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土石方计算程序
- 格式:xls
- 大小:761.50 KB
- 文档页数:14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土石方的开挖、运输,均按开挖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土方回填,按回填后的竣工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不同状态的土方体积,按下表计算:土方体积换算系数表二、自然地坪与设计室外地坪之间的土石方,依据设计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以立方米计算。
三、基础土石方、沟槽、地坑的划分。
(一)沟槽:槽底宽度(设计图示的基础或垫层的宽度,下同)3m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沟槽。
(二)地坑:底面积20m2以内,且底长边小于3倍短边的为地坑。
(三)一般土石方:不属沟槽、地坑、或场地平整的为一般土石方。
四、基础土石方开挖深度,自设计室外地坪计算至基础底面,有垫层时计算至垫层底面(如遇爆破岩石,其深度应包括岩石的允许超挖深度)。
五、基础施工所需的工作面,按下表计算:混凝土垫层工作面宽度按支挡土板计算。
六、土方开挖的放坡深度和放坡系数,按设计规定计算。
设计无规定时,按下表计算:(一)土类为单一土质时,普通土开挖深度大于1.2m、坚土开挖深度大于1.7m,允许放坡。
(二)土类为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m,允许放坡。
放坡坡度按不同土类厚度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放坡系数。
(三)计算土方放坡深度时,不计算基础垫层的厚度。
(四)放坡坡度按不同土类厚度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放坡系数。
(五)计算放坡时,放坡交叉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七、爆破岩石允许超挖量分别为:松石0.20m,坚石0.15m。
八、挖沟槽(一)外墙沟槽,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沟槽,按图示基础(含垫层)底面之间井长度计算;外、内墙突出部份的沟槽体积,并入相应工程量内计算。
(二)管道沟槽的长度,按图示的中心线长度(不扣除井池所占的长度)计算。
管道宽度、深度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其宽度按下表计算:管道沟槽底宽度表单位:m(三)各种检查井和排水管道接口等处,因加宽而增加的工程量均不计算(底面积大于20m2的井类除外),但铸铁给水管道接口处的土方工程量,应按铸铁管道沟槽全部土方工程量增加2.5%计算。
例:20×20
48.550
48.51048.470
各方格点的平均高程H就是填挖方量平衡时的水平面高程。
若将方格网重心点的设计高程定则无论把场地平整成向哪个方向倾斜的平面,它的总填方和挖方量仍平衡。
在计算各方格点的平均高程时,通常取加权平均。
由于各方格点所控制的面积不相同,如以一个方格的四分之一作为单位面积,定其权为1,则角点的权为1,边点的权为2,拐点加权平均值就是把各方格点的实测高程分别乘以各点的权,求得总和后,再除以各点权的即:加权平均值=各方格点的实测高程分别乘以各点的权数后的总和÷各方格点权数的总
48.53048.39048.150
-0.0600.0400.240
加权平均值=((48.53+48.76+47.9+47.62)×1+(48.69+48.82+48.92+48.59+48.15+48+48.06+48
高程定为平均高程,
,拐点的权为3,心点的权为4.
点权的总和,
数的总和
48.43048.390
47.94047.620
0.4100.690
2+48.59+48.15+48+48.06+48.04+47.92+47.94+48.15+48.39)×2+(48.62+48.71+48.79+48.47+48.36+48.61+48.2
6+48.61+48.23+48.32+48.74)×4)÷(1×4+2×12+4×9)=48.431。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篇一: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A.1 土石方工程1.0.1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1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计价规范》表A1.4-1《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对照后确定;2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5 其他有关资料。
1.0.2 土方工程1 平整场地: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
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 挖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3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4 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凡图示沟槽底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5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计算放坡。
6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即基础垫层底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7 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如室外地面发生水平运输,则另计一次水平运输。
8 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表一增加工日。
表一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深度(以内)│2m│4m│6m┃┠─────┼────┼────┼────┨┃工日/100m3│ 4.72│14.96│22.24┃┗━━━━━┷━━━━┷━━━━┷━━━━┛9.地下室人工挖土深度超过1.5m时,按表二增加工日。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
首先,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测。
勘测应包
括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土石方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
勘测工作要根据规范进行,确保获取准确的数据。
其次,根据勘测数据,进行土方计算。
土方计算主要包括填方量和挖
方量的计算。
填方量计算是指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填充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一般有
三种:平均高度法、梯形法和逐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
法进行填方量的计算。
挖方量计算是指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挖出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一般有
两种:三角高程法和梯形法。
三角高程法是根据场地的地形进行计算,通
过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挖方量。
梯形法是根据场地的横断面进行
计算,通过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挖方量。
第三,进行土方变更计算。
在土方工程中,设计变更是常有的事情。
设计变更会导致土方工程量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工程量。
最后,进行土方工程量汇总。
根据实际情况,将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
进行汇总,得出土方工程的总量。
总之,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对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场地进行详细研究和勘测,准确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可以
为土方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保证土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说明计算规则(一).一般规则1. 土壤、岩石体积,均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度体积(自然方)以立方米计算。
2.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3.挖地槽、地坑需放坡时,放坡系数按下表计算:注:(1)计算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所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4.计算基础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
如放坡处重复量过大,其计算总量等于或大于大开挖方量时,应按大开挖规定计算土方工程量)(2)原槽基础垫层,放坡应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4.基础施工需增加的工作面,按下表计算:注:原槽基础垫层,基础的工作面应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二).人工土石方1. 外墙地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地槽按槽底净长计算,其突出部分体积并入地槽工程量计算。
2. 地坑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3. 地槽、地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自然地面(场地平整的平整后的地坪)高度计算。
4. 挖地槽、地坑需支挡土板时,按图示槽、坑底宽尺寸,单面支挡土板加100mm,双面支挡土板加200mm。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支撑的垂直面积计算。
支挡土板后,不再计算放坡工程量。
5. 人工平基土、石方,使用人工运土、石方时,深度超过1.5m,按下表增加工日:.人工平基土、石方,深度在1.5m~6m内时,无论人工或机械进行土石方垂直运输,均按以下规定增加超深工日:①.人工平基挖土、石方增加用工以其深度确定增加用工的标准,例如:人工挖土方深度为3.5m,则其全部工程量按每100m3增加14.71工日计算。
②.如在斜坡上进行人工挖土、石,其增加用工的深度以主要出土方向的深度为准。
③.机械不能施工的土石方部分(如:死角等),如挖土深度超过1.5m,也应按此规定增加工日。
④.深度超过6m以上时,在原有6m深内增加工日基础上,土方深度每增加1m,每100m3增加6.01工日,石方深度每增加1m,每100m3增加7.08工日。
)(9.在平基完成后的地下室进行基础开挖,基槽(坑)、挖孔桩土、石方从地下室底面至自然地面的垂直运输每1m折合10m人力水平运输计算)6. 人工挖孔桩土石方量按图示桩断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
土石方计算方法土石方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施工中土方和石方的开挖、填方和运输等工作。
正确的土石方计算方法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土石方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够对工程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土石方计算之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获取地形地貌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表高程、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石的种类和分布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获取,可以为土石方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
其次,根据勘测和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土石方的分块划分。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工程现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对每个区域进行独立的土石方计算。
这样可以使得土石方计算更加精确和可控。
接着,进行土石方的数量计算。
在进行土石方数量计算时,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工程要求,确定开挖或填方的数量和方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土方和石方的堆放和运输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浪费和损耗等因素。
然后,进行土石方的体积计算。
土石方的体积计算是土石方计算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进行土石方体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勘测和测量所得的地形地貌数据,结合土方和石方的堆放方式和施工工艺,计算出每个区域土石方的实际体积。
最后,进行土石方的运输和施工方案设计。
在进行土石方的运输和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土石方的实际体积、运输距离、运输工具和工艺设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运输和施工方案,以保证土石方的顺利开挖、填方和运输。
综上所述,土石方计算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正确的土石方计算方法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工程人员在进行土石方计算时,务必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
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xx。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土石方量计算公式主要有:
土石方量的计算公式是:(顶面积+底面积)÷2*高。
这个公式主要用于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土方工程量=面积×深度,其中,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测绘图纸等;深度为所需开挖或回填的深度。
石方工程量=体积×石方容重,其中,体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测绘图纸等;石方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石方的重量,在不同工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值。
体积法是根据土石方的尺寸和形状来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具体步骤如下:测量土石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得到土石方的尺寸数据;根据土石方的尺寸数据,计算土石方的体积;根据土石方的体积,计算土石方的开挖量或填方量。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程⼯程量计算规则⼟⽯⽅⼯程⼯程量计算规则⼀、⼟⽅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另有注明者除外)。
如为松散⼟⽅者,按以下规定处理:普通⼟折松⽅乘以系数1.2;坚⼟折松⽅乘以系数1.3。
⼆、平整场地及辗压⼯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厚度在正负30cm以内及找平。
厚度超过正负30cm 时,其全部⼟⽅⼯程量按挖⼟⽅相应定额计算。
(⼆)平整场地⼯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计算。
(三)建筑场地原⼟辗压以平⽅⽶计算,填⼟辗压按图⽰填⼟厚度以⽴⽅⽶计算。
三、挖掘沟槽、基坑⼟⽅⼯程量,按下列规定执⾏:(⼀)沟槽、基坑划分:凡图⽰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沟槽长⼩于槽宽3倍,且图⽰基坑底⾯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积20m2以外,均按挖⼟⽅计算。
(⼆)计算挖沟槽、基坑、⼟⽅⼯程量需放坡时,如施⼯组织设计有规定者,应按施⼯组织设计计算,施⼯组织设计⽆规定者,应按表1规定计算(办理⼯程结算时,如有甲、⼄双⽅签证的隐蔽⼯程记录,按签证的计算)。
放坡系数表表1注:1、沟槽、基坑中⼟壤类别不同时,按普通⼟放坡执⾏。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做基础垫层时,放坡⾃垫层上表⾯开始计算。
(三)挖沟槽、基坑需⽀挡⼟板时,其宽度按图⽰沟槽、基坑底宽单⾯加10cm、双⾯加20cm计算;挡⼟板⾯积按槽、坑垂直⽀撑⾯积计算。
⽀挡⼟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四)基础施⼯所需⼯作⾯,按表2规定计算。
基础施⼯所需⼯作⾯宽度计算表表2(五)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中⼼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基础底⾯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沟槽⼟⽅⼯程量内计算。
(六)⼈⼯挖⼟⽅、槽、坑及地槽坑凿⽯⽅深度超过2m时,按每⽶折合⽔平运距7M计算⼈⼯运⼟,⼯程量按全深计算。
⼀、⼈⼯、机械⼟⽯⽅:(⼀)⼟壤岩⽯分类详见“⼟壤及岩⽯(普⽒)分类表”。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1.挖土方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按体积以M3计算。
2.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度体积为准以M3计算。
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表1-3所列数值换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表1-3虚方体积天然密实度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1.00 0.77 0.670.831.30 1.00 0.871.081.50 1.15 1.001.251.20 0.92 0.801.00二、土方工程式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一)挖掘地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1.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者,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时,挖空心思土深度在表(1-4)规定以内,不得计算放坡。
在超过该表放坡起点(包括起点)深度面设计又未有规定时,放坡系数可按该表1-4规定计算。
放坡系数表表1-4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一、二类土 1.20 1:0.50 1:0.33 1:0.75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如施工组织设计有规定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歧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 计算。
挡土面积按槽、坑垂真支撑面积以M2计算,支挡土析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1-5规定计算。
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表1-5基础材料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MM)砖基础200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150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300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300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 800(防水面层)注:基础施工如选用砖胎膜时,不增加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