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平衡与体系

结构平衡与体系

结构平衡与体系
结构平衡与体系

1A411020 房屋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

【考点内容一】掌握结构的平衡条件(静定梁部分)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用线相互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

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状态 二力平衡条件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X=0,∑Y=0 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X=0,∑Y=0,∑M=0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的步骤 取隔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静定梁的内力

包括剪力和弯矩

计算梁内力的一般步骤

1.去掉约束,画出杆件受力图

2.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3.用截面法计算出梁的内力(剪力、弯矩)

说明:上述难点是力的平衡方程和截面法在计算静定梁内力中的应用。但考生应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ΣX =0,ΣY =0,ΣM A =0)的应用,此处知识点一般每年有1分的题。

学习方法:首先明确各种支座的支座反力(详见图例说明);然后利用平衡方程。 首先了解各种支座的支座反力: 一、P9 图1A411021-7

悬臂梁中的B 点,即固定端支座,其支座反力为:

二、P9图1A411021-8

简支梁中的左侧支座,即固定铰支座,其支座反力为:

简支梁中的右侧支座,即可动铰支座,其支座反力为:

P9页图1A411021-9的图为伸臂梁,A 点处为固定铰支座,B点处为可动铰支座,B以右为伸臂部分

三、平衡方程

——ΣX=0

——ΣY=0

——ΣM=0

四、梁的内力:剪力(V)、弯矩(M)

【典型题型】有一简支梁受力与支承如下图,则梁中的弯矩为( A)kN.m。

A.5

B.6

C.7.5

10

解题思路:计算梁内力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去掉约束,画出杆件受力图。假设A点处有向上的力R AY,水平的力R AX。

第二步: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ΣX=0 =>R AX=0

——ΣY=0 =>R AY+ R BY=5

——ΣM=0 =>5×2=R BY×5=>R BY=2kN,R AY=3kN

第三步:如需计算梁的内力(剪力或弯矩)可用截面法,取B点至跨中的一段梁作为隔离体,此时应标注出跨中的内力V跨中、M跨中,然后再列平衡方程,可以得出:跨中的弯矩= R BY *5/2=2×2.5=5KN.M

[2005年真题] 有一伸臂梁受力及支承如图,则固端A的弯矩为()kN.m。

A 2

B 3

C 6

D 9

答案:C

解题思路:计算梁内力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去掉约束,画出杆件受力图;

第二步: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ΣX=0 =>R AX=0

——ΣY=0 =>R AY=3kN

——ΣM A=0 =>m A=3×2=6kN·m

第三步:用截面法计算出梁的内力。如图所示,固端A的弯矩=3×2=6KN.M

【考点内容二】掌握结构的平衡条件(静定桁架部分)

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方法节点法、截面法

桁架的特点1.桁架的节点是铰接;

2.每个杆件的轴线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

心;

3.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节点上

节点法计算内力的步骤1.去掉约束,画出受力图

2.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3.用节点法求出杆件内力

杆件的内力(二力杆)压杆、拉杆、零杆

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步骤1.去掉约束,画出受力图

2.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3.用截面法求出杆件内力

[2004年真题]有一桁架,受力及支承如下图,则AC杆和AB杆的内力分别为()。拉力为正,压力为负。

A.-1kN,-1kN

B.0,-1kN

C.1kN,1kN

D.1kN,0

答案:B

解题思路:计算内力的思路为:

1.去掉约束,画出受力图

2.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ΣX=0 =>R CX=-1kN

——ΣY=0 =>R CY+R DY=0

——ΣM C=0 =>1×a =R DY×a=>R DY=1

R CY=-1kN

3.用节点法求出杆件内力

节点法

N AB=1kN

体现在AB杆上即为压杆。

N AB=-1kN

【考点内容三】掌握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

力矩的概念及平衡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要用力矩来度量;

物体绕某点没有转动的条件是,对该点的顺时针力矩之和

等于逆时针力矩之和

力偶的特性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特殊力系

力的平移法则作用在物体某一点的力可以平移到另一点,但必须同时附

加一个力偶,使其作用效果相同

防止构件倾覆的技术要求对于悬挑构件(如阳台、雨篷、探头板等)、挡土墙、起

重机械防止倾覆的基本要求是:引起倾覆的力矩应小于抵

抗倾覆力矩,为了安全,可取M抗≥(1.2~1.5)M

倾。

【典型考题】为了安全,对于悬挑阳台防止其倾覆的抵抗倾覆的力矩(M抗)可取其引起倾覆的力矩(M倾)的()倍.

A.0.5~1.0

B.1.0~1.2

C.1.2~1.5

D.1.5~2.0

答案:C

解题思路:对于悬挑构件(如阳台、雨篷、探头板等)、挡土墙、起重机械防止倾覆的基本要求是:引起倾覆的力矩应小于抵抗倾覆力矩,为了安全,可取M抗≥(1.2~1.5)M倾。所以正确选项为C。

【考点内容四】熟悉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

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构造地震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能力。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新教材增加了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内容,概念设计主要应考虑场地、建筑形状、抗震结构、材料、连接等影响因素。

多层砌体房屋及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见下表: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1.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2.楼盖及屋盖构件应有足够的支度和可

连接

3.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

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

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

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

构造上采取受力钢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

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典型考题】[2006年真题]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C )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A.4、5、6和7

B.5、6、7和8

C.6、7、8和9

D.7、8、9和10

答案:C

解题思路: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超越8度的概率为10%左右。

【典型考题】[2007年真题]我国房屋抗震设计的规定程度,采用的是( D )个等级划分的制度表。

A.6

B.8

C.10

D.12

解题思路:地震是用震级来表示其能量的大小。世界上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震的宏观现象,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上是12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典型考题】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要考虑()。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

B.建筑物形状应高耸

C.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D.选择抗震性能好的材料

E.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答案:ACDE

【考点内容五】熟悉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荷载的分类 1.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2.按结构的反映分类:静力作用、动力作用

3.按荷载的作用面大小分:均布面荷载、线荷载、集中荷载

4.按荷载的作用方向分:垂直荷载、水平荷载

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1.永久荷载对结构的影响(预应力)

2.可变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考虑最不利组合)

3.偶然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考虑地震荷载与台风荷载)

4.地面的大面积超载对结构的影响(引起下沉)

5.装修对结构的影响(设计、超载、开洞、变形缝等)

【典型题型】某建筑物,地上二层作为临时仓库,房间内按统一高度堆满水泥,按荷载作用面分类,该建筑物二层楼面上分布的荷载是( A )。

A.均布面荷载

B.线荷载

C.集中荷载

D.分散荷载

【考点内容五】熟悉常见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及其应用

1.混合结构

2.框架结构

3.剪力墙体系

4.框架-剪力墙结构

5.筒体结构

6.桁架结构

7.网架结构

8.拱式结构

9.悬索结构

10.薄壁空间结构

本讲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框架结构震害严重部位多发生在( D)。

A.框架梁

B.框架柱

C.楼板中部

D.框架梁柱节点

2.砌体结构房屋预防地震经常采用的措施,(B)是错误的。

A.设抗震缝

B.设伸缩缝,基础一定断开

C.设圈梁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研究(C)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

A.火山地震

B. 陷落地震

C. 构造地震

D. 海啸地震

4.剪力墙结构应用于住宅、旅馆等建筑时,其间距一般设计为(C )m 。 A.2~5 B.3~6 C.3~8 D.5~10

5.力矩的单位可以是(C )。 A.KN B.N C.KN.m D.KN/m

6.简支梁的受均布荷载时的最大弯矩是(A ) A.跨中 ql 2/8 B.跨中 ql 2/4 C.支座处 ql 2/8 D.支座处 ql 2/4

7.某悬臂梁受力情况如下,其B 点处的弯矩数值大小为(D )。

A. 1/2PL

B. 1/4PL

C. 1/8PL 2

D. 0

8. 有一伸臂梁受力及支承如图,则固端A 的弯矩为(C )kN.m。

L

P

B A

A.2

B.3

C.6

D.9

9.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的荷载传到梁上可简化为(B)

A.面荷载

B.线荷载

C.集中荷载

D.可变荷载

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建筑装修过程中增加的荷载(D)

A.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

B.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

C.在室内增加装饰性柱子

D. 在室内增加家用电器设备

11.临时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A)

A. 5

B. 15

C. 25

D.30

12.下列属于水平荷载的是(B)。

A.结构的自重

B.风荷载

C.雪荷载

D. 楼面活荷载

1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竖向荷载主要由(B)承担。

A.剪力墙

B.框架

C.剪力墙和框架

D. 不能确定

14.框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的内筒一般由(D)组成。

A.电梯间

B.楼梯间

C.设备间

D.电梯间和楼梯间

15.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B)。

A.拉力

B.轴向压力

C.剪力

D.弯矩

16.大跨度悬索结构的悬索(D)。

A.受弯

B.受压

C.受扭

D.受拉

17.薄壁空间结构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C)。

A.剪力

B.弯矩

C.轴向压力

D.轴向拉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措施有(ACE)。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加强框架节点的连接

C.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D.控制最小配筋率

E.加强墙体的连接

2.力学上把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AB)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A.静止状态

B.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加速直线运动状态

D.匀速圆周运动状态

E.加速圆周运动状态

3.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内容,下列选项中(ABC)是正确的。

A.选择有利的场地,避开不得的场地

B.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力求简单、规则

C.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D.非结构构件可以不满足抗震要求

E.结构的连接部位应具有脆性

4.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ADE )

A ∑M=0

B ∑力偶=0

C ∑力偶矩=0

D ∑x=0

E ∑y=0

5.某伸臂梁受力情况如图2-3所示,其B点处的内力为(CD)。

A.剪力为0

B.剪力为0.5P

C.B点处的支座反力为q/2L1+P(L1+L2)/L1

D.弯矩为PL2

E.弯矩为1/8ql12

解题思路:

(1)列平衡方程,∑Y=0 ,可得出:YA+YB=P+qL1.

(2)∑M A=0 ,可得出: 1/2qL12+p(L1+L2)=Y B*L1,所以YB=q/2L1+P(L1+L2)/L1.

(3)B点处的弯矩为:PL2(以右边为隔离体,列平衡方程,∑M A=0 ,可得出:MB=PL2)

6.如图3-3所示,其A点处的内力为(CE)。

A.剪力为0

B.剪力为P

C.剪力等于A点处的约束反力

D.弯矩等于A点处的约束反力

E.弯矩等于0

7.如图3-3所示,其C点处的内力为(AC)。

A.剪力为P

B.剪力为0

C.弯矩为0

D.弯矩为PL2

E.弯矩等于B点处的约束反力乘以L2

一、单项选择题

1. 验算结构发生倾覆破坏时,应该选择(A)进行验算。

A.承载力极限状态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 从A、B状态中任选一种极限状态

D. 以上都不需要验算

2.二力杆是指(A)。

A.力作用杆件的两端并沿杆件的轴线

B.力作用于杆件的两端并相互平行

C.力作用于杆件的中部并沿杆件的轴线

D.力作用于杆件的中部并相互平行

3.二力杆所受内力有(A )

A拉力、压力

B 弯矩、拉力

C剪力、弯矩

D剪力、压力

4.力矩的单位是()。

A kg·m

B N·m

C m·m

D P·m

5.静定桁架中各节点都假定为(C)。

A.刚接

B.弹性连接

C.铰接

D.焊接连接

6.如下图所示,3杆的内力为(D)。

A.拉力

B.压力

C.扭矩

D. 0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关于桁架说法正确的是(ADE)

A. 桁架中的所有杆件都是二力杆

B. 桁架中的所有杆件都是受弯构件

C.桁架中的所有节点都是刚接节点

D.桁架中的所有节点都是铰接节点

E.桁架上荷载都作用在节点上

平衡结构理论(六)五大规则

平衡结构理论(六)五大规则 一、平衡规则 1.平衡规则主要用于测定和确认趋势平衡状态的技术规则,通过趋势运行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平衡状态来确定价格 运行的规律。 2.平衡规则来源于平衡法则、趋势惯性定律、趋势均衡定律、趋势相邻定律、趋势重演定律、时间周期定律,这里就不重复了。 3.均衡节奏平衡主要用时空矩形来确定其运行规律,非均衡节奏主要用趋势线和趋势通道来确定其运行规律。 举例:均衡节奏:华新水泥600801 非均衡节奏:华业地产600240 4.平衡被打破就是原有的平衡失衡,失衡主要是由于时间失衡和价格失衡引起的。同样的涨跌幅度,运行时间短呈加速状态,上涨初期宜买入,下跌初期宜卖出。同样的涨跌幅度,运行时间长呈减速速状态,上涨末期宜卖出,下跌末期宜观望。同样的运行时间,涨跌幅度大呈加速状态,上涨初期宜买入,下跌初期宜卖出。同样的运行时间,涨跌幅度小呈减速速状态,上涨末期宜卖出,下跌末期宜观望。 加速举例:精工科技002006 减速举例:包钢股份600010 ? 二、顶底规则

1.多头顶底规则。多头的顶底是依次抬高的,以此作为判断多头趋势成立的标准。若当前的底高于先前的顶称之为强势多头。若当前的底低于先前的顶称之为弱势多头。 举例:ST康达尔000048 2.空头顶底规则。空头的顶底是依次降低的,以此作为判断空头趋势成立的标准。若当前的顶低于先前的底称之为强势空头。若当前的顶高于先前的底称之为弱势空头。 举例:科新机电300092 3.水平顶底规则。当前的顶或底与先前的顶或底相等或相似,趋势暂不明确,若水平顶处于高位有转势可能,若水平底处于低位也有随时转势可能。 水平顶举例:天龙光电300029 水平底举例:新黄浦600638 4.整理行情的顶底很不规则,用顶底规则无法判断趋势,用支撑阻挡定律判断更加准确。三、双波规则 1.双波规则就是通过推进波和调整波的变化来判断趋势是否延续和转势的规则。2.当前推进波大于先前的推进波或当前调整波小于先前调整波,表示原有趋势将会延续。上涨趋势延续推进波举例:福建水泥600802 上涨趋势延续调整波举例:福建水泥600802 下跌趋势延续推进波举例:康芝药业300086 下跌趋势延续调整波举例:康芝药业

结构平衡与体系

1A411020 房屋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 【考点内容一】掌握结构的平衡条件(静定梁部分)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用线相互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 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状态 二力平衡条件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X=0,∑Y=0 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X=0,∑Y=0,∑M=0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的步骤 取隔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静定梁的内力 包括剪力和弯矩 计算梁内力的一般步骤 1.去掉约束,画出杆件受力图 2.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3.用截面法计算出梁的内力(剪力、弯矩) 说明:上述难点是力的平衡方程和截面法在计算静定梁内力中的应用。但考生应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ΣX =0,ΣY =0,ΣM A =0)的应用,此处知识点一般每年有1分的题。 学习方法:首先明确各种支座的支座反力(详见图例说明);然后利用平衡方程。 首先了解各种支座的支座反力: 一、P9 图1A411021-7 悬臂梁中的B 点,即固定端支座,其支座反力为:

二、P9图1A411021-8 简支梁中的左侧支座,即固定铰支座,其支座反力为: 简支梁中的右侧支座,即可动铰支座,其支座反力为: P9页图1A411021-9的图为伸臂梁,A 点处为固定铰支座,B点处为可动铰支座,B以右为伸臂部分 三、平衡方程 ——ΣX=0 ——ΣY=0 ——ΣM=0 四、梁的内力:剪力(V)、弯矩(M) 【典型题型】有一简支梁受力与支承如下图,则梁中的弯矩为( A)kN.m。 A.5 B.6 C.7.5 10 解题思路:计算梁内力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去掉约束,画出杆件受力图。假设A点处有向上的力R AY,水平的力R AX。

《结构力学》作业答案

[0729]《结构力学》 1、桁架计算的结点法所选分离体包含几个结点 A. 单个 2、固定铰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B. 2个 3、从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去除二元体后得到的新体系是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两刚片用三根延长线交于一点的链杆相连组成 A. 瞬变体系 5、定向滑动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B. 2个 6、结构的刚度是指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7、桁架计算的截面法所选分离体包含几个结点 B. 最少两个 8、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A. 既经济又安全 9、可动铰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A. 1个 10、固定支座(固定端)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C. 3个 11、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A.√ 12、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B.× 13、复铰是连接三个或三个以上刚片的铰 A.√ 14、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B.×

15、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A.√ 16、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A.√ 17、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A.√ 18、连接四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四个约束。 B.× 19、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B.× 20、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A.√ 21、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A.√ 22、一个无铰封闭框有三个多余约束。 A.√ 23、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B.× 24、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A.√ 25、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6、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A.√ 27、零杆不受力,所以它是桁架中不需要的杆,可以撤除。 B.× 28、用图乘法可以求等刚度直杆体系的位移。 A.√ 29、连接四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四个约束。

股市剑客-平衡结构理论

平衡结构理论(一)平衡法则 平衡结构理论(二)多头平衡法则平衡结构理论(一)平衡法则 《平衡结构理论》系列简介:平衡结构理论是以平衡法则为基础,以结构型技术为主导,形成独特的技术分析体系和交易决策体系,是一门崭新的技术分析方法,该理论完全脱离成交量分析和指标分析,分析研判和买卖决策也无须成交量和指标的相互验证,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该理论把传统繁杂的技术分析高度简单化,无需预测市场,也不必去做比市场更聪明的预测,只要承认和尊重市场并顺势而为即可。该理论避免主观判断并尽可能回避传统技术分析的缺陷,在实战中经常有出色的表现。 一、平衡法则的概述 1、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处在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之中,平衡被打破就是不平衡,不平衡又会酝酿新的平衡,永恒的平衡和不平衡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总是处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混沌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原有的特性称之为平衡,否则就是不平衡。 2、自然界中的一切无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生物界的产生、成长、消亡、延续的反复循环到昼夜交换、日月更替、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总是在有序和无序、和谐与不和谐之中得到统一。 3、人类社会中,商品价格总是在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矛盾中得到相对平衡,科技总是在不断更新之中得到领先与淘汰。人类本身也在不停的生生死死中获得相对平衡。 二、市场平衡属性 1、市场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动态的变化构成了市场行为的全部内容,动态的变化构成一种趋势,每一种趋势都会延续一段时间(市场一旦某一种趋势形成以后,都会延续一段时间),(通过延续一段时间的这个过程,就称之为一种动态的平衡)趋势的延续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不是永恒的,当这种平衡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或市场反作用力的影响时,原有的趋势或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就会产出。所以市场总是在平衡——短暂的不平衡——新的平衡中永不停息的运动。 2、涨多必跌,跌多必涨,阴阳交替,涨跌循环。这是市场的本性,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也只有这样,原有的平衡才会被打破,新的平衡才会产生,市场的趋势才能在循环往复中得到延续。(一直涨会导致泡沫,一直跌会导致崩盘) 举例:维科精华2008年11月7日

结构力学全部作业答案 2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1:[论述题] 1、(本题10分)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为常数。图 参考答案: 先对右下铰支座取整体矩平衡方程求得左上活动铰支座反力为0,再对整体竖向投影平衡求得右下铰支座竖向反力为0;再取右下直杆作为隔离体可求出右下铰支座水平反力为m/l(向右),回到整体水平投影平衡求出左下活动铰支座反力为m/l(向左)。反力求出后,即可绘出弯矩图如图所示。图 2:[填空题]2、(本题3分)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计算无结点超静定刚 架。参考答案:线位移 3:[单选题]

7、(本题3分)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为反对称的是 :弯矩图和剪力图D:轴力图C:剪力图B:弯矩图A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参考答案:B 4:[填空题]1、(本题5分)图示梁截面C的弯矩M = (以下侧受拉C 为正)图 参考答案:aF P5:[判断题]4、(本小题2分)静定结构受外界因素影响均产生内力,内力大小与杆件截面尺寸无关。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3、(本小题 2分)在温度变化与支座移动因素作用下静定与超静定结构都有内力。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1、(本小题2分)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圆弧线。 参考答案:错误 8:[论述题]2、(本小题10分)试对下图所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参考答案:结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9:[单选题]1、(本小题3分)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A:结点角位移和线位移B:多余约束力C:广义位移D:广义力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2、(本小题3分)静定结构有温度变化时 A: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B: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C:有变形.有位移,有内力D: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参考答案:B 11:[判断题]2、(本小题2分)几何可变体系在任何荷载作用下都不能平衡。参考答案:错误 12:[判断题]5、(本小题2分) 按虚荷载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参考答案:正确

平衡化理论

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着种种不平衡因素,可以归结为事故性和正常性两大类。事故性的不平衡是由于系统故障引起的,这种运行工况在系统中是不允许的,一般要通过保护装置切除故障元件,经处理后再恢复系统运行。正常性不平衡是由于三相元件参数或负荷不对称引起的,象电气化铁道中的牵引负荷、冶炼系统中的电弧炉等。系统三相不平衡度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将会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针对正常性不平衡运行工况,制定了“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的电能质量指标。 本文着重分析三相平衡化原理,并以电气化铁道为例,探讨负序补偿问题。对于不对称工业负荷,要求补偿装置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和分相调整功能。三相平衡原理及实时平衡化公式的建立,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目前能实现上述功能的补偿装置以SVC为典型代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成功地将SVC技术应用在电气化铁道的无功和负序补偿中。在国内,SVC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尚属空白,因此有必要在建立较优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开发适用于电气化铁道负荷补偿的SVC装置,这对提高电网的运行质量无疑是有益的。 2三相平衡化的基本原理 因平衡的三相系统总功率是恒定的且与时间无关,而不平衡的三相系统的总功率是在其平衡值上下波动的,因此将不平衡三相系统变换成平衡的三相系统时,在平衡装置中应该设有能够暂时存储电磁能量的电磁元件,如:电抗器和电容器,以单相电阻性负荷为例,如图1所示,它是不平衡的三相系统。 在不改变电源和负荷之间的有功功率交换的前提下,分别在U-W和W-V相间装设电抗器和电容器,如图2所示。 根据三相平衡关系确定容抗XC和感抗XL的数值,假定系统三相电源是对称的,即系统三相电压满足下述关系: 由于只是单相电阻负荷,图1所示电路为一典型的负荷不对称三相电路,在U-W相和

平衡结构理论合集

平衡结构理论(一)平衡法则 《平衡结构理论》系列简介:平衡结构理论就是以平衡法则为基础,以结构型技术为主导,形成独特得技术分析体系与交易决策体系,就是一门崭新得技术分析方法,该理论完全脱离成交量分析与指标分析,分析研判与买卖决策也无须成交量与指标得相互验证,就是一个完整得独立体系。该理论把传统繁杂得技术分析高度简单化,无需预测市场,也不必去做比市场更聪明得预测,只要承认与尊重市场并顺势而为即可。该理论避免主观判断并尽可能回避传统技术分析得缺陷,在实战中经常有出色得表现。 一、平衡法则得概述 1.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停得运动之中,绝对静止得物体就是不存在得,所有运动得物体都处在相对得平衡与不平衡之中,平衡被打破就就是不平衡,不平衡又会酝酿新得平衡,永恒得平衡与不平衡就是不存在得,任何事物总就是处于平衡与不平衡得混沌状态。在一定得时间内保持原有得特性称之为平衡,否则就就是不平衡。 2、自然界中得一切无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生物界得产生、成长、消亡、延续得反复循环到昼夜交换、日月更替、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总就是在有序与无序、与谐与不与谐之中得到统一。 3、人类社会中,商品价格总就是在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得矛盾中得到相对平衡,科技总就是在不断更新之中得到领先与淘汰。人类本身也在不停得生生死死中获得相对平衡。 二、市场平衡属性 1.市场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动态得变化构成了市场行为得全部内容,动态得变化构成一种趋势,每一种趋势都会延续一段时间(市场一旦某一种趋势形成以后,都会延续一段时间),(通过延续一段时间得这个过程,就称之为一种动态得平衡)趋势得延续构成一种动态得平衡,而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不就是永恒得,当这种平衡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或市场反作用力得影响时,原有得趋势或平衡被打破,新得平衡就会产出。所以市场总就是在平衡——短暂得不平衡——新得平衡中永不停息得运动。 2.涨多必跌,跌多必涨,阴阳交替,涨跌循环。这就是市场得本性,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保持动态得平衡,也只有这样,原有得平衡才会被打破,新得平衡才会产生,市场得趋势才能在循环往复中得到延续。(一直涨会导致泡沫,一直跌会导致崩盘) 举例:维科精华2008年11月7日 三、市场平衡本质 1.市场平衡得本质就就是趋势运行呈匀速状态,就就是趋势运行以相同得节奏或不同得节奏匀速运动。比如布鲁斯、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伦巴、恰恰,虽然节奏不同,但单位时间与节奏得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完整得平衡状态。股票市场也就是一样。趋势总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以不同得节奏做匀速运动,从而在这段时间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结构力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223小题) 1。结构的类型若按几何特征可分为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A) 2、狭义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板、壳结构(B)。 3 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A) 4、单刚节点相当于三个约束。(A) 5、静定结构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A 6、超静定结构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B。 7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A 8 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可变体系。B 9 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一个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A 10 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一个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超静定结构B。 11链杆相当于两个约束。B 12 平面上的自由点的自由度为2 A 13 平面上的自由刚体的自由度为3 A 14 铰结点的特征是所联结各杆可以绕结点中心自由转动。A 15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A 16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B 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是静定结构。B 18刚结点的特征是当结构发生变形时汇交于该点的各杆端间相对转角为零。A 19 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瞬变体系。A 20三个本身无多余约束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单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A 21 一个刚结点相当于3个约束。 22 一个连接3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2个单铰。A 23 一个铰结三角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A 24 一个铰结平行四边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B 25 一根曲杆可以作为一个刚片。A 26 一个连接4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2个单铰.B 27 任意体系加上或减去二元体,改变体系原有几何组成性质。B 28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B 29 平面几何可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B 30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1对平行链杆,其他2铰的连线与该对链杆不平行,则该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A 31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三对平行链杆,那么该体系仍有可能是几何不变的。B 32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2对平行链杆,那么该体系仍有可能是几何不变的。A 33 一个单铰相当于一个约束。B 34 进行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时,若体系通过三根支座链杆与基础相连,可以只分析体系内部。B 35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两个虚铰在无穷远处,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可变。B 36 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为静定结构。B 37 静定结构一定几何不变。A 38 超静定结构一定几何不变.A 39 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静定结构。B 40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超静定结构。B 4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A 42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A 43 力的合成遵循三角形法则。A 44 力偶没有合力。A 45 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A 46 力偶可以和一个力平衡。B 47 力偶对物体既有转动效应,又有移动效应。B 48 固定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B 49 可动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能够转动,但不能沿链杆方向移动。A 50 结点法求解桁架内力应按照结构几何组成相反顺序来求解。A 51 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力可得到无数解答。A 5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B 5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A 54 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此两力必相等 B 55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A 56 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A 57 一个固定铰支座相当于两个约束。A 58三个本身无多余约束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单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为超静定结构B 59 桁架是“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直杆、铰结体系”。A 60桁架结构的内力有轴力。A 61 拱的合理拱轴线均为二次抛物线。B 62无铰拱属于超静定结构。A 63 三铰刚架和三铰拱都属于推力结构。A 64 简支刚架属于推力结构。B 65 三铰拱属于静定结构。A 66 相同竖向载荷作用下,同跨度拱的弯矩比代梁的弯矩大得多。B 67 桁架结构中,杆的内力有轴力和剪力。B 68 竖向载荷作用下,简支梁不会产生水平支反力.A 69 竖向载荷作用下,拱不会产生水平支反力。B 70 竖向载荷作用下,拱的水平推力与拱高成正比。B

市场结构理论十八条定律

市场结构理论十八条定律 2011-11-08 自由翱翔... 摘自东方财富网阅 638 转 64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五 大 法 则 市场 结构法则 市场循环定律 市场的演娈和发展遵循阴阳交替、多空轮回的自然法则,不断重复并延续着趋势运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市场阶段定律 同向趋势的发展和演变必然经历启动、成长、鼎盛、衰竭和消亡五个阶段,并遵循着多空循环法则。 趋势 结构 法则 趋势方向定律 趋势结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其方向性,趋势方向有上升、下跌、水平三种,并以此构成趋势循环。 趋势惯性定律 趋势具有惯性,新的趋势一经成立,必须在趋势议程上做惯性运动,延续着原趋势的运动。趋势均衡定律 趋势一经确立,在惯性的作用将处于均衡状态。趋势的均衡性包括:时间性、节奏性和唯一

性。 趋势变速定律 同方向的趋运动必然呈现出启动、加速和减速的变速状态,并以此完成波段趋势的运行。趋势停顿定律 同一级别的趋势运行具有流畅性,一旦出现运行停顿,即是趋势调整或反转的第一信号。趋势相邻定律 在两个相邻的趋势结构中,前一个趋势结构对后一个趋势结构的影响最大,这种影响性表现在后一个趋势结构尽可能追求与前一个趋势结构的相似性。 趋势重演定律 市场及个股历史中的秉性和特点,往往会在末来重复出现,表现为股性的相似性。 支撑 阻挡 法则 支撑阻挡定律 当前股价上方、下方的顶部底部,密集成交区都有有效在构成支撑阻挡价格运行至此,因受到支撑阻挡而停顿或反向运动 真空加速定律 在支撑阻挡之间或之上构成的真空,趋势总是沿着阻力最站的方向做加速运动。 箱体结构定律 顶部和底部是趋势运动的横向平衡点,市场以此构成箱体结构,并在箱体内构造着市场的平衡。 多空 结构 法则 多空结构定律 多空形态的规则定义,是多空趋势确立的唯一技术标准,也是结构分析的核心和根本。 波段结构定律 同一级别的趋势一旦确立,将在趋势方向上形成三段以上的波段运动。 反式对称定律 多空趋势结构完全相同,并适用相同的市场原理和技术规则。 时间 周期 法则 时间周期定律 趋势是时间和价格共同作用的结果,时间是最重要因素,因为时间可以超越市场平衡。 周期共振定律 不同时间周期转势信号的重叠是趋势共振的结果,是转势发生的强烈信号。 周期嵌套定律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出路和方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出路和方向 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目前农村大多数劳动力仍然从事农业,收入的源泉也主要是农业活动;而我们的农业又受人多地少之困,难以开展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技术落后,人均劳动收入也非常低;扩大农业产量,市场容量又有限,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不能提高;遇到天灾,价格上升,产量却下降,收入也不能提高。结果,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收入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潜在隐患。 要想改变农业或者说农村的落后现状,关键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关键中的关键就是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的制约因素很多。归根结底概括为:观念问题、创新问题、政府政策因素、自然条件因素、人口素质因素、产业结构组合问题。先说观念问题:由于历史和生产力等诸多原因,农民普遍存在“以粮为纲”的落后农耕思想,粮食生产始终摆在农业生产的首要位臵,多年来以粮为纲、农民就是种地、尤其是种夏粮的农耕思想影响较深,而发展经济作物,从事多种经营,农民怕风险、怕赔钱,这就导致了在经营理念上,存在许多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然

也是农业发展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农民长期沿用老的生产模式,即“农户(生产)+公司”,这种模式在现在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但农户仅仅限于初级原料的生产,更多的农产品生产附加值被生产公司赚走,这也无法从根本上使农民富起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应当发扬创新意识,从思想上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参与农产品深加工,获得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增值部分的分配权利,使公司让利于民,与农户形成有利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合作关系,带动农户整体进入市场,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政府政策问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慢的地区,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工作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主导的方式上,或者局限于宣传、参观、考察;或者采取行政指令,强行推广,过多的参与到农业发展当中,而忽视了市场规律的自发调节,这样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市场情况一变,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农业和农民受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日益需要经营的自主权,所以应当改变传统管理方式,逐步把“政府+农户”模式转变成为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模式,来适应市场的要求。农业作为特殊行业,是受自然禀赋和市场需求双重制约的,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要减少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损失,降低结构调整和经济优化的成本,必须强化政府引导职能和服务角色。自然

平衡结构理论全集(股市剑客)

股市不相信眼泪系列(29)——平衡结构理论(一)平衡法则 《平衡结构理论》系列简介:平衡结构理论是以平衡法则为基础,以结构型技术为主导,形成独特的技术分析体系和交易决策体系,是一门崭新的技术分析方法,该理论完全脱离成交量分析和指标分析,分析研判和买卖决策也无须成交量和指标的相互验证,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该理论把传统繁杂的技术分析高度简单化,无需预测市场,也不必去做比市场更聪明的预测,只要承认和尊重市场并顺势而为即可。该理论避免主观判断并尽可能回避传统技术分析的缺陷,在实战中经常有出色的表现。本系列分为:平衡法则4集,18大定律6集,五大规则2集,一共12集。每周五晚上7:30—9:30在呱呱视频聊天室股市剑客梦工厂(专区)讲一集。 一、平衡法则的概述 1、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处在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之中,平衡被打破就是不平衡,不平衡又会酝酿新的平衡,永恒的平衡和不平衡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总是处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混沌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原有的特性称之为平衡,否则就是不平衡。 2、自然界中的一切无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生物界的产生、成长、消亡、延续的反复循环到昼夜交换、日月更替、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总是在有序和无序、和谐与不和谐之中得到统一。 3、人类社会中,商品价格总是在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矛盾中得到相对平衡,科技总是在不断更新之中得到领先与淘汰。人类本身也在不停的生生死死中获得相对平衡。 二、市场平衡属性 1、市场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动态的变化构成了市场行为的全部内容,动态的变化构成一种趋势,趋势的延续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不是永恒的,当这种平衡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或市场反作用力的影响时,原有的趋势或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就会产出。所以市场总是在平衡——短暂的不平衡——新的平衡中永不停息的运动。 2、涨多必跌,跌多必涨,阴阳交替,涨跌循环。这是市场的本性,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也只有这样,原因的平衡才会被打破,新的平衡才会产生,市场的趋势才能在循环往复中得到延续。 举例:维科精华 三、市场平衡本质 1、市场平衡的本质就是趋势运行呈匀速状态,就是趋势运行以相同的节奏或不同的节奏匀速运动。比如布鲁斯、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伦巴、恰恰,虽然节奏不同,但单位时间和节奏的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平衡状态。股票市场也是一样。趋势总是在单位时间内以不同的节奏做匀速运动,从而在这段时间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举例:中色股份2009年1月22日——7月15日 2、由于市场运行节奏的不同,所以趋势运行可分为:均衡趋势运行和非均衡趋势运行。均衡趋势运行就是在同一个趋势方向上,相等的时间内涨跌幅度相同或相似。非均衡趋势运行就是在同一个趋势方向上,相等或不想等的时间内涨跌幅度不相同。但是不管是价格运行如何,趋势都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匀速运行状态,直到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产生新的平衡位置。 中色股份2010年7月22日——8月31日 四、市场平衡状态 1、市场平衡状态分为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延续的,非平衡状态是短暂的,原有平衡被打破就是非平衡,非平衡之后又会建立新的平衡。 2、平衡状态又可分为均衡节奏和非均衡节奏。均衡节奏是相同的时间涨跌幅度相同。非均衡节奏就是相同或不相同的时间涨跌幅度相等或不相等,但都在同一通道内或趋势线内运行。无论是均衡节奏的平衡还是非均衡节奏的平衡,都是因为没有受到干扰,所以能够延续下去。 举例:景兴纸业(均衡节奏)万力达(非均衡节奏) 3、非平衡状态是原有的平衡状态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改变了其原有的运行速度,具有短暂性和突发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市场拐点。非平衡状态可分为加速运行和减速运行。加速运动就是单位时间内股价涨跌幅度加大,减速运动就是单位时间内涨跌幅度减弱。 举例:美欣达(加速)浙大网新(减速) 四、市场平衡结构。 1、市场平衡的方向。市场平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市场平衡、纵向市场平衡(上涨市场平衡和下跌市场平衡),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横盘趋势、上涨趋势、下跌趋势。 1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资料收集 趋势停顿与拐点规则(一) 市场结构理论中的趋势停顿定律和拐点规则,是市场及个股研判细化的技术操作规则,是研判波段趋势的转势点或者反转点的重要技术原则,涉及具体买卖点的交易决策。 趋势停顿定律指出:“同一波段的趋势运行具有流畅性,一旦出现运行停顿,即是趋势调整或反转的第一信号”。 指标型技术规则主要是通过指标曲线的金叉和死叉等相关类型的信号,来确定一级波段的转势点(或者说是反转点)。其本质是通过指标型技术的统计学原理和技术状态的对比,来确定趋势的变化。 趋势停顿定律与指标型技术的最终目标完全相同。只是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视角完全不同。可以说,市场结构理论对微观转势点的研判要比普通的指标型技术要灵敏而有效。这一结论完全是由于它们各自完全不同的技术原则所决定的。

我们认为,趋势停顿定律看似简单,也非常容易理解。但市场结构理论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定律指出,并以此推演出拐点规则,是有深刻的技术寓意的。 趋势停顿定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市场结构理论”中进行了如下的描述: 趋势的运行遵循着平衡法则,体现为趋势为追求平衡所呈现的匀速节奏的运行。这也是趋势惯性定律的表现形式。趋势运行的平衡性表现为趋势运行的流畅性。趋势运行流畅性具体表现为:连续的、匀速的、不间断的、稳定的趋势运动。 根据市场平衡法则和趋势变速定律,趋势在运行过程中会呈现出变速状态。这种速度上的变化是市场失去平衡的表现。趋势运行速度的变化主要有二种形式:趋势加速和趋势减速。 趋势加速是原趋势延续的强烈信号,而趋势减速则是趋势调整或反转的征兆。同一波段趋势运行的停顿就是趋势减速,意味着该趋势波段的调整或反转。 趋势停顿定律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图1-3-B6):

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与结构性机会

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未来最大的变化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将逐步由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依赖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服务业倾斜。在这种倾斜的过程中,为保持经济的平衡,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行业的结构性增长将是发展的主线,因此,我们对于投资机会的寻找要基于这种结构调整,把握其中最能够分享宏观经济增长的成果的行业与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中有回落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总体会有回落,但不存在大幅下降的风险,反倒是有反弹的冲动。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宏观调控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力量将会逐渐减弱,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将会削弱,这从以往宏观调控往往是当期立竿见影,但一段时间后投资则会反弹可以得到印证。同时,充裕的流动性以及银行在资本金补足后存在强烈的放贷冲动,都使得今年投资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从企业的层面来看,企业盈利持续好转(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9.6%,达到两年来最高值),有动力将自有资金用于投资,以获得高于银行存款的回报率。 我们在关注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长状况的同时,更关注投资结构性的变化,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往往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 从不同行业来看,投资结构性的变化十分明显。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石化、纺织、造纸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为缓慢,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是钢铁行业)1-10月投资出现负增长为-1.2%;造纸行业前10月投资增长率为11.3%,也远低于去年平均30%的增速;其他如石化、纺织等行业投资增速也都要低于前10月总体累计26.8%的增速。 宏观调控对这些行业影响较大,发改委今年相继发布对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煤炭、电石、纺织、电力、房地产、钢铁、铅锌、平板玻璃等12个行业的调控措施,有利于行业供求关系的改善,促进行业效益的回升,同时有利于行业中优势企业利用整合扩大领先优势。从投资数据上看,过剩行业未来的供应能力正在大幅放缓,如果再加上需求的稳定,那么这些周期性行业供求关系将会大为改善,盈利可能会获得有力的支撑。 固定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游资源开采类、消费和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也正是今年盈利增长最好的行业。这些行业较快的投资增长也符合经济高速运行的内在需求,无论是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渴求,还是消费的升级,国际制造的转移都使得这些行业具有扩大投资的动力,而且这种符合经济运行趋势的增长应该能够延续。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比较合理,风险并不大。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受扶持的行业将是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这其中最明显的是铁路运输业,1-10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在100%以上,主要是得益于铁路"十一五"规划中达1.5万亿总规模的投资。相似的,还有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振兴装备政策使得这些行业也出现较快的投资增长。另外,国家为扩大内需而支持的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等都有持续的投资较快增长。这些都是国家政策扶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的投资高增长存在很强的持续性。 出口结构向高附加值转移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增长也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我们认为外贸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出口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会比较明显,但在增长的过程中,出口产品结构在发生明显改变,真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将向品牌化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尽管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加快,以及一部分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但这些因素并没有抑制外贸出口增速的减退,前10个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8%,并成为外贸顺差屡创新高的主要因素。从明年看,外贸发展加快及贸易顺差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平衡理论及其应用

离子液体的应用综述 摘要: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可设计性”溶剂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性能并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在介绍离子液体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有机合成、聚合反应、电化学、分离过程、新材料制备、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离子液体;绿色溶剂;有机合成;聚合反应;电化学;分离过程离子液体是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呈液态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具有呈液态的温度区间大、溶解范围广、没有显著的蒸气压、良好的稳定性、极性较强且酸性可调、电化学窗口宽等许多优点,因此,它是继超临界CO2后的又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绿色溶剂,是传统挥发性溶剂的理想替代品。 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可以有多种形式,可设计成为带有特定末端或具有一系列特定性质的基团。因此,离子液体也被称为“designer solvents”,这就意味着它的性质可以通过对阳离子修饰或改变阴离子来进行调节,像熔点、黏性、密度、疏水性等性质,均可以通过改变离子的结构而予以改变[1]。因此,它不仅作为绿色溶剂在分离过程、电化学、有机合成、聚合反应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性能,有望作为新型功能材料使用,是近年来国内外精细化工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1、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以离子液体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为化学反应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分子溶剂的环境,有可能通过改变反应机理而使催化剂活性、稳定性更好,转化率、选择性更高。离子液体种类多,选择范围宽,将催化剂溶于离子液体中,与离子液体一起循环利用,催化剂兼有均相催化效率高、多相催化易分离的优点。同时离子液体无蒸气压,液相温度范围宽,产物可通过倾析、萃取、蒸馏等简单的方法分离出来。 1.1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EtNH3] [NO3]最先应用于环戊二烯与丙烯酸甲酯和甲基酮的

结构理论之平衡法则

结构理论平衡法则 一、平衡法则概述 平衡是自然万物最根本的属性。 (一)平衡概念描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平衡一词的解释。平衡: 1.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2.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 3.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 狭义的平衡仅指事物的平衡状态,广义的平衡包括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平衡一般可分为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平衡与不平衡是相对的。平衡之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之中有平衡,二者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平衡之中有抗争,不平衡之中有和谐。 平衡是一个变化的存在。平衡是相对的、积极的、动态的、大致和大体上的平衡。平衡是“渐变与突变、持续与间断、有序与无序、和谐与抗争”的有机统一。平衡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变化的存在,在事物发展之前、之中、之后都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不以意识为转移。 任何系统都不存在纯粹的平衡或纯粹的不平衡。事物都是平衡与不平衡的“混沌”状态。判断事物平衡与否,是以该“混沌”状态是否保持了某种事物的特性为判断标准。保持,则属于该事物平衡;否则,则是失衡或不平衡,但这一切都属于相对事物的平衡。

(二)平衡哲学视角 平衡法则具有极为深刻的哲学内涵,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世间万物无不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如自然界的昼夜交替、寒来暑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自身的成长变化等无不揭示了世间万物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不平衡之中,正所谓“天道乃损有余而补不足”。 (2)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如鸟类趋暖避寒的季节性迁徙,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动物的出生、成长、消亡的自我调节,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求生?本能等,都表现为物质本能地合乎规律的运动。 (3)事物发展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永恒运动。由事物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知道,事物在进行自身平衡运动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分歧、摩擦、对峙、冲撞、甚至是对抗,直至双方达到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同时,这个平衡也会因为本性的作用再次产生新的不平衡,如此形成、融合的循环运动。 (4)对立面的存在和自然天成是平衡法则的必然结果。自然万物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没有对立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伴随着对立统一的运动状态。如生与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平衡,死是生的自然天生的产物。 二、市场平衡法则 (一)市场平衡属性 由平衡法则的的哲学视角推导出市场的平衡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无不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如趋势的延续是种平衡,但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因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外力作用下而改变。动态平衡是市场平衡的本质属性。 (2)市场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具体表现为趋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反作用力的抗争,以保证趋势的延续性,市场从而在延续中得到发展。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及对策和建议 2014年以来,水城县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最大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产业布局日趋合理、比重日趋协调的农业生产新格局。预计到2016年初,全县“核桃、猕猴桃、茶叶、蔬菜、刺梨、中药材、红豆杉、特色经果、烤烟”等八大经济作物将突破76万亩,全县粮经比将从40:60调整到20:80。 一、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水城县辖30个乡(镇、街道),境内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种植以玉米、土豆、水稻为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按照人均年收入3028元的国家新扶贫标准,水城县至今仍有2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5.58%。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 (一)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或一乡一特”要求,对具备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基础条件的地区,现行发展了一批规模适度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了

猕猴桃、刺梨、核桃、茶业、特色经果、蔬菜、红豆杉、烤烟等8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在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目前,正形成加工、冷链、物流、研发、旅游、电子商务等基础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性高效发展平台,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接二连三”。 (二)全面推进“三变”工作。如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村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型经济提升。 三、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集约化水平偏低。当前,制约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弱、相关政策短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科技成果推广难等方面。具体表示如下: 受传统农业思维定势的影响,部分地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小打小闹”的特色农业推进模式比较突出,基地零碎分散而不集中,管理粗放而不精细,集约化生产水平不高,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升。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优。经过多年来的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