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失眠33例
- 格式:pdf
- 大小:181.43 KB
- 文档页数:1
按摩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失眠的病例分析笔者从事按摩工作十余年,在百余例失眠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选取2例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病例,经推拿按摩治疗手法治愈,介绍如下:(一)林某,女,51岁,会计,自述颈椎疼痛一个月,肩背疼痛半年余,头晕头疼,每晚入睡困难,勉强入睡,醒后头仍然晕沉,有三年余,服用促睡眠的西药仍然如此,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
自带片子报告,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三四,四五,五六增生样改变。
经我触诊检查,颈椎两侧肌张力不等,第二颈椎棘突向左偏移,肩背肌肉紧张,且成圆肩驼背样。
经我院如上方法治疗三天,夜晚十一点入睡,且睡眠中不再醒了,早上六点醒来,头脑清醒,后又连续治疗半个月,效果及其明显治疗完一年,每天几乎都能正常入眠,人也年轻了好多。
(二)张某,男,48岁,无业,经常打牌,自觉头晕头疼,恶心伴随呕吐来就诊,经问诊,其入睡困难已六年余,最近头疼头晕症状明显加重,其拍片子上报告颈二三,颈三四颈椎增生样改变。
经触诊,枕后肌群紧张,颈椎旁软组织紧张,肩背如石板样坚硬。
用以上方法随加减,治疗了一周后每晚能睡五个小时,头晕头疼症状消失,后又治疗了十七天,共两个疗程,患者每晚能睡七个小时,自觉醒后神清气爽,由于该患者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又不注重身体锻炼,因此建议其一个月放松两次,以巩固治疗,目前睡眠一直佳。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
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沉,时睡时醒,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整夜不眠,严重者称“不寐”或“不得寐”。
一、病因病机1、心脾两虚,长期思虑劳损,伤及心脾,血液耗损,不能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失眠。
2、肝郁化火,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动炎上,扰动心神,神不得安则失眠。
3、阴虚火旺,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肾阴耗损,心肾不交,水不制火,则心火独亢而神志不宁,因而失眠。
4、痰热内扰,饮食不安,肠胃受损,宿食停滞,酿成痰热,雍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以致卧不得安。
用经络 ,穴位调理病例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使用经络和穴位调理的病例:
患者:一位年龄在50岁左右的女性,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家庭生活的困扰,她一直感到失眠,焦虑和疲劳不堪。
她曾经试图使用过药物和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效果都并不明显。
治疗:中医师开始采用经络和穴位调理的方法对该患者进行治疗。
首先,师对患者进行了整体性的评估,包括她的舌头,脉搏以及身体的状况。
通过诊断,师发现患者的肝经有很强的阳亢症状,这是导致她失眠和焦虑的一个主要因素。
接下来,师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了穴位调理。
首先,对她的命门穴,头顶穴和风府穴进行了针灸治疗,以减轻她的感觉紧张和焦虑症状。
然后,对她的太冲穴,肝俞穴和膀胱经上的心俞穴进行了按摩和捏揉,以调理她的肝经和心脏功能。
结果:治疗后,患者开始感觉比以前更加放松和平静,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入睡。
她的睡眠质量逐渐提高,同时她的焦虑感和疲劳的症状也逐渐消失。
这种经络和穴位调理的治疗方法帮助她恢复了身体和心理的平衡,使她重新获得了健康和幸福。
经穴按摩加足浴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本文在于探讨经穴按摩加足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30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经穴按摩加足浴的治疗,治愈13例,占43.3%,有效10例,占33.3%,无效2例,占6.7%,显示经穴按摩加足浴治疗失眠症有很好的疗效。
标签:足浴;经穴按摩;失眠症失眠又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暝”,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经常不能正常入睡和睡眠困难为主要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入睡后容易被惊醒,醒后再难入睡,严重者以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神疲乏力、瞌睡、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悸、食欲不佳、烦躁易怒或者抑郁寡言等症状。
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的发病率为38%,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
足浴疗法属中医外治法,对失眠有很好的疗效,苏东坡曾诗赞足浴治疗失眠的效果“它人劝我沈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它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腠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功效,在足浴后再行按摩治疗,更能加强疏通腠理,理气和血,从而加强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我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以经穴按摩加足浴治疗失眠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3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平均3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全部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
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以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如入睡困难、睡眠浅、夜间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及主、观性失眠等,醒后感觉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失眠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4)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患者。
针灸推拿的临床案例分享针灸推拿的临床案例分享1. 简介针灸推拿是一种中医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运用针和推拿手法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几个临床案例,展示针灸推拿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2. 案例一:头痛李先生是一位上班族,最近几个月他一直受到严重的头痛困扰。
他试过各种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于是,他决定尝试针灸推拿治疗。
在第一次治疗之后,他感觉头痛减轻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次治疗后,他的头痛完全消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他的头痛问题再也没有复发。
3. 案例二:腰痛张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妇,她长期承受着剧烈的腰痛。
她去过很多医院,但效果都不明显。
她选择了针灸推拿治疗。
在第一次治疗之后,她感觉腰痛明显减轻了。
多次治疗后,她的腰痛完全消失了。
现在,她每年定期接受针灸推拿治疗以维持腰部健康。
4. 案例三:失眠王先生是一位上班族,他一直遭受着失眠的困扰。
他试过各种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但都没有取得长期效果。
在建议下,他尝试了针灸推拿治疗。
经过几次治疗后,他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了。
现在,他每周定期接受针灸推拿治疗以保持良好的睡眠。
5. 案例四:消化问题刘女士一直受到胃部不适的困扰,她经常感到胃痛、胀气和消化不良。
她尝试过各种药物和饮食调整,但效果不明显。
她选择了针灸推拿治疗。
在几次治疗后,她的消化问题有所改善,胃痛和胀气情况减轻了很多。
她还学会了一些自我推拿的技巧,以便在需要时自行缓解症状。
6. 观点和理解根据上述案例,我发现针灸推拿在多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调整身体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等。
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推拿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选择。
它可以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整,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和回顾:针灸推拿在各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疗效。
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可以调整身体的功能,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10月第3卷第10期(总34期)C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Oct2012,Vol.3,No.101L-8、1L-12、1L-15等;抑制α-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增加β1-转移生长因子和IL-10的释放;臭氧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中和反应性氧化产物发挥抗炎作用。
臭氧有镇痛作用:炎症因子有致痛作用,臭氧通过抗炎作用镇痛;神经末梢通过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2等产生疼痛,臭氧局部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上述神经末梢,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臭氧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臭氧局部注射后刺激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镇痛[3]。
具有镇痛好和可控性的优点,显示了良好的疗效而没有严重副作用,创伤小,费用低,时间短,从随访病人的情况来看,具有较好疗效,建议改变生活中不良习惯,避免外伤及受凉,可以提高和巩固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1]卢振和,高崇荣,宋文阁主编.射频镇痛治疗学[M].三角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射频镇痛.射频镇痛治疗学.2008.154-15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3[3]M.Arma.Paravertebral percutaneous02-03injection[J].rivista Italiana di Ossigeno-Ozonoterapoa;2003;2:39~44推拿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3例王宝柱(南昌市按摩医院,江西南昌330019)摘要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
方法:33例患者均采用推拿结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
结果: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96.97%。
结论:推拿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失眠心脾两虚型推拿治疗心理疏导失眠在现代生活中,正在走向大众化年轻化。
按摩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老年失眠患者使用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评价。
方法是选择了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按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是在按摩治疗之后,有21例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对于失眠患者,使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镇静安神,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按摩;治疗;失眠;临床疗效失眠在中医中称为“不寐”或“不得卧”,一般表现为缺乏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睡眠较浅及时醒时睡等,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将会对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在49.9%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高。
现阶段,治疗失眠主要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为主。
老年人长时间应用催眠药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而诸如穴位按摩、饮食疗法等非药物治疗由于其无不良作用,且未有药物相互作用,因而被列为首选治疗方式。
本文选取到我诊所就诊的3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穴位按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到我诊所就诊的3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满足ICD-10失眠诊断标准≥65岁的条件,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8-78岁,平均70.4±4.21岁,病程1~30年,平均10.4±8.1年。
排除失语、偏瘫,严重痴呆、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中风后遗症患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患者。
1.2治疗方法干预组为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或单独穴位按摩,而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或用药护理。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于每晚睡前1 h,运用点、按、揉、压等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每穴3~5 min。
手法的力度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刺激量,直到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重,此即中医所说的“得气”,手法结束前强度慢慢减弱,以轻手法结束该穴操作。
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失眠症33例效果分析何书杏;曾小翠;是玉琼【摘要】目的探讨开天门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失眠症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6例高血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开天门穴位按摩,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与对照组的7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天门穴位按摩能够缩短患者入睡时间,使其真正的睡眠时间延长,提高睡眠质量,有效的维持血压稳定,方法简单实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1(022)024【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穴位按摩;高血压;失眠症【作者】何书杏;曾小翠;是玉琼【作者单位】海南省中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203;海南省中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203;海南省中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我国在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死亡原因的79%,而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1]。
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
常见以肝阳上亢、肾精亏损等证型伴见失眠症。
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神经的兴奋性相对要增高,长期以往之后,体力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在机体内可以造成心律加快、血压升高。
因此,对高血压失眠症进行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开天门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失眠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随机选取66例高血压失眠症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90岁,平均72岁,病程半个月~10年。
对照组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平均68岁,病程半个月~5年。
推拿治疗失眠症32例
何雁玲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1(10)5
【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
轻者入眠困难,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再寐。
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并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腰酸乏力等证。
笔者自1986~1989年用推拿手法治疗失眠3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21~58岁,病程1~2年者5例,1年以下者27例。
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分为心脾两虚型、阴亏火旺型及痰热内扰型。
其中心脾两虚型11例,阴亏火旺型16例,痰热内扰型5例。
治疗方法 1.基本取穴:头面颈肩部取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肩井、百会。
腹部取中脘、气海,关元、神阙。
背部取心俞、脾俞、胃俞、肝俞、肾俞。
四肢部取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2.手法操作:头面部操作:先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自印堂至神庭。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按摩疗法;失眠;手法
【作者】何雁玲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学院附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1
【相关文献】
1.中药足浴配合头面部推拿与气息导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效果 [J], 罗琴
2.腹部推拿法治疗失眠症效果分析 [J], 孙佩宝
3.针刺、推拿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原发性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 [J], 刘雁; 张锦
4.中医推拿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J], 齐笑千
5.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肖云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治疗失眠33例
发表时间:2011-11-02T13:17:03.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陈传红[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竞争,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失眠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顽疾,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陈传红(山东肥城市中医院 271600)
【关键词】推拿足部按摩失眠耳穴压豆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竞争,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失眠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顽疾,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失眠在临床的治疗方法也很多,我们运用头面足部的经络穴位推拿及耳部压穴治疗失眠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衰弱。
其中10例推拿头面部经络穴位,1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足部按摩,最后13例在上述两种治疗的基础上再加耳部压豆及按摩。
33例病人中女20人,男13人,年龄在18-25岁。
2 治疗方法
头部按摩:(1)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一侧。
拿颈项点风池,风府、肩井、揉百会、印堂、太阳穴,然后拿五经从印堂至后发髻连续10次。
(2)患者仰卧位闭目,医者坐于床头按揉太阳、阳白、鱼腰、四白、丝竹空6分钟,然后医者双拇指自印堂至百会交替推10次,时间5-6分钟。
(3)患者坐位,两手拇指放于督脉,四指呈扇形分开,顺着头发向下按摩,直到拇指移至后发髻,连续数次,时间5分钟,力量由轻到重,刚柔结合。
(4)对病程长者(2)法中延长3分钟,需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等穴。
足部按摩:足部有人体的各个反射区。
如按肾、垂体、腹腔、胃肠、肝、头部、膀胱等重按涌泉穴及敏感点,时间15分钟。
耳部压穴:取王不留行籽压于神门、头面部、肾、心、肝、脾等穴位且按摩5分钟。
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能入睡且做梦不多,每天7个小时睡眠时间。
好转:睡眠比治疗前有好转,每天5小时左右睡眠时间。
无效:无明显好转。
4 治疗效果
三组中均以3个疗程为限,每疗程10天。
其结果为面部穴位推拿痊愈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有效率70%;头面部穴位推拿加足底部按摩痊愈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80%;头面部穴位推拿、足部按摩再配耳穴压豆,痊愈10例,好转3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5 讨论
失眠症起病原因不同,但多由心神不安、神不守舍引起。
而脑为神明之府、诸阳之会。
足部及耳都有人体各器官的反射区,通过手法按摩头部及压豆按摩耳部,使诸脉气血得以流畅,阴阳平衡,心神得安。
再配以三阴交、足三里及太冲等穴调理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
总之,推拿治疗失眠操作方便、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