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_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_邓蜀生
- 格式:pdf
- 大小:267.35 KB
- 文档页数:3
厉史地理第八辑《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初版赘言郑世贤由已故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先生编撰的《华阳国志校补圏注》(以卞简称《国注》)一书.1987年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当年的重点书正式出版了。
东晋常琛所著《华阳国志汛以下简称《国志》人是介紹东晋以前我西南诸郡历史.地理、人物.特产的地方史志,因其中资料为当时中原及江左人士所罕闻■兼文彩华畅,故自问世的1600余年以来,流传甚广。
南宋时已有残阙口清人曾为之参校。
然而对它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理研究的专著亍却貝是五十年代以后才出现,而且屈扭可数七据已故西南史地专家方国瑜先生古,1963年,孙人和先生所着《华阳国志校注》已成稿,当时“闻不久可印'而至今耒见气见中华书局版方先生所撰《云南史料目录概况》第歸页人四川刘琳先生曾注意到近年日本有位学者船木胜马先生撰有《华阳国志译注稿沢曾连载于该国东洋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研究年报》上,惜未之见(见巴蜀书社版《华阳再志校注》前言儿就笔者所知,至今为止,国内对《国志》进行全面整理研究之专著只有两部正式出版,一为1984年巴蜀书社版刘琳先生之《华阳国志校注》,一即任老此本《图注敢《图注》虽晩出版了三年。
实际上,《图注》定稿于1963年,即第三次的修订时间亦在1977年,貝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兼之原稿休制恢宏,规模庞大,发稿后又遇到印刷周期长的困难,故出版时期拖延下来。
方国瑜先生在其遗著《云南史料目录概况》中说过’在比駝年“四川任乃强亦有《华阳国志校注》(按即《图注》),已成稿,瑜假读之,未及磋商也「而刘琳先生则在《华阳国志校注》前言中说「在本书校注过程中,有幸在四川大学历史泵资料室看到任乃强老师的E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的大部初稿(卷三一一卷十二序志人(按当时任老此稿被査封f川大历史系)。
任老的著作博大精深,使我瑩到很务启发,谨在此向任老表示感谢。
上海讦籍出版社蘭年前(1979年)就已决定出版任老修改之后的这部巨著,因卷帙较大爭至今湘未问世屛前言又锐道’饨华阳国志》一书,前人向无注释。
16.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1844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该书记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乃至宗教、文化等情况,并附有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和分国地图等。
这在当时是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最为详备的关于世界各国地理、历史概况和社会现状的巨著。
图二:1848年徐继畲著《瀛环志略》。
书中对于各洲之疆域、种族、人口、沿革、建置、物产、生活、风俗、宗教、盛衰,以及各国之间的不同等,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是近代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
它不仅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还介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16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古希腊瓶画(传授学生七弦琴)图二汉代画像砖(儒学讲经图)图一:在古希腊的城市里,男孩从7-12岁上学,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锻炼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言论,从而增强体魄,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图二: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城外创建太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封建统治的人才。
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儒家经典,学成后经考试按等第录用。
(1)图一、图二属于史科类别中的哪一类?(把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符号写在答题卡上)(1分)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的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哪方面的情况?(1分)(4)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愿意去哪里上学?简要说明理由。
(2分)18.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核心的皇帝制度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但国家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若干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自以为功德无且,令群臣商议国君的称号。
臣下李斯等认为,秦王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
历史地理第五辑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渎谭其麋《长水集》竟剑雄{长水集〉将出版了。
这本论文集汇集了谭其釀先生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八一年这五十年间撰写'的主要学术论文六十四篇,约七十万字,是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史研究I丰硕成果的结晶。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他的论文集的出版无疑也是历史地理学界矗一件盛事,对我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一九八O年开始,笔者曾协助谭先生做了一些论文集的汇集校订工作。
这几年来,作为他的学生及助手,有机会就校订和研读中的疑问随时向先生求教,因此了解了先生一些论文撰写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先生一些没有写入论文的想法。
在《长水集》出版之前,谨作为学习的札记就正于历史地理学界各位专家、前辈、学长。
自知才力驾钝,非敢谓阐幽发微,但能摭零拾遗,亦于愿足矣。
《长水集》分上、下两册,分别为解放前后的著作,篇帳大致相同。
上、下册都按文章内容分类编排,同一类中则或据时间,或按内容,目的都在便于读者使用。
上册第一组共十五篇文章,内容都是疆域政区地理,也即传统的沿草地理。
我国历来的史学家大多注重沿革地理,尤其是乾嘉时的学者,几乎都是沿革地理专家,著述甚富。
历代疆域政区中的重大问题,没有被论及的已经不多了。
所以对清代以后的学者来说,沿革地理虽然也还是一门显学,但要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要形成一家之言却并非易事。
因为这不仅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披沙淘金,收集到相当数量正确、适用的资料,进行缜密的考据,更帚要有敢于破除前人成说的勇气,对史料和前人的论著加以科学的分析鉴别,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结论。
谭先生从小喜爱地理,在大学时就对地理沿革有浓厚的兴趣,一般同学认为枯燥无味的正史地理志,他已认真读过。
所以他在进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事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时,就巳经对沿革地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僻决了厉来学者所没有解决的难题。
《讨论两汉州制致顾颉刚先生书》是本书中最早写成的论文,尽管过了四十年才正式发表。
世界历史地理学相关书籍世界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世界各地的历史和地理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地区,并探索了人们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以及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几本有关世界历史地理学的经典著作:1.《世界历史地理学》- 杰弗里·J·马特奈这本书是一本广泛涵盖世界历史地理学的综合性教材。
它从古代至现代不同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历史事件出发,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和塑造人类社会。
2.《地理:世界的历史与地球的未来》- 杰里·B·珀斯本书从地理的角度探索了人类历史与地球未来之间的关系。
它深入研究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历史事件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和地球的未来走势。
3.《世界历史地理与环境进程》- 迈克尔·弗林该书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变化和地理条件,探讨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它关注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迁徙、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并探讨了人类如何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4.《历史地理学:全球历史视角》- 安妮塔·斯奈德该书提供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通过案例研究和全球视角来探讨地方和地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了世界历史地理学的复杂关系。
5.《地理的形成与世界历史》- 尤里·S·拉夫里耶夫这本书探索了地理学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作者对地理环境、地理空间和地理冲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秩序的变迁。
通过阅读以上提到的书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这些书籍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全球视角。
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对世界历史地理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这些书籍都将成为扩大知识面和深化理解的重要参考。
阅读这些书籍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全球环境的变化,从而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
书单历史地理学入门参考书目01通论性著作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张伟然等著:《历史与现代的对接——中国历史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成一农:《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1949-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02历史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邹逸麟、张修桂主编:《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谭其骧:《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一次大海侵》,《人民日报》1965年10月8日。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第1期。
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古》1973年第3期。
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文焕然等著:《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03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古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中华书局2013年版。
史念海:《河山集》(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萍:《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世界地图集的代表作品--泰晤士世界综合地图集
徐根才
【期刊名称】《地图》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 <泰晤士世界综合地图集>由英国巴塞罗缪公司和泰晤士图书集团公司联合编制出版,是一部以区域普通地图为主的大型综合参考地图集.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徐根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鸦片战争后的世界地图集 [J], 卢良志
2.8开本《世界地图集》的出版策划 [J], 刘文杰
3.《少儿视觉世界地图集》出版 [J], 孙斌; 周敏
4.驾编一叶方舟,渡地图之海——访《世界地图集》项目主持人、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总编辑徐根才 [J], 公海燕
5.从《少儿视觉世界地图集》的翻译出版谈国外地图出版物的引进 [J], 周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代历史地理著作历代历史地理著作【正史地理志和疆域志】1.《史记大宛列》(卷123)、《史记货殖列传》(卷129)2.《汉书地理志》(卷28)、《汉书沟洫志》(卷29)3.《后汉书郡国志》(卷19~23)4.《晋书地理志》(卷14~15)5.《宋书州郡志》(卷35~38)6.《南齐书州郡志》(卷14~15)7.《魏书地形志》(卷106)8.《隋书地理志》(卷29~31)9.《旧唐书地理志》(卷38~41)10.《新唐书地理志》(卷37~43)11.《旧五代史郡县志》(卷150)12.《新五代史职方考》(卷60)13.《宋史地理志》(卷85~90)、《宋史河渠志》(卷91~97)14.《辽史地理志》(卷37~41)15.《金史地理志》(卷24~26)、《金史河渠志》(卷27)16.《元史地理志》(卷58~63)、《金史河渠志》(卷64~66)17.《明史地理志》(卷40~46)18.《新元史地理志》(卷46~51)、《新元史河渠志》(卷52~54)19.《清史稿地理志》(卷54~81)、《清史稿河渠志》(卷126~129)20.《通典州郡典》(卷171~184)21.《通志地里略》22.《文献通考舆地考》(卷315~323)【总志】23.《禹贡》《十三经注疏本》24.《山海经》郭璞注毕沅校25.《水经注》北魏?郦道元26.《穆天子传》27.《括地志》唐?李泰等28.《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贺次君29.《元丰九域志》宋?王存30.《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31.《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撰32.《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33.《禹贡锥指》清?胡渭34.《广阳杂记》清?刘献廷35.《广志绎》明?王士性【城市类】36.《三辅黄图》清?孙星衍,清?庄逵吉校定37.《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8.《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39.《梦粱录》南宋?吴自牧40.《雍录》宋?程大昌41.《武林旧事》南宋?周密42.《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43.《析津府志辑佚》元?熊梦祥44.《唐两京城坊考》清?徐松45.《北平录》明?失名46.《故宫遗录》明?萧洵47.《宛署杂记》明?沈榜48.《旧京遗事》明?史玄49.《旧京琐记》清?夏仁虎50.《藤阴杂记》清?戴璐51.《燕京岁时纪》清?富察敦崇52.《天咫偶闻》清?震钧53.《宋平江城坊考》王謇撰【方志】54.《蛮书》唐?樊绰55.《吴地记》唐?陆广微56.《华阳国志》晋?常璩57.《酌中志》明?刘若愚58.《龙沙纪略》清?方式济59.《吴越春秋》汉?赵晔60.《寒山寺志》叶昌炽61.《龙江船厂志》明?李昭祥62.《吴郡志》宋?范成大63.《吴趋访古录》清?姚承绪64.《扬州图经》清?焦循,江藩65.《至顺镇江志》元?俞希鲁66.《百城烟水》清?徐崧,张大纯纂辑67.《泰州旧事摭拾》俞扬辑注68.《吴门表隐》清?顾震涛69.《越绝书》东汉?袁康,东汉?吴平辑录【域外】70.《佛国记》晋?法显71.《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原72.《释迦方志》唐?道宣73.《瀛涯胜览》冯承钧74.《西游录》元?耶律楚材75.《异域志》元?周致中76.《岛夷志略》元?汪大渊77.《真腊风土记》元?周达观78.《长春真人西游记》79.《西洋番国志》明?巩珍80.《西洋朝贡典录》明?黄省曾81.《东西洋考》明?张燮82.《殊域周咨录》明?严从简83.《海国图志》清?魏源84.《清朝柔远记》清?王之春85.《海录》清?谢清高86.《两种海道针经》向达87.《职方外纪》 (意)艾儒略88.《安南志略》 (越)黎崱89.《漂海录》 (韩)崔溥9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日)慧立彦悰中国历史地理参考书目1、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有关历史与传记、文学、文艺、心理学和经济管理的推荐书目一、历史与传记1)历史概论1.《历史是什么》,爱德华?H.卡尔著,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国史1.《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版。
2.《资治通鉴》,司马光撰,中华书局版。
?3.《国史大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观堂集林》,王国维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著,三联书店1999年版。
6.《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8.《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孔飞力著,陈兼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释》,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李伯重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世界史1.《伯罗奔尼萨战争史》,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诺斯著,厉以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著,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4WORLD VISION 2014.NO.21谁是邓嗣禹?文 | 知久宇生专心研究中国古代秘密结社专题的邓嗣禹,1988年因车祸突然去世。
三天后,费正清为他撰写的讣告中写道:“邓嗣禹是一位乐观、谦虚、勤勉不懈的‘儒家’,同时也是一位对我有帮助的老师和有教养的绅士。
”称之为“老师”是作为美国汉学权威的费正清给予邓嗣禹的极高评价。
在这一评价背后,不仅凝聚了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更深藏着邓嗣禹在美国汉学研究中发挥的奠基石作用。
在美国,邓嗣禹不仅研究过中国古代科举制、太平天国等几个重要专题,而且参与了对美国陆军关于中国历史、国情、语言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在美国的大学教授过东方学 课程。
从这些经历来看,汉学在美国的发展绝不是束缚在象牙塔里的一书一课,更像是像登月计划一样浩浩荡荡的国家工程。
这或许也是《家国万里》的立意:置身如此规模庞大的学术体系,又在身后留有诸多成果,汉学家邓嗣禹当之无愧。
当然,要看清邓嗣禹的汉学地位,又不止步于“非常重要”、“学术大师”、“著作等身”等模糊的概念,就要对他的一生做一番考察,而邓嗣禹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过去一百多年,蓝眼睛是如何透过黑眼睛才真正看清中国的。
这正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要线索。
围绕着这一线索,《家国万里》收录了他亲自撰写的回忆文章、若干重要的论文、书信,以及一些研究邓嗣禹生平和学术的文章。
从中可以梳理出他的一些重要经历:1906年邓嗣禹出生在湖南常宁,青年时代求学并任教于燕京大学。
在此受教于几位近代的学术大家,如洪业、顾颉刚,并且结识了一些后来颇具影响的西方汉学、历史学学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费正清。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邓嗣禹应一个学术研究的邀请去国赴美,在美国从事研究、教学工作直至1946年。
这一年,邓嗣禹应胡适邀请赴北大讲学。
在他自己的回忆中提及,此行将全部书籍带回了中国,本意一去不复返。
但是,1948年他还是回到了美国。
走前向胡适辞行,在表达不舍之情的同时,也坦言:“然人是要吃饭的,而且我要吃的相当的好,再三思维,别无办法,只好辞别心爱的北京,再去给别人抱孩子。
历史学名著推荐阅读书目1.《中国通史纲要》,翦伯赞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介】本书是建国后较早编定的通史教材,出于史学大家翦伯赞之手,体系结构严谨,内容详略得当,叙事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直为国内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并且有《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选》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论文选》与其配套使用。
2.《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大出版社出版。
【简介】这是北大新一代史学研究者的学术成果。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例上回避了习用已久的用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阶段的做法,基本上按照朝代顺序进行叙述,辅以帝系年表,并兼顾一些贯穿历史演进脉络的专题,因此历史线索清晰,能够给人以明确的印象。
3.《中国通史》,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介】范老写了前四卷,其余的由其学生续完。
范著的特点是叙述详尽,并且侧重于文化,续作亦以叙述通俗流畅见长,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及文物典章制度,甚为可读。
4.《国史大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简介】此书与国内通史在理论体系和叙述体例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着与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不同的历史分期和学术视角,议论不多,基本以直接引证史料说话,在不大的篇幅内(上下册)以精选的史料勾画出了中国历史的梗概,可为治史的入门读物。
5.《剑桥中国史》,费正清等著,(先秦至明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简介】这一套书由美国著名史学家费正清主编,集中了世界上许多著名汉学家参加编纂,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集中了国外(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学者的学术成果,尤其是观点上能够代表国际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和动向,并能给人以很大启迪。
6.《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出版。
【简介】黄仁宇是近年来对国内史学界影响很大的史学家。
他的《万历十五年》在国内出版,对国内史学界已有范式和方法的转变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本书是以随笔散论的形式纵论历史,议论独到,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后可以阅读。
历史地理第十八辑历史的描述和地理的想象评阙维民编著《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曹树基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取得较大进展,获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
侯仁之先生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第一、二册已经出版,史念海先生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和周振鹤先生主编《上海历史地图L■集》相继问世。
最近,阙维民编著《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一书,标志着杭州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历史地理学界,虽然有关城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称为“历史城市地理”的专门学问,但是,几乎没有一位学者可以称自己通晓中国的城市或主要的城市。
即使对于某一个主要城市,也几乎没有一位学者可以说自己是关于其历史的专家。
以《西安历史地图集》为例,所涉内容包括“城市历代自然环境演变、政区沿革、城市变迁及郊区陵寝、园林J要编制这样丰富内容的图稿首先需■要査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经过反复的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再将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及野外考察成果进行比较核对,去伪存真,定时定地,最后用古墨今赤、古今对照的传统制图方法,将各时期的地理要素表示在今西安市实测图上气崔林涛《序言》)。
这是一项浩繁艰巨而又严谨精细的工作,显然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
所以,除了本文评论的阙著之外,其他几部城市历史地理图集都是集体合作的产物,参与者大都在十数人或数十人。
阙维民以其一人之力,开始了杭州城的历史地图集的研究与绘制工作。
既然是一个人的工作,这部著作的写作就必须与集体著作有所不同。
首先是研究范围的不同。
本书没有将现■在的杭州市辖区作为自己研究的空间范围,而是突出其中的几个要素:城池、运河和西湖。
按照作者的说法城墙是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标志之一,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兴起、发展和街巷格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西湖之于杭州犹如眼睛之于人身』作者的这一做法有其充分的理由。
对于杭州的历史地理而言,这三个要素是其重点,是其中心,是其主线。
如果按照杭州市辖区的范围作为自己的研究范围,城市范围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研究的范围是否也要随之不断变动?2000年杭州市区范围扩大到钱塘江对岸的萧山县境内,难道历史时期有关杭州城市地理的研究也要以这部分地域为对象?研究的空间范围缩小之后,研究中的工作量就要少得多。
作者: 杨玉圣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美国研究
页码: 142-148页
主题词: 美国史研究;美国历史;美国内战;书评;罗斯福新政;世界历史;个性与风格;中美关系史;伍德罗·威尔逊;个人文集
摘要: <正> 《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l版)是人民出版社邓蜀生编审新近贡献于学界的一部文集,也是继《伍德罗·威尔逊》(1982年)、《罗斯福》(1985年)和《美国与移民》(1990年)之后一部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的代表性著作。
作为美国史研究的后来人,笔者深深为它所吸引。
就个人体验而论, 我以为,《美国历史与美国人》是一部很值得读、同时也很耐读的书。
简约而厚重——最新版《泰晤士世界历史》的特点与启示
张一桢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泰晤士世界历史》(The Times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World)
是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奥弗里在著名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的《泰晤士世
界地图集》基础上完成的一部通史著作。
《泰晤士世界历史》在出版后曾数次修订,2011年有中文版面世。
笔者有幸看到最新一版,读后颇有感触。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张一桢
【作者单位】扬州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1
【相关文献】
1.简约中的厚重——徐长青老师《烙饼问题》教学片段赏析
2.语文因简约而厚重
3.简约,其实也很厚重
4.语文因简约而厚重
5.《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版将由
三联书店翻译出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读史地图前不久,收到了从日本寄来的《世界读史地图》及《世界读史地图略说》各一册,书品那个新哪!简直就如同新书一样! 这本《世界读史地图》和另附的一册《略说》都完整的配套,相辅相成,尤为难得!而且还用油光纸包好,足见店主之专业及细心。
用这种油光纸或蜡光纸包装成外书皮,是日本旧书店的普遍做法;一般顾客在书店内购书之后,店主都要问一声:“カバーはかけていますか?”(需要包一下吗?)此般简便包装可以防止书籍受到灰尘、油渍或汗渍等的污染,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护书方法。
另外,店主还专门附上了正规的收据(領収証)和发货单(納品書),以及一封简短的寄书函。
使人感到十分的温馨和高兴,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日本旧书业的发达和规范。
《世界读史地图》,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八月东京富山房五版发行(首版于明治三十一年发行),依田雄甫编篡,16开精装本。
所附《世界读史地图略说》为32开平装本。
地图为套色石印,单面印制,蝴蝶装,有图计三十一幅。
依次为:第一图、底格里斯地方古代诸国;第二图、地中海沿岸古代诸国;第三图、古代埃及、阿拉伯旷野并迦南;第四图、古代希腊及希波战地;第五图、波斯帝国并亚历山帝国及现今俄罗斯南侵图;第六图、古代意大利;第七图、共和时代罗马战地;第八图、罗马帝国;第九图、太古至纪元前二百二年古代东洋(太古至汉初);第十图、蛮人侵入时代的欧罗巴;第十一图、人民移住后的欧罗巴;第十二图、第八世纪末阿拉伯帝国最盛时代;第十三图、西晋迄五代;第十四图、十字军时代之欧罗巴;第十五图、蒙古帝国附辽宋夏金;第十六图、纪元一四五三年欧罗巴(土耳其建国时代);第十七图、世界交通(自第十五世纪至第十七世纪);第十八图、自纪元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六一年明时东洋;第十九图、第十六世纪欧罗巴(纪元一五五九年);第二十图、中央欧罗巴瑞典俄罗斯俄国东侵及现时疆域;第二十一图、第十七八世纪欧罗巴(纪元一七四○年);第二十二图、拿破仑时代欧罗巴布拉格议和时代欧罗巴;第二十三图、奥斯曼帝国普法交战地;第二十四图、北亚美利加(纪元一四九二年至一七八三年);第二十五图、前后印度(英法的侵略) 帕米尔地方(英俄中交界) 北美合众国夏威夷;第二十六图、日清韩平壤围攻旅顺攻击;第二十七图、日清战地;第二十八图、威海攻击台湾征讨;第二十九图、世界现时之形势;第三十图、人种并宗教;第三十一图、诸国源流。
镇江日报/2011年/9月/7日/第004版社会80年前地图册“特写”镇江镇江新区发现民国地图册通讯员赵竹生记者许益明本报讯昨天下午,记者从镇江新区有关方面获悉,当地发现一册出版于1928年地图册《中华最新形势图》。
在不过30多页的图册篇幅中,镇江却有着“特写”式描绘,不但丹徒、句容、大港明确标出,而且征润洲、江心洲等江中岛屿和境内沪宁铁路、镇扬汽车路等线路也清晰可见。
此外,该地图册还有很多诸如反映晚清国土沦丧的内容,有文史爱好者判断,该图册当年可能还承担着毋忘国耻的教育功能。
前不久,镇江新区大路镇居民王宏翱在整理老房子的旧家具时,在一个抽屉里意外发现。
该图册为彩色印刷,约16开大小,共计30多页,部分为三联折页。
除反映全国疆域图外,还有地势图、山脉、河流等细化图以及当时国内各省地图。
除地图外,还有详细列举山脉、湖泊以及河流通里程、铁路里程和商埠等信息的专业一览表。
虽然封面已经缺失,但根据图册内有文字记载,该图册由著名图书出版家屠思聪先生主编,由上海世界与地学社于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五月最新增修,定价为大洋二元五角。
尤其令镇江人好奇和兴奋地是,家乡镇江在地图册多次被提及。
特别是在江苏省地图中,镇江地区被格外突出,专门描绘。
不过,这幅镇江图被冠以“丹徒形胜图”,城区标注为“丹徒(镇江)”,金山、焦山、甘露寺、征润洲、江心洲等地名均有标注,此外还标注有沪宁铁路、镇扬汽车路等线路。
与单纯反映地图信息不同,该图册中还有不少反映中国版图疆域变化信息的图文内容。
比如在《中华疆界变迁图》上,疆域被划分成多个区域,标注着库页岛、台湾澎湖列岛和香港等多个地名以及该区域于具体年份被俄日英等国占领等信息。
配合该图还有一篇《中华丧失地略志》,详细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库页岛、吉林迤东沿海地、云南西南边地等10多处国土沦丧和缅甸、新加坡、安南、朝鲜等多个附属国丧失的泣血记录。
“这本图册,很可能当时被用于学校教育。
作者: 邓蜀生
出版物刊名: 美国研究
页码: 152-160页
主题词: 美国对华政策;中国共产党;杜鲁门政府;蒋介石;扶蒋反共政策;罗斯福;艾奇逊;中美关系史;司徒雷登;国民党
摘要: <正> 1949年迪安·艾奇逊出任美国国务卿后,对中国的局势,他看不清,摸不透,说要等“尘埃落定”再作道理。
时光流逝40年,尘埃早已落定。
对杜鲁门主政时期的对华政策也早可论定。
美国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汗牛充栋,而在我国,相比之下,就显得过分单薄了。
资中筠新著《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殿(1945—1950)》(重庆出版社出版),补了我国学术界这一专题研究的不足,使海内外读者首次比较系统地读到我国学者对这一重。
《中国历史地图集》先秦汉晋若干地理补正(之二)
徐少华
【期刊名称】《人文论丛》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由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历史地图集》),共分八册,20个图组,有图304幅,549页,总共收集中国历史上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地名七万个左右,可谓我国历史地图史上的空前巨著和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它的完成与出版,使多少年来无数学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总页数】10页(P381-390)
【作者】徐少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92.6
【相关文献】
1.从《华阳国志》看先秦至汉晋间西南地区法律文化的特点 [J], 罗业恺;毛莉姝
2.旴江医学史考(先秦—汉晋) [J], 谢强
3.旴江医派志略(续五·先秦-汉晋) [J], 谢强; 章德林; 黄冰林
4.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原始农业的变迁 [J], 张勇
5.先秦至汉晋时期珍珠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 [J], 李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历史从现代化角度把握世界史学习脉络(下)学法指导某某/邓夏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掀起了改革和革命的浪潮,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X围内确立,从而出现了第二批现代化国家。
它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德、意、日为代表的国家。
它们都属于中小型国家,国内资源、市场有限;政治上具有浓重的封建专制色彩,起步晚,发展快,急需开拓海外市场。
鉴于英法等老牌现代化国家占有大量殖民地的状况,德、意、日积极对外扩X,军国主义倾向十分突出,成为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
另一类是俄国。
它也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传统,且是当时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力量最弱的一个。
其主要特点是国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最终走上了内向发展、封闭建设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是相对落后的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第二、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两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一批现代化国家。
从其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而言,它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在政治上独立后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如印度、土耳其、以色列、东盟及拉美国家。
一类是在政治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
一类是西亚、北非的伊斯兰国家,它们走非资非社的中间道路,这些国家中有的至今仍然落后且某某化程度极低。
综观世界史的现代化进程,在世界史的学习中不难发现:两次世界大战中,某某化程度较高的英、法、美等首批现代化国家通过战争战胜了比较专制的第二批现代化的国家德、意、日。
二战中,德、意、日结成了法西斯同盟,这就相当明显地显示了它们同为带有浓重封建专制色彩的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情绪和共同的利害关系。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战胜国集团对战败国德、意、日强制性地进行了某某改革,铲除了法西斯主义,并将德、意、日国家纳入了美国控制下的某某化X围内。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美苏争霸和两大陈营的对抗,它们互有攻守,各有得失。
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