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仔猪补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和增重的措施哺乳仔猪是家畜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之一,其成活率和增重速度对于养殖业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和增重的措施是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将从饲料、环境和疫病防治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哺乳仔猪成活和增重的措施。
一、合理的饲料配比。
对于哺乳仔猪来说,合理的饲料配比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的前两周内,只能通过奶水来获取养分。
当然,要想养育出健康的哺乳仔猪,需要在配制饲料时充分考虑其生长需要,不断地加强营养和保健,确保其体内养分正常代谢。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适中,过多过少都对哺乳仔猪的成长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还要遵循分阶段逐渐增加记录蛋白质含量的原则,在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蛋白饲料比例,以帮助哺乳仔猪快速成长,达到最佳生长效果。
二、优良的环境条件。
对于哺乳仔猪而言,良好的生活环境自然是必要的。
合理的生活环境条件可以促进哺乳猪健康成长,降低生病的风险。
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均应该符合合理标准,以保持室温舒适,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哺乳仔猪的运动量和活动空间同样需要受到重视。
狭窄的空间会影响哺乳仔猪生长,应该合理规划空间,以确保哺乳仔猪的身体能够自由舒展,不受束缚。
三、合理的疫病防治工作。
哺乳仔猪在生存过程中,常常受到疾病的侵害。
为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增重速度,应该加强疫病防治的工作。
在哺乳仔猪的喂养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疾病的防范和舒缓。
合理的疫苗接种、消毒杀菌、管理卫生、增强哺乳仔猪身体抵抗力等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对于新入场的猪只,也应该注意进行隔离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出现。
以上三方面措施,都对于哺乳仔猪的成活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可谓是家畜养殖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只有在充分重视了这些方面,才有可能保证哺乳仔猪良好的生长发展,从而能够满足家畜养殖客户的需求。
仔猪养殖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在仔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养殖效益,还可能对猪只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仔猪养殖技术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首先,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饲料管理不当。
饲料是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来源,饲料的品质和饲养方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情况。
对于饲料管理不当的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饲料配方的科学性。
不同生长阶段的仔猪对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合理配制不同阶段的饲料是至关重要的。
养殖户可以咨询专业养殖技术人员,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所需营养元素,调整饲料配方,确保仔猪能够摄取到充足的营养。
其次是饲喂的方式和时间。
对于仔猪来说,全乳期和断奶期是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合理的饲喂方式和时间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比如,在全乳期,可以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饲喂仔猪,每天分几次均匀喂食,避免过度哺喂或者饥饿。
在断奶期,要逐渐减少对母乳和猪料的依赖,引导仔猪适应颗粒饲料。
另一个常见问题是环境条件不佳。
仔猪对于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果环境条件不佳会影响到仔猪的健康和生长。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温度调节。
仔猪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仔猪的生长。
养殖户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异,适时调节温度。
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安装加热设备,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采取通风降温的措施,确保仔猪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
其次是空气质量的管理。
室内的空气质量要保持良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仔猪的呼吸问题。
养殖户可以通过合理通风、清洁消毒等方式,改善养殖环境的空气质量。
另外,仔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还有疾病问题。
仔猪易受感染,对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
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健康问题,并根据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预防方面,养殖户可以加强仔猪的免疫程序,定期给仔猪注射疫苗,增强其抵抗力。
关于哺乳仔猪的补饲技术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极为迅速,-般仔猪出生后体重约l千克,l0日龄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l0~l3倍。
但要达到上述生长水平,光靠母乳供给营养是显然不够的。
事实上,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6周龄后乳中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l/3左右。
若不及时补饲,则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
补料
1、训练认料。
哺乳仔猪补料时间越早越好,-般在生后5~7天开始训练其认料。
开始时先将炒熟的大麦、玉米、高梁、豆类等放在补料间,然后细心观察,看仔猪爱吃其中哪种,把仔猪最喜欢的-种单独供给,这有利于训练仔猪尽快吃料,只要有几头仔猪会吃料,其他仔猪都会模仿,跟着吃料。
此外,还可采用强迫性办法来训练其认料。
将精粉料加开水调成粑状,用左手抓住仔猪颈部,并以拇指和食指卡住两边嘴角使嘴张开,右手用朩或竹片挑粑刮在仔猪舌头上,然后松手让其咽下,每天训练3~4次。
2、补料方法。
仔猪通过5~7日认料训练,已识别饲料并产生吃料欲望,为了巩固仔猪吃料的条件反射,不要随意变动饲料内容物和补料地点。
补料数量应由少到多,开始50~l00克,当日即使吃完也不再补,每日略增,通过逐步增加使仔猪逐渐适应。
接产仔猪巧妙利用麦麸
1。
哺乳仔猪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及对策北京普罗顿生物技术研究所漯河市芮权动物保健研究所董广林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当前的养殖场中,由于管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往往是养殖场最为头痛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这些年的走访和治疗经验,对于这个问题做些粗浅的分析以及控制思路。
众所周知在我们养猪中现在出现的诸多问题,其实与我们的平时管理以及基础的条件有很大关系,而哺乳仔猪的问题往往体现的尤其明显。
养好哺乳母猪不但涉及到母猪的饲养另外温度,环境,饲料,基础的设施,以及管理的思路对于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影响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养好哺乳仔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效益。
一针对目前哺乳仔猪的高死亡原因笔者认为无外乎以下几种因素:1、母猪的原因2、基础设施的原因3、管理的原因4、营养的原因5、疾病的原因6、其他因素等二控制思路在哺乳仔猪的饲养中,母猪的健康状况以及母猪的奶水质量对于仔猪的成活和健康影响尤为重要,而在我们的饲养管理中,母猪的饲养特别是妊娠母猪和后备母猪的饲养在我们的饲养管理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从根本的原因上来说哺乳母猪高死亡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往往与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必要的因果关系,所以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妊娠母猪的管理在妊娠母猪阶段,很多人没有一个系统的乃至整体的观念,其实在整个妊娠阶段最重要的是调节母猪的饲养管理,给与妊娠母猪一个合理的膘情,使母猪健康,营养均衡保持一个不肥不瘦的合理膘情是重中之重,而往往在我们的饲养管理中会有大多数的母猪出现过肥或者过瘦的情况,对于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母猪的生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妊娠阶段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防母猪产后无力,流产乃至产后诸多问题的重要一环。
防治措施主要是妊娠母猪从配种当日开始到配种后15天这段时间供应的饲料能量一定不要高,如需调圈最好3天内进行,防止母猪应激造成受精卵或者胚胎的死亡。
52猪业科技哺乳期仔猪吮乳不足,其无法获得充足的母乳(母源抗体),导致仔猪消瘦、生长缓慢;同时,仔猪的发病率(如下痢)和死亡率上升,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结合当前哺乳仔猪吮乳不足的实际难点,探寻相应防治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一、原因分析1.母猪泌乳障碍。
母猪的泌乳不足引起仔猪发育不良会导致一系列断奶后的问题,如断奶后仔猪个体差异大、瘦弱仔猪增多,低糖、腹泻、患病率、死亡率均偏高等。
母猪泌乳产生障碍:一是疫病因素,如发生乳房炎导致母猪无乳或泌乳减少;二是母猪自身由于乳房发育不良、胎龄过高、过早配种、缺乏运动等造成泌乳能力就不足;三是气候与环境因素,气温突变以及季节性因素会造成母猪泌乳障碍;四是管理因素,如消毒不到位、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噪音及有毒有害气体等。
2.母猪拒绝哺乳。
初产母猪无哺乳经验,由于精神紧张而不愿为仔猪哺乳;另外,母猪对新栏舍(产房)陌生而拒绝哺乳。
3.仔猪自身吮乳困难。
一是新生仔猪弱小,未能及时吮吸到初乳,造成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个体偏小或由于吮吸不到乳汁而夭亡。
二是由于母猪的两排乳头过宽,使少部分仔猪不能很快并很方便吃到乳汁,造成乳房有乳汁,但仔猪吃不到。
二、防治对策1.确保仔猪吃到初乳,保证充足的母乳供应。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初乳充足有助于仔猪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存活率。
安抚母猪,在其情绪稳定、环境适应之后,对仔猪要全面哺乳并人工监视,弱小仔猪和强壮仔猪应合理分开,尽可能避免吃奶时仔猪争抢乳头。
2.加强母猪的选育工作。
重视后备母猪选育,选留泌乳性能良好母猪,控制膘情。
在母猪配种前10天,进行短期优饲,日粮营养水平较哺乳期略高。
对后备母猪要精心管理,饲养员要经常接近它们,使其变得性情温顺,以克服产仔时的一些恶癖。
后备母猪初配月龄不宜过早,防止因乳腺发育不完善而造成泌乳不足。
一旦发生疾病,除了仔猪吮乳不足的防治对策53饲草饲料本栏编辑 刘刚应及时治疗外,应将患病母猪哺乳的仔猪寄养,尽量减少损失。
断奶仔猪补料难?懂得科学的诱食方法这
一切都不是问题
仔猪诱食、补料一直都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因此学会科学的诱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猪倌巴巴给大家介绍几个仔猪诱食的妙招,希望能帮助你家的仔猪安然断奶、平稳过渡。
一、伴奶吃料
仔猪不接受饲料,很大原因是由于口味不适应。
因此在仔猪还在吃奶的时候,你就可以将少量的教槽料用温水调和成糊状放在母猪的乳头上,这样仔猪在吃奶的过程中就已经接受了教槽料,对于日后适应有很大的好处。
二、补充水分
由于仔猪在哺乳期一直吃的都是母猪的奶,所以对于比较干的饲料往往很难一下接受。
所以应当教会仔猪喝水,在补料前先给仔猪补水,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教槽料过干而导致仔猪难以下咽。
三、选好料槽
对于人类而言,餐具对于食欲是有一定影响的,为了让菜显得更加美味我们一般也会精心挑选盘碟。
事实上对于猪而言也是一样的,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料槽对于帮助仔猪吃食也是有帮助的。
通常情况下来说,圆形红色的料槽更能够吸引到仔猪。
四、强制补饲
在一窝仔猪之中,最先学会吃料的往往是那些体型较小得不到足
够奶水的仔猪。
所以只要其中一头仔猪学会了吃料,就可以利用仔猪的模仿行为强制补饲,其他仔猪自然而然就会跟着这头仔猪吃料了。
五、少量多次
给仔猪补料的时候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因为只有足够新鲜的饲料仔猪才会更加容易接受。
而且在量少的情况下,也更容易激发仔猪的食欲。
哺乳仔猪补饲方法及其对补饲饲料要求概述哺乳仔猪的补饲方法和补饲饲料要求是猪养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补饲方法和选择适宜的补饲饲料,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
哺乳仔猪补饲方法哺乳仔猪的补饲方法包括刑母猪哺乳和增加其他饲料的补充喂养。
刑母猪哺乳母猪哺乳是哺乳仔猪补饲的基础。
母猪哺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良好的生产环境:刑母猪哺乳需要给予舒适干净的产房环境,确保母猪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温度。
2.适当的饲喂量:刑母猪哺乳需要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妊娠期的长度合理确定饲喂量,确保母猪能够提供足够的哺乳量。
3.饲喂频次:刑母猪哺乳的饲喂频次通常是每天3-5次,确保哺乳仔猪能够获得平均分布的饲料供应。
4.挤奶处理:及时挤奶能够刺激乳汁分泌和乳房扩张,有利于乳汁的排出和进一步的哺乳。
5.营养调理:适当给予母猪特定的营养调理饲料,提高母猪的营养供给,间接提高哺乳仔猪的补饲效果。
增加其他饲料的补充喂养除了刑母猪哺乳外,还可通过增加其他饲料的补充喂养来提高哺乳仔猪的营养供给。
具体的方法包括:1.选择合适的补充饲料:对于哺乳仔猪,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如玉米、大豆粉、鱼粉等。
2.饲喂时间和量:补充饲料的饲喂时间和量应根据哺乳仔猪的需要进行调整。
可适当增加哺乳仔猪的饲料供给量和频次,有助于提高其生长速度。
3.喂食方式:补充饲料可以通过添加在母猪的乳屁股上,让哺乳仔猪在哺乳的过程中同时吸食到补充饲料。
4.饲料质量控制:对于补充饲料,需要保证其质量安全,避免给猪只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哺乳仔猪对补饲饲料的要求哺乳仔猪对补饲饲料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饲料的营养成分、消化性和饲喂方式。
营养成分哺乳仔猪对补饲饲料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蛋白质含量:补饲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较高。
蛋白质是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营养成分。
2.脂肪含量:补饲饲料的脂肪含量应适宜。
哺乳期仔猪补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1、不补料用传统的旧观念对待现在饲养的猪,哺乳期仔猪吃奶,断奶后仔猪吃料。
土种猪母猪泌乳力高,仔猪出生重小,并且生长慢,能力强,饲养方法简单粗糙。
现在所饲养的猪都是引进品种,母猪泌乳力相对较低,同时断奶时间提前,造成断奶重小。
有的专门卖仔猪,为了节省成本,不补料。
断奶后由能够完全消化吸收的母乳突然变为不能消化吸收的植物性固体饲料,出现断奶后腹泻、负增重或生长停滞现象。
因此补料非常重要,补料比未补料2-4周龄体重增加1.0千克,4-8周龄体重增加0.7千克。
2、补料方法不当不重视补料,没有固定的补料时间和操作程序,没有用料标准,随心所欲;虽补料,但量很少,满足不了仔猪快速生长的需求。
重视补料,但方法不得当,有的3日龄开食,有的把料抹在母猪乳头上,有的往仔猪嘴里抹,强行开食,想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违背了仔猪生理习性,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达不到预期效果。
有的把料直接撒在圈面上,即不卫生,又造成饲料浪费,尤其粉状料更为严重。
补低档仔猪料,以植物性原料为主,价格低,但适口性差,采食量低,营养浓度低,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低。
仔猪不具备消化植物饲料的能力,这种料会使小肠绒毛受到损害,出现腹泻,造成断奶重小,断奶后生长缓慢。
3、采食量低目前所用教槽料采食量普遍低,都未超过400克。
仔猪胃肠不能得到充分生长发育,造成断奶后采食量低,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生长缓慢。
解决方案1、使用仔猪补料专用料仔猪补料专用料可具有如下特点:①诱食性好。
根据仔猪生理习性,使用仔猪喜欢的气味,吸引仔猪自动上槽,自然开食,避免了强行开食造成的弊端。
②适口性好,具有母乳般的适口性,让仔猪得到像母乳一样的享受。
③采食量大,可达700克以上,使胃肠容积增大,胃肠消化功能提前得到锻炼。
④采用先进技术。
在仔猪胃肠道内创造理想、稳定的微生物环境,有利于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促进消化酶分泌,更有利于消化吸收,减少仔猪腹泻,尤其断奶后腹泻。
⑤采用特殊工艺,把动、植物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加工成像母乳一样,即能够让仔猪完全消化吸收,又能保护小肠绒毛,促进小肠绒毛生长,促进消化机能完善,促进消化酶分泌,提前适应动、植物性饲料,解决了断奶后突然变为动、植物性饲料,小肠绒毛损伤,消化酶分泌降低,造成的腹泻、负增重、生长停滞等现象。
2、采用流体喂食哺乳期间仔猪饲喂流食,能增加采食量、更好地控制肠道健康、有利于小肠绒毛生长、激发仔猪生长潜力、提高生长速度。
饲喂流食接近母乳形态,更符合仔猪在哺乳期采食特点和采食习性,采食量更大,如果按1:2.3料水比形成流体,采食700克就相当于2.31千克,使仔猪在哺乳期胃肠功能得到更好的发育和锻炼,胃肠容积相对增加的更大,断奶后采食量会更大,消化吸收能力更强,增重更快。
3、适时开食如猪舍条件好,温度恒定,可在3日龄开食;温度在20~22℃可在5日龄开食;温度在18~20℃可在7日龄开食。
4、开食方法将开食用的圆形塑料槽固定在产床的底网上,将开食料按料水比1:2.3搅拌均匀至没有小颗粒为止,而后把粥状料倒在开食槽即可。
开始时采食量很少,每天每头仔猪以10克左右为好,分两次饲喂,上下午各1次。
如果开食仔猪窝数少,可直接把料放在开食槽加2.3倍水,搅拌均匀后直接饲喂。
这样省工省时,减少浪费,以后逐渐增加,至20日龄时每天能达到35克左右,25日龄能达到60多克。
饲喂次数20天后可增加到3次以上。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哺乳仔猪出生后,本身不具备对外界伤害的抵御能力,完全靠初乳中的母源抗体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
因此,保证母猪充足的泌乳能力并能够让仔猪及时吃足吃饱,是保证仔猪健康顺利成长的先决条件。
仔猪自身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需要人工创造一个舒适、干净、卫生、清洁的居所。
子宫内环境是一个无菌的环境,温度较高,一般在38.5左右,因此仔猪出生后需要给其提供一个温度较高的小环境。
0-3天的仔猪饲养管理:1 仔猪出生前准备好接产用品并消毒。
碘酊、表面消毒液、毛巾、温水、消毒绑线、打牙剪、断尾剪、注射器、抗生素、催产素、强心剂。
2 打开保温箱电热板和红线灯,预热保温箱。
3 母猪体表清洗消毒。
尤其注意乳房、外阴、蹄缝、耳后等处。
挤掉乳房中头几滴乳汁,头几滴乳汁在乳房中残留时间长,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数量多,容易引起腹泻。
4 仔猪接生步骤为:一掏,掏净仔猪口腔中的粘液和异物,防止呛入气管或引起仔猪窒息。
二捋,未断的脐带不可强行拽断,那样容易引起母猪大出血,而应缓慢捋出;将脐带血捋向仔猪方向,脐带血非常宝贵,又可防止仔猪贫血。
三擦,迅速擦干仔猪体表粘液,防止体表散热过快引起低血糖造成休克死亡。
四断,断齿,断尾,断脐,脐带断端、尾巴断端结系并浸入碘酊中消毒。
五烤,将处理好的仔猪放入保温箱烤干体表,但时间不可超过两小时。
六服,取出体表干燥的仔猪,口服敏感抗生素如科丰菌炎宁预防黄痢和红痢的发生。
七喂,帮助仔猪找到适宜的乳头,及时吃饱吃足初乳。
不会吃乳的仔猪先口服10%葡萄糖,之后用注射器灌服10毫升初乳,继续物理升高体温,然后人工辅助吃奶。
假死仔猪处理:倒提后肢,掏净口腔粘液,肌注强心剂,用手轻轻拍打胸腹部。
也可于仔猪口鼻涂适量酒精,用双手抓住前后肢,按呼吸频率进行人工呼吸,只要脐动脉挑动,大多数能救活。
5 仔猪出生的头三天里,每次母猪放奶时应该帮助小猪找到属于他的乳头。
吃饱奶后引导小猪走回保温箱,防止受凉拉稀或被母猪踩伤、压伤。
头三天,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1以上,否则仔猪容易下痢。
6 此间仔猪下痢是对于仔猪一生危害最大的疾病。
即使能够控制住死亡,也因脱水失重而严重影响以后的生长。
多由大肠杆菌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仔猪,不分季节,以散发为主,往往一窝中仅有几头发生下痢,且久治不愈。
防治该病可用菌炎宁+疫病康口服,一头发病全窝治疗、母子兼治,同时加强消毒,提高腹部实感温度对于治疗仔猪腹泻有着重要意义。
7 仔猪出生三日龄时补铁补硒。
选用9号针头,垂直注入肌肉。
注意注射器中不能有气泡存在,否则药液会倒流;药液一定要注入肌肉,漏于皮下或脂肪层则机体无法吸收并且容易引起皮下脓肿。
A:训练喝水。
如果使用水槽饮水,请加入温开水,并保证水槽内外时刻干净和饮水新鲜;如果使用饮水器,首先将饮水器调整到适宜的高度,然后让饮水嘴少量、缓慢地自动滴水,诱导仔猪喝水。
B:训练开食。
仔猪早期教槽工作直接影响断奶后采食与增重。
可将教槽料调成糊状,于母猪每次放奶前涂于乳房。
教料槽中每次只能填6~8粒料,填多了仔猪就不吃了,浪费;训练开食的时间宜选择中午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此时仔猪多出来活动,并且可有效利用其好奇心理。
同时严格防止饲料霉变。
C:仔猪补铁、开食时极易感染呼吸道病和胃肠道病。
因此补铁的同时最好配合使用抗生素。
4-15日龄仔猪饲养管理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体重飞速增加,好奇心理越来越强。
但母源抗体也在不断减弱,仔猪自身的防御屏障还不够健全,此时极易感染疾病。
但除非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表现得不明显。
这就需要饲养员工时刻监视:鼻镜是否发干?体温高吗?身体肌肉震颤吗?眼睛发红不?腹下有变化吗?淋巴结肿不肿?咳嗽?打喷嚏?拉稀?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马上治疗!全窝治疗!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此期温度可以调节在28-26之间。
仔猪好奇心理极强,牙齿生长又快,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新鲜,都想用嘴拱一拱,尝一尝。
如果啃咬到肮脏不洁的东西,就增加了被病菌感染的机会。
所以栏面一定保持干净卫生,并提供给玩具,比如铁链,木块,球类等。
要防控链球菌病,7日龄免疫是个好机会。
15日龄以后,母原抗体已经不足以保护兰耳病的入侵了,14日龄免疫兰耳病疫苗是比较适合的。
16日龄-断奶20日龄是没有猪瘟疫情威胁的猪群免疫猪瘟疫苗的最佳时机。
但目前国内猪群中兰耳病、圆环病毒感染严重,这些病毒往往侵蚀猪只的免疫系统-----淋巴结。
当淋巴结肿大发炎时,免疫猪瘟疫苗后,是否会产生抗体就只能是个未知数了。
因此,密切关注16日龄后仔猪淋巴结是否肿大,对于猪瘟免疫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猪群中存在20日龄左右仔猪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必须首先治疗和控制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之后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同时配合使用免疫增强剂,大剂量免疫猪瘟苗,才有可能控制住猪瘟病毒在猪群中的临床感染。
如发现有淋巴结肿大、皮下有出血点,可采用如下治疗发案:16日龄起,全群饮水加入黄芪多糖+林可霉素7天,20日龄再免疫猪瘟细胞苗5倍量以上,可有效控制兰耳病、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的免疫失败。
仔猪断奶时,失去猪妈妈是最大的一重应激;由采食液态动物源性饲料----母乳,转向采食固体植物源性饲料-----玉米豆饼日粮又是一重应激;之外,转群,混群等都会造成应激。
减少应激,控制继发感染时防控断奶仔猪多系统虚弱综合症的有效手段。
那么就必须做到:1、断奶前7天起饮水加入广谱抗生素和电解质维生素。
注意一定是饮水加药。
饲料加药因采食量的问题,不起作用!2、断奶后再投7天。
3、断奶时只将母猪赶走,仔猪在原圈饲养10天,减少应激反应。
同时保持保温箱温度在25左右。
4、断奶前让各窝仔猪相互接触。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母原抗体未完全消失时,让仔猪接触到不同病原无微生物,以期产生自身坚强抵抗力。
5、断奶后的饲粮一定要调成糊状,以减轻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