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铁南片区交通整合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34.74 MB
- 文档页数:20
昆山城南规划昆山城南规划是指昆山市城南地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
昆山市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城南地区是昆山市的重点发展区域,目前的规划重点是在保护城市功能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片区。
在城南规划中,首先需要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昆山市的发展战略是要构建以技术创新和要素流动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因此城南地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创新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与此同时,城市的产业结构也需要优化升级,加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昆山城南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保护水源和水质,加强公园绿地建设,提高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的舒适度。
同时,城南地区还应该合理规划农田和生态用地,实现城市与农村的有机结合。
此外,城南规划还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服务的提升。
包括交通、水、气、电、热、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市民对于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最后,城南规划中还需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
昆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城南地区也不例外。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修复古建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方式,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昆山城南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片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这需要在城市定位、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改进,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昆山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规划二、公共交通1、城市轨道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引导土地集约开发的作用,与空间布局相结合,形成“十字”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
(1)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由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西延线的花桥行政中心站引出,沿绿地大道向西穿过东城大道后向北经沪宁城际铁路花桥站,沿夏驾河和东城大道之间廊道向北至东部副中心,沿前进路向西经旧城区、西部副中心至沪宁城际铁路阳澄湖站,接苏州市域轨道S1线,线路总长31.5公里,建议站距1.2-1.5公里,共约设24个站点。
在环城西路以西、沪宁铁路南侧设置轨道交通车辆段,用地规模约29公顷;在夏驾河西侧、三巷路以南,设置轨道交通停车场,用地规模约10公顷。
(2)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由张浦副中心沿银河路经京沪高速铁路新昆山站、沪宁铁路昆山站,沿北门路穿旧城区向北至萧林路,沿萧林路向东至青阳路,沿青阳路向北至迎宾路,沿迎宾路向东至太仓,线路总长24.2公里,建议站距1.2-1.5公里,共约设19个站点。
在迎宾路北侧、金鸡河西侧设置轨道交通车辆段,用地规模约24公顷。
与上海、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衔接,采用常规轮轨制轻轨,铺设方式建议以地下为主、高架为辅。
2、快速公交(BRT分为过渡性快速公交和常规快速公交两类快速公交线路。
在客流规模未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门槛之前,沿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置过渡性快速公交线路,满足公交出行需求,为城市轨道交通培育客流。
在轨道交通线路覆盖范围之外的城市次级客流走廊内设置常规快速公交:(1)快速公交B1线:由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青阳路站(前进路与青阳路交叉口处)引出,沿青阳路向南至张浦,线路长度10.9公里,建议站距1公里左右,共设11个站。
在青阳路西侧、城北路南侧设置快速公交停保场,用地规模约2.1公顷。
(2)快速公交B2线:由中华园路与苇城路交叉口引出,沿中华园路向东经京沪高速铁路新昆山站,至沪宁城际铁路花桥站,沿金阳路向东至沿沪大道,沿沿沪大道向南至花桥,线路总长22.9公里,建议站距1公里左右,共设23个站。
昆山火车站提升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昆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昆山火车站作为昆山市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昆山市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昆山火车站的乘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现有的站场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因此,昆山市政府决定对昆山火车站进行全面提升工程,以改善站场设施、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二、工程内容1. 站场设施提升1.1 增设站台和候车室现有的站台和候车室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为了缓解拥挤情况,本次提升工程将在原有站台的基础上增设新的站台,并在候车室增加座位数量和舒适度,以提供更好的乘客出行体验。
1.2 改善售票和安检设施目前昆山火车站的售票和安检设施相对落后,排队等候时间长,乘客体验差。
为了提升售票和安检效率,本次提升工程将增设自助售票设备和智能安检设备,以提高乘客出行效率。
2. 车站周边交通设施提升2.1 建设站前广场为了缓解昆山火车站周边交通拥堵情况,本次提升工程将新建站前广场,以优化车站周边交通组织和乘客出行体验。
2.2 完善公交换乘设施为了方便乘客换乘,本次提升工程将完善火车站周边的公交换乘设施,并增设候车亭和信息提示设备,提高换乘效率和便利度。
3. 站区环境提升3.1 新建绿化带和景观步道为了提升昆山火车站的环境品质,本次提升工程将在站区周边新建绿化带和景观步道,增加绿化面积和改善周边环境。
3.2 提升站区设施为了提升站区整体形象,本次提升工程将对站区的景观设施进行提升,包括站前广场、车站大厅、候车室和售票厅等,提高站区的整体美观度。
4. 安全管理提升4.1 增设安全监控设备为了提高昆山火车站的安全性,本次提升工程将增设安全监控设备,包括视频监控和安检设备,以提高站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4.2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了提高昆山火车站的应急救援能力,本次提升工程将增设应急通道和设备,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以提高站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工程投资本次昆山火车站提升工程的总投资额约为10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包括地方财政资金、铁路部门投入和社会资本投资。
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各种区划概述1、昆山市或昆山本规划中所述“昆山”或“昆山市”均指昆山市927km2的全域。
经过最近的行政区划调整,昆山市包括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1以及玉山、巴城、周市、张浦、千灯、陆家、锦溪、周庄和淀山湖9个镇。
2、昆山市域片区根据《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昆山市总体规划或总体规划),昆山市域划分为7个片区,详见表1。
3、昆山老城区从明清至上世纪70年代止,昆山的老城区大致为北至北环城河、南至娄江、西至仓基河、东至东环城河的区域。
本规划所指的老城区(又称旧城区),系指北至北环城河、南至沪宁铁路、西至叶荷河-小澞河、东至柏庐路的区域,与正在进行中的昆山市旧城区规划范围一致。
4、昆山市区昆山市区没有明确地理界线,其范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在不断变化。
本规划中的“昆山市区”或“市区”系指老城区及其东部至青阳港的区域。
5、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昆山老城区以东(即柏庐路以东)。
1985年初,昆山自费创办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
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区域面积也从开始的3.75 km2,逐步扩展至6.18 km2、28 km2。
至2000年辖区面积60 km2。
6、中心城综合片区昆山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即顺陈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沪宁高速12005年原江苏国际商务中心与花桥镇合并,建立了花桥经济开发区。
公路和城北路围合的168km2的区域,通常又称作中心城区。
7、组团在昆山市总体规划中,将中心城区分为中心组团、东组团和西组团,但是,这3个组团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另一方面,在总体规划的居住用地规划中,形成城中、城西、城北、玉山、亭林、开发区和铁南7个居住组团。
同样,这7个组团也没有明确的界线,且未覆盖整个中心城区。
本次规划以上述7个居住组团的概念为基础,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以下9个界限明确的组团,详见表2。
昆山市陆家镇快速路、主干路名称规划方案表
公
江
江
苏
图
博
地
昆山市陆家镇(老市镇区域)次干路、支路名称规划方案表
公
江
江
苏
图
江
江
苏
图
博
江
苏
图
博
地
理
信
息
科
技
有
昆山市陆家镇(新市镇区域)次干路、支路名称规划方案表
公
江
昆山市陆家镇注销道路统计表
公
江
苏
图
博
地
理
昆山市陆家镇河道名称规划方案表
公
昆山市陆家镇桥梁名称规划方案表
公
江
江
苏
图
江
苏
图
博
地
理
信
息
科
技
昆山市陆家镇城镇居民点规划方案表
公
江
苏江。
昆山市公共交通规划报批稿(2006~2020年)(文本及图则)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06年9月昆山市交通局昆山市公共交通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昆山市交通局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二○○六年九月昆山市公共交通规划(2006~2020年)项目负责人:江皓(昆山市交通局局长)陈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副教授)王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教授)项目参加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昆山市交通局、昆山市运输管理处、昆山市客运公司项目主要编制人员:昆山市交通局:葛理想张磊任利平毛伟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黎冬平敬艳君王昊梅振宇何保红昆山市公共交通规划(2006~2020年)规划文本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项目研究对象 (1)第二条规划年限与范围 (1)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和研究重点 (1)第四条规划编制依据 (1)第二章概述 (1)第五条社会经济条件 (1)第六条现状人口状况 (1)第三章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2)第七条昆山市公交线路现状分析 (2)第八条昆山市公交站场现状分析 (2)第九条昆山市公共交通现状主要问题 (2)第四章昆山市人口规模和公共交通需求预测 (3)第十条规划期人口预测 (3)第十一条规划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 (3)第十二条昆山市公共交通出行预测 (4)第五章昆山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4)第十三条总体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4)第十四条公交发展战略具体要求........................................................................................... 4第六章昆山市近期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5)第十五条昆山市近期常规公交发展目标 (5)第十六条昆山市近期公交规划方案总体说明 (6)第十七条昆山市2006年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7)第十八条昆山市2007年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7)第十九条昆山市2008年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8)第二十条昆山市2009年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8)第二十一条昆山市2010年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9)第二十二条昆山市近期公共交通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9)第八章昆山市规划中远期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11)第二十三条规划中远期昆山市常规公交规划方案 (11)第二十四条昆山市中远期公共交通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11)第九章昆山市公交专用道规划方案 (12)第二十五条昆山市近期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建议 (12)第二十六条昆山市中远期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建议 (12)第十章昆山市公共交通发展建议 (13)第二十七条公交场站建设建议 (13)第二十八条昆山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 (13)第二十九条保障公交实施措施建议 (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项目研究对象《昆山市公共交通规划》以昆山市常规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兼顾出租车、单位车等其它公共交通辅助方式对昆山市公交客流分担的影响。
一、规划概况规划范围与新城总体规划编制范围协调一致,为北至三环路、富春江路、白茆塘,东至四环路,南至锡太一级公路、昆承湖东南岸、金象路、久隆路,西至苏常公路,面积为7748.15万平方米。
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以后。
规划内容主要涉及交通发展态势分析与需求预测、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区域与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方面。
二、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在南部新城总体规划指导下,南部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大中运量公交主导、集约多元、集疏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引导新城精明增长,支撑新城发展。
制定三大战略任务:Ÿ战略任务一:依托常熟交通优势,构建新城畅达高效的对外交通集疏运体系;Ÿ战略任务二:以交通引导新城用地集约发展;Ÿ战略任务三:建立高品质、差别化的新城交通系统。
三、区域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通过区域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积极加强南部新城与周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构建新城对外畅达、联系便捷的集疏运交通系统。
铁路设施方面,近中期保留通苏嘉城际铁路西线方案,远期建议国家沿海大通道从南通东站出发,进入常熟后沿常台高速继续向南,进入苏州高铁站,在新城东部新安江路上常台高速出入口附近设城际铁路站。
规划苏州市域轨道线,沿新世纪大道布设,在新城范围设置东南大道站、理工学院站和新汽车站等三个轨道站点。
公路方面,共形成一条高速公路和“两横两纵”的干线公路布局形态,高速公路为常台高速,干线公路分别为G204、锡太一级公路、苏常公路和四环路。
四、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上位规划为指导,建成以快速路为对外及过境联系通道、主干路为新城内部快速联系骨架,与主城便捷联系、路权明晰、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体系。
远期规划形成“一横两纵”的快速路网布局,路网规模达23km,路网密度为0.4km/km2;构建“四横八纵”的新城主干路网,路网规模为85.3km,路网密度为1.42km/km2。
加强新城次支路网建设,形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并与用地协调的城市道路网络。
昆山交通运输【篇一:昆山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昆山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送审稿)昆山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前言昆山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力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各项任务。
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运输站场的集散能力、运输工具的运送能力以及行业管理的组织调控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高,有力保障了昆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由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交通运输发展定位,突出交通运输发展优势,细化发展指标,认真研究和编写好昆山市交通运输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引导新时期交通运输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昆山”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第一章“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回顾 (1)(一)道路里程不断增加,公路网络日趋完善 (1)(二)轨道设施建设提速,区域沟通逐步便捷 (1)(三)港航物流规模提升,功能布局趋于合理 (2)(四)公交体系逐渐丰富,通行能力不断提高 (2)(五)客货运输平稳增长,服务管理稳步推进 (2)第二章“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策略 (3)第一节指导思想 (3)第二节规划原则 (3)(一)准确判断经济形势,推进区域交通协作 (3)(二)结合城市转型需要,突出交通引导功能 (3)(三)注重人才科技建设,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4)(四)贯彻民生交通理念,提升交通服务品质 (4)(五)加强交通体系建设,深化落实交通一体化 (4)(六)贯彻低碳交通理念,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 (5)第三节发展目标 (5)(一)交通运输发展远景目标 (5)(二)“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目标 (5)(三)“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指标 (6)第四节发展战略 (6)(一)一体化融合战略 (6)(二)多元化均衡战略 (7)(三)层次化低碳战略 (7)(四)品质化交通战略 (7)第三章“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布局和行动措施 (8)第一节现代化的路网体系 (8)(一)完善路网系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8)(二)发展轨道交通,发挥大运量快捷化优势 (13)(三)发展水路运输,发挥低能耗高运能优势 (14)(四)发展通用航空,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15)第二节现代化的客运体系 (16)第三节现代化的物流体系 (19)第四节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21)第五节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23)第四章“十二五”交通运输项目实施计划 (28)(一)轨道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28)(二)道路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28)(三)航道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29)(四)物流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30)(五)公共交通项目实施计划 (31)第五章“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保障机制 (33)(一)完善交通运输发展政策法规 (33)(二)坚持人才科技建设并重发展 (33)(三)完善交通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34)(四)完善交通运输运行监管机制 (34)附图:1.昆山市地理位置图2.昆山市主干线公路网规划图3.昆山市“十二五”道路实施图4.昆山市县道调整图5.昆山市航道网规划图附表:1.昆山市“十二五”交通建设主要指标表2.昆山市“十二五”主干线公路网规划表3.昆山市“十二五”内河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明细表4.昆山市“十二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表5.昆山市县道网规划调整明细表昆山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第一章“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昆山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交通路网建设实现了从城市道路到高速公路再到高速铁路的跨越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不断优化完善,引领昆山市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