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常用培训管理方法及工具全面总结
- 格式:xls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9
工具使用及消毒培训管理方案一、前言工具使用及消毒培训管理方案是为了规范工具使用和消毒程序,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安全及卫生而制定。
本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工具使用和消毒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对工具使用与消毒的认识,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培训目标1. 使员工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规范操作流程;2. 提高员工对不同工具消毒程序的理解和执行能力;3. 加强员工的个人卫生意识和从业规范。
三、培训内容1. 工具使用规范:a. 不同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b. 工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c. 工具的安全使用技巧;d. 工具使用注意事项及禁忌行为。
2. 消毒程序:a. 根据不同工具的材质和用途,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b. 掌握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方法;c. 消毒程序的标准操作流程;d. 消毒后的工具存放和保管要求。
3. 个人卫生:a.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b.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频率;c. 保持个人服装和外表的整洁与清洁。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PPT、视频等教学资料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员工了解工具使用和消毒的重要性,以及规范操作流程。
2. 示范教学:由培训讲师现场示范各类工具的正确使用和消毒程序,员工可以实地学习和模仿。
3. 实践操作:由培训讲师指导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员工对操作要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考核评定:通过笔试、实操等形式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定,以确保培训内容的有效传达和掌握。
五、培训周期1. 工具使用和消毒基础培训:一次性完成,培训时长约为8小时。
2. 定期集中再培训:每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加强员工对新知识和规定的学习和复习。
六、培训考核1. 培训结业考核:经过基础培训后,需要进行统一的结业考核,合格者方可取得结业证书。
2. 岗前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岗前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基本规范并能够独立操作。
七、培训考核1. 理论知识测试:通过笔试、问答等形式测试员工对工具使用和消毒程序的理解;2. 操作技能测试: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员工的工具使用和消毒操作技能;3. 规范守则考核:考核员工是否能够严格遵守工具使用和消毒程序的规范守则。
质量管理工具培训内容4.2.5.1访谈1名院领导、2名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对“PDCA、QCC(品管圈)、RCA(根因分析)、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了解情况。
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能将管理工具运用于日常质量管理活动,有案例说明。
一、PDCA持续改进1、定义:又称戴明循环。
主要用于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P(Plan)--计划,确定方针、目标及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模式化或标准化适当推广,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2、我院开展现状我院医疗、护理、院感等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均已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质量管理。
二、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定义: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QC)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2、十大基本步骤一般而言遵循戴明循环(Deming Cycle)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理(Plan—Do—Check—Action)4个阶段来进行。
3、常用QC手法:1)头脑风暴法:是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领域,进行创新或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
2)查检表:用来记录事实和分析事实收集数据的统计表(如主题评价表)主题评价表主题评价题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总分排序选定提案人减少留置针并发5 3。
0 5 3.5 16.5 1 刘雁宏症降低气管插管拔5 3 5 4 17 2 王伟管率降低尿管相关性4 45 5 18 3 易静感染发生率3)甘特图:用于拟定活动计划4)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一般用于原因分析。
培训方法与工具培训是提升组织内部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和企业文化。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和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培训方法和工具,以便帮助组织和个人做出明智的培训选择。
一、面对面培训面对面培训是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培训方法之一。
它通过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使培训者与学员之间建立密切联系。
面对面培训的优势在于能够实时解答学员的问题,促进互动和反馈。
培训者可以通过言语、表情和肢体语言传达更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面对面培训还有助于建立起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合作。
二、在线培训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培训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培训方法。
在线培训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通常包括视频教学、在线讨论、电子书籍等形式,能够以更直观、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此外,在线培训还可以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成绩,方便培训者进行评估和反馈。
三、沙盘模拟培训沙盘模拟培训是一种通过小型模型或场景进行培训的方法。
学员可以通过操纵模型或者在模拟场景中扮演角色,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境。
这种培训方法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沙盘模拟培训还可以减少实际操作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培训效果。
四、反馈工具反馈工具是培训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培训者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
一种常见的反馈工具是问卷调查,通过学员填写调查问卷,培训者可以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理解程度和建议意见。
此外,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个案分析等方式,促进学员之间的反馈和学习互动。
反馈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升培训效果。
五、实践机会实践机会是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给学员提供实践机会,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员工培训管理工具表单1.年度培训项目计划表2.培训统计表3.内训师统计表4.培训需求调查表5.培训申请表6.员工培训记录表7.内部培训评估表(柯氏一级评估)8.培训反馈调查表9.员工培训服务协议书附录1:年培训项目计划表部门(分公司):填表日期:培训统计表部门:整理人:内部合格培训师统计表Internal Trainer List培训需求调查表姓名部门填表说明:在空格内填写A、B、C、D。
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一般 D:没必要附录5:培训申请表附录6:员工培训记录表附录7:内部培训评估表(level 1)(recaction evaluation)培训课程:讲师:培训日期:(请帮助我们完成以下评估问题,告诉我们您对本次培训的评价,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估培训工作的效果,您的建议和评价也将极好地帮助我们安排将来的培训课程,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您需要读完每一项陈诉后,请在您认为合适的数字上划圈,并且写出您的建议:)高低1、您如何评价培训中讲授的内容?54321您的建议:2、您如何评价讲师的授课水准?54321(准备程度,沟通能力,视觉手段)您的建议:3、您对培训场地及设施的安排是否满意?54321(舒适,方便等)您的建议:4、您对授课进程的安排是否满意?54321(时间长度,快慢等)您的建议:5、您是否认为这次培训课54321能够有助于您日后的工作?6、在知识获得方面:A。
培训前水平54321B。
培训后水平543217、总而言之,您对这次培训的总体评价:54321如何?8、您认为哪一个主题对您最有帮助?543219、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此类培训,54321您还有什么建议?培训反馈调查培训课题:培训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具备该教程要求的知识水平吗?□ Yes □ No2、在选择这次培训之前,你了解该培训的目标吗?□ Yes □ No3、在培训之后,你是否能将培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点也没有□□□□□正是这样4、课程的结构不适合□□□□□适合5、培训内容对学习帮助不大□□□□□对学习帮助很大6、理论课对实践有帮助很少□□□□□帮助很大7、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的联系很少□□□□□很多9、关于总体安排(如培训辅助设备、服务等)差□□□□□极好11、你对培训讲师的测评:讲师姓名:A讲师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差□□□□□优秀B讲师的授课技巧差□□□□□优秀C讲师授课是考虑到了学生的特殊要求差□□□□□优秀多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成这份问卷,如果你还有别的意见或看法需要与我们沟通,请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培训管理工具大全第2章培训体系设计工具2.1 培训组织岗位职责2.1.1 培训部经理岗位职责2.1.2 培训部主管岗位职责2.1.5 培训部专员岗位职责2.2 培训体系建设流程2.2.1 培训需求分析2.2.2 培训课程建设2.2.3 内部讲师养成2.2.4 培训计划制订2.2.5 培训计划实施2.2.6 培训评估改进2.4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2.4.2 经理级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方案2.4.5 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方案2.4.6 研发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方案第3章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工具3.2 个人层次培训需求分析工具3.2.1 高层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3.2.2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3.2.8 采购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3.3 组织层次培训需求分析工具3.3.1 组织职能分析表3.4 职务层次培训需求分析工具3.4.1 总监级培训需求分析表3.4.2 经理级培训需求分析表3.4.3 专员级培训需求分析表3.6 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方法3.6.1 观察法3.6.2 面谈法3.6.3 问卷法3.7 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报告3.7.1 班组长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报告第4章各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工具4.1 沟通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4.1.1 有效沟通课程需求调查问卷4.3 职业化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4.3.1 勇于担责课程需求调查问卷4.6 销售业务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4.6.1 渠道管理课程需求调查问卷4.9 项目管理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4.9.2 项目管理课程需求调查问卷第5章培训课程设计工具5.1 培训课程目标设计工具5.1.1 课程目标描述工具5.1.2 管理类人员课程目标设计表5.6 培训课程运营设计工具5.6.1 培训课程运营成本设计5.6.3 培训课程运营反馈设计5.9 培训课程设计案例5.9.1 管理技能类课程设计案例第6章内部培训讲师管理工具6.1 内部培训讲师部门推荐制度6.1.1 内部讲师部门推荐办法6.1.2 内部讲师部门选评办法6.2 公司内部培训讲师选拔制度6.2.2 内部讲师试讲管理制度6.3 公司内部培训讲师管理制度6.3.1 内部讲师培训办法6.3.3 内部讲师管理办法6.4 公司内部培训讲师激励制度6.4.1 内部讲师奖励办法6.6 公司内部培训讲师选聘流程6.6.1 内部讲师选拔流程第7章培训计划管理工具7.1 月季度培训计划7.1.1 月季度培训计划考虑因素7.2 年度培训计划7.2.2 年度培训计划工作报告7.3 新员工培训计划7.3.1 新员工培训计划制订工具7.4 培训计划的执行7.4.1 培训计划执行时间表7.5 培训计划报告7.5.1 年度培训报告7.5.2 新员工培训报告7.6 培训计划管理流程7.6.1 培训计划制订流程第8章培训机构与课程选择工具8.1 培训机构选择8.1.1 培训机构选择标准8.2 培训课程选择8.2.1 培训课程选择标准8.2.3 培训课程试听评估8.3 培训讲师选择8.3.1 培训讲师选择标准8.3.4 培训讲师面谈评估8.4 培训招标管理8.4.3 培训评标管理办法8.5 培训合同执行与管理8.5.1 培训合同执行控制流程8.6 培训合同范本8.6.1 培训机构合同范本第9章培训实施工具9.1 培训实施保障制度9.1.2 培训管理实施办法9.2 培训实施场地选择9.2.1 培训场所选择规定9.3 培训现场督导管理9.3.2 突发事件处理管理规定9.3.3 现场秩序维护管理规定9.4 培训实施工作流程9.4.1 培训组织管理流程9.5 培训实施工具表单9.5.1 培训出勤情况表9.5.2 培训费用登记表9.6 培训实施方案设计9.6.1 新员工培训实施方案第10章培训效果评估工具10.1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10.1.1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10.1.2 投资回报率模型10.1.3 CIRO培训评估模型10.3 培训课程评估分析10.3.1 培训课程评估问卷10.3.2 培训课程评估表10.3.3 课程内容契合度评估分析工具10.3.4 课程内容实用性评估分析工具10.4 培训讲师授课评估分析10.4.1 培训讲师评估表10.5 培训现场与工作改变分析10.5.1 现场听课情况分析表10.5.2 阶段性学员改变调研工具10.6 培训工作评估表10.6.1 培训管理人员工作评估表10.6.2 培训部工作评估调查表10.7 培训效果跟踪考核表10.7.2 培训课程效果定期跟踪表10.9 培训费用量化评估分析10.9.1 业务费用量化分析第11章培训预算工具11.1 培训预算管理流程11.1.2 培训预算审批流程11.2 培训预算管理表单11.2.1 年度培训预算表11.2.2 培训预算申请表11.3 企业培训预算方案11.3.1 年度培训预算编制方案第12章培训工作总结与报告12.1 培训工作总结12.1.2 培训部工作总结12.2 培训工作报告12.2.1 培训课程评估工作报告12.2.5 销售人员培训评估工作报告第13章培训经典故事13.1 执行类课程经典故事13.1.1 制订计划类经典故事13.1.2 时间管理类经典故事13.2 团队类课程经典故事13.2.1 团队目标类经典故事13.3 领导类课程经典故事13.3.1 角色认知类经典故事13.4 沟通类课程经典故事13.4.2 表达能力类经典故事13.5 绩效类课程经典故事13.5.3 绩效考核类经典故事13.5.4 绩效改进类经典故事13.7 问题解决类课程经典故事13.7.2 问题分析类经典故事13.7.3 解决技巧类经典故事13.8 流程设计类课程经典故事13.8.2 流程创新类经典故事13.9 市场营销类课程经典故事13.9.1 产品类经典故事第14章培训常用游戏14.1 执行类课程常用游戏14.1.2 快速过桥14.1.3 制造“飞机”14.3 沟通类课程常用游戏14.3.1 指导沟通14.4 创新类课程常用游戏14.4.5 头脑风暴14.5 问题解决类课程常用游戏14.5.2 搭建帐篷14.5.3 取回气球附录弗布克已出版图书书目第2章培训体系设计工具2.1 培训组织岗位职责2.1.1 培训部经理岗位职责2.1.2 培训部主管岗位职责2.1.5 培训部专员岗位职责2.2 培训体系建设流程2.2.1 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
培训管理中的质量评估方法在培训管理中,质量评估方法是确保培训项目有效实施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质量评估方法能够帮助培训机构和企业全面了解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围绕培训管理中的质量评估方法展开讨论。
一、确定评估目标和标准在进行培训质量评估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标准。
评估目标要与培训项目的目标相一致,评估标准要能够客观反映培训效果和质量,例如学员的满意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等。
二、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在进行培训质量评估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测试、观察等。
不同的评估工具适用于不同的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是进行培训质量评估的前提。
评估体系应包括评估的流程、责任分工、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内容,确保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四、制定评估计划在进行培训质量评估前,需要制定评估计划。
评估计划应明确评估的时间节点、评估的内容和范围、评估的方法和工具等,确保评估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五、采集评估数据评估数据是进行培训质量评估的基础。
在采集评估数据时,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测试、观察等。
六、分析评估结果采集到评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分析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发现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培训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发现培训项目的优势和特点,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提供借鉴。
七、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培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改进措施应结合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强,同时要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八、跟踪评估效果改进措施实施后,需要及时跟踪评估效果。
通过跟踪评估效果可以了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培训项目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18个常用培训管理方法及工具全面总结培训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一系列培训活动,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技能,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下面将介绍18个常用的培训管理方法及工具。
1.定制培训计划: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员工的能力水平,开展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调研: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收集员工的培训需求,了解他们的痛点和诉求。
3.编写培训大纲:根据培训需求和目标,编写详细的培训大纲,确定培训的内容、时间和方式。
4. 培训课件制作:使用PPT、Keynote等软件,制作培训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培训内容。
5.培训讲师选择:根据讲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选择合适的讲师进行培训。
6.现场培训:面对面的培训方式,让员工和讲师进行实时互动,提高培训效果。
7.在线培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培训,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效率。
8.视频教学:录制培训视频,提供给员工自主学习,可以重复观看,加深理解。
9.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员工进行角色扮演,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10.现场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评估员工的掌握程度。
11.讨论小组:将员工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学习。
12.游戏化培训:运用游戏机制和元素,设计培训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13.培训师资培养:针对培训讲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
14.反馈和评估:培训结束后,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进行培训成效的评估和改进。
15.学习管理系统:使用学习管理系统(LMS),管理培训资源,跟踪学习进度和成果。
16.电子签到系统:利用电子签到系统,方便员工签到,统计培训出勤率。
17.培训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
18.培训证书颁发:对完成培训和考核的员工,颁发培训证书,鼓励其学习和成长。
总结:培训管理方法及工具多种多样,可以根据组织和员工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对培训管理的认识以及培训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和措施培训管理是组织内部实施培训活动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职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实施培训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合、协调、管理和服务方案和措施。
培训配合培训配合指的是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培训配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畅通。
- 制定培训计划和时间表,协调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培训安排。
- 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满足培训的各项需求。
培训协调培训协调是指在培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对培训内容、方式和评估进行协调和管理。
以下是实施培训协调的一些方案和措施:- 设立培训委员会或工作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 确定培训目标和评估标准,确保培训活动符合组织的需求。
- 支持培训师资的培训和发展,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培训管理培训管理是指对培训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确保培训目标的达成。
以下是一些培训管理的方案和措施:- 设立培训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管理。
- 制定培训政策和流程,确保培训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要求。
- 定期评估和改进培训活动,提高培训的效果和价值。
培训服务培训服务是指提供培训支持和服务,以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以下是一些培训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指导,根据员工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定制化培训。
- 提供培训资源和设施,如培训教室、资料和工具,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 设立培训反馈和支持机制,帮助员工解决培训中的问题和困惑。
以上是对培训管理的认识以及培训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和措施的简要介绍。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培训活动将更好地促进组织和员工的发展。
IATF 16949 管理方法及工具清单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2016年10月正式发布,之前的标准号为“ISO/TS16949”。
IATF16949标准虽然构建于ISO9001:2015标准的基础之上,却比ISO9001:2015标准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此标准中提出的管理方法及工具,已经超越了一般质量管理的概念,更进一步扩展到了组织精细化管理范畴。
通读标准全文,总结提炼出管理方法及工具共计81项,按标准提出顺序具体展示如下:1、P-D-C-A循环2、Process approach(过程方法)3、Risk-based thinking(基于风险思维)4、“内、外部环境”分析5、“相关方及其需求与期望”分析6、“顾客特定要求(CSRs)”识别7、“产品安全特性”识别8、“产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识别9、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10、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11、CP(控制计划)12、反应计划13、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策划14、岗位职责确定(包括指定过程拥有者、授权)15、培训管理(包括培训策划、岗位能力培训、意识培训、岗位资格认证、产品设计技能)16、变更控制17、产品追溯管理(追溯性计划)18、公司责任方针政策(包括反贿赂方针、员工行为准则、举报政策)19、过程有效性和效率评审(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20、质量目标管理(策划、统计分析)21、停止生产或发运授权22、风险分析、机遇应用23、预防措施24、应急计划25、5W2H分析法26、多方论证的方法27、工厂布局28、物流分析(物流信息管理)29、制造可行性分析30、产能策划31、作业准备(新作业、停工后再启动)32、精益生产33、ISO45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34、5S35、测量资源的校准/验证36、MSA(测量系统分析)37、实验室管理38、实验室认证(ISO/IEC17025)39、知识管理(包括为新产品导入的经验教训)40、员工激励41、沟通管理42、文件与记录管理(包括工程规范)43、产品与服务要求的确定与评审44、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45、项目管理(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46、DFM、DFA(可制造性设计、可装配性设计)47、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管理48、“特殊特性”控制49、权衡曲线50、防错方法51、产品批准过程52、供应链管理(供应商选择、评审、监控,以及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53、标准化作业54、全面生产维护(包括周期性检修、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55、生产工具管理56、生产排程管理(JIT、拉动生产)57、产品防护58、FIFO(先进先出)59、交付后的活动管理60、产品和服务放行管理(符合性验证)61、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62、外观项目管理(极限标准件)63、法律法规符合性验证64、接收准则65、不符合输出的控制(包括可疑产品)66、顾客让步授权67、返工/返修管理68、制造过程监督、测量69、统计工具应用70、SPC(统计过程控制)71、顾客沟通管理(顾客指定沟通方式、顾客门户)72、顾客对组织满意度监控73、顾客计分卡7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75、制造过程审核76、产品审核77、管理评审78、问题解决过程(包括纠正措施)79、保修管理体系80、顾客投诉和现场失效试验分析81、持续改进以上总结可能会有所缺失,敬请批评指正。
培训管理工作总结范文“培训是永不折旧的投资”,“培训是企业给员工最大的福利”。
这两句话,在企业培训中经常会听到。
随着知识和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放在了重要位置,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和探讨员工培训的有关问题。
从我这几年做培训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培训工作要抓好“六个一”建设,这就是制定一部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制度与流程;组建一支培训管理团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开发一套适合企业实际、容可操作性、知识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培训课件;开展一系列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模块与培训形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1、制定一部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制度与流程每半年对企业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员工在工作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论证,并根据培训执行反馈的情况适时修改现有的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流程,建立一部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与培训流程。
2、组建一支专业的培训管理团队培训离不开相应的组织,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因此,要组建一支培训管理团队,通过开展对培训管理团队成员的一系列相关培训,以及举办培训工作研讨会,加强培训管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
提升团队的培训管理意识和水平。
通过建立团队间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公司的专业培训管理团队。
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培训工作的好坏,员工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深浅,培训师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内部讲师团队。
除了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公共课程培训师和专业培训师外,还必须培养企业各系统、各部门具有一线员工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培训师,至少应该保证每个系统或部门有一到两名岗位技能培训师,同时,要把新员工“师带徒”工作落到实处。
4、开发一套适合企业实际、兼可操作性、知识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培训课件培训教材的开发与选择,也是培训工作取得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发一套适合企业实际、容可操作性、知识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培训课件,如关键岗位员工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件、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提升的培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