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母猪屡配不孕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母猪屡配不孕是指母猪多次配种仍然未能受孕的情况。
这不仅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猪群的繁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母猪屡配不孕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 营养不良: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就会影响其生殖功能。
养殖户需要合理配置饲料,确保母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2. 疾病感染:母猪在配种前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感染,如假性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母猪的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影响受孕。
养殖户要加强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减少疾病对母猪的影响。
3. 繁殖管理不当:繁殖管理的不当也是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之一。
配种时间不合理、精液质量差、配种精度不高等都会降低母猪受孕率。
养殖户要求助于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采取科学的配种措施,提高受孕率。
4. 繁殖系统异常:母猪的繁殖系统异常也是导致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宫颈狭窄、子宫肌瘤等疾病都会影响母猪受孕。
对于存在繁殖系统异常的母猪,需要尽早发现并进行治疗。
针对母猪屡配不孕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 加强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减少疾病对母猪的影响。
定期做好母猪的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3. 优化配种管理:配种时间要合理,确保母猪处于最佳受孕期。
选择优质的种猪和精液,提高受孕率。
配种操作要规范,保证高质量的配种精度。
4. 定期进行繁殖系统检查:定期进行母猪的繁殖系统检查,如B超和内窥镜检查,早发现繁殖系统异常并进行治疗。
5. 保持合适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持母猪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避免应激反应对繁殖功能的负面影响。
母猪屡配不孕的发生原因很多,预防和治疗措施也较为复杂。
养殖户应该加强对母猪的管理,从营养、疫病防控、繁殖管理和环境等方面入手,提高母猪的受孕率,保证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母猪的繁殖周期与配种技巧母猪的繁殖周期与配种技巧是养殖业中关键的内容之一。
合理掌握繁殖周期和配种技巧,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进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母猪的繁殖周期和合理配种技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母猪的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周期通常从断奶开始,到下一胎仔猪断奶为止。
一般而言,母猪的繁殖周期为5个月左右。
具体来说,繁殖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后备母猪期:从断奶到第一次配种的期间称为后备母猪期,一般为5至7个月左右。
在这个阶段,要保证后备母猪的良好生长发育,提高其繁殖能力。
2. 青年母猪期:从第一次配种到首次产仔的期间称为青年母猪期,一般为7至8个月。
在这个阶段,母猪身体逐渐成熟,准备迎接第一次分娩。
3. 哺乳期:母猪产仔后,开始进入哺乳期,一般为3至4周。
在这个阶段,母猪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乳汁的产生和仔猪的生长需求。
4. 排卵期:哺乳期结束后,母猪进入排卵期,此时可以进行再次配种。
排卵期一般为3至4天,是母猪最佳的受胎时期。
5. 休息期:母猪完成一次繁殖后,需要有一段时间来休息恢复,以保证下一次繁殖的效果。
休息期一般为1至2个月。
合理把握母猪的繁殖周期,可以安排合理的配种计划,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二、配种技巧在母猪繁殖过程中,合理的配种技巧对于繁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配种技巧:1. 选种:选择合适的种猪作为母猪的配种对象,种猪应具备良好的血统和繁殖性能。
选种时要注重种猪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等指标。
2. 配种时间:母猪的排卵期是最佳的配种时间,一般在哺乳期结束后的第2至3天,此时母猪受精能力较强。
注意不要过早或过晚进行配种,以免影响受胎率。
3. 配种方式:常见的配种方式有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
自然配种是让种猪和母猪在同一个舍区进行交配,适用于完好的繁殖场。
人工授精是将种猪的精液通过特殊装置人工输入到母猪体内,适用于精液质量不理想或种猪数量有限的场所。
4. 配种数量:适度控制每头母猪的配种次数,一般每头母猪的配种次数在2至3次为宜。
母猪配种很关键!母猪配种关键注意什么配种前的准备有哪些准备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观察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在母猪配种之后也要绵羊做好准备,详细情况跟随我来了解跟随回去。
母猪配种很关键!母猪配种关键注意什么?配种之前的准备有哪些准备母猪配种前的准备1、注意肥猪断奶后的膘情各项任务如果因为产仔过多正常母猪泌乳任务过重,而产生严重的失膘,会出现显现出明显的营养不良不良现象,母猪失膘多会出现不见发情或者发情延迟的消失现象。
即使发情了也会因为营养不足而出现排卵极少的情况,空怀现象比较严重,但是如果膘情过肥也会母猪少发情和少排卵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产品销售性能和养殖效益,一般保持7-8成的膘情为宜。
2、注意母猪健康情况在配种前能注意注意母猪的健康情况,如果母猪患有子宫炎和其他的疾病,也会影响到它的发情,或者怀仔量较少,甚至还会出现流产、弱仔死胎的现象,这给养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在利法尔配种前免疫工作要依序完成,另外要注意猪精,这点也比较重要,如果精子低质量有问题,不仅会干扰到母猪的生产性能,还会吧进步和疫情带进猪群,带来的灾难性将不可想象。
3、外阴消毒在进行配种时,一定要用消毒药物对于母猪的外阴做好消毒其他工作,消毒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方可进行配种。
否则会把细菌、病毒等危害物带入猪的严重危害子宫,诱发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4、配种前后切勿应激猪在人工繁殖前后不要打骂母猪,发疯以免母猪睡著产生应激反应,这对受孕也会招致受到严重影响,配种也不要在吵杂、转圈、打针、加药的情况下,轻则会导致下猪明显减少,重则出现返青现像。
母猪发情周期表现形式1、发情前期:母猪举动不安,外阴肿胀,并由淡黄色变为红色这种变化在后备母猪较为明显,阴道有粘液分泌,其粘度渐渐增加。
在此期人能母猪不允许人骑在背上,平均2.7天,不宜输精配种。
2、发情期:平均约2.5天,特征为母猪阴部肿胀基本特征及红色开始减缓,分泌物也变浓厚,粘度增加。
母猪屡配不孕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母猪屡配不孕是指母猪在多次配种后仍无法成功受孕的情况。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还会导致种猪淘汰率的上升。
了解母猪屡配不孕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保证猪场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猪只品种选择不当:品种选择不当是造成母猪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品种的母猪容易出现繁殖问题,如产仔数少、产仔间隔过长等。
2. 营养不良:母猪的营养状况与其繁殖能力密切相关。
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母猪需要摄取高质量的饲料,以满足胎仔和乳猪的需求。
如果营养摄入不足,母猪可能会出现发情不正常、排卵困难等问题,导致配种不孕。
3. 繁殖管理不当:繁殖管理不当也是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之一。
配种时机不准确、配种技术不熟练等都可能导致配种失败。
配种过程中猪只的应激反应也会对受孕率产生影响。
4. 病原体感染:母猪遭受病原体感染也会导致屡配不孕。
常见的病原体有布鲁氏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侵入母猪体内后会引起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受孕和胚胎发育。
1. 合理选择品种:在选购种猪时,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繁殖能力的品种,从根本上减少屡配不孕的发生。
2. 提供良好的营养饲料: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母猪摄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繁殖能力。
3. 加强繁殖管理:密切监测母猪的发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
确保配种过程中的卫生条件良好,提高受孕率。
4. 预防病原体感染: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猪舍和猪具,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猪只的疾病,降低屡配不孕的发生。
母猪屡配不孕是养猪场常见的问题,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其发生。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从品种选择、营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入手,可以显著降低母猪屡配不孕的发生率,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益。
母猪配种须知以母猪配种须知为题,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母猪配种的重要事项和注意事项。
母猪的配种是繁殖健康种猪的基础,正确的配种操作能够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益和生产水平。
一、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母猪的生理周期是21天,所以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最佳配种时间是在母猪发情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
在配种前应仔细观察母猪的行为和外阴充血程度,确保母猪真正处于发情期。
二、选择优质的公猪公猪的遗传质量对猪群的繁殖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配种前要选择优质的公猪,包括外观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等方面。
同时还要进行疫病检测,确保公猪没有传染病和繁殖障碍。
三、保持配种环境的卫生配种环境的卫生状况对母猪的配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配种前要保持母猪圈舍的清洁,消除异味和病原微生物。
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次配种都要更换配种架上的人工授精器具,并进行消毒处理。
四、正确的配种操作在配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母猪和公猪的相互熟悉:在配种前,要将母猪和公猪放到同一个舍内,让它们相互熟悉,减少压力和恐惧感。
2. 接近性行为:母猪发情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最佳的配种时间,此时母猪会表现出明显的接近性行为。
在配种时,要保证母猪和公猪的姿势正确,避免受伤。
3. 控制配种时间:配种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受胎率。
在配种后,要及时将母猪放回舍内,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4. 观察配种效果:配种后,要及时观察母猪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五、合理的饲养管理母猪在配种前后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受胎率和生产效益。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
在配种前后要给予母猪充足的饲料,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母猪的体质和受胎率。
六、记录和分析数据配种后要及时记录配种日期、公猪信息、母猪情况等数据,以便后期分析和优化繁殖管理措施。
通过对配种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繁殖效益。
母猪的配种是繁殖健康种猪的基础,正确的配种操作能够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益和生产水平。
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母猪是养猪业的重要生产性动物,在繁殖过程中母猪配种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
业的收益。
提高母猪配种效率需要注意以下因素:
1. 饲养管理:母猪在配种前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
猪的体质素质,提高母猪的怀孕率和产仔率。
要注意保持母猪饲养环境的清洁、温度适宜,同时注意饲养量和饲养品质。
2. 配种技巧:选择优良的公猪和母猪是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关键,对于母猪的静候期,公猪配种方式,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保证母猪受胎成功,减少疫病和损
伤的风险,提高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率。
3. 疫病防控: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发生疫病,尤其是在配种后的收集期间,要注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加强母猪防疫保健,对于有明显的疾病症状的母猪不
应予以配种。
4. 科学的饲料配方:母猪在配种前需要保证营养饲料的充分供应,对于饲养过程中
的饲料配方及供应时间,应根据母猪的生理需要和科学实验数据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以
保证母猪的排卵和受精率。
5. 应用诊断技术: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来诊断母猪的疾病、生殖问题等,以及科学
的管理和维护,有助于提高母猪的质量并减少死亡。
总之,提高母猪配种效率需要注意许多因素,但主要是科学的饲养管理、优良的繁殖
品种、专业的技师操作、严格的疫苗接种以及科学的饲料配方和管理等。
母猪在配种前要
注意获取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受孕成功,并有效地分娩仔猪。
这些措施有
助于提高母猪的受孕和产仔率,提高养猪业的收益。
如何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工作,不仅可防止母猪的漏配,而且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进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下面谈谈怎样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工作,供参考。
1、初配年龄和诱情。
母猪10月龄、体重100公斤左右为最适配种月份和体重。
在配种前两个月,应使母猪与公猪接触,有条件的每天接触一次,时间30分钟,人手少的可35天一次。
如将公、母猪长期分居,到配种时,母猪有可能拒配或出现母猪不发情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诱情。
2、发情母猪的鉴定。
母猪到了配种月龄和体重时,应固定专人每天负责喂猪和出粪,注意观察比较母猪外阴的变化,如果母猪阴户比往常大些并红肿,人进圈时有的猪要亲近人,说明母猪已开始发情。
饲养员还可用手摸母猪外阴阴道进行鉴别,如果干的,说明猪未发情;如有液体但无滑腻感,说明是尿液;如有滑腻感还能牵起细丝、才是阴道黏液,说明母猪发情了。
3、配种时机的掌握。
发情一天后,阴户开始皱缩,呈深红色,外阴黏液由稀薄变黏稠,由乳白色变为微黄色,当出现压背呆立、摸后躯举尾的现象时就可以配种。
上述现象一般出现在发情的第2天。
4、选择适宜的配种方法。
只要发情鉴定准确,使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均可使母猪怀孕。
由于初配母猪的发情和适时配种技术不易掌握,最好用试情公诸进行自然交配。
初配以后再进行人工授精,可
大大提高母猪的配种率。
一般一个情期可进行两次配种,以间隔812小时为适。
猪的繁殖管理中的配种技术与策略猪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家畜,它们的繁殖管理对于农户和养殖场来说至关重要。
在猪的繁殖管理中,配种技术与策略是决定繁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猪的繁殖管理中的配种技术与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猪的配种技术1. 配种器官的选择猪的配种器官选择是繁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公猪应该选择睾丸发育健全,精液质量好的个体进行配种。
母猪则应该选择妊娠能力强,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个体。
在配种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器官的卫生,以防止疾病传播。
2. 配种时机的确定确定配种时机对于繁殖管理的成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母猪在发情期时才能进行配种。
发情期的判断可以通过精神焦躁、阴道出血、挑拱、发情哺乳等来确定。
同时,在配种时还应根据母猪的生理状况和健康情况来判断合适的配种时机。
3. 配种姿势的选择在猪的繁殖管理中,选择合适的配种姿势也是很重要的。
常见的配种姿势包括后肢站立与前肢跪立两种。
根据公猪和母猪的大小、体型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姿势可以保证配种的成功率。
4. 配种技术的操作配种技术的操作也是影响繁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配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同时,正确掌握配种力度和配种时间,以及控制配种的次数,可以提高配种的成功率。
二、猪的配种策略1. 选种策略选种是繁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选种策略可以提高猪群的遗传水平。
在选种中,应该注重保持优良基因的传递,避免近亲繁殖引起的遗传缺陷。
同时,还应注重选种指标的选择,根据肉质、生长速度、抗病性等特点进行选种。
2. 配种组合策略为了更好地利用基因优势,可以采用不同配种组合的策略。
常见的配种组合包括同系亲配、亲代配种、杂交配种等。
不同的配种组合策略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种组合。
3. 配种间隔策略猪的配种间隔对于繁殖管理也非常重要。
过短的配种间隔容易导致母猪的疲劳和免疫力下降,影响繁殖效益。
过长的配种间隔则会降低繁殖效率。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在养猪行业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不仅能够增加生猪的产量,还能够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状况的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营养保健等方面,介绍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一、饲养管理1. 合理选配种猪母猪的繁殖力与种猪的品种和遗传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和需求,科学地选配种猪。
一般来说,应选择繁殖性能优良、繁殖率高的种猪,以提高后代的繁殖力。
母猪的配种管理是影响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配种时,应严格按照配种标准进行,选择适龄健康的母猪和种猪进行配种。
要注意控制配种的时间和次数,避免配种过多或过频导致母猪疲劳和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3. 合理的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繁殖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为母猪提供干净整洁的舒适饲养环境,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提高母猪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4. 合理的饲料供应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生长和发育,因此应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保证母猪在繁殖期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控制饲料供应量和次数,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足对母猪的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5. 精心的产房管理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细心的产房管理。
应确保产房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保证母猪在产房的舒适度,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母猪的产后恢复。
二、疾病预防1. 控制传染病传染病是影响母猪繁殖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户应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保证母猪的免疫力稳定,避免因传染病影响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2. 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定期接种疫苗外,养殖户还要做好母猪的日常健康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猪的疾病,保证母猪的生理健康状态,保障其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饮水卫生管理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清洁饮水,因此要保证饮水卫生,避免饮水过脏或感染病原体,导致母猪的疾病和影响繁殖能力。
母猪配种的九大问题及对策猪价格网消息母猪繁殖能力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生产成本,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是增强猪场竞争力的关键点。
当前母猪配种难是很多猪场共同存在的问题,也成为提高猪场生产效益的瓶颈。
现将母猪配种难题及解决办法归纳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突破养殖瓶颈,提高养殖效益。
问题1:后备母猪长速快不发情对策:选择营养全面质量可靠的饲料及科学饲喂程序。
控制后备母猪生长速度,后背母猪长速过快会延迟发情,适当控制生长速度以150-160日龄达到90千克(或者出生后日增重550-600克/日)为宜。
问题2:生产猪过胖过瘦难配种对策:良好的繁殖体型猪,使之臀部不过度丰满,腹线微弧状而不紧收,体质微疏松而不过分紧凑,最佳状况为背膘20毫米,体重145千克。
瘦肉型猪前躯要求宽且深,背长宽平呈直线,后驱丰满尾根高,欢迎访问猪场动力网。
三躯结合无凹陷,头颈清秀肥腮小,公猪收腹肚不腆。
四肢结实,睾丸奶头发育全,母猪臀部忌过大,腹部微垂是优点,公猪雄起气昂昂,口吐白沫劲步前。
问题3:配种前饲养不合理,营养缺失导致配种难对策:母猪断奶后要喂高能量的哺乳母猪料,后备母猪初情期结束后开始优饲,发情即可配种。
问题4:霉菌毒素危害配种对策: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保证适当的储存条件,必要时添加脱霉剂九鼎霉毒清。
问题5:子宫炎症导致配种难对策:加强母猪生产管理。
母猪生产后及时补充能量增强体质,并冲洗子宫。
问题6:诱导发情方法不利对策:断奶、空怀母猪群和并栏,公猪刺激诱情。
使用九鼎中药成分催情散,尽量避免西药强烈刺激,降低母猪使用年限。
个别顽固不发情猪只建议使用:促性腺激素类,包括PMSG、HCG、FSH、LH等,或者前列腺素类,如:氯前列烯醇等。
问题7:母猪初配太早,导致断奶后发情延迟对策:掌握适宜的配种年龄。
后备母猪杂种7-8月龄,体重120-130千克,纯种8-9月龄,体重130-150千克。
问题8:未正确掌握适宜配种时间对策:断奶后6天以内发情、出现静立反射后8小时首次输精,7天以上发情、出现静立反射后立即输精。
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力强等特点,因此在养殖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猪的繁殖问题,合理的配种时间和方法是确保猪群能持续增长和改良品种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
一、猪的发情期和配种窗口期猪的发情期是指母猪能够受精的时间段,通常为每年的春秋两季。
在这个时间段内,母猪会出现明显的发情行为,如叫春、腺体肿大等。
根据研究,母猪的春季发情期常出现在年初的2月至3月,而秋季发情期则出现在8月至9月。
因此,根据猪的发情时间,我们可以确定每年有两个配种窗口期。
二、猪的配种方法1. 自然交配:自然交配是最常见的猪的配种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公猪和母猪放在一起,让其自由进行交配。
自然交配通常发生在孔内,需要注意的是,在交配前应确保公猪和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以避免疾病传播。
此外,对于年轻的母猪来说,首次配种最好由经验丰富的公猪进行,以确保成功率。
2.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通过人为干预,将公猪的精液收集后注入母猪体内实现受精。
相比于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具有许多优势,如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繁殖效率等。
人工授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支持,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保存和使用精液的要求。
三、配种时的注意事项1. 母猪的合适配种年龄:通常情况下,母猪在6个月到8个月左右会开启第一次发情期,并逐渐进入到正常的繁殖阶段。
然而,美国研究表明,9个月时配种的母猪更容易怀孕并产下更多的仔猪。
因此,我们建议将母猪的配种年龄推迟至9个月以后。
2. 配种后的观察和管理:母猪在配种后的观察和管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盯配、记录发情反应等方式来判断怀孕情况和确定饲养管理策略。
通常情况下,母猪在配种后的第21天出现明显的发情反应,如果发情未出现,就说明配种可能未成功。
此外,在怀孕早期应及时补充特殊营养,确保胎儿的顺利发育。
3. 公猪的管理和运输:对于公猪来说,良好的管理和运输条件对于繁殖成功至关重要。
母猪配种要点及母猪孕期管理在标准化养猪的众多环节中,母猪配种及孕期管理是最重要的。
母猪的配种是猪场最重要的技术工作之一。
如果母猪发情鉴定掌握不好,造成母猪空怀,会导致母猪白吃21 d(母猪的发情周期为21天)饲料,如果配种时间和方法掌握不好或妊娠鉴定不准确,造成母猪怀仔猪少或空怀,会导致母猪多吃(怀孕期114d左右)饲料,给猪场造成严重的饲料浪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母猪的配种及孕期管理在标准化猪场非常重要,也是猪场最重要的技术工作。
本文从精夜质量把控,人工授精要点,妊娠鉴定,孕期营养及管理与保健这五个方面做以阐述,以供广大养殖户和读者参考。
一、精液质量的把控1.精液品质检查。
一般公猪射精量为150~500 mL,正常精液颜色为乳白色或灰白色,如果精液颜色异常就废弃。
精子活率在0.7~0.8以上,pH值6.8-7.8,精子浓度1亿/mL~2.5亿/mL,形态正常率在82%以上。
采精后,首先肉眼观察,主要项目有射精量,气味,精液颜色及混浊度等。
判断精液是否有异味,带尿味或其它怪味的精液不能使用。
2. 活力检查精子活力的测定是指将显微镜置于37~38℃的保温箱内,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精液,滴于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放大600倍视野内测定。
一般情况下精子活率在90%以上,精子活力低于60%时精液必须废弃。
3. 密度精子密度分密、中、稀、无四个等级。
实际生产中用玻璃棒将精液轻轻搅拌均匀,用玻璃棒蘸取1滴精液放在显微镜视野中精子间的空隙小于1个精子的为密(3亿/mL以上),小于1~2个精子为中级(1亿/mL~3亿/mL);小于2~3个精子的为稀(1亿/mL以下);无精子时不能使用。
二、人工授精要点1. 采精方法人工授精常用的方法是徒手采精法,是模仿母猪子宫颈对公猪螺旋状龟头的束力而引起射精。
把调教好的公猪赶到采精室的假台猪旁边,采精人员戴上医用乳胶手套,将公猪包皮内的尿液挤干净,并将包皮和假台猪的后部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脱去乳胶手套。
猪的繁殖与繁育技巧猪是人类常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繁殖与繁育技巧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合理选种、科学饲养、疾病防控等方面,探讨猪的繁殖与繁育技巧,以期为农户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
一、合理选种合理选种是提高繁殖与繁育效率的关键。
首先,选择耐寒耐热、抗病力强、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猪品种,如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等。
其次,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以确保后代的遗传优势。
同时,应根据生产目标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组合,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
二、科学饲养科学饲养是保障猪的健康繁殖的基础。
首先,合理安排饲料组配,确保猪群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其次,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和饲养时间,并提供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
同时,注意饲喂规律、水源清洁、合理的喂养量和频次,确保猪群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繁殖与繁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农户应定期进行动物疫苗注射,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菌的滋生与传播。
定期检查猪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的早期征兆。
此外,合理安排猪的运动和休息时间,保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抵抗力。
四、配种管理配种管理是猪繁殖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应根据母猪的排卵期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并确保公猪的精子活力良好。
其次,进行合理的配种方式,如自然配种、人工授精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同时,注意配种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确保母猪和公猪的健康与安全。
五、孕期管理孕期管理是确保猪群繁殖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母猪怀孕期间,应给予合理的饲养和护理,提供均衡的饲料和适宜的饮水条件。
同时,定期进行产检,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
孕晚期要控制母猪的运动活动,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为分娩做好准备。
六、产仔管理产仔管理是确保猪群健康繁育的关键环节。
在母猪分娩前,应为其准备干净、温暖的分娩环境,防止感染和受凉。
关于母猪配种的问答养猪户:我家的母猪今天发情(打圈子)了,什么时间配种好呢?畜牧师:那得从母猪发情、排卵规律上谈起。
母猪发情后一般在25~36小时(平均31小时)排卵,排卵持续时间大约是10~15个小时,排卵后8~12小时有受精能力,受精部位在输卵管上1/3处;交配后精子到达此处需2~3小时。
根据这一生理规律,母猪在发情后20~30小时(平均26小时)配种最为恰当。
养猪户:母猪发情后配几次种比较合适呢?畜牧师:在第一次交配后,间隔18~24小时再配一次,绝大多数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如果公猪数量允许,两次之间间隔5~10分钟,用两头公猪和一头母猪交配。
好处是:能补充母猪反射性兴奋,促使卵子加速成熟,缩短排卵期、增加排卵数,卵子还有较多机会选择活力强的精子受精,这样不但产崽多,而且仔猪整齐,生活力强。
养猪户:此外还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问题呢?畜牧师:有,还有如下细节也应掌握:(1)性成熟的母猪,发情周期平均在21天左右。
第一个发情期没配上(回栏了),要注意掌握下一个情期,下一个情期最好更换另一头种公猪配种。
(2)母猪发情时,多数阴门肿胀,食欲减退,表现不安,常有鸣叫、拱地、跳圈、频繁排尿等现象。
倘有母猪愿意接近公猪,并允许爬跨,用手按压其腰部,常有呆立不动等表现,就应适时进行配种。
(3)前面虽然提到了母猪发情后平均26小时左右开始配种,但发情刚一开始的时间是难以界定的,多数不被人们注意,往往发现时已快进入盛期,所以配种一般是宜早不宜迟(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能保持10~12小时有受精能力)。
在实际生产中,母猪让爬跨(稳栏)就进行配种,一个情期一天配一次,连配两天就可以了。
如种公猪够用,第三天母猪仍让爬垮,也可再配一次,原则上以有情就配为好,保证有足够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利于提高受胎率。
(4)对发情症状不明显的母猪,最好用公猪试情(就是让公、母猪互相接触),每天早、晚各一次,以防漏配。
这样不但能鉴别出母猪是否发情,好适时进行配种,而且还能起到逗情、刺激母猪性欲和促进卵泡成熟的作用。
母猪人工配种操作方法,母猪人工配种该注意哪些问题?概述:母猪人工配种是猪的繁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母猪人工配种时,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和管理规定,以确保繁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母猪进行人工配种时,首先要将一头出现发情症状的母猪赶到定位栏中,并在对面放入一只发情的公猪,使二者鼻对鼻站立,利用公猪刺激母猪发情,直到母猪外阴有白色粘液时,**进行配种。
2、进行配种在配种的过程中,要使用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的外阴以及后驱,并使用清水将高锰酸钾药剂清理干净,然后使用专业的输精管将精液注入母猪体内**,而且配种时间不宜超过八**,以免**配种成功率。
3、定期观察配种完成后的母猪,应该关在干燥温暖、干净的圈舍中,并为其提供以粗饲料为主的食物,如果母猪出现焦躁不安、嗜睡且进食量增大的现象,则表明配种成功,要为其提供以精饲料为主的食物,促使胎儿发育。
4、在配种的过程中,不宜直接将输精管插入母猪体内,要先将管中的空气排出,然后使用,而且在配种时,应该先将输精管朝着母猪的背部方向插入,避免母猪尿道受到损伤,然后调整输精管平行深入。
母猪人工配种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是母猪人工配种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母猪的发情期通常持续2-3天,但在此期间的某些时刻才是最适合配种的时间,通常在发情期的第二天或第三天。
因此,需要定期观察母猪的发情状况,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
2、选择健康的种猪:选择健康的种猪进行人工配种,可以**后代的健康状况。
在选择种猪时,需注意其体型、繁殖能力和遗传基因等方面。
3、在人工配种前,需要对母猪进行洗浴和清洁,以保持其卫生和健康状态。
同时,还需要对种猪进行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和繁殖能力。
4、配种操作的技术:在进行母猪人工配种时,需要掌握配种操作的技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性。
操作时需注意卫生和**,避免造成母猪的伤害和感染。
5、配种后的管理:在母猪人工配种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以确保其身体健康和繁殖成功率。
导致母猪配种失败的因素分析
(1)配种技术
如果返情比例提高,再配种时母猪也不能稳定地站立不动,那么有可能是错过了母猪最佳配种时间。
卵子也许下移或给粘液粘住,这样会减少或失去受精的机会。
若受精卵少于4个,母猪就不能受胎,并于21天后返情。
(2)配种区的栏舍条件
有时配种效果差,往往是由于配种区地面过于潮湿或太滑造成的。
(3)温度
温度也能影响公猪和母猪的繁殖性能。
公猪能耐受的最高环境温度是29℃,若温度过高,且持续时间过长,其精液活力就会下降,导致不育,甚至可能持续到6周以上。
如果母猪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受精卵或早期胚胎死亡。
(4)光照
证据表明,为了使后备母猪或经产母猪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必须给予至少16小时的光照。
母猪在冬季没有表现发情常常与冬天的日照时间过短有关。
(5)混群
一是母猪争斗引起流产,二是母猪之间的争斗,使母猪身体太热,从而导致胚胎死亡。
(6)健康
有些繁殖上的问题是由猪群微生态不平衡造成的。
有时的确有一群病毒存在,在母猪身上却看不到任何临床表现,却能穿过胎盘屏障导致胚胎死亡。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一、母猪配种
母猪配种,应有专人负责,对于母猪饲养管理,亦应加强,配种后应做好配种记录,以利预产,便于接产、护理。
关于母猪配种,分以下三方面来说:
1、母猪初配年龄:掌握母猪初配年龄,是养好母猪的一个重要方面,配早了,影响母猪本身的发育,还能使后代体质衰弱,以致猪种退化,有时造成难产。
配晚了,则增加饲养成本,减少了经济收入。
决定母猪初配年龄的条件,有以下两点:A、品种:本地品种,性成熟较早,三个月后开始发情;引进品种,性成熟较晚,五个月后开始发情。
B、饲养水平:营养充足,个体发育较快的猪,可以提早配种,否则就要推迟。
本地品种母猪,初配年龄应8个月大,体重达到60公斤;外地品种母猪应10个月大,体得达到80-90公斤,较为合适。
2、母猪发情规律:母猪性成熟后,是常年发情动物。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每隔14~28天发情一次,这叫发情周期。
一般21天左右发情一次。
母猪的发情,也与品种,年龄、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年幼的母猪发情持续期长,老年的短,如长白猪的持续期达5~6天,一般在3~4天。
要使母猪产仔多,应做到适期配种,即在发情开始后18~30小时(第二天到第三天)配种,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为“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经验。
3、母猪配种方法:母猪配种方法有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两种。
人工授精法是用于有条件的大型猪场,自然交配法适用于小型猪场,或集体养猪场。
现谈谈实用的是自然交配法。
其方法有单配、复配、双重配、多重配四种,一般采用复配与双重配两种,单配与多重配,一般不应用;因产仔少,经济效益不佳;血统混杂,不宜留种。
复配法:复配也叫重复配种,方法是在第一次交配后12~18小时,再用
同一头公猪配一次,以提高母猪受胎率,此法良种猪场适用。
双重配法: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公猪交配,此种方法,产仔多,仔猪健壮,生活力强;但生产的猪不宜留作种用,一般作内用猪饲养。
此法适用于商品猪场。
二、母猪繁殖
母猪配种后,应加强饲养管理,一般配种后,不再发情,这叫受胎,经过113天左右的精心饲养,母猪就产仔,这叫母猪繁殖。
母猪繁殖方式:有纯种繁殖与杂交繁殖两种:
1、纯种繁殖:是指同品种的公母猪进行交配繁殖方式,其目是保持巩固原品种的遗传能力,通过选种选配,提高其生产性能。
此法适用于种猪场。
建立系谱档案,防止品种退化。
提供纯种,为经济杂产提供好的父本和母本。
2、杂交繁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品种公母猪进行交配,这种方法不能保留原品种,适用于商品猪场,搞经济杂交;因有杂交优势,生长快,抗病力强,为多、快、好省地发展肉用猪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改革开放,加工冻肉出口。
换取外汇,为国家四化建设多作贡献。
母猪是常年发情动物,因此母猪繁殖,不受季节性限制,可在任何季节安排配种产仔,一般为季节产仔与常年产仔两种。
(1)季节产仔:母猪季节产仔,适用于集体养猪场或良种猪场,即把母猪集中在一定的季节里配种,使其在集中的相同的季节里产仔。
根据东营及青绿饮料生长的情况,配种季节多集中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和来年4月中、下旬至5月,而产仔则集中在2~3月和8~9月。
春秋两季气候温和,加上青绿多汁饮料丰富,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加速生长,极其有
利。
(2)常年产仔:是指母猪在一年的任何季节里配种产仔,此法优点是不受季节限制,缩短母猪分娩间歇期,提高母猪产仔胎数,节约猪圈,设备和合理利用公猪,保证常年有有他猪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