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十四区的一些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93.00 KB
- 文档页数:75
巴黎建筑与名胜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伤兵院新教堂(Les Invalides)又称残废军人新教堂,是路易十四时期军队的纪念碑,也是十七世纪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
到了1840年,法王路易˙菲力畏惧法国民众日益怀念拿破仑的声浪,下令将拿破仑的遗体运回法国安葬。
在法国乔维尔亲王率领下,一群英、法官员前往圣赫勒拿岛,挖出了拿破仑的棺木,拿破仑遗体丝毫沒有腐败的迹象,距离他去世已经十九年之久,据说这是因为拿破仑是被砒霜給毒死所致。
现在圆顶教堂內的拿破仑棺墓成为此处的参观重点,当然还有其他相关人的棺墓,如他的爱人约瑟芬等等。
巴黎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
位于巴黎戴高乐战神广场的中央,面对香榭丽舍大街。
它四面有门,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
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在巴黎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
建于1887—1889年。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相信,埃菲尔铁塔的构想被提出的时候,很多巴黎人甚至是很多法国人都并不赞成铁塔分三层。
第一层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
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
巴黎各大区旅游景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推荐(THE NATIONAL GEOGRAPHIC TRA VELER - PARIS)西岱岛(Ile de la Cite) 和圣路易岛(Ile St.-Louis) (乘地铁到西岱站Cite)Cathedrale Notre-Dame (巴黎圣母院)(西侧大门从左到右圣母玛利亚、最后的审判以及最为古老的圣安妮) (北面玫瑰窗-圣经人物,南面被圣者、信徒包围的基督)(哈维Jean Ravy的诗班席隔墙,库斯杜Nicholas Coustou的《圣母哀子图》(Pieta),夸兹沃Antoine Coysevox的路易十四像)(翼廊东南侧的柱子旁的圣母和圣婴雕像,被称为“巴黎圣母”Notre-Dame de Paris) Crypt Archaeological du parvis Notre-Dame (圣母院地下墓穴) (罗马式防御设施)Point Zone (原点)Ste-Chapelle (圣沙佩勒教堂/圣礼拜堂)(耶稣荆冠Crown of Thorn,圣钉Holy Nail,十字架碎片True Cross)(楼上礼拜堂高15米的彩色玻璃窗描绘旧约的故事,让当时绝大多数不识字的法国人了解圣经。
玻璃窗的故事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下往上读;祭坛后面的三面窗户是福音者约翰、基督受难以及施洗者约翰)(玫瑰窗描绘的是启示录的故事,礼拜堂内12使徒雕像)(殿堂内两侧凹室,左边路易九世、右边他母亲的座位)Palais de Justrice (巴黎高等法院,司法大厦)Pont Neuf (新桥) (巴黎最古老的桥) (安利四世骑马像)Square du V ert Galant (绿林汉广场)Place Dauphine (太子广场) (Rue Henri Robert路前有亨利四世雕像)La Conciergerie (巴黎古监狱) (卫兵厅Salle des Gens d’Armes)Pont au Change (兑换桥) (监狱通往右岸的桥)Marche aux Fleurs (花市)Pont de I’Archeveche (总主教府桥) (圣母院后通往左岸的桥)Memorial de la Deportation (集中营死难纪念馆)Hotel de Jassaud (查索宅邸)Hotel de Lauzun (洛森宅邸)Hotel Lambert (朗贝宅邸)Pont de la Tournelle (图尔内勒桥)埃菲尔铁塔与巴黎荣军院(乘地铁到埃菲尔铁塔地铁站Champ de Mars Tour Eiffel)T our Eiffel (埃菲尔铁塔)Pont de Bir – Hakeim (比尔哈凯姆桥)(因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而盛名远扬)Champ de Mars (战神广场)Ecole Militaire (军事学校) (拿破仑在此待过1年)UNESCO Buildin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Hotel national des Invalides (巴黎荣军院) (拿破仑墓)Musee de I’Armee (军事博物馆)Musee des Plans-Reliefs (立体地图博物馆)Musee de I’Ordre de la Liberation (解放勋章博物馆)Palais Bourbon (波旁宫) (国会大厦,下议院)Musee Rodin (罗丹美术馆) (原毕宏宅邸Hotel Biron)Musee d’Orsay (奥赛博物馆)圣日尔曼与蒙帕尔纳斯区(乘地铁到拉斯佩尔站Raspail)La Closerie des Lilas(丁香园咖啡馆)(列宁Lenin经常去下棋,海明威在此写了2部小说) Balzac (巴尔扎克雕像) (瓦凡地铁站附近V avin Metro)Le Select (精英咖啡馆) (下面四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家咖啡馆,瓦凡地铁站附近)La Rotonde (劳特尔多咖啡馆)Le Dome (穹顶咖啡馆) (俄国革命家托洛斯基Leon Trotsky经常来这儿)La Coupole (圆亭咖啡馆)(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曾是这里的常客)Jardin du Luxembourg (卢森堡公园)Palais du Luxembourg (卢森堡宫) (议会上议院)Odeon Theatre de I’Europe (欧德翁欧洲剧院)St. Sulpice (圣叙尔皮斯教堂)(德拉克洛瓦历时10年,为圣天使礼拜堂绘制的系列壁画,其中有《雅各布和天使的扭斗》和《赫利奥多鲁斯》)Place St. Sulpice (圣叙尔皮斯广场)Cafe de la Mairie (市府咖啡馆) (作家加缪Albert Camus曾是这里的常客)(圣叙尔皮斯路上)Fountain of Four Bishops (四主教雕像喷泉)Cafe Procope (波寇伯咖啡馆) (巴黎最古老的咖啡馆) (富兰克林和路易十六在此会面,草拟援助新生的美利坚共和国的协议,达兰贝尔和狄德罗在此编撰法国百科全书) Eglise St-Germain-des-Pres (圣日尔曼一代普雷教堂)(数学家、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葬于此,巴黎最古老的教堂)Café de Flore (花神咖啡馆) (哲学家萨特经常在此地写作,存在主义的发源地)Les Deux Magots cafe (双偶咖啡馆) (圣日尔曼普雷地铁站西边,花神咖啡馆对面)Brasserie Lipp (力普啤酒屋) (花神咖啡馆对面)Musee national Eugene Delacroix (德拉克罗瓦美术馆)Institute de France (法兰西研究院)拉丁区(乘地铁到圣米歇站St. Michel)Square V iviani (维维安妮花园)Shakespeare and Company (莎士比亚书局)St.-Julien-le-Pauvre (圣居礼安教堂) (巴黎最古老的三间教堂之一)Rue du Fouarre (麦秆街) 保留着中世纪风格的两条街道Rue Galande (嘉德兰街)Le Caveau des Oubliettes (地牢酒馆) (巴黎少数只表演法国老歌的地方)St.-Severin (圣赛芙韩教堂)Musee de Cluny (克吕尼博物馆) (国王廊King’s Gallery展示着圣母院前的28座人像中的21尊,《妇人与独角兽》系列挂毯)高卢-罗马公共浴池巴黎大学(校园里耸立着勒默西埃设计的17世纪圆顶礼拜堂)Pantheon (先贤祠)(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伏尔泰等人墓,巴黎的守护神-圣女贞德) 圣热内维埃夫图书馆(巴黎大革命后仅存的德大型寺院图书馆)LyeeHenri IV (亨利四世中学)St. Etienne de Mont (圣埃蒂安纳教堂)Philippe Auguste Wau (护城墙)Arenes de Lutece amphitheater (吕得西圆型剧场)马莱与巴士底区(乘地铁到巴士底站Bastille)Place de la Bastille (巴士底广场) (七月柱模仿罗马图拉真圆柱。
规划解读之——巴黎大区总体规划(1994年)郭瑞卢潇潇沙琳陆丽钱悦斐林彤摘要:巴黎大区总体规划 (1994)是目前巴黎大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法律文件该。
规划是在1965年和1976年《巴黎地区整治规划管理纲要》的基础上制订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巴黎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巴黎大区总体规划的历史详细介绍了,巴黎大区总体规划 (1994)的编制背景及规划文本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价和历史经验总结。
关键词:巴黎大区都市圈城市规划1 引言上世纪80年代起.许多欧洲城市先后掀起一股城市更新热潮。
.它们纷纷通过改造工业用地,兴建文化设施.改善公交状况.整合城市与交通空间、主办国际文化体育盛会等一系列举措更新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味。
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法国里尔、德国城市汉诺威,均可称为其中的经典案例。
城市设计前所未有地超越了空间审美,成为一种启动都市化发展的策略.而这一转变与西欧城市进入后工业社会经济转型期,开始寻找新的城市发展契机不无关系。
“巴黎大区规划”的提出自然包含了转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这层含义.然而。
作为一个有着复杂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国际化大都市.“巴黎大区规划”所面对的问题远比物质空间生产复杂得多。
2 区域概况2.1 基本概念2.1.1 小巴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巴黎同时也是法国的第75省,属于法兰西岛大区。
2.1.2 大巴黎即法兰西岛,是法国的一个行政区域,12012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一百万。
位于巴黎盆地中部。
该区域以巴黎为中心,因此俗称为大巴黎地区。
2.1.3 巴黎大区巴黎大区位于法国北部,是法国 22 个大区之一,由巴黎市和埃松、上塞纳、塞纳 - 马恩、塞纳 - 圣德尼、瓦尔德马恩、瓦尔德瓦兹和伊夫林等 7 省组成。
全区面积 1.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 2.2% ,人口 1020 万,占全国人口的1/5, 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大区。
巴黎大区不仅是法国的金融中心,也是欧洲最富有、最有竞争力的大区,同是也是一片融古典于现代、艺术与时尚于一体的热土。
法国巴黎大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与组织管理巴黎大都市圈由巴黎市和埃松、上塞纳、塞纳一马恩、塞纳-圣德尼、瓦尔德马恩、瓦尔德兹、伊夫林7个省组成。
全区面积12072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人,分别占法国总面积和人口的2.2%和18.8%。
1.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变。
19世纪末,在工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下,巴黎的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展。
为了对其实行统一有效的规划管理,1955年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设立巴黎大区(即巴黎大都市圈)计划区。
1956年,《巴黎地区国土开发计划》提出降低巴黎中心区密度,在近郊区和城市建成区边缘建设大型住宅区和卫星城。
从空间形态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是以市区为中心,呈同心圆向外扩展的。
传统的同心圆式发展模式曾导致城市中心过度集中和拥挤,给城市发展带来窒息的危险。
1960年的《巴黎大区区域开发与空间组织计划》则建议:利用工业企业扩大或转产的机会向郊区转移,通过改造和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核心,重构新的城市空间格局。
1965年的《城市规划和地区整治战略规划》提出,在巴黎外围塞纳河两边轴线上建设8座新城,总规模将是当时巴黎建成区的2倍。
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新城概念和卫星城计划,并都已付诸实施。
1976年和1994年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虽将8个新城调整为5个,但都坚持多中心和卫星新城的空间组织思路和原则。
2.大都市圈空间组织系统。
20世纪下半叶,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区域开发实践,巴黎人口向近郊和部分远郊扩散,形成了人口增长最快的集聚区;同时,乡村人口也流向城市集聚区和城市化周边市镇。
巴黎城市的边界不断跨越行政边界向外发展,在面积仅有78平方公里的巴黎城周围,形成了方圆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约880万人的城市化郊区,对维持巴黎的生存和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郊的发展重点为9座副中心,即德方斯、圣德纳、博尔加、博比尼、罗矗尼、凡尔赛、弗利泽、伦吉和克雷特伊,形成了若干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小区。
远郊的发展重点为5座新城,即色尔基、马恩拉瓦莱、圣冈代、埃夫里、默龙色纳。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摘要:本文对巴黎地区发展条件、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对不同时期巴黎地区区域规划的时代背景、目标思路、主要内容、政策措施与成效得失进行了分析阐述。
笔者认为,以1965年为分界线,巴黎地区规划视点实现了从市区向包括市郊的区域扩展,实现了从遇制城市膨胀向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方向转变,实现了解决交通、住房等单要素问题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过对具体数据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巴黎地区规划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着如何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巴黎地区规划方案实施的问题。
法国一直都具有强烈的中央集权意识其经济高度集中于首都巴黎,形成了巴黎市区的过度膨胀与其他地区的停滞衰落并存、地区发展严重失衡日益突出的矛盾。
在二战刚刚结束不久的1947年法国青年地理学家让·弗朗索瓦·格拉维埃(Jaen FranfoisGravier)在其著作《巴黎和法国的荒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巴黎与法国其他地区比例失调、地区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
他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为历史的偶然而非经济发展的必然并且能够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来解决。
格氏指出电力的广泛使用以及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给工业向农村疏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扭转巴黎地区工业过分集中的局面是完全可能的。
格拉维埃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区域平衡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法国政府于1950年代末开始对巴黎地区产业人口的过度膨胀进行控制,同时还在巴黎内部进行了人口、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解决了巴黎市区人口和产业过于密集、拥挤巴黎市区与周边地区联系松散、协调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巴黎;巴黎地区;城市规划1巴黎历史沿革回顾巴黎地区位于巴黎盆地中央的塞纳河畔,从公元4世纪建城至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公元4世纪至12世纪,巴黎为主教所控制宗教和商业是其特色吸引范围主要为法国北部地区。
自从13世纪卡比廷王朝在此建都之后,发展很快巴黎区一直为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八个地球上最恐怖的地方你可以在万圣节打扮得很吓人,然后和一群朋友出去喝的烂醉,或者你可以像真正的男人那样,去探索地球上最吓人的地方。
下面是地球上最恐怖的八个地方,你敢去吗?8. 巴黎地下墓穴(Paris Catacombs) 法国,巴黎想象一下,你走入巴黎地下十八米的地方,周围的黑暗逐渐把你吞没,鼻孔里被灌满了肥沃的泥土气息,然后你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阴森的墓地。
吓死人了!这就是你能在巴黎地下墓穴体会到的感觉。
该墓穴葬有超过六百万被挖掘出的巴黎人的尸体,是的,被挖掘出的尸体。
当巴黎的墓穴多到让人无法忍受时(想象一下臭气冲天的感觉),政府直接下令把尸体全部挖出来,然后扔在一个采石场里面,当时这个采石场还位于巴黎市外。
由于需要转移的尸体太多,这项工程花了超过三十年的时间,但巴黎政府还没有满意,他们还用一些人骨头“装饰”了地下墓穴的墙面。
用“毛骨悚然”来形容这个乱骨堆的恐怖程度显然不够。
最近探索了巴黎地下墓穴的人表示这个地方不适合胆小的人,当然也不适合幽闭恐怖症患者,小孩子更不要去。
巴黎地下墓穴位于巴黎第十四区,在当费尔·罗什罗(Denfert-Rochereau)地铁站附近。
7. 斯坦利酒店(The Stanley Hotel) 美国,科罗拉多州,埃斯特斯公园(Estes Park)你们知道斯坦利酒店的217号房发生过什么大事吗?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这里受到启发,写下了经典恐怖故事《闪灵》(The Shining)。
不过小说太长了,你还是看电影版吧。
在电影版中,叫做丹尼的小男孩紧张的大喊着Redrum(凶手Murder倒着写),妻子谢丽找到了作家丈夫的手稿,上面写着“只工作不娱乐让杰克成了一个呆滞的男孩”,最后,丈夫杰克隔着浴室的门冷静的对谢丽说他要把她的头打烂。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就会在斯坦利酒店被吓得半死。
但有一些人说,你不需要在这里发挥想象就会感到毛骨悚然,因为该酒店本来就闹鬼。
法国巴黎的20个区巴黎人口约230-240 万人,占地105平方公里,东西长12公里,南北9公里,有两大森林分布在市区的东西外围。
气候温和,一月平均温度为4℃;七月平均温度为20℃,法国人大都信奉天主教。
巴黎市区的周围为外环公路(Boulevard Peripherique )所包围,乍看之下宛如是一片秋海棠叶子钉在法国的国土上,而全市区划分为20 区,以市内城市西堤岛(la Cite)为中心,以顺时针方向作螺旋状散开分布于巴黎市内。
巴黎20区巴黎20区的名胜介绍如下:第1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北岸,区内有举世闻名的罗浮宫博物馆、皇室宫殿、杜伊乐丽花园、磊阿勒大型综合商场、政府机关、教堂等,是游客区。
第2区区内的九月四日大道(Rue du Quatre Septembre)由东贯穿至西,有国家商会、国立图书馆、证券交易所、多家剧院及教堂等,是交通繁忙的商业住宅区,也是游客区。
第3区区内有4家博物馆、4间教堂、剧院、中学、科技学院、国家档案局,商店林立属于商业住宅区。
第4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北岸,包括两个河中岛,圣安东尼大道、希和里大街;区内有的圣母院、巴黎市政府大楼、巴黎警察局、医院、两所博物馆、庞毕度中心,加上塞纳-马恩省河畔怡人风光,蜂拥而至的游客众多,实为巴黎的闹区。
3、4区的也是唐人街规模较大的地方之一。
第5区此区称为拉丁区,先贤寺、植物园、教堂、的索邦大学、法兰西学院、还有理工、专科学院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博物馆、纪念碑、书店,是属于巴黎顶尖的文化、艺术、学术气息最浓厚的地区,别有特色的露天咖啡馆,让人垂涎的各国食物极多,漫步在有名的圣米歇尔大道、或圣热尔曼大道的游客如鲫。
第6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南岸,商店、电影院、剧院等极多,广大的卢森堡公园亦在此区;法国学院、建筑学院、牙医、矿物等学院及众多的中小学校,法国上议院议政大楼是在卢森堡公园内,与第5区毗邻也多少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第7区此区内有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拿破仑墓、奥塞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军事学院;此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南岸,街道宽广,建筑物雄伟,是名胜、各国使馆、国家机构集中的地方,有外交部、经济财政部、国防部、教育部、还有工商业部…,及一些较高尚的住宅区。
巴黎市(法语:Paris)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巴黎市内人口超过223 万,巴黎都会区的人口逾1,200 万,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巴黎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中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 世纪至19 世纪之间)巴黎也是欧洲绿化最深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生活费用最高的城市之一。
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之一,对于教育、娱乐、时尚、科学、媒体、艺术与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响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全球城市之一。
总共有33 间财富世界500 强企业的总部设立在巴黎都会区,是欧洲最集中的地区。
巴黎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欧盟最集中的地区,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支出也是欧洲最高的地区,巴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研发创新的城市之一。
每年有4,200 万人造访巴黎与邻近都会区,也让巴黎成为世界上最多观光客造访的城市。
巴黎与与邻近都会区总共有3,800 个法国国家遗产与4 个世界遗产,分别是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
公元前52 年,罗马帝国征服了巴黎地区。
在此之前,巴黎地区只是一个名为巴黎西(Parisii)的凯尔特高卢人部落的聚居地。
公元358 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开始。
但是罗马帝国时期高卢行省的中心是在巴黎南方的里昂,巴黎当时只是一个小规模的人类居住地。
巴黎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持续扩张,成为一个拥有宫殿、竞技场、浴场与花园的繁华城市。
但当时的巴黎并不是法国的政治权力中心,而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城市,拥有近50 万人口和25,000 间房屋,环境肮脏,街道曲折狭窄,房屋稠密,且多为木结构。
在中世纪封建时期,欧洲的所有城市都面临着火灾和鼠疫的威胁,巴黎也无法幸免,多次被侵袭,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一直到了16 世纪初(1528 年),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边建造了众多的城堡,法国的权力中心才回到巴黎。
到了18 世纪,1789 年7 月14 日,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主要城市介绍法国首都巴黎法国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中央。
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210多万。
巴黎大区包括市区及周围的七个省,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00余万。
巴黎市共划分为20个区,以卢浮宫及西岱岛的一部分为中心,呈螺旋状、按顺时针方向,向外扩展。
各区居民人数不一,现在最多的是15区,22万人口,最少的是2区,仅2万多人口。
巴黎的历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从西岱岛发祥。
只有在公元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法国的统治者曾经迁都凡尔赛,但当时的巴黎仍是法国宗教、文化、艺术中心。
巴黎大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五分之一,拥有的财富占全国的一半。
巴黎是法国的政治中心从第一到第五共和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愤起捣毁了封建王朝囚禁革命者的监狱——巴士底狱,由此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了人权宣言,废除了封建制度。
1792年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称帝,为拿破仑一世,并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帝国垮台,路易十八建立复辟王朝。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路易•菲力普建立了七月王朝。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1851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次年称帝,到1870年9月革命后,成立第三共和国。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第三共和国覆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6年第四共和国成立。
1958年,戴高乐将军授权组阁并制定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
巴黎是法国的经济和商业中心法国经济实力强大。
巴黎集中了法国多数的大型集团公司和金融机构。
在世界排名前100家大企业中,就有法国企业TOTALFINAELF石油公司、CARREFOUR超市集团、VIVENDI UNIVERSAL公司、PSA PEUGEOT CITROEN汽车公司、RENAULT汽车公司、SUEZ公司、EDF公司、FRANCE TELECOM公司和ALCATEL等公司的总部设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