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焊常见缺陷及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20.05 KB
- 文档页数:11
铝和铝合金TIG焊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铝及铝合金的TIG焊的焊接质量与焊前准备情况、保护气体纯度、焊接参数、电极材料以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
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1、气孔(1)产生原因:a、母材或焊丝上有油、污、锈、垢等污物。
b、保护气体纯度低,气体保护效果差。
c、气路不洁净。
d、焊接参数选择不当。
e、焊接过程熔池保护不良,电弧不稳定或电弧太长。
(2)、防止措施:a、焊前彻底清洁焊缝区和焊丝。
b、适当降低喷嘴高度,焊速度不要过大,采用合格的保护气体。
c、更换送气管路。
d、焊接参数选择要合理。
e、查找原因,使焊接熔池免受不良侵扰,焊接现场要有挡风装置,防止有风流动,可采取适当的预热措施。
2、未焊透(1)、产生原因:a、焊接电流太小,弧长过长,焊接速度过快。
b、间隙过小,钝边过大,坡口角度过小。
c、表面和层间存在氧化物没有清除。
d、焊枪和焊丝倾角不正确。
(2)、防止措施:a、正确选择焊接参数。
b、正确进行焊接接头和坡口的准备。
c、加强焊接前清理和层间的清理。
d、改进操作技术。
3、裂纹(1)、产生原因:a、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过于集中,造成焊接接头拘束应力过大。
b、熔池过大、过热、合金元素烧损较多。
c、收弧过快、焊丝抽回过快、导致弧坑处没有填满。
d、焊接材料选择不当。
(2)、防止措施:a、正确设计焊接结构,合理布置焊缝,使焊缝尽量避开应力集中处,合理选择焊接顺序。
b、减小焊接电流或适当增加焊接速度。
c、收弧操作技术要正确,加入引出板或采用电流衰减装置。
填满弧坑。
d、正确选择焊接材料。
4、咬边(1)、产生原因:a、焊接电流过大。
焊接电压过高。
b、焊接速度过快,填丝太少。
c、操作技术不熟练,焊枪摆动不均匀。
(2)防止措施:a、调整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
b、适当增加送丝速度或降低焊接速度。
c、改进操作技术。
力求焊枪摆动均匀。
5、焊缝夹钨、(1)产生原因:a、焊接时采用接触引弧。
b、钨极末端形状与焊接参数选择不合理,使端头烧损。
第五节:铝及铝合金焊接缺陷与检验铝及铝合金焊接时,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焊接过程操作的难度,容易出现焊接缺陷。
作为焊工,必须了解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掌握防止和消除焊接缺陷的对策和方法,才能实现保证焊接质量、制造优良焊件的目的。
相比钢铁的焊接,铝及铝合金焊接缺陷也存在同样多的种类,导致缺陷产生的原因也更复杂。
铝及铝合金焊接缺陷主要为未熔合、气孔、下塌、热裂纹、夹杂等。
一、未熔合1.导致产生未熔合的原因未熔合通常表现为焊丝熔化、母材未熔化或是同一焊缝上一侧母材熔化、另一侧母材未熔化而形成的焊接接头。
铝及铝合金的导热系数大,约是钢的2~3倍;其比热也很大。
这样,要使铝及铝合金接头熔化后焊到一起,必须使用能量集中、功率大的热源。
在焊接方法确定的条件下,结构的形状、尺寸、位置、表面状态的差异,以及焊工操作的熟练程度都可以产生未熔合的缺陷。
未熔合的产生与焊件的坡口形状和焊接规范有很大关系。
尤其当采用MIG 焊进行厚板多层焊时,常常会在图2-5-1所示的部位产生未熔合,即:图2-5-1 MIG多层焊时易产生未熔合的典型情况a一坡口侧面的未熔合b一清根后的焊道根部未熔合(1)在焊根或第二层焊道以下的坡口面上,由于焊接规范的变化而产生未熔合。
(2)清根处理后在封底焊的根部焊道金属中产生未熔合。
焊接规范对产生未熔合的影响,首先取决于焊件的坡口根部形状和尺寸,焊接电流的影响也很大。
通过对厚度为50 mm的板材在不同大小坡口根部半径和焊接电流下产生未熔合的影响的研究可知:未熔合随坡口根部半径和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U形坡口比V形坡口产生未熔合的可能性要小,横焊时的实测结果是这样,立焊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电弧电压对产生未熔合的影响没有焊接电流和坡口根部半径变化对其的影响那么明显。
焊接电流对焊缝熔深的影响非常直接,熔深随坡口根部半径和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用断面检验法我们掌握了未熔合与熔深的关系。
当熔深小于1 mm时,很容易产生未熔合;当熔深大于l mm时,则不产生未熔合。
铝及铝合金在焊接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1、极易敏化铝不论是固态或液态都极易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铝薄膜。
氧化膜熔点很高,为2050℃,而铝的熔点仅为658℃。
A1203具有很高的电阻,在电弧焊中,相当于电弧与工件之间有一层绝缘层,使电弧燃烧不稳定。
氧化膜妨碍焊接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氧化铝的密度大于铝,因此造成焊缝夹渣和成形不良。
2、熔化时无颜色变化铝从固体到液体的升温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温度稍高就会造成金属塌陷和熔池烧穿。
再者,由于高熔点的氧化膜覆盖在熔池表面,给观察母材的熔化、熔合情况带来困难。
这样就增加了焊接工艺上控制温度的难度,稍不注意,整个接头就会塌落,所以铝的焊接比钢材焊接要困难得多。
3、易变形由于铝的导热系数是铁的2倍,凝固时的收缩率比铁大2倍,所以铝焊件变形大,如果措施不当就会产生裂纹;并且在焊接时,因导热性好,需要较大的焊接热量才能熔化接头。
因此,一般要求对焊件预热,并采用强规范,由此也恶化了焊接工艺条件。
4、易产生气孔铝及铝合金在焊接时,在空气中马上氧化生成A1203,不但阻碍金属熔合,还会吸收一定的水分。
焊丝表面和母材表面氧化膜吸收的水分,在电弧作用下分解出来的氢被液态金属铝吸收。
此外,焊条药皮中的潮气、空气中的水分也都是氢的来源。
铝合金的一个特征是,氢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大,又由于铝导热性能好,焊缝凝固快,因此来不及逸出的氢气便形成很多气孔。
铝的纯度愈高,产生气孔的倾向就愈大。
5、易开裂铝合金的凝固不是在某一温度下进行,而是在一温度区间进行。
在开始凝固时温度较高,焊缝呈液-固状态,液态金属比较多,此时的收缩量可由未凝固的液态金属补充;在最后凝固之前,焊缝呈固液状态,液态金属已很少,以间层状存在,由于此时温度处于凝固温度区间的下限,已产生很大的收缩,这样就会在液态的层间处拉开,若无液体补充,便形成裂纹。
一般说,纯铝不易产生凝固裂纹,防锈铝合金裂纹倾向也很小,但硬铝、超硬铝等经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的热裂纹倾向较大。
铝合金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铝合金结构在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而焊接是制造铝合金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
然而,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质量缺陷,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焊接质量缺陷及其处理方法。
1. 焊缝裂纹:焊缝裂纹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
裂纹可能出现在焊缝中或与焊缝平行。
裂纹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材料的变形或焊缝设计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优化焊接参数、使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计合理的焊缝形状。
2. 焊接变形:焊接过程中,热量会引起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导致结构产生变形。
焊接变形可能会导致尺寸偏差、强度降低或导致零件之间的不匹配。
为了减少焊接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预热、控制焊接速度、合理排布焊接顺序和使用局部焊接等方法。
3. 焊接气孔:焊接气孔是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体残留物。
气孔的存在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
避免气孔的方法包括:保证焊接材料和焊接区域的清洁、使用适当的焊接电流和气体保护、控制焊接速度等。
4. 焊接夹渣:焊接夹渣是指焊缝中残留的金属或非金属夹杂物。
夹渣的存在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质量。
为了避免焊接夹渣,应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填充材料,并确保焊接区域干净。
5. 焊接缩孔:焊接缩孔是指焊缝中存在的空洞或孔洞。
焊接缩孔可能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材料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引起的。
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和使用适当的焊接技术可以减少焊接缩孔的发生。
综上所述,了解铝合金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其处理方法对于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焊接参数、合理设计焊缝和采取适当的焊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质量缺陷的发生。
铝合金焊接缺陷分析及预防铝合金焊接缺陷分析及预防1、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主要是指焊缝宽窄不一、高低不平、余高不足或过高等。
焊缝尺寸过小会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尺寸过大将增加结构的应力和变形,造成应力集中,还增加焊接工作量。
焊接坡口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不均匀,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运条方式或速度及焊角角度不当等均会造成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2、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即为咬边。
咬边使母材金属的有效截面减小,减弱了焊接接头的强度,而且在咬边处易引起应力集中,承载后有可能造成在咬边处产生裂纹,甚至引起结构的破坏。
产生咬边的原因主要有操作方式不当,焊接规范选择不正确,如焊接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焊条角度不当等。
咬边超过允许值应予以补焊。
3、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即为焊瘤。
焊瘤不仅影响焊缝外表的美观,而且焊瘤下面常有未焊透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
对于管道接头来说,管道内部的焊瘤还会使管内的有效面积减小,严重时使管内产生堵塞。
焊瘤常在立焊和仰焊时产生,焊缝间隙过大,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不正确、焊条质量不好、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太慢等均可引起焊瘤的产生。
4、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称为烧穿。
烧穿常发生于打底焊道的焊接过程中。
发生烧穿,焊接过程不能继续进行,是一种不能允许存在的焊接缺陷。
造成烧穿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大焊接速度过低、坡口和间隙太大或钝边太薄以及操作不当等。
为了防止烧穿,要正确设计焊接坡口尺寸,确保装配质量,选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
单面焊接可采用加铜板或焊剂垫等办法防止熔化金属下塌及烧穿。
手工电弧焊接薄板时,可采用跳弧焊接法或续灭弧焊接法。
5、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称为未焊透,未焊透常出现在单面焊的根部和双面焊的中部。
未焊透不仅使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降低,而且在未焊透处的缺口和端部形成应力集中点,承载后会引起裂纹。
铝合金焊接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一、强的氧化能力铝与氧的亲和力很强,在空气中极易与氧结合生成致密而结实的AL2O3薄膜,厚度约为0.1μm,熔点高达2050℃,远远超过铝及铝合金的熔点,而且密度很大,约为铝的1.4倍。
在焊接过程中,氧化铝薄膜会阻碍金属之间的良好结合,并易造成夹渣。
氧化膜还会吸附水分,焊接时会促使焊缝生成气孔。
这些缺陷,都会降低焊接接头的性能。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前必须严格清理焊件表面的氧化物,并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再氧化,对熔化金属和处于高温下的金属进行有效的保护,这是铝及铝合金焊接的一个重要特点。
具体的保护措施是:1、焊前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除工件坡口及周围部分和焊丝表面的氧化物;2、焊接过程中要采用合格的保护气体进行保护;3、在气焊时,采用熔剂,在焊接过程中不断用焊丝挑破熔池表面的氧化膜。
二、铝的热导率和比热大,导热快尽管铝及铝合金的熔点远比钢低,但是铝及铝合金的导热系数、比热容都很大,比钢大一倍多,在焊接过程中大量的热能被迅速传导到基体金属内部,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必须采用能量集中、功率大的热源,有时需采用预热等工艺措施,才能实现熔焊过程。
三、线膨胀系数大铝及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约为钢的2倍,凝固时体积收缩率达6.5%-6.6%,因此易产生焊接变形。
防止变形的有效措施是除了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和焊接顺序外,采用适宜的焊接工装也是非常重要的,焊接薄板时尤其如此。
另外,某些铝及铝合金焊接时,在焊缝金属中形成结晶裂纹的倾向性和在热影响区形成液化裂纹的倾向性均较大,往往由于过大的内应力而在脆性温度区间内产生热裂纹。
这是铝合金,尤其是高强铝合金焊接时最常见的严重缺陷之一。
在实际焊接现场中防止这类裂纹的措施主要是改进接头设计,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顺序,采用适应母材特点的焊接填充材料等。
四、容易形成气孔焊接接头中的气孔是铝及铝合金焊接时极易产生的缺陷,尤其是纯铝和防锈铝的焊接。
氢是铝及铝合金焊接时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这已为实践所证明。
铝及铝合金MIG焊的各种焊接缺陷的解决方法弧光闪耀人生,火花飞出精彩!焊接路上家园伴你同行!铝及铝合金MIG焊时,焊接接头常见的缺陷主要有焊缝成形差、裂纹、气孔、烧穿,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等。
一、焊缝成形差焊缝成形差主要表现在焊缝波纹不美观,且不光亮;焊缝弯曲不直,宽窄不一,接头太多;焊缝中心突起,两边平坦或凹陷;焊缝满溢等。
1.产生原因⑴焊接规范选择不当;⑵焊枪角度不正确;⑶焊工操作不熟练;⑷导电嘴孔径太大;⑸焊接电弧没有严格对准坡口中心;⑹焊丝、焊件及保护气体中含有水分;2.防止措施⑴反复调试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⑵保持焊枪合适的倾角;⑶加强焊工技能培训;⑷选择合适的导电嘴径;⑸力求使焊接电弧与坡口严格对中;⑹焊前仔细清理焊丝、焊件;保证保护气体的纯度。
二、裂纹铝及铝合金焊缝中的裂纹是在焊缝金属结晶过程中产生的,称为热裂纹,又称结晶裂纹。
其形式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往往扩展到基体金属),还有根部裂纹、弧坑裂纹等等。
裂纹将使结构强度降低,甚至引起整个结构的突然破坏,因此是完全不允许的。
1.产生原因⑴焊缝隙的深宽比过大;⑵焊缝末端的弧坑冷却快;⑶焊丝成分与母材不匹配;⑷操作技术不正确。
2.防止措施⑴适当提高电弧电压或减小焊接电流,以加宽焊道而减小熔深;⑵适当地填满弧坑并采用衰减措施减小冷却速度;⑶保证焊丝与母材合理匹配;⑷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焊接顺序,适当增加焊接速度,需要预热的要采取预热措施。
三、气孔在铝及铝合金MIG焊中,气孔是最常见的一种缺陷。
要彻底清除焊缝中的气孔是很难办到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含量。
按其种类,铝焊缝中的气孔主要有表面气孔、弥散气孔、局部密集气孔、单个大气孔、根部链状气孔、柱状气孔等。
气孔不但会降低焊缝的致密性,减小接头的承载面积,而且使接头的强度、塑性降低,特别是冷弯角和冲击韧性降低更多,必须加以防止。
1.产生原因⑴气体保护不良,保护气体不纯;⑵焊丝、焊件被污染;⑶大气中的绝对湿度过大;⑷电弧不稳,电弧过长;⑸焊丝伸出长度过长、喷嘴与焊件之间的距离过大;⑹焊丝直径与坡口形式选择不当;⑺在同一部位重复起弧,接头数太多。
铝焊常见缺陷原因及措施(一)焊接缺陷种类常见的缺陷主要有焊缝成形差、裂纹、气孔、烧穿,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等。
1、焊缝成形差产生原因:焊接规范选择不当;焊枪角度不正确;焊工操作不熟练;导电嘴孔径太大;焊接电弧没有严格对准坡口中心;焊丝、焊件及保护气体中含有水分。
焊缝成形差主要表现在焊缝波纹不美观,且不光亮;焊缝弯曲不直,宽窄不一,接头太多;焊缝中心突起,两边平坦或凹陷;焊缝满溢等。
2、气孔产生原因:氩气纯度低或氩气管路内有水分、漏气等;焊丝或母材坡口附近焊前未清理干净或清理后又被污物、水分等沾污;焊接电流和焊速过大或过小;熔池保护欠佳,电弧不稳,电弧过长,钨极伸出过长等。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孔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称为气孔。
在MIG焊接过程中,气孔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它的存在。
在培训的过程中,仰角焊、立向上焊气孔倾向尤为明显,根据DIN30042标准规定,单个气孔的直径最大不能超过0.25α(α为板厚),密集气孔的单个直径最大不超过0.25+0.01α(α为板厚)。
氢是铝及铝合金熔化焊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
氮不溶于液态铝,铝又不含碳,因此铝合金中不会产生氮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氧和铝有很大的亲和力,总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所以也不会产生氧气孔;氢在高温时大量的溶于液态铝,但几乎不溶于固态铝,所以在凝固点溶于液体中的氢几乎全部析出,形成气泡。
但铝和铝合金的比重轻,气泡在熔池中的上升的速度较慢,加上铝的导热能力强凝固,不利于气泡的浮出,故铝和铝合金易产生气孔,氢气孔在焊缝内部一般呈白亮光洁状。
氢的来源比较多,主要来自弧柱气氛中的水、焊丝以及母材所吸附水分对焊缝气孔的产生常常占有突出的地位。
厂房空气中的湿度也影响弧柱气氛。
MIG焊接时,焊是以细小熔滴形式通过弧柱而落入熔池的,由于弧柱温度最高,熔滴比表面积很大,故有利于熔滴金属吸收氢,产生气孔的倾向也更大些。
弧柱中的氢之所以能够形成气,与它在铝合金中的溶解度变化有。
铝合金焊接7类缺陷及防止措施(超实用)1、焊接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孔穴。
产生原因:1) 母材或焊丝材料表面有油污、氧化膜清理不干净,或清理后未及时焊接。
2) 保护气体纯度不够高,保护效果差。
3) 供气系统不干燥,或漏气漏水。
4)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5) 焊接过程气体保护不良,焊接速度过快。
防止措施:1) 焊前彻底清理焊缝区和焊丝。
2) 采用合格的保护气体,纯度应符合规范。
3) 供气系统保持干燥,防止漏气漏水。
4)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要合理。
5) 注意保持焊炬、焊丝和工件间的准确位置,焊炬应尽量垂直于工件;尽量采用短弧施焊,喷嘴离工件距离应控制在10~15 mm;焊炬应做匀速直线运动,钨极应对准焊缝中心,往复匀速送丝;焊接现场要有挡风设施,不能有风流动,焊件应进行适当预热;注意引弧和收弧质量。
2、未焊透、未熔合焊接时未完全熔透的现象,称为未焊透。
焊接时焊道与母材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称为未熔合。
产生原因:1) 焊接电流控制过小,电弧过长,焊接速度过快,预热温度低。
2) 焊缝间隙过小,钝边过大,坡口角度过小。
3) 焊件表面及焊接层面间的氧化物清除不干净。
4) 操作技术不熟练,不能把握送丝的良好时机。
防止措施:1) 选择正确的焊接电流参数。
厚板焊接时,焊前进行工件预热80~120 ℃,使工件温度达到焊接要求。
2) 选择合适的焊接接头间隙和坡口角度。
3) 加强焊件表面及焊接层面间氧化物的清理工作。
4) 强化焊接操作技术,应正确判断坡口或焊层表面的熔化情况,采用大电流(一般应使焊部位在电弧引燃后5 s 之内能获得一定大小干净明亮的熔池,此时可加丝焊接)快速焊和快送少加焊丝的方法,精心施焊,可避免未焊透和未熔合现象的发生。
3、咬边焊接后,母材与焊缝边沿交界处的凹陷沟槽称为咬边。
产生原因:1) 焊接工艺参数过大,焊接电流太大,电弧电压太高,热输入量过大。
铝及铝合金焊丝的选择主要根据母材的种类,对接头抗裂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
有时当某项成为主要矛盾时,则选择焊丝就着重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入手,兼顾其它方面要求。
一般情况下,焊接铝及铝合金都采用与母材成分相同或相近牌号的焊丝,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耐蚀性;但焊接热裂倾向大的热处理强化铝合金时,选择焊丝主要从解决抗裂性入手,这时焊丝的成分与母材的差别就很大。
常见缺陷(焊接问题)及防止措施1、烧穿产生原因:a、热输入量过大;b、坡口加工不当,焊件装配间隙过大;c、点固焊时焊点间距过大,焊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变形量。
防止措施:a、适当减小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提高焊接速度;b、大钝边尺寸,减小根部间隙;c、适当减小点固焊时焊点间距。
2、气孔产生原因:a、母材或焊丝上有油、锈、污、垢等;b、焊接场地空气流动大,不利于气体保护;c、焊接电弧过长,降低气体保护效果;d、喷嘴与工件距离过大,气体保护效果降低;e、焊接参数选择不当;f、重复起弧处产生气孔;g、保护气体纯度低,气体保护效果差;h、周围环境空气湿度大。
防止措施:a、焊前仔细清理焊丝、焊件表面的油、污、锈、垢和氧化膜,采用含脱氧剂较高的焊丝;b、合理选择焊接场所;c、适当减小电弧长度;d、保持喷嘴与焊件之间的合理距离范围;e、尽量选择较粗的焊丝,同时增加工件坡口的钝边厚度,一方面可以允许使用大电流,微信公众号:焊王,另一方面也使焊缝金属中焊丝比例下降,这对降低气孔率是行之有效的;f、尽量不要在同一部位重复起弧,需要重复起弧时要对起弧处进行打磨或刮除;一道焊缝一旦起弧要尽量焊长些,不要随意断弧,以减少接头量,在接头处需要有一定焊缝重叠区;g、换保护气体;h、检查气流大小;i、预热母材;j、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和气管损坏现象;k、在空气湿度较低时焊接,或采用加热系统。
3、电弧不稳产生原因:电源线连接、污物或者有风。
防止措施:a、检查所有导电部分并使表面保持清洁;b、将接头处的脏物清除掉;c、尽量不要在能引起气流紊乱的地方进行焊接。
铝合金焊接缺陷原因与解决措施————————————————————————————————作者: ————————————————————————————————日期:焊接外观检验标准对照图焊缝不合格焊缝合格焊缝咬边焊缝搭接不够到位且发黑焊缝凹坑。
处理:补焊。
焊缝合格焊缝不合格,熔合不良。
焊焊缝缝未不搭合接格焊缝鱼鳞纹不够密实焊缝直线度超差焊缝接头过宽焊缝背面焊漏、焊瘤焊前清理不彻底,焊缝发黑焊缝高凸较大焊缝不合格电流大焊缝气孔焊缝凹陷字头不合格有烧钨隐患焊缝不合格焊接缺陷的成因与解决措施缺陷种类成因解决措施气孔1.保护气体覆盖不足增加保护气体流量,排除焊接区的空气(保护不足)。
减小保护气体流量或增大喷嘴尺寸,以防卷入空气。
消除气体喷嘴内壁的飞溅。
避免周边环境的空气流动太大破坏气体保护。
降低焊接速度。
适当减小喷嘴到焊件的距离。
焊接结束时应在熔池凝固之后再移开焊枪喷嘴。
2.保护气体不纯提高气体纯度。
不得使用压力达不到要求的气体。
3.焊丝污染使用清洁和干燥的焊丝。
消除焊丝在送丝装置中或导管中黏附上的润滑剂。
4.焊件污染焊前清除焊件表面的油脂、漆和尘土等杂质。
5.电弧电压太高或焊接速度太快减小电弧电压或降低焊接速度。
6.焊件距离太大减小焊丝伸出长度。
7.环境湿度较大工作环境不要潮湿,做好雨季防护,控制湿度。
8.环境风速较大做好挡风装置。
裂纹1.焊缝的深宽比太大增大电弧电压或减小焊接电流以加宽焊道而减小熔深。
2.焊道太窄(特别是角焊缝和底层焊道减慢行走速度以加大焊道的宽度和焊道的横截面。
3.焊道末端的弧坑冷却过快利用衰减控制以减小冷却速度。
适当的填充弧坑。
在完成焊缝顶部焊道时,采用分段退焊技术。
4.焊丝化学成分与工件不匹配选择与线材匹配的焊丝。
夹渣1.焊缝有杂质在焊后续焊道之前清除掉焊缝的渣子。
2.行走速度过大(氧化膜型减小行走速度。
夹渣物)3.熔池流动性差、深渣浮不出来选择较大电流。
飞溅1.电弧电压过低或过高根据焊接电流仔细调节电弧电压。
铝焊常见缺陷原因及措施(一)焊接缺陷种类常见的缺陷主要有焊缝成形差、裂纹、气孔、烧穿,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等。
1、焊缝成形差产生原因:焊接规范选择不当;焊枪角度不正确;焊工操作不熟练;导电嘴孔径太大;焊接电弧没有严格对准坡口中心;焊丝、焊件及保护气体中含有水分。
焊缝成形差主要表现在焊缝波纹不美观,且不光亮;焊缝弯曲不直,宽窄不一,接头太多;焊缝中心突起,两边平坦或凹陷;焊缝满溢等。
2、气孔产生原因:氩气纯度低或氩气管路内有水分、漏气等;焊丝或母材坡口附近焊前未清理干净或清理后又被污物、水分等沾污;焊接电流和焊速过大或过小;熔池保护欠佳,电弧不稳,电弧过长,钨极伸出过长等。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孔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称为气孔。
在MIG焊接过程中,气孔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它的存在。
在培训的过程中,仰角焊、立向上焊气孔倾向尤为明显,根据DIN30042标准规定,单个气孔的直径最大不能超过0.25α(α为板厚),密集气孔的单个直径最大不超过0.25+0.01α(α为板厚)。
氢是铝及铝合金熔化焊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
氮不溶于液态铝,铝又不含碳,因此铝合金中不会产生氮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氧和铝有很大的亲和力,总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所以也不会产生氧气孔;氢在高温时大量的溶于液态铝,但几乎不溶于固态铝,所以在凝固点溶于液体中的氢几乎全部析出,形成气泡。
但铝和铝合金的比重轻,气泡在熔池中的上升的速度较慢,加上铝的导热能力强凝固,不利于气泡的浮出,故铝和铝合金易产生气孔,氢气孔在焊缝内部一般呈白亮光洁状。
氢的来源比较多,主要来自弧柱气氛中的水、焊丝以及母材所吸附水分对焊缝气孔的产生常常占有突出的地位。
厂房空气中的湿度也影响弧柱气氛。
MIG焊接时,焊是以细小熔滴形式通过弧柱而落入熔池的,由于弧柱温度最高,熔滴比表面积很大,故有利于熔滴金属吸收氢,产生气孔的倾向也更大些。
弧柱中的氢之所以能够形成气,与它在铝合金中的溶解度变化有。
采用电弧焊方法焊接铝合金时,容易产生哪些缺陷?为什么?如何防治气孔焊接时,焊接区周围的水分、油污、氧化膜等在电弧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氢原子或氢分子,溶入熔滴或者熔池,液态金属在高温时溶氢较多,结晶时溶解度极剧降低,铝合金导热性强,熔池存在时间短,密度小,不利于气泡上浮,使得气泡没有完全逸出熔池,熔池已经凝固结晶,导致气孔产生。
防治措施:(1)限制氢的来源:焊前烘干焊接材料,清除保护气体中的水分,除去焊件表面的氧化膜、油污等、(2)改变弧柱气氛的性质:可以在氩气中加入适量CO2或O2等氧化性气体,使氢发生氧化而减少氢分压。
(3)控制焊接工艺参数:TIG焊时,采用大电流配合较高的焊接速度,可保证根部熔透,有利于氧化膜上的气泡浮出,又可缩短熔池存在的时间,限制电弧中氢的溶入。
MIG焊时,由于焊丝表面的氧化膜对气孔的影响比较突出,此时,减少熔池存在的时间,难以有效地防止焊丝氧化膜分解出来的氢向熔池侵入,因此宜采用大的焊接电流和较慢的焊接速度焊接,以延长熔池存在的时间,使气泡逸出。
薄板焊接时,增大焊接热输入;中厚板焊接时,接头冷却速度大,因此采用预热降低接头冷却速度,延长熔池存在时间。
热裂纹(1)焊缝结晶裂纹:焊缝在结晶过程中晶间产生液态薄膜和接头承受较大的拉伸拘束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部分铝合金都具有较大的结晶温度区间,而且,如果合金中存在其它元素或杂质时,还可能产生低熔共晶,使有效的结晶温度区间进一步增大,这使得焊缝金属在结晶时,在晶粒之间容易产生使晶间联系削弱的液态薄膜;铝及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比较大,比铁高出约一倍,焊缝金属结晶时还将产生较大的拉伸拘束应力。
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就使得铝及铝合金焊缝产生结晶裂纹的倾向比较大。
(2)近缝区液化裂纹:也与焊接时近缝区晶间产生液态薄膜和同时承受拉应力有关。
当铝及铝合金母材中在焊接热循环中由于偏析产生较多的多低熔共晶时,焊接时提前熔化,有可能在晶间产生液态薄膜。
同时,近缝区金属不平衡的加热过程导致组分液化,也能在晶间产生液态薄膜。
铝焊常见缺陷原因及措施(一)焊接缺陷种类常见的缺陷主要有焊缝成形差、裂纹、气孔、烧穿,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等。
1、焊缝成形差产生原因:焊接规范选择不当;焊枪角度不正确;焊工操作不熟练;导电嘴孔径太大;焊接电弧没有严格对准坡口中心;焊丝、焊件及保护气体中含有水分。
焊缝成形差主要表现在焊缝波纹不美观,且不光亮;焊缝弯曲不直,宽窄不一,接头太多;焊缝中心突起,两边平坦或凹陷;焊缝满溢等。
2、气孔产生原因:氩气纯度低或氩气管路内有水分、漏气等;焊丝或母材坡口附近焊前未清理干净或清理后又被污物、水分等沾污;焊接电流和焊速过大或过小;熔池保护欠佳,电弧不稳,电弧过长,钨极伸出过长等。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孔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称为气孔。
在MIG焊接过程中,气孔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它的存在。
在培训的过程中,仰角焊、立向上焊气孔倾向尤为明显,根据DIN30042标准规定,单个气孔的直径最大不能超过0.25α(α为板厚),密集气孔的单个直径最大不超过0.25+0.01α(α为板厚)。
氢是铝及铝合金熔化焊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
氮不溶于液态铝,铝又不含碳,因此铝合金中不会产生氮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氧和铝有很大的亲和力,总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所以也不会产生氧气孔;氢在高温时大量的溶于液态铝,但几乎不溶于固态铝,所以在凝固点溶于液体中的氢几乎全部析出,形成气泡。
但铝和铝合金的比重轻,气泡在熔池中的上升的速度较慢,加上铝的导热能力强凝固,不利于气泡的浮出,故铝和铝合金易产生气孔,氢气孔在焊缝内部一般呈白亮光洁状。
氢的来源比较多,主要来自弧柱气氛中的水、焊丝以及母材所吸附水分对焊缝气孔的产生常常占有突出的地位。
厂房空气中的湿度也影响弧柱气氛。
MIG焊接时,焊是以细小熔滴形式通过弧柱而落入熔池的,由于弧柱温度最高,熔滴比表面积很大,故有利于熔滴金属吸收氢,产生气孔的倾向也更大些。
弧柱中的氢之所以能够形成气,与它在铝合金中的溶解度变化有。
如前段所说,在凝固点时氢的溶解度从0.69突降到0.036ml/100g,相差约20倍(在钢中只相差不到2倍),这是氢容易使焊缝产生气孔的重要原因之一。
控制了弧柱气氛中的水分后,母材和焊丝所带的氧化膜所吸附的水分成为生成焊缝气孔的主要原因。
在培训期间所使用的焊丝材料为R5087,焊接所用的板材为5083和6082,都是氧化膜不很致密、吸水性强的铝合金,并且母材表面通常会有少量油脂、灰尘等杂。
通过经焊前母材清理和未经清理的焊缝对,清理过的焊缝气孔明显少于未经清理的焊缝气孔。
因此如果焊前没有仔细清理母材表面,产生气孔的倾向将加大。
另外,保护气体流量不足或过量也会引起气孔的出现。
保护气体流量不足不能排除弧柱气氛中的空气,空气中的水分将分解成氢进入熔池中产生氢气孔;反之保护气体流量过大又会将空气卷入弧柱区和熔池,同样会使焊缝气孔趋势增。
提前送气和焊后延时送气的时间设置对焊接接头气孔的产生也有很大关系。
3、裂纹产生原因:焊丝合金成分选择不当;当焊缝中的镁含量小于3%,或铁、硅杂质含量超出规定时,裂纹倾向增大;焊丝的熔化温度偏高时,会引起热影响区液化裂纹;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过于集中或受热区温度过高,造成接头拘束应力过大;高浊停留时间长,组织过热;弧坑没填满,出现弧坑裂纹等。
在焊接应力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焊接接头中局部区域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形成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称为焊接裂,铝合金焊接裂纹通常都是热裂纹。
根据DIN30042标准规定,所有裂纹都是不允许存在的。
MIG焊中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有焊接工艺选择不当,焊缝熔合不良,焊缝深宽比太大,焊缝太窄和焊缝末端弧坑冷却过快等。
尤其是在仰角焊和向下立焊的时候,过窄的焊缝容易产生裂纹,若收弧的时候没有把弧坑填满,同样容易在弧坑处产生裂纹。
在组合接头焊接的时候,拐弯处由于熔合不好也容易出现裂纹。
4、未焊透产生原因:焊接速度过快,弧长过大,焊件间隙、坡口角度、焊接电流均过小,钝边过大;工件坡口边缘的毛刺、底边的污垢焊前没有除净;焊炬与焊丝倾角不正确。
5、未熔合焊接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能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称为未熔合。
未熔合的存在减小了焊缝有效工作面积,使得焊缝的承载通过降低,并易在未熔合处引起应力集中。
在DIN30042标准中规定,未熔合在部件生产中是不允许的。
焊接区表面有氧化膜,焊接的时候热输入量不足未能将其打破,容易引起未熔合现象;焊接的时候焊丝没有走在熔池前沿的1/3处容易引起未熔合;焊接接头处接头打磨的夹角不够大,焊丝伸出长度太大也引起接头处未熔合。
6、咬边产生原因:焊接电流太大,电弧电压太高,焊炬摆幅不均匀,填丝太少,焊接速度太快。
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技术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沟槽或凹陷称为咬边。
咬边使母材金属的有效工作截面减小,减弱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并且在咬边处会引起应力集中,承载后有可能在咬边处产生裂纹,甚至引起结构破坏。
根据DIN30042标准规定,咬边长缺陷(100mm内长度>25mm 的一个或多个缺陷)的深度不能>0.2mm,短缺陷(100mm风长度<25mm的一个或多个缺陷)的深度不能>0.5mm。
产生咬边的原因主要是焊接规范参数过大,热输入量过大,速度过快,焊丝还来不及将弧坑填充满应离开熔池,便会出现咬边;其次,施焊时焊枪角度太大,摆动没有到位同样会引起咬边;如果没有控制好速度和摆动位置都会出现咬边。
咬边是铝合金焊接中比较常见的缺陷。
(二) 铝及铝合金焊接缺陷的原因分析气孔是铝合金焊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焊接缺陷,无论工艺措施多么严格到位,要想完全做到克服气孔是很难得,气孔从位置上可区分为表面气孔和内部气孔,从性质上可区分为密集气孔和离散气孔,气孔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在原因,外在原因主要是操作、环境方面的因素,内在原因主要是材料、位置方面本身造成的结果。
1、外在原因导致的气孔1.环境湿度导致的气孔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有很强的吸水性,当环境湿度很大时,侵入铝合金表层的水很大,当电弧产生时,水分子会电离出氢,氢在熔池中来不及溢出而产生气孔,因此,铝合金焊接现场的湿度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2.焊接保护不当造成的气孔当焊接保护气体流量过大、过小,均会造成气孔缺陷,这部分气孔主要是氮气孔或氧气孔,焊接过程中,外界风的干扰会使保护气流紊乱而产生气孔,焊接过程中,要加强防风措施。
3.油污、灰尘、赃物导致的气孔当工件表面有油污和有机赃物时,焊接过程会融入焊接熔池,有机碳水化合物分解会导致气孔产生。
4. 操作不当导致的气孔当焊接前倾角度过小或操作不稳,均会导致焊接气孔的产生,在焊接培训过程中,焊接操作避免气孔的技能需要必备的。
5.焊接参数导致的气孔当电弧电压较高时,很容易产生气孔,因此操作过程中适当的控制电压时必要的。
2、内在原因导致的气孔1.焊丝含氢量高导致的气孔焊丝在冶炼加工过程中,除氢不彻底,或焊丝放置时间过久均会产生含氢量过高导致气孔。
2.焊丝软管质量导致的气孔焊丝软管质量会影响气体的纯度和效果,具体理论目前还不是很清晰,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软管会产生气孔,这一结果在国外产品供应商的资料论述中也有详细说明。
3.材料方面导致的气孔铸铝合金、镁合金焊接,非常容易产生气孔,即使采取了一些工艺措施,但完全避免很困难。
4.操作位置导致的气孔焊接位置对气孔的影响很大,PC横焊位置,由于在横焊位置上部,焊接保护较差,焊接保护氩气比重比空气大,保护气体过多地流向下方,造成焊缝上部气孔过多,PF、PC 是导致气孔偏多的位置。
焊缝裂纹通常也叫热裂纹,通常发生在焊接完成后,在焊缝纵向中间部位通常开裂,焊缝裂纹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拘束应力过大产生的裂纹;焊缝在冷却过程中,受到周围金属的限制,产生对焊缝的拉伸作用,由于焊缝金属在半熔化状态下,强度还没有上来,造成焊缝金属不能抵抗拉应力而裂开,因此,解决焊缝裂纹的首要措施就是研究如何调整焊接顺序,使焊接收缩应力最小。
2、焊接材料和母材不匹配导致裂纹;焊接材料强度过低或焊接材料和母材共同熔化后,产生了晶间低熔点物质,使焊缝在应力下开裂。
3、焊角过小;焊角过小,导致焊缝强度低。
在焊缝形成过程中发生开裂。
焊缝裂纹一般通过以上三个措施就可以解决,焊缝裂纹对结构的危害相对较小。
母材(HAZ)裂纹在焊缝熔合线附近或远离其区域,在母材上产生的裂纹均叫液化裂纹(HAZ)或母材裂纹,该裂纹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母材材料的因素当材料的化学成分存在问题,在材料的晶间存在过多的低熔点物质,在焊接热作用下,材料晶间先行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沿晶间开裂,因此,出现此问题的首要解决步骤是检查材料是否有不合格的化学成分。
2、拘束度的因素该裂纹的产生是应力和热的共同作用,因此,降低拘束应力的措施均可降低裂纹倾向,如改变焊接顺序、卡紧位置可缓解拘束应力的大小。
3、热输入的因素过多的热量输入,会对金属层间产生熔化作用,使金属晶间产生熔化导致裂纹,因此控制热输入是解决该类裂纹的一项措施,如提高焊接速度、降低焊角均可有效解决该类问题。
4、焊缝冷却速度因素焊缝冷却速度也是导致HAZ裂纹的一个主要原因。
夹渣是铝合金焊接后,在焊缝金属内部存在一些黑点或白色亮点,这些夹渣物是氧化膜的破碎物,有时焊接过程的脏物,如熔池前方的飞溅球溶入熔池,均会造成夹渣。
夹渣的尺寸和数量控制和气孔采取相同的方式。
(三)铝及铝合金缺陷的防治措施和解决方法1、焊缝成形差的防止措施反复调试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保持焊枪合适的倾角;加强焊工技能培训;选择合适的导电嘴径;力求使焊接电弧与坡口严格对中;焊前仔细清理焊丝、焊件;保证保护气体的纯度。
2、裂纹的防止措施适当提高电弧电压或减小焊接电流,以加宽焊道而减小熔深;适当地填满弧坑并采用衰减措施减小冷却速度;保证焊丝与母材合理匹配;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焊接顺序,适当增加焊接速度,需要预热的要采取预热措施。
解决裂纹的难题:铝合金MIG焊裂纹出现的比较频繁,主要是接头部位、起弧和收弧部位及拐弯的位置,厚板多层焊时还可能出现层间裂纹。
防止裂纹出现的措施主要有增大电弧电压或减小焊接电流,减慢行走速度以加宽焊道加大焊道截面积而减小熔深;收弧时使用特4步,利用Fronius焊机的特性,降低收弧电流、延长收弧时间,以便将弧坑填满;多层焊时提高焊接热输入保证层与层之间的熔合,避免出现层间裂纹。
3、气孔的防治措施保证气体质量,适当增加保护气体流量,以排除焊接区的全部空气,消除气体喷嘴处飞溅物,使保护气流均匀,焊接区要有防止空气流动措施,防止空气侵入焊接区,保护气体流量过大,要适当适当减少流量;焊前仔细清理焊丝、焊件表面的油、污、锈、垢和氧化膜,采用含脱氧剂较高的焊丝;合理选择焊接场所;适当减少电弧长度;保持喷嘴与焊件之间的合理距离范围;尽量选择较粗的焊丝,同时增加工件坡口的钝边厚度,一方面可以允许允许使用大电流,也使焊缝金属中焊丝比例下降,这对降低孔率是行之有效的;尽量不要在同一部位重复起弧,重复起弧时要对起弧处进行打磨或刮除清理;一道焊缝一旦起弧后要尽量焊长些,不要随意断弧,以减少接头量,在接头处需要有一定的焊缝重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