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东进战略研究 2017
- 格式:pdf
- 大小:10.66 MB
- 文档页数:68
新川科技园南站交通规划设计王凯宁发布时间:2021-11-11T07:14:54.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王凯宁[导读] 一个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立体都市,一座交通便捷、公园景致、功能复合、产业集聚、人文交往的城中之城。
这是新川科技园南站设计方案的规划愿景。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一个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立体都市,一座交通便捷、公园景致、功能复合、产业集聚、人文交往的城中之城。
这是新川科技园南站设计方案的规划愿景。
关键词:新川科技园南站;TOD综合开发;零换乘;交通规划引言:《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2017-2030年)》提出成都要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新川科技园是新加坡和四川省合作的首个科技园区开发项目,也是成都市重要的国际交流窗口和创新创业平台。
新川创新科技园定位为缔造一座产业、生态、人文高度融合的“世界交融之城,是成都践行公园城市的国际化重要窗口。
一、规划背景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11条线组成,总长度约460公里;远景线网由1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904公里。
至2020年,成都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33%,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35%,成为轨道上的成都。
新川科技园作为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共建的园区,是成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抓手;统筹片区产业功能,提升园区产业服务配套能级,构建产业服务示范高地。
随着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南北联系天府新区中心区两大城市核心与火车东站的6号线与联系双流国际机场于天府国际机场两大空港枢纽的规划25号线交汇于基地,1小时轨道交通圈可覆盖城市重要组团,为建设国际合作于创新创业示范窗口夯实基础。
成都东进战略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都东进战略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
东进战略的实施将对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二、目标设定。
1.实施东进战略,打造成都东部地区的经济新增长极,推动成都市整体经济发展。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东部地区的城市功能和品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产业发展水平。
三、实施方案。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成都东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东进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优化产业布局。
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
3.提升城市功能。
加强对成都东部地区的城市功能提升,建设更多的商务办公区、文化创意区、科技创新区等,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和品质。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东进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保障措施。
1.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要加大对东进战略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各项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2.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对成都东部地区的资金投入,提高对东进战略的财政支持力度。
3.强化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东进战略实施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效果评估。
五、预期效果。
1.经济增长效果。
实施东进战略将推动成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升成都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2.城市功能提升效果。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功能,将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3.产业结构升级效果。
东进战略的实施将推动成都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产业发展水平。
六、总结。
34调研打造“东进”人才洼地的探索与思考 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抓发展就必须抓人才,人才聚则产业兴。
成都市“东进”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金堂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近期金堂县人社局组织了专题调研,对进一步加快推进落实“东进”战略,打造“东进”人才集聚洼地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打造人才洼地的实践聚焦新政,创新举措打磨人才磁场。
金堂县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形成了“1+N”人才政策体系,为加快打造人才队伍提供了政策保障。
目前已开工建设人才公寓815套,办理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入户金堂225人,办理引进人才享受人才津贴审批手续75人,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并及时申报补贴资金745.52万元。
立足发展,引才聚智助推经济腾飞。
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组织各类人才现场招聘洽谈会6次,引进紧缺人才300余人;组织企业走进名校、科研院所开展“蓉漂”人才招引活动20场次,为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招引紧缺、高端人才200余人。
招贤纳士,更新血液优化干部结构。
为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全县共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6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10名。
针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现状,从外地引进成熟型高层次人才4名。
崇尚技能,夯实培育助推产业升级。
以川锅技校为载体全力打造“技能金堂”品牌,成功申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先后承办了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和冷作钣金工一类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钣金技术项目四川省选拔赛和全国选拔赛;指导申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金堂县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深入剖析存在问题人才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求。
2017年底,金堂县人才总量15.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83%;技能人才11.5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2.75%,全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7.6%。
人才总量相对匮乏,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存量不足且高技能人才比重较低,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用人需求。
“东进”战略与龙泉山东侧区域产业发展作者:阎星姚毅来源:《先锋》2017年第06期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经济地理重塑是事关城市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东进”作为城市空间优化的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之首,提出要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一、成都实施“东进”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东进”是影响格局、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将对成都城市能级的提升、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乃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入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有利于更好地承载面向“一带一路”开放门户的国家使命“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历史新征程。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立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重点。
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成都需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但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成都地处我国西部内陆,这一地理区位特质决定了成都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以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为先导。
因此,实施“东进”,有利于经天府国际机场、成渝高铁、长江水道等迅速接入空中丝绸之路和海上、陆上丝绸之路,打造辐射东亚、南亚、欧洲的开放门户。
(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
作为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成都实施“东进”战略,有利于与重庆相向发展,带动川东北地区发展,更好落实《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谰研关于加强"东进"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保障的思考和建议曹乾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聚则产业兴。
主动承接“东进”发展、积极开辟“成都制造”第二战场,离不开人力资源保障的强力支撑。
86%区域地处龙泉山及其东侧的 金堂县,是成都市规划建设龙泉山现 代化产业基地的重要区域,是成都市 实施"东进”战略、发展工业的重要 战场。
为此,金堂县人社部门组织了 专题调研,就如何为实施“东进'’战 略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 思考。
一、谁州新城产此发展人力獅保m m m m按照成都市统一规划部署,已拥 有省级工业园区一成阿工业园区的 所在地淮口镇将建设成为淮州新城先 进制造基地,、力争通过4年攻坚、5 年培育、10年崛起,建设1个国家级 产业开发区,打造一座万亿级产业新 城。
与淮州新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同步,金堂将打造成都国际通用航空 港和淮州新城物流港,促进淮州新城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加速形成功 能配套齐全的现代业之城。
随着淮州新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 设快速推进,产业园区载体不断扩大,入驻企业加倍增加,人力资源保障将 面临严峻形势:一是用工缺口将成为 产业聚集亟待解决的难题;二是中高 级人才稀缺将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 颈、三是人才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低。
二加强"东进"发展战略人力资 源保障的几点思考高效率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一是 优化健全企业用工信息数据库并动态 更新发布,及时组织开展招聘活动,切实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突出抓好春节期间人员"截流”工作,充分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在车站和返乡人员集中区设置宣传点,积极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打好"乡情牌”;深化就业社保新春送温暖活动和就业招聘"春风行动”,组织企业进乡镇、进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巡回招聘活动,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加强沿海回引工作,每年由县领导率队到金堂外出务工集中地开展慰问、回引活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置业。
成都市发展规划东拓
实施“东进”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成都2300多年的发展都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以单中心聚集的方式向外拓展。
目前,成都已呈现出交通拥堵、环境改善压力大等“大城市病”问题。
实施“东进”战略在破解“大城市病”问题上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还可以达到重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进一步发挥龙泉山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目的。
“东进”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简阳市、金堂县全城、龙泉驿区车城大道以东区域以及青白江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的龙泉山区部分,涉及84个乡镇,规划范围面积3976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28%。
其中,龙泉山以东面积2534平方公里,规划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四城”。
初步方案提到,成都市“东进”战略将以构架向西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为战略定位,以绿色生态、文化传承、协同共享、人本活力、智慧韧性为理念。
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形成东部城市新区基础设施框架;2035年,基本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2050年,成为全球航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国际级创新产业发源地、独具天府文化魅力的公园城市。
成都东部新区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划和发展成为了各个城市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于成都这样一个快速崛起的城市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和建设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东部新区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背景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都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都市政府决定在城市东部规划和建设一个全新的区域,以提升城市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
二、目标成都东部新区的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城市功能:通过引进高科技、高端制造业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2. 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土地利用,高效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 建设人文城市: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4. 互联互通:加强交通和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区域内外的互联互通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三、规划内容成都东部新区规划内容包括:1. 功能布局: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合理布局新区内的产业、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功能区域,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2. 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建设公园绿地、湿地保护区等生态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3. 交通网络:规划和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交通配套设施,提高区域的交通运输能力,方便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
4.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大鹏新区落实东进战略2017年三季度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交通先行,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推进轨道交通32号、23号线规划及建设,推动大鹏半岛跨座式单轨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环大鹏湾海岸公路改造、葵涌环城西路、鹏坝通道、睿鹏大道等项目建设,推动大鹏-市中心第二通道、外环高速葵涌段快速路、南澳―东西涌快速通道、坪西路快速化改造、葵涌环城东路南延段、盐坝高速节点改造、坪山至坝光生物谷便捷通道等项目前期。
完成南澳旅游口岸、东部水上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联通港澳与深圳东部沿线海岸,构建新区通往港澳的海空立体交通体系,打造粤港澳黄金海岸生态旅游带。
二、坚持民生为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动新区文体中心前期工作。
推进深圳书城大鹏城、海洋珊瑚博物馆、咸头岭遗址公园及博物馆等项目前期。
高标准推进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项目。
加快推进南澳中学文体馆、南澳中心小学综合馆、大鹏二小综合馆等项目前期。
按市属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加快市大鹏医院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新区葵涌人民医院、南澳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辖区内社康中心与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医疗健康集团。
继续办好大鹏新年马拉松、“中国杯”帆船赛、“大鹏杯”帆船赛等。
加快鹏安苑、丰树苑等保障房建设工作。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坝光核心启动区内道路、场平、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完成区内投资额31.3亿元以上。
启动国家基因库二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生命科学产业园三期、生命科学产业园二期工程。
推动海洋生物产业园二期、三期建设。
加快马歇尔、罗兹曼等团队项目产业化,争取南方科技大学医学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巴斯德研究所等项目落户。
加强与专业招商引资团队深度合作,做好华人文化基金项目、上海世贸集团项目等项目洽谈与落地服务。
四、坚持高标准发展,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继续建设国家全域旅游试验区和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推动世界级主题旅游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签订合作框架协议。