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的乘法口诀
- 格式:pptx
- 大小:976.36 KB
- 文档页数:10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市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直观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口诀,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乘法概念,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5的乘法口诀,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
2.难点:灵活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乘法口诀卡片,用于课堂练习。
2.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故事素材,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猴子种树的故事,小猴子种了5棵树,每棵树上都有5个猴子,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个猴子。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呈现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
例如,5×1=5,5×2=10,5×3=15,让学生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的,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
3.操练(10分钟)利用乘法口诀卡片,进行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套乘法口诀卡片,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问答,检查彼此对5的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的乘法口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记忆5的乘法口诀,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4的乘法口诀,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口诀的记忆不够熟练,对乘法运算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主动探索并记忆5的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口诀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唱诵等方式,加深对口诀的记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5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游戏教学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4.准备口诀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5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分享已知的1-4的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一出示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重难点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5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一二十,五五二十五。
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数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些与5的乘法口诀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探究新知:让学生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并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巩固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1. 《5的乘法口诀》2. 内容:一一得一,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一二十,五五二十五。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让家长监督完成课后练习。
2. 设计一些与5的乘法口诀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5的乘法口诀相关的图片,如五角星、五子棋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 通过讲解一些与5的乘法口诀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计算物品的价格、数量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乘法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记住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5的乘法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记住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理解和记忆5的乘法口诀。
2.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5的乘法口诀。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和相关教案。
2.课件和教具:制作课件和准备相关的教具,如卡片、图片等。
3.游戏材料:准备相关的游戏材料,如卡片、骰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5的乘法口诀。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吗?乘法有什么规律吗?”然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例子,如5×1=5,5×2=10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教具,呈现5的乘法口诀的内容。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5×3=15,5×4=20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 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例6,想想做做的第1—5题。
二、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学用口诀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三、教学重、难点: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推导过程;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5根小棒、12个○。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1.摆学具,说算式。
出示课件(1)请学生拿出○卡纸。
要求:①摆每行个数相同②想摆几行③说加法算式④改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在4人小组里合作、交流。
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教师板书出各算式。
(2)请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介绍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神舟八号”)师:你们知道大屏幕上显示的这是什么吗?(火箭)这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神舟六号火箭。
(出示五星红旗)你瞧,这是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全世界人民展示的中国国旗。
你有什么感觉?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当一位宇航员?现在读好书学好数学,长大了也能为祖国争光。
2、动手摆火箭模型。
(1)师:刚才我们已经看过了神舟八号火箭,制造这样一架火箭需要科学家们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这里有一架神舟八号火箭的小模型(课件出示)。
(2)师:摆这个模型需要几根小棒(5根)你们想摆吗?那就赶快拿着小棒摆一个吧?师:摆一个模型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5?你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数学家已经编出了乘法口诀。
师板书“一五得五”全班齐读口诀两遍。
师提问:“1x5,5x1”表示什么意思?(用了1个5)这两个乘法算式要用哪句口诀呢?(一五得五)“一五”指什么?(就是1个5)“得五”指什么?(就是它们的积)根据“一五得五”这句口诀可以写哪两个乘法算式?(出示卡片)(3)同学们摆的可真好,你们可以很快地再摆一个吗?3、编5的乘法口诀。
(1)师生共编“二五一十”。
师:同学们,摆一个模型用了5根小棒,那两个模型一共用了几根小棒?(生:10根)师: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10 2×5=10 5×2=10)师:“2×5,5×2”表示什么意思?(用了2个5根) 10呢?(一共用了10根小棒)师:谁能根据这两道算式编一句的乘法口诀?指名汇报,师板书:二五一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次,二五一十。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今天我说的这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9-30页内容:5的乘法口诀。
一、说教材《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
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
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
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乘法算式编相应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是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熟悉的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的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
同时,利用直观教学,借助自己的双手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
三、说学法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6课《5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5的乘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4的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是,对于5的乘法口诀,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5的乘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够运用口诀计算5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4.分组讨论的道具或者卡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5的乘法运算,如51=5,52=10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规律可以记住这些运算结果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5的乘法口诀,如51=5,52=10,5*3=15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
学生可以发现,5的乘法口诀就是5的倍数的排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5的倍数依次排列。
操练(1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每组选择几个5的乘法运算,运用口诀计算结果。
学生可以互相检查和纠正。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5的乘法运算,让学生运用口诀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