广开言路路不拾遗遗形藏志志满气得得胜头回回生起死死生存亡亡不旋跬跬步千里里出外进进贤用能能上能下下笔成文文章巨公公尔忘私私心自用用心良苦苦思冥想想望风采采兰赠药药笼中物物至则反反水不收收因结果果于自信信口胡言言而有信信手拈来来好息师师心自是是古非今今是昨非非昔是今今来古往往返徒劳劳师袭远远愁近虑虑周藻密密云不雨雨顺风调调虎离山山崩海啸啸聚山林林下高风风从响应应弦而倒倒屣相迎迎头赶上上嫚下暴暴敛横征征敛无度度长絜大大敌当前前所未有有死无二。
重阳节古诗重阳节古诗(通用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古诗1(元)张可久《折桂令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南朝陈)江总《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元)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文森《九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清)曹雪芹《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现代)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经典的重阳古诗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唐]杜审言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唐]刘禹锡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参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唐]张说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